
一、教学背景
从 近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来看,阅读题所占的篇幅最多,分值共占了45分,是整个试卷的重头戏。但是学生平时最怕做阅读题,考试丢分也最多。课堂阅读课教学又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如何处理好阅读课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技能?让学生既汲取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阅读能力?是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最困惑的、也是最感到头疼的问题。而Reading又是每个单元的核心内容,教师怎样处理好这一部分,让学生既汲取了语言知识又培养了阅读能力?这些一直成为我在教学中所注意和思索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
Step1.Revision:
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机器人用于生活、家务、企业等方面的图片。
老师问:What can a robot do?
cook dinner do the laundry explore dangerous places
iron shirts look after children make the bed
[设计说明:通过这一问题问与答,从而达到了复习 “welcome to the unit” 中所学过的短语的效果。为本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Step2.Lead-in
教师问:Would you like to have a robot?
If you have a robot ? What will you use it to do for you?
[ 设计说明: 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各行使用的机器人的图片,比如汽车装备、太空研究、生活家务等方面的,多角度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这样很快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都争着回答问题,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活跃了课堂气氛,为下一步学习做好了铺垫。]
Step3. Presentation.
1.再问学生:
Does Mr Jiang In Sunshine Town want to have a robot?
Why or why not?
Ss: Yes. Because he has no time to do housework.he is very busy.
[ 设计说明: 教师接着播放reading的录音,让学生边听边找出答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力能力。]
2.然后给学生三分钟的时间略读课文,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What does Mr jiang do?
Why did Mr jiang want to get a robot?
How did Mr jiang own a robot?
What happened to the robot later?
What did Mr jiang do with the robot in the end?
[ 设计说明:利用刚学过的略读、寻读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近几年的英语中考趋势,阅读题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因此,在平时的英语学习中注重这方面的训练非常重要。通过学生自主的阅读和有针对性的解题实践,才能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Step4. Discussion:
1.带着这个问题:What are good changes and bad changes ?
再次寻读课文,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归纳总结出蒋先生的机器人的利与弊。
同时列出本课的词汇和句型 并带领学生朗读
[ 设计说明: 再次锻炼了学生的寻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同时也掌握了本课的重点短语和句子,达到了教学目的。]
2. 讨论: Now,Do you want a robot?
Are you afraid of virus? Why or why not?
[ 设计说明:目的是锻炼学生的表述能力,同时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欲望。]
Step5. Activities.
让学生扮演购买的顾客和记者。记者去采访他们使用机器人后的感受。他们可以在所学过的内容基础上加以补充和发挥想象。
[ 设计说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的内容。]
Step6. language points:
[ 设计说明:让学生自己找出文中重要知识点,并加以分析,教师补充说明。目的是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就感。]
Step7.homework(书面表达)
三、 案例分析
1、 教学感受
这是我上过的一堂校内公开课,整个一堂课学生都围绕“听、说、读” 三个环节中完成这篇文章。由于时间关系,我将“写”这项放到了课后作为家庭作业。
这篇reading难点不多,生词量也少。而且学生对这个话题的内容也很感兴趣,上完后感觉效果较好,大多数学生热情很高,学生们能积极主动地参入其中,使整个课堂气氛都非常活跃,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体现出来了。由于时间或其它多种因素,本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
比如说少数平时成绩不太好,口语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还不够自信,不能积极地大胆地参入到讨论之中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尽量鼓励他们先开口,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给他们提供较为宽松的语言环境,允许他们犯错误。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另外在处理学生“表演”这一环节上,我也不太满意,有些学生也许紧张,没有完全拓展延伸下去,在这一方面还需要多加训练,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努力地去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消除一些后进生的心理障碍。使学生真正投入学习当中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2、 教学反思
从近年中考英语试卷分析来看,阅读题分值共占了45分,在试题中所占的比重最大,是整个试卷的重头戏。同时听力、完形填空、书面表达、单项填空等题型的答题效果也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阅读能力,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一个人的听、说、写几方面能力的形成和发展,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规定了对听、读、说、写等各方面的要求,并特别强调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想在阅读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思想,就要提高阅读课堂教学效率,课堂阅读课教学是阅读能力培养的最主要的途径。但是我们仍经常看到,阅读课上对于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他们长期处于被动、陪衬的局面,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信心,失去了主动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失去兴趣。究其原因,阅读教学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轻视学生学的活动过程。那么,怎样才能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1)教师真正摆正教与学的关系。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激励与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完成特殊的认知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教”学生怎样去“学”的过程,而不应是教师不厌其烦地“教”去代替学生“学”的过程。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还要诚心诚意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在备课中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教学方案,在课堂上才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使阅读教学的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发展能力的课堂。
(2)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赞赏,激励的评价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而且能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达到培养学生阅读水平的目的。
(3)处理好传授语言知识点和培养学生阅读技能的关系。我们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教师不要亲自于知识点的传授,每教一篇reading,最好先让学生自己找出重难点,这时候的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会相互比拼,不甘落后,课前会主动预习,甚至还会查找资料。然后教师在此基础上加以扩展、延伸,用旧知识带出新知识,将新、旧知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兴趣浓、学得活,记得牢,效果好。让学生在语言的实际运用中掌握知识,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空间,以阅读为基础,带动学生各方面能力全面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真正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树立学生主体教学观,继续给学生们提供更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参与教学实践,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具备参与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就会永远处于积极乐观的发展状态,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体现,自然就产生了求知和探究的欲望,学生的语言技能也会相应得到提高。学生就会积极主动参与教学过程,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