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教学目标
主要目标
1、能理解气压、高低压、等压线、等压面等相关概念及其分布规律和特点;
2、能理解大气运动及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
3、能绘制出热力环流的示意图,并说出气流运动情况及高低压分布状况,并能运用热力环流的知识分析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的成因和过程;
同时目标
1、有知识迁移和运用的能力;
2、有对大自然和地理的兴趣;
3、有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
1气压、等压线、等压面的概念
②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力环流的概念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内容:气压及其变化规律;等压面的特点;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
难点内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热力环流典型案例的分析与理解(海陆风、山谷风、城市热岛效应)
四、教学材料
教具材料:自制ppt
导入材料:热气球、冰箱图片
揭示材料:热力环流实验视频
强化材料:海陆风,山谷风相关材料
延伸材料:城市热岛效应相关材料收集
整合材料:总结ppt及板书
检测材料:试题
五、教学过程与方法
| 教学环节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导入 | 请同学们观察这二幅图片,思考为什么热气球没有动力装置却能够飞到高空?为什么冰箱门打开后的空气是向下运动的呢? 热气球下面的燃烧器加热气体,使周围空气受热膨胀,向上运动,推动热气球向上升;冰箱中冷气体温度低,冷却收缩下沉,向下运动。这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 观察图片,思考原因 | 创设情境,让学生激发探究地理知识,思考问题的欲望。 | |
| 同学们在看书,将ppt上的空缺处填补完整,哪组同学先完成就起来回答。看哪一组同学完成得又快又好。 ppt演示大气运动的原因等,回归书本。 那么下面我们利用刚刚得到的生活小知识,观察一个小实验。 | 回归教材,并为热力环流的概念及成因做好知识铺垫。 | |||
| 探究 | 热力环流的概念 | 1、实验演示: 教材P32活动的实验类似。 2、实验观察探究: 同学们意观察实验用品和所看到的现象,并画出烟雾飘动的轨迹,探究烟雾这样的运动轨迹的原因。 随机抽取同学在黑板上画出烟雾运动的轨迹,在图中加上表示原因的文字。总结出烟雾运动的原因。 3、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 仔细观察实验过程,思考并画出烟雾运动的轨迹 | 引出热力环流的概念 |
| 热力环流的成因形成过程 | 1、课件演示、讲解相关概念: 气压:单位面积上的大气压力,即等于单位面积上延生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示意图) 高低压:同一高度上,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称为高压;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称为低压 气压的变化特点: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示意图+摞得很高的书本为例) 等压线:同一水平面上气压相等点的连线 等压面:气压相等点所构成的面 2、引导学生逐步分析热力环流产生的原理。(课件演示、分析) 1)地面受热均匀时,大气不发生上升或下降的垂直运动,等压线水平 2)面冷热不均时,大气发生怎样的物理变化?(从上述实验中引导) 3)大气发生垂直运动,高空水平方向上的气压发生怎样变化? 4)④大气发生垂直运动,水平方向上的气压是否一致?水平方向上产生气压差后,大气如何运动? 5)⑤高空气压发生变化后,近点的气压又会怎样变化呢? 6)强调:气压高低是相对的高低。近地面低压的气压值,一定高于高空的高 7)热力环流形成,此时等压线还会保持平行吗? 压。 总结规律: ①近地面的低气压对应高空高的气压 ②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与高空二个相反 ③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向气压高的地方凸出,向气压低的地方凹陷。高凸低凹 与同学们一起总结出热力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和形成过程。 | 思考 思考、回答 | 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是重点和难点。学生掌握起来比较难,设置问题情境,由教师提问逐步引导学生努力思考,自我探究,加深理解,形成知识。 | |
| 现在,同学们已经理解了热力环流的原理,其实,现实生活中冷热不均产生的热力环流无处不在,下面我们就分析一下现实中的一些典型例子。 (转入海陆风成因和影响分析) | ||||
| 巩固 | 海陆风 | 请同学们小组思考讨论: 1、长发飘飘的美女在海边拍照时,要怎么站位才能感受到海风迎面吹来,拍出更好的效果?白天和晚上站法一样吗? 2、ppt演示问题进行引导: ①白天同一时间,大气温度升高,陆地与海洋比较,哪个快些?温度如何?晚间呢? ②同一时间段,造成海陆温差的原因是什么? 2、同时间段,海陆的温差会有变化吗? 3、根据上述分析,小组成员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让同学们分析并到黑板上画出海陆间大气运动的示意图。 4、表扬鼓励画得好的小组,若有小组画错了,纠正并给出正确的示意图。 5、讲解海陆风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 回答,不一样 小组合作探究,画出示意图 | 强化课堂知识的理解 |
| 一天内海陆间风向有变化。一年中海陆间风向一样有变化。这种变化将对海滨或沿海地区有深远的影响。在后面的学习中再深谈。在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热力环流的实例? | ||||
| 山谷风 | 山风与谷风: 我们把从山顶往山下吹的风,叫山风,从山谷往山顶吹的风,叫谷风。 请同学们看课件展示的这幅山谷与山峰的图片,运用刚刚分析海陆风的方法思考并分析假设你家住在半山腰上,那么你家白天和晚上吹的风一样吗?请同学们思考画出示意图,说出自己的理由。 同学们画出后,课件演示讲解山谷风的成因及形成过程,并与海陆风做一定的对比分析,加强知识联系与区别。 | 自主思考探究 | 巩固对热力环流的学习 | |
| 除了山谷风风和海陆风,生活中还有哪些热力环流的例子呢?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呢?试从热力环流形成的基本过程,总结海陆风、山谷风的分析模式,请对城市风提出研究问题,并进行分析探究。 | ||||
| 拓展 | 城市热岛效应 | 1、课件演示:《城市风》 2、引导学生自主分析城市热岛效应产生的原理。 ①无论白天或晚间,城市和郊区的冷热状况有何不同?为什么? ②根据冷热状况的分析,市区和郊区间的大气怎样运动? ③由于城市热岛效应的存在,对城市的大气环境会产生什么影响? 3、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中,如何使城市风趋利弊害呢?如果你是该城市的决策者,现在要布局绿化带和工厂区,从保护城市环境的角度出发,应分别布局在什么地方较合适?(给出A、B、C三地供选择)为什么? C B A | 学生自主探究,小组汇报展示分析结果 | 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例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地理的视角看问题,并使他们具有相应的环保知识。 |
| 整合 | 课件演示归纳、整理今天所学内容 | |||
| 运用 | 当堂试题检测 1、若此图为热力环流侧视图,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a>b>c>d B.气压:d>a>b>c C.引起该环流形成的原因是地面冷热不均 D.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复杂的形式 2、(1)图中1、2、3、4、5气压关系是 ; (2)A、C两地气温较高的是 ; 两地 为晴天; (3)用“→”完成图中的热力环流 | 检测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是复习今天所学内容,以便总结,调整。 第一题:考察是否理解了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第二题:考察对等压面的理解及气压分布状况与高低压的分布状况 |
2.1.2 热力环流
一、概念:冷热不均 空气环流
二、根本原因:冷热不均
三、原理
等压线、面的分布规律
冷热不均→大气的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水平运动(风)
(根本原因)
热力环流
四、生活中
海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