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3:07:33
文档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细胞体积最大的是()A.蓝藻B.玉米的叶肉细胞C.人的神经细胞D.鸵鸟的卵细胞2.成年约由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特点是()A.结构相似B.形状相似C.大小相似D.功能相似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4.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人体患病D.能在动物
推荐度:
导读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细胞体积最大的是()A.蓝藻B.玉米的叶肉细胞C.人的神经细胞D.鸵鸟的卵细胞2.成年约由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特点是()A.结构相似B.形状相似C.大小相似D.功能相似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4.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人体患病D.能在动物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A. 蓝藻 B. 玉米的叶肉细胞

  C. 人的神经细胞 D. 鸵鸟的卵细胞

 

2.成年约由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

  A. 结构相似 B. 形状相似 C. 大小相似 D. 功能相似

 

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4.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 由有机物组成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使人体患病 D. 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5.19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  )

  A. 细胞的多样性 B. 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生物界的多样性

 

6.詹森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带来了新突破,这是因为他(  )

  A. 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B. 第一个发现了细胞

  C. 第一个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D. 创立了细胞学说

 

7.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 Fe、Mn、Zn、Mg B. Zn、Cu、Mg、Ca C. Mg、Mn、Cu、Mo D. Zn、Cu、Fe、Mn

 

8.牛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 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 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C. 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 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9.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

  A. 苹果 B. 马铃薯块茎

  C. 蛋清液 D. 浸软的蓖麻种子

 

10.下列各种材料中,不能用来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的是(  )

  A. 葫芦藓叶片 B. 胡萝卜根的横切片

  C. 青菜叶的下表皮撕片 D. 黄杨叶的横切片

 

11.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 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 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 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12.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骨骼肌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13.观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时需要对细胞染色,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  )

  A. 草酸铵结晶紫和碘液 B. 甲基绿﹣派洛宁染液和碘液

  C. 碘液和草酸铵结晶紫 D. 伊红﹣美蓝试剂和醋酸洋红

 

14.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 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C. 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 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15.细胞的统一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区域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2015春•白银月考)把下列生物归类(请填写字母):

(1)原核生物界:      ;

(2)原生生物界:      ;

(3)真菌界:      ;

(4)植物界:      ;

(5)动物界:      .

 

17.(10分)(2015春•白银月考)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倍.

(2)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      .

(3)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      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

 

18.(10分)(2013秋•遵化市期中)如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      、      、      等,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

(2)藻类有好多种,蓝球藻、团藻、颤藻、念珠藻中,不属于蓝藻的是      .

(3)蓝藻细胞中含有      和      两种色素,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自养或异养)生物.

 

19.(11分)(2015春•白银月考)分析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A、B、C三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到结构a~d具有下列特征: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c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结构与细胞有丝有关.现将试样A、B、C有无结构a~d的情况整理列表如下(表中“+”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

试样\结构 a b c d e

A ﹣ ﹣ ﹣ ﹣ ﹣

B + + + ﹣ +

C + + ﹣ + +

(1)试样A、B、C分别是小麦叶片、颤藻和美西螈中的一种细胞,结构a~d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中心体中的一种.

①试样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      、      .

②结构a~d依次是      、      、      、      .

(2)将试样B在低温下进行离心,分离出结构a、b、c的形状完全保持不变.a、b、c中,能吸收光能的结构是      ;DNA分布于      中.

 

20.(14分)(2011秋•锦州校级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1)探究尿液中含不含葡萄糖;

(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葡萄糖、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      ,实验原理是      .

②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

③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a.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mL,用离心机离心(红细胞沉淀在底部),获得上清液.

b.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

c.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

d.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2ml      .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试管      .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实验现象.

f.结果:

1号试管内      ,2号试管内      .

④写出实验(1)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a.如果        则      ;

b.如果        则      .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参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A. 蓝藻 B. 玉米的叶肉细胞

  C. 人的神经细胞 D. 鸵鸟的卵细胞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卵细胞是由卵巢产生的一种生殖细胞,卵细胞体积较大,呈球形,其直径约200微米,即0.2毫米(1微米=1/1000毫米).可以从储存一定的养分,以供受精卵初期发育的需要.因此生物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

解答: 解:据分析可知,生物体内最大的细胞是卵细胞,而鸵鸟的卵细胞则更大.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多样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和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一般.

 

2.成年约由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特点是(  )

  A. 结构相似 B. 形状相似 C. 大小相似 D. 功能相似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本题考查人体的细胞的基本结构.人体的各种细胞虽然形态不同,基本结构却是一样的,都有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

解答: 解:人体的组织、器官、系统都是由细胞构成的,人体的细胞结构相似,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大小、形态和功能各不相同,刚形成的细胞较小,成熟的细胞较大;起保护作用的上皮细胞一般是扁平状的,肌肉细胞多是纺锤状的等;上皮细胞有保护作用,肌肉细胞能收缩和舒张,神经细胞能产生和传导兴奋等等.可见构成人体的细胞结构相似,大小、形态、功能各不相同.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属于容易题.

 

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  )

  A.  B.  C.  D.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显微镜观察细胞,放大倍数越大,观察的细胞数越少,细胞体积越大,视野越暗.

解答: 解:视野中最暗,表明放大倍数最大,观察的细胞的体积最大,分析A、B、C、D选项可知,C选项看到的细胞体积最大,因此视野应该最暗.

故选:C.

点评: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显微镜放大倍数、观察的细胞体积和数目、视野亮度之间关系的熟练识记并结合题图进行推理、判断的能力.

 

4.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  )

  A. 由有机物组成 B. 具有细胞结构

  C. 能使人体患病 D. 能在动物体内繁殖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 解:A、由有机物组成不是生物的主要特征,A错误;

B、病毒无细胞结构,B错误;

C、能使其他生物致病不是生物的主要特征,C错误;

D、能繁殖产生后代是生物的主要特征,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

 

5.19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主要阐述了(  )

  A. 细胞的多样性 B. 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C. 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D. 生物界的多样性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的内容有:

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组成. 

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 

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并且是命名者;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细胞学说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

解答: 解:A、细胞学说没有阐明细胞的多样性,A错误;

B、细胞学说没有阐明细胞结构的复杂性,B错误;

C、细胞学说指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阐明了生物结构的统一性和细胞的统一性,C正确.

D、细胞学说没有阐明生物界的多样性,D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及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及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再准确判断各选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6.詹森在生物科学领域的研究中带来了新突破,这是因为他(  )

  A. 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 B. 第一个发现了细胞

  C. 第一个提出了细胞的概念 D. 创立了细胞学说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

1、詹森把两块凸透镜安装在一个适当长度的长管两端,制造了世界上第一台显微镜,为后来的生物科学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2、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细胞的发现,涉及到英国的罗伯特•虎克(1665年发现死亡的植物细胞)和荷兰的范•列文胡克(1674年发现金鱼的红细胞和精子,活细胞的发现).

3、理论思维和科学实验的结合:在众多前人观察和思维的启发下,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

4、细胞学说在修正中前进:涉及德国的魏尔肖.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来自细胞”,认为细胞通过产生新细胞,为细胞学说作了重要补充.

解答: 解:A、詹森制造了第一台显微镜,A正确;

B、第一个发现了细胞的是罗伯特•虎克,B错误;

C、第一个提出了细胞的概念的是罗伯特•虎克,C错误;

D、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学说的建立过程,识记细胞学说的内容及意义,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

 

7.在生物体内含量极少,但对维持生物体正常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元素有(  )

  A. Fe、Mn、Zn、Mg B. Zn、Cu、Mg、Ca C. Mg、Mn、Cu、Mo D. Zn、Cu、Fe、Mn

考点: 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根据其含量不同分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两大类.

(1)大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上的元素,包括C、H、O、N、P、S、K、Ca、Mg; 

(2)微量元素是指含量占生物总重量万分之一以下的元素,包括Fe、Mn、Zn、Cu、B、Mo等.

解答: 解:A、Mg属于大量元素,A错误;

B、Mg、Ca属于大量元素,B错误;

C、Mg属于大量元素,C错误;

D、Zn、Cu、Fe、Mn均属于微量元素,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组成细胞的元素的种类、含量及作用,能准确判断各选项的元素是否属于大量元素或微量元素,再根据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答案即可.

 

8.牛通过吃草获得化合物和元素.那么,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  )

  A. 种类和含量差异都很大

  B. 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异很大

  C. 种类和含量都是大体相同的

  D. 种类差异很大,含量大体相同

考点: 碳原子的结构特点.  

分析: 组成生物体的元素中,不同生物的组成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含量差别较大,这体现了不同生物之间的统一性和差异性.

解答: 解:牛通过吃草从草中获得营养物质,牛和草体内的各种化学元素的种类大体相同,但是含量差别较大.

故选:B.

点评: 本题的知识点不同生物体是组成细胞的元素,对于相关知识点的记忆是解题的关键.

 

9.下列物质中,能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的是(  )

  A. 苹果 B. 马铃薯块茎

  C. 蛋清液 D. 浸软的蓖麻种子

考点: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检测脂肪的实验.  

分析: 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

(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

(4)淀粉遇碘液变蓝.

解答: 解:A、苹果中含有还原糖,可用斐林试剂鉴定,A错误;

B、马铃薯块茎储存的是淀粉,可用碘液鉴定,B错误;

C、蛋清液中含有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C错误;

D、蓖麻种子中储存脂肪,可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注意的细节较多,如实验的原理、实验采用的试剂及试剂的作用、实验现象等,需要考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积累.

 

10.下列各种材料中,不能用来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的是(  )

  A. 葫芦藓叶片 B. 胡萝卜根的横切片

  C. 青菜叶的下表皮撕片 D. 黄杨叶的横切片

考点: 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分析: 叶绿体的观察要选择植物绿色部位的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某些植物幼嫩的叶也可直接用于观察叶绿体.

解答: 解:A、葫芦藓叶片含叶绿体,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A错误;

B、胡萝卜根的细胞不含有叶绿体,不能用来作为观察叶绿体的实验材料,B正确;

C、青菜叶的下表皮撕片,含有叶绿体,可以用来观察叶绿体,C错误;

D、黄杨叶细胞含有叶绿体,将叶片的横切片制成临时装片,就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叶绿体,D错误.

故选:B.

点评: 本题是对观察叶绿体实验的考查,考生应理解该实验的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

 

11.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有的细胞器是(  )

  A. 叶绿体、线粒体和中心体 B. 叶绿体、线粒体和高尔基体

  C. 线粒体、内质网和中心体 D. 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叶绿体、液泡;

动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中心体(低等植物细胞也有);

动植物细胞都有的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解答: 解:A、水稻细胞不含有中心体,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A错误;

B、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不含有叶绿体,B错误;

C、水稻细胞不含有中心体,C错误;

D、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含有线粒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知识点简单,以水稻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为素材,考查细胞器的种类及分布,只要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种类及分布,掌握动植物细胞中细胞器种类的异同,能准确判断各选项,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12.根据细胞器的功能推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汗腺细胞比肠腺细胞具有更多的核糖体

  B. 心肌细胞比骨骼肌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C. 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更多的高尔基体

  D. 生命活动旺盛的细胞比衰老细胞具有更多的线粒体

考点: 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线粒体、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分析: 汗腺细胞分泌物中无蛋白质,所以汗腺细胞中核糖体数并不比肠腺细胞多;心肌细胞代谢强度高于骨骼肌细胞,故含有更多线粒体;因胰腺细胞比心肌细胞具有较强分泌能力而含较多高尔基体.

解答: 解:A、腺分泌汗液主要是水分和无机盐,而肠腺细胞分泌消化酶,核糖体是形成蛋白质的场所,因此汗腺细胞的核糖体应比肠腺细胞少,A错误;

B、心肌细胞所需能量比骨骼肌细胞多,应有较多的线粒体,B正确;

C、胰腺细胞要分泌激素,高尔基体参与分泌物的形成,应比心肌细胞的多,C正确; 

D、命活动旺盛的细胞产生能量比衰老的细胞多,说明具有更多的线粒体,D正确.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细胞结构与功能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程度,属于中档题.

 

13.观察大肠杆菌和酵母菌时需要对细胞染色,所用的染色剂分别是(  )

  A. 草酸铵结晶紫和碘液 B. 甲基绿﹣派洛宁染液和碘液

  C. 碘液和草酸铵结晶紫 D. 伊红﹣美蓝试剂和醋酸洋红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是一种组织或细胞染色时常用的可以吧细胞核染成深紫色的染色液,常用于细菌染色.

碘液能够使真核细胞核着色

解答: 解:A、碱性染料的染色部分很容易与细菌结合使细菌着色.在显微镜下更易于识别.常用作简单染色的染料有美蓝(或草酸铵结晶紫染液)、结晶紫、碱性复红等.碘液能够使细胞核着色.A正确;

B、甲基绿﹣派洛宁染液是为DNA和RNA染色的染色剂,B错误;

C、碘液能够使真核细胞核着色,草酸铵结晶紫染色液常用于细菌染色,C错误;

D、醋酸洋红是给染色体着色的,D错误.

故选:A.

点评: 本题考查了各种染色剂的用法,平时注重相关内容的积累有助于解答此类试题.

 

14.如图为生物种类的概念图,对a、b、c所代表的生物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a﹣原核生物、b﹣细菌、c﹣流感病毒

  B. a﹣真核生物、b﹣真菌、c﹣大肠杆菌

  C. a﹣真核生物、b﹣植物、c﹣蓝藻

  D. a﹣原核生物、b﹣细菌、c﹣乳酸菌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生物包括细胞生物和非细胞生物,非细胞生物是指病毒类生物,而细胞生物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

其中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等;

真核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原生动物、低等植物、真菌等.

解答: 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属于原核生物,也不属于真核生物,A错误;

B、真菌属于真核生物,而大肠杆菌属于原核生物中的细菌,B错误;

C、植物属于真核生物,而蓝藻属于原核生物,C错误;

D、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而乳酸菌属于细菌,D正确.

故选:D.

点评: 本题着重考查了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种类,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区分能力,难度不大.考生在识记过程中能够区分带“菌”的生物,细菌中一般均有“杆菌”、“球菌”、“弧菌”等字样;注意要和真菌中的酵母菌和霉菌进行区分识记.

 

15.细胞的统一体现在(  )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遗传物质集中区域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原核细胞无染色体,但有拟核,其中都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

  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

考点: 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 自然界中的细胞按照有无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说明细胞的差异性,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都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这又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

解答: 解: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①正确;

②真核细胞细胞和原核细胞都含有DNA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②正确;

③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③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着重考查了细胞结构的统一性和差异性,学生需要理解相关知识,对题中叙述作出准确的判断.本题中的②是易错点,题干中提到真核生物有染色体,原核生物没有染色体,学生会误认为这体现了细胞的差异性而误判,实际题表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虽然细胞核不同,但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仍然体现的是细胞的统一性.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5分)

16.(10分)(2015春•白银月考)把下列生物归类(请填写字母):

(1)原核生物界: H ;

(2)原生生物界: A、B、C、D ;

(3)真菌界: G ;

(4)植物界: F ;

(5)动物界: E .

考点: 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  

分析: 1、一些常考的生物的类别:

常考的真核生物:绿藻、衣藻、真菌(如酵母菌、霉菌、蘑菇)、原生动物(如草履虫、变形虫)及动、植物.

常考的原核生物:蓝藻(如颤藻、发菜、念珠藻、蓝球藻)、细菌(如乳酸菌、硝化细菌、大肠杆菌等)、支原体、放线菌. 

此外,病毒既不是真核也不是原核生物.

2、五界生物的主要特征见下表:

界 细胞类型 营养方式 细胞数目 运动特点 举例

原核生物界 原核细胞 自养或异养 单细胞

或群体 多数不能运动,

少数用鞭毛运动 细菌、蓝藻

原生生物界 真核细胞 自养或异养 单细胞

或群体 用鞭毛、纤毛

或伪足运动 草履虫、衣藻、变形虫

真菌界 真核细胞 异养,吸收养料 单细胞

或多细胞 绝大多数不能运动 酵母菌,蘑菇

植物界 真核细胞 自养,进行

光合作用 多细胞 不能自由运动 葫芦藓、松、杨、桃

动物界 真核细胞 异养,摄取食物 多细胞 绝大多数能够自由运

动,海葵、珊瑚等

少数种类营固着生活 蚯蚓、蝗虫、鲫鱼、马

解答: 解:(1)H大肠杆菌是原核生物,属于原核生物界;

(2)变形虫、草履虫、衣藻、绿眼虫都是单细胞原生动物,属于原生生物界;

(3)根酶是真菌,属于真菌界;

(4)葫芦藓是苔藓植物,属于植物界;

(5)家鸽是哺乳动物,属于动物界.

故答案为:

(1)H

(2)A、B、C、D

(3)G

(4)F

(5)E

点评: 本题考查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对于此类试题,考查需要掌握一些常考的生物所属的类别,特别是原核生物,包括蓝藻、细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其中对于细菌的判断,要掌握技巧,一般在菌字前有“杆”、“球”、“螺旋”和“弧”等字样的都为细菌.

 

17.(10分)(2015春•白银月考)如图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8]上安置的两个物镜标有40×和10×,目镜[6]标有10×,那么根据图中物镜的安放状态,所观察到物像的 长度 (填“长度”“面积”或“体积”)是物体的 100 倍.

(2)该同学观察时,[6]上标有15×字样,[9]的两个镜头上分别标有40×和10×字样,他用40×观察后转换10×,此时视野内的细胞数量比原来多还是少? 多 .

(3)这时,他发现了一个理想的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为了便于高倍(40×)观察,他应向 右下方 移动载玻片,再转换高倍镜.

(4)某同学依次进行了下列操作:①制作装片;②用左眼注视目镜视野;③转动[4]调至看到物像;④转动[5]调至物像清晰.你认为该操作程序是否正确?如有不完整请作补充说明. 不正确,正确操作是: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

考点: 细胞观察实验.  

分析: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是体积或面积,而是长度;从高倍镜换到低倍镜时,所观察到的范围增大,细胞数目增多,但是细胞的长度变小.显微镜成的像为倒像,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则标本位于视野左上方,故移到时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①制作装片→转动[5]下降镜筒,眼睛注视物镜→②→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等.据此回答以下问题:

解答: 解:(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是体积或面积,而是长度;据图示可知,所用物镜为低倍物镜,故放大倍数为10×10=100倍.

(2)从高倍镜换到低倍镜时,所观察到的范围增大,细胞数目增多,但是细胞的长度变小.

(3)显微镜成的像为倒像,物像位于视野右下方,则标本位于视野左上方,故移到时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

(4)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①制作装片→转动[5]下降镜筒,眼睛注视物镜→②→动[5]调至看到物像,眼睛注视目镜→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故答案为:

(1)长度 100 

(2)多

(3)右下方 

(4)不正确 正确操作是:①→转动[5]下降镜筒→②→转动[5]调至看到物像→转动[4]调至物像清晰

点评: 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与操作,意在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实验能力,试题难度中等.

 

18.(10分)(2013秋•遵化市期中)如图分别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两者虽然在结构上都具有 细胞壁 、 细胞膜 、 细胞质 等,但是衣藻属于真核生物,因为: 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

(2)藻类有好多种,蓝球藻、团藻、颤藻、念珠藻中,不属于蓝藻的是 团藻 .

(3)蓝藻细胞中含有 藻蓝素 和 叶绿素 两种色素,也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自养  (自养或异养)生物.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分析题图:图示是蓝藻和衣藻的结构模式图.其中蓝藻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细胞;衣藻细胞含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细胞.

解答: 解:(1)蓝藻和衣藻都含有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但蓝藻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衣藻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2)蓝球藻、颤藻、念珠藻都属于蓝藻,而团藻是一种低等植物,不属于蓝藻.

(3)蓝藻细胞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自养生物.

故答案为:

(1)细胞壁   细胞膜   细胞质   具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2)团藻

(3)藻蓝素    叶绿素   自养

点评: 本题以蓝藻和衣藻为素材,结合两者的结构模式图,考查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图中信息准确判断生物的类别,再结合所学的知识答题.

 

19.(11分)(2015春•白银月考)分析下面的实验,回答问题:调节电子显微镜观察A、B、C三种生物的细胞亚显微结构,观察到结构a~d具有下列特征:结构a、b、c都是由两层膜构成,其中a的膜具有小孔,而b、c没有小孔,c呈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d结构与细胞有丝有关.现将试样A、B、C有无结构a~d的情况整理列表如下(表中“+”表示存在,“一”表示不存在):

试样\结构 a b c d e

A ﹣ ﹣ ﹣ ﹣ ﹣

B + + + ﹣ +

C + + ﹣ + +

(1)试样A、B、C分别是小麦叶片、颤藻和美西螈中的一种细胞,结构a~d分别是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中心体中的一种.

①试样A、B、C代表的生物依次是 颤藻 、 小麦 、 美西螈 .

②结构a~d依次是 细胞核 、 线粒体 、 叶绿体 、 中心体 .

(2)将试样B在低温下进行离心,分离出结构a、b、c的形状完全保持不变.a、b、c中,能吸收光能的结构是 c ;DNA分布于 a、b、c 中.

考点: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分析: 分析题文:具有双层膜的结构有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核,其中核膜上含有核孔,因此a为细胞核,由于线粒体普遍分布在真核细胞中,因此结合表格可知b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中心体能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因此d为中心体.

解答: 解:(1)①试样A不含核膜(a),属于原核生物,由此可判断其为颤藻;试样B含有叶绿体(c),没有中心体(d),由此可判断其为小麦;试样C有中心体,没有叶绿体,由此可判断其为美西螈.

②根据以上分析可知,a为细胞核,b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此d为中心体.

(2)a为细胞核,b为线粒体,c为叶绿体,其中能吸收光能的是c叶绿体,含有DNA的是a细胞核、b线粒体和c叶绿体.

故答案为:

(1)①颤藻   小麦   美西螈

②细胞核   线粒体    叶绿体   中心体

(2)c    a、b、c

点评: 本题结合材料及表格,考查细胞结构、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要求考生识记识记细胞中各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能根据题文内容判断各结构的名称;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能根据表中信息确认A为原核生物,再结合表中信息答题.

 

20.(14分)(2011秋•锦州校级期中)某校生物兴趣小组想设计两个实验:

(1)探究尿液中含不含葡萄糖;

(2)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

现提供:葡萄糖、新取尿液样品、加有柠檬酸钠(防止血液凝固)的鸡血、清水、试管、离心机、三脚架、大烧杯、火柴、酒精灯、石棉网等.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实验过程中还需要的一种试剂是 斐林试剂 ,实验原理是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

②实验(2)比实验(1)复杂,其原因是 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

③写出实验(2)的实验步骤、观察到的现象.

步骤:a.取加有柠檬酸钠的鸡血5mL,用离心机离心(红细胞沉淀在底部),获得上清液.

b.取两支干净的试管,分别标号1、2

c.在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 上清液 .

d.然后向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刚配制好的2ml 斐林试剂 .振荡试管,使溶液混合均匀.

e.将试管 水浴加热 .实验过程中随时观察实验现象.

f.结果:

1号试管内 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2号试管内 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

④写出实验(1)可能出现的现象和结论.

a.如果 出现砖红色沉淀   则 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 ;

b.如果 没有砖红色沉淀   则 说明尿样中不含葡萄糖 .

考点: 检测还原糖的实验.  

分析: 斐林试剂是由甲液(质量浓度为0.1g/mL氢氧化钠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mL硫酸铜溶液)组成,用于鉴定还原糖,使用时要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再加入含样品的试管中,且需水浴加热.

解答: 解:(1)葡萄糖属于还原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生成砖红色沉淀,因此可用于斐林试剂检测.

(2)实验(2)中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影响实验观察;而实验(1)中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的观察.因此实验(2)比实验(1)复杂.

(3)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证明血液中存在葡萄糖,因此单一变量是待测溶液,1号试管中加入2ml葡萄糖溶液,则2号试管中加入等量的上清液.用斐林试剂检测还原糖时,需要水浴加热,因此需将两支试管置于50~65℃水浴加热.

该实验是验证实验,即血液中含有葡萄糖,因此实验结果为:1号试管中含有葡萄糖,属于还原糖,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2号试管中是血液,含有葡萄糖,也能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尿液中可能含有葡萄糖,也可能不含葡萄糖,因此实验现象和结论:

a.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

b.如果没有砖红色沉淀,则说明尿样中不含葡萄糖.

故答案为:

①斐林试剂   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加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同时生成砖红色沉淀

②血液呈红色,若直接用斐林试剂检测葡萄糖,则产生的颜色反应与血液颜色相近.而尿液的颜色不会干扰显色反应 

③c.上清液  d.斐林试剂 e.水浴加热 

f.现象: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④a.出现砖红色沉淀   说明尿样中含葡萄糖 

b.没有砖红色沉淀    说明尿样中不含葡萄糖

点评: 本题考查检测还原糖的实验及相关的探究实验,首先要求考生识记检测还原糖实验的原理,掌握斐林试剂的使用方法;其次能明确实验的目的,掌握探究实验的原理,并能据此完善实验步骤和推测实验结果.

 

文档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

2014-2015学年甘肃省白银市高一(下)第一次月考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列细胞体积最大的是()A.蓝藻B.玉米的叶肉细胞C.人的神经细胞D.鸵鸟的卵细胞2.成年约由1014个细胞组成,这些细胞的共同特点是()A.结构相似B.形状相似C.大小相似D.功能相似3.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如图所示.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B.C.D.4.下列各项中能表明该病毒属于生物的是()A.由有机物组成B.具有细胞结构C.能使人体患病D.能在动物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