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号:SJSB8
工程名称:石楼东卫220kV变电站新建工程 编号:
| 项 目 名 称 | 35kV配电装置电缆沟 | 交底单位 | 中能建山西电建二公司 | |
| 交底主持人签名 | 张进青 | 交底日期 | 2014.03.17 | |
| 交底级别 | □公司级 □项目部级 □工地级 | |||
| 接收交底人签名: | ||||
| 交底作业项目: 1.废油池模板工程 2.废油池混凝土工程 | ||||
主要交底内容: 内容提要: 1.模板施工: 1.1支模系统用料 基础底板采用砖胎模厚240mm。施工中池壁、悬板、顶板等模板采用钢模板,厚18mm,幅面0.9×1.8、1.2×2.4两种。对于特殊部位的模板,采用现场加工制作的钢模板,以确保其几何尺寸满足设计要求。模板支撑系统采用φ48普通脚手钢管。 1.2模板支设施工 模板由现场加工厂统一配模、制作,现场拼装施工。模板施工一般分三次支设:底板模板→池壁板→顶板模板。池壁模板采用一次到顶而分层预留操作窗口的施工方法。 1.3底板模板施工 在支立底模板的同时,支立池壁模板和中心预留孔洞模板。中心预留洞模板的支设,中心预留洞模板采用钢模,根据设计尺寸加固完毕后,直接安装,并加设三道龙骨,用短管斜撑加固。底部利用焊有止水片的“U”型筋托位,避免下沉。 1.4侧壁模板支设 侧壁模板采用模板拼装,并用M12穿心螺栓连成整体。将穿心螺栓按位置及标高焊在池壁竖向筋上,如在两竖向筋之间可通过焊一短水平筋来固定穿心螺栓,以防止模板下沉。在底板顶层筋与吊模模板间加垫块,保证保护层符合设计质量要求。池壁外侧支立钢管支架,安装模板,通过穿心螺栓将内外模连成一体,利用钢管支架调整模板就位并加固。模板结构要保证结构物的设计几何尺寸不变形。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涂脱模剂作为废离剂。模板安装好后,复测轴线位置和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 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垫块厚度一定要符合要求,每平方米不少于1块,垫块要绑牢在钢筋上,保证混凝土浇筑时不会脱落。 模板的拆除依照有关规范或监理要求进行。拆模时先松开螺栓,拆去部分上层支架铁管后,再卸去模卡,轻轻将模板分块拆下,不要把混凝土表面或边角拆坏。最后拆下层的支架,钢管分次拆除以保安全。 1.5模板施工 施工过程中要必须保证模板的几何尺寸,保持稳定不变不位移。支撑系统应牢固,下层要放在坚实的地基或方木上;直立铁管要垂直,下部要立在坚实的地基或方木上;铁管的接头及水平和垂直的联接,管接端要平直密接,每接点不少于两个扣件,以防滑移;联接螺栓要上紧,架立管要横平竖直,保证整体稳定。 池壁在底板以上50cm处设置一道水平施工缝,在顶部设有走道的构筑物在其顶部走道处设置一水平施工缝。 将池壁模板处理干净,空隙处夹垫海绵垫条,以保证与上层模板间的紧密性,防止漏浆现象的发生。 池壁安装一侧模板后,再分层安装另一侧模板,以便调整模板间距及控制支立的准确性。 内壁支立的同时,利用对拉螺栓连接固定,保证模板的整体性,在模板间夹垫成品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模板的横向支撑与斜撑与钢管框架相结合,在安装模板的同时,钢管框架也随之架立。 模板下端要留出污口,将模内污物清除后再堵上。 检查模板几何尺寸轴线位置,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设计施工和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模板在预埋钢筋位置钻孔,预埋筋伸出,将孔堵好、防止漏浆。 1.6支模质量要求 模板支设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模板的接缝不大于2mm。其合格率严格控制在95%以上。模板的实测允许偏差见表4-7-1 表4-7-1 模板实测允许偏差 项 目 | 允许偏差(mm) | |||
| 轴线位置 | 底板 | 10 | ||
| 池壁、柱、梁 | 5 | |||
| 高程 | ±5 | |||
| 平面尺寸 | L≤20m | ±10 | ||
| 20m<L≤50m | ±L/2000 | |||
| 50m<L≤250m | ±25 | |||
| 混凝土结构截面尺寸 | 池壁、柱梁、顶板 | ±3 | ||
| 洞、槽、沟净空,变形缝宽度 | ±5 | |||
| 垂直度 | H≤5m | 5 | ||
| 5mH≤20m | H/1000 | |||
| 表面平整度 | 5 | |||
| 中心位置 | 预埋件、预埋管 | 3 | ||
| 预留洞 | 5 | |||
| 相邻两表面高低差 | 2 | |||
2.1模板和支架、钢筋、预埋管(件)、预留孔洞带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对模板要求拼缝严密、支撑牢固、防止漏浆。
2.2混凝土按水平面分段分层,均匀连续浇筑,对池壁应分层浇圈。每层厚30-50cm。浇筑高度超过1.5m。
2.3混凝土振捣密实,压茬紧密是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关键之一。
2.3.1混凝土振捣用捣振器仔细充分捣实,振动时间应根据骨料的粒径大小及分布钢筋稠密程度而不同,一般为8~15s,间距约50cm,要避免漏振、欠振、超振和碰钢筋,严禁用振动器来推动和分布混凝土,以免产生离析或局部形成浆潭。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次层混凝土浇筑压茬时间:当气温小于25℃时,不应超过3h;当气温大于等于25℃不应超过2.5h。
2.3.2混凝土振捣要做到“快插慢拔”,上下振捣均匀,每一振点的捣振延续时间,应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向下沉落。在上下层混凝土接缝处,振捣棒应插入到下层混凝土5cm。斜面混凝土浇筑时,应由低处逐渐向高处移动,以保证混凝土密实。捣棒应尽量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管(件)等。对于薄壁结构采用小型插入式振捣器。
2.3.3浇筑预留孔洞、预埋管、预埋件及止水带等周边混凝土时应辅以人工插捣。
2.3.4砼的振捣:砼浇筑过程中,选定责任心强,技术好的人员为振捣人员,针对各个部位的浇筑特点,进行详细交底,建立责任制,责任到人,干部跟班作业,并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严格按操作规范施工,不得出现漏渗,前振或过振现象。
砼应分层浇筑、振捣。振动棒移动间距不大于400mm,振捣时间15-30秒,每层浇筑砼的厚度不超过振动棒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0cm;在振捣上一层砼时,应插入下层砼中50mm左右,以消除两层之间的接缝,每次振捣时间为20s-30s,直到砼表面呈水平不再下沉,不出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振动棒插点均匀,其作用半径为30-40cm,振动棒移动距离应小于其作用半径的1.5倍,流淌坡脚必须振捣密实。为增加砼的密实度和提高抗裂性能,夜间施工应加强照明,必要时,下到模板内进行振捣。
振捣工人操作过程中严禁出现振捣钢筋及模板现象,浇筑时设专人看模,以保证模板、钢板、孔洞、插筋、预埋件等无移位、无跑模、漏浆现象,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筑,并应在已浇筑的砼凝结前修正完好。
2.4混凝土试块留置:评定混凝土质量的试块应在浇筑地点制作,其留置组数如下:
2.4.1强度试块:
a)标养试块:每工作班不少于一组,每组三块,每拌制100m3混凝土不应小于一组,每组三块,不足100m3混凝土按100m3留置试块。
b)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块:依拆模、试水等需要的数量留置,冬期施工应增置两组。一组用以检验混凝土受冻前的强度,另一组另以检验解冻后转入标养28d的强度。
c)抗渗试块:每池按底板、池壁(中废墙板)和顶板留置,每一部位不少于一组,每组三块。
2.5养护
| 加强养护,防止混凝土出现冷缩一干缩裂缝是抗渗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又一关键。防水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根据现场气温条件及时覆盖和洒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池外壁在回填土时方可撤除养护。 | ||||
| 交底人签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