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名称:微波技术与天线答案
共 4 页 试卷: B 考试形式: 闭 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300MHz至30000GHz 2、TE11 3、导带与接地线 4、相等 5、TE10。 6、TE01。7、横。8、越强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D 2、 C 3、B 4、C 5、A 6、A 7、C 8、B 9、C 10、A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24分)
1、答:对均匀传输线的分析方法通常有两种:
一种是场分析法, 即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 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波动解, 得出传输线上电场和磁场的表达式, 进而分析传输特性; (2分)
第二种是等效电路法, 即从传输线方程出发, 求出满足边界条件的电压、 电流波动方程的解, 得出沿线等效电压、电流的表达式, 进而分析传输特性。(2分)
前一种方法较为严格, 但数学上比较繁琐, 后一种方法实质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化场为路”, 有足够的精度, 数学上较为简便, 因此被广泛采用。 1分(2分)
2、答:天波通信具有以下特点:
① 频率的选择很重要, 频率太高, 电波穿透电离层射向太空; 频率太低, 电离层吸收太大, 以致不能保证必要的信噪比。 因此,通信频率必须选择在最佳频率附近。(1分)
② 天波传播的随机多径效应严重, 多径时延较大, 信道带宽较窄。
(1分)
③ 天波传播不太稳定, 衰落严重, 在设计电路时必须考(1分)
虑衰落影响, 使电路设计留有足够的电平余量。 (1分)
④ 电离层所能反射的频率范围是有限的, 一般是短波范围。 由于波段范围较窄, 因此短波电台特别拥挤, 电台间的干扰很大,尤其是夜间;由于电离层吸收减小, 电波传播条件有所改善, 台间干扰更大。 (1分)
⑤ 由于天波传播是靠高空电离层的反射, 因而受地面的吸收及障碍物的影响较小, 也就是说这种传播方式的传输损耗较小, 因此能以较小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 (1分)
⑥ 天波通信, 特别是短波通信, 建立迅速,机动性好, 设备简单, 是短波天波传播的优点之一(1分)
3、答:对称振子的相移常数β大于自由空间的波数k,亦即对称振子上的波长短于自由空间波长,称为波长缩短想象。 (2分)
原因:(1)对称振子辐射引起振子电流衰减,使振子电流相速减小,相移常数β大于自由空间的波数k,致使波长缩短。 (2分)
(2)由于振子导体有一定半经,末端分布电容增大,末端电流实际不为零,这等效于振子长度增加,因而造成波长缩短。 (2分)
4、答:所谓衰落, 一般是指信号电平随时间的随机起伏。 根据引起衰落的原因分类, 大致可分为吸收型衰落和干涉型衰落(2分)
吸收型衰落主要是由于传输媒质电参数的变化, 使得信号在媒质中的衰减发生相应的变化而引起的。如大气中的氧、 水汽以及由后者凝聚而成的云、雾、雨、雪等都对电波有吸收作用。 由于气象的随机性, 这种吸收的强弱也有起伏, 形成信号的衰落。由这种原因引起的信号电平的变化较慢, 所以称为慢衰落。慢衰落通常是指信号电平的中值(五分钟中值、小时中值、月中值等)在较长时间间隔内的起伏变化(2分)
干涉型衰落主要是由随机多径干涉现象引起的。在某些传输方式中, 由于收、 发两点间存在若干条传播路径, 典型的如天波传播、 不均匀媒质传播等, 在这些传播方式中, 传输媒质具有随机性, 因此使到达接收点的各路径的时延随机变化, 致使合成信号幅度和相位都发生随机起伏。这种起伏的周期很短, 信号电平变化很快, 故称为快衰落,这种衰落在移动通信信道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2分)
四、分析计算题:(共46分)
1、解:传输线上的波长: (4分)
传输线的实际长度:l=λg=0.5m (4分)
终端反射系数为: (4分)
输入端反射系数为:
根据传输线的λ/4的阻抗变换性,输入阻抗为Zin=2500Ω (4分)
2、解:(解: ① 要使线上驻波比最小, 实质上只要使终端反射系数的模值最小, 即
将上式对Z0求导, 并令其为零, 经整理可得
402+302-Z02=0
即Z0=50Ω。 这就是说, 当特性阻抗Z0=50Ω时终端反射系数最小, 从而驻波比也为最小。 (5分)
② 此时终端反射系数及驻波比分别为
(5分)
③ 由于终端为容性负载, 故离终端的第一个电压波节点位置为
(5分)
3、解:参考面T1处的反射系数,其模值和相位如下:
(4分)
由S参数定义知:S11=Г=-j0.2 (1分)
根据互易网络:S12=S21,网络对称:S11=S22,网络无耗性质:[S]+[S]=[I]。 2分
得方程: 得:S12=0.98 (5分)
所以有: (5分)
| 课 程 名 称 | |
| 试 卷 适 用 班 级 | |
| 命 题 负 责 人 | |
| 授 课 教 师 | |
| 命 题 日 期 | |
| 教研室主任签字 | |
| 二级学院院长签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