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46:43
文档

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5年9月18日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及所属各车间。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以及天津石化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具体编制依据见附件1。1.3衔接预案天津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化工厂基层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应急预案体系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作业部级预案和车间现场处置方案两级管理。1.5应急启动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启动本预案:A)
推荐度:
导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5年9月18日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及所属各车间。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以及天津石化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具体编制依据见附件1。1.3衔接预案天津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化工厂基层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应急预案体系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作业部级预案和车间现场处置方案两级管理。1.5应急启动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启动本预案:A)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石化公司

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2015年9月18日

1 总则

1.1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及所属各车间。

1.2  编制依据

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以及天津石化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具体编制依据见附件1。

1.3衔接预案

天津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化工厂基层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1.4应急预案体系

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作业部级预案和车间现场处置方案两级管理。

1.5  应急启动条件

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启动本预案:

A) 地方、天津石化公司已经启动应急预案或地方、天津石化公司要求化工厂启动应急预案时;

B)造成或可能造成人员死亡及重伤、中毒;

C)发生火灾爆炸;

D)危险化学品发生泄漏,或已流入下水道、建筑物等密闭空间,有可能发生空间爆炸;

E)因环境污染直接导致人员中毒的;

F)因环境污染需疏散、转移群众10人以上;

G)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H)由于公用工程供应中断导致重要设备停运、装置停产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

I ) 基层单位处置能力不足以控制事态发展,请求启动化工厂级应急预案,并经化工厂应急指挥部确认。

2事故风险描述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化工厂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火灾爆炸、危险化学品泄漏、人员中毒、放射源丢失、公用工程供应中断等重大风险,具体见附件2。

3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

3.1  化工厂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化工厂经理或

副总指挥:化工厂各主管副经理、副、专家、副总工程师

成员:生产部、安全环保部、设备管理部、技术质量部、综合管理部(保卫组)、人事教育部、财务部、工作部、纪委(监察部)、工会(团委)、大项目组及外聘协议单位负责人

遇总指挥不在时按化工厂班子成员领导排序自然代理总指挥。

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是化工厂应急管理的最高指挥机构,负责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工作,职责如下:

A) 发生作业厂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时,必须在半小时内向天津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

B) 接受天津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领导,请示并落实指令;

C) 下达应急预案启动和终止指令;

D) 审定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统一协调应急资源;

E) 确定现场应急指挥部人员名单和专家组名单,并下达派出指令;

F) 审定并签发项天津市换应急指挥中心的报告;

G) 应急处置过程中,配合天津石化应急指挥中心、的应急工作。

3.2应急指挥办公室

应急指挥办公室设在生产部(调度室),由生产部、安全环保部和综合管理部组成。

主任:分管安全生产副经理

副主任:生产部主任、安全环保部主任、综合管理部主任

应急指挥办公室是化工厂应急指挥部的日常办事机构,职责如下:

A) 接受应急事故报告,跟踪事故发展动态及处置情况,及时向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按照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指令,及时通知化工厂职能部室、基层单位和专家组;

C) 保持各应急工作组之间的信息沟通渠道,与各应急工作组负责人沟通,汇总、传递相关信息;

D) 按照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指令,向天津石化公司主管部门(生产部、安全环保部、总经理办等)报告和求援;

E) 负责化工厂应急指挥部交办的其它任务。

3.3现场应急指挥部

现场应急指挥部是化工厂应急指挥部在应急状态下的别称,执行的是化工厂应急指挥部各项职能及现场应急职能。当现场指挥丧失指挥职能时,由现场最高领导接替。

现场应急指挥部在化工厂应急指挥部职责外,履行现场应急职责如下:

A) 负责现场应急指挥工作;

B) 收集现场信息,核实现场情况,针对事态发展制定和调整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并组织实施;

C) 组织、协调、指挥各专业组、基层车间及外部应急救援力量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D) 及时向公司汇报应急处置情况;

E) 收集、整理应急处置过程的有关资料;

F) 核实应急终止条件,并下达应急终止指令。

3.3.1  技术处置组

组长单位:生产部

成员单位:技术质量部、新项目筹备组

技术处置组主要职能是针对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技术处置建议和方案,协调和维持生产平衡。组织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协调原辅料供应,维持事发单位和波及单位的生产平衡;调动、协调化工厂内专家。

3.3.2  应急救援组

组长单位:安全环保部

成员单位:综合管理部(保卫组)、人事教育部、医院(协议单位)

应急救援组主要职能是现场救人、现场灭火、现场保卫警戒、抢修保护。组织调动、协调化工厂内部消防联防队伍;负责灭火、洗消、抢修保护、现场救人工作;负责现场保卫和警戒工作;负责现场环境监测(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大气等);配合公司做好医疗救护资源的调动、协调,做好现场救护工作;负责受伤、中毒人员运送和救护。

3.3.3  工程抢险组

组长单位:设备管理部

成员单位:化工厂内应急协作的检维修、工程施工单位

检修抢险组主要职能是针对事故破坏情况对现场实施紧急修复工作。组织调动、协调化工厂内应急协作的检维修、工程施工单位进行现场抢险;负责对损坏设备设施的修复、检验、恢复。

3.3.4  应急资源协调组

组长单位:生产部

成员单位:设备管理部、综合管理部

应急资源协调组主要职能是协调和调动化工厂应急救援队伍、装备和物资,组织协调应急物资的快速采购和运送渠道。

3.3.5  后勤保障组

组长单位:综合管理部

成员单位:工作部、财务部、工会(团委)、纪委(监察部)

后勤保障组主要职能是做好应急过程中的后勤保障。配合公司编写新闻稿、公告、信息发布材料的起草工作;根据应急指挥部指令,组织对公司的应急信息上报;负责与内部员工及利益相关方的沟通和告知;确保现场实时记录(录音、录像)及时录制和保存;落实应急物资、应急处置等应急资金;应急处置过程涉及费用的监察工作;负责应急过程中的交通、食宿、保卫等后勤保障工作。

3.4专家组

根据应急工作的实际需要,化工厂应急指挥部应聘请有关专家,建立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的专家库。在应急状态下,可挑选有所需专业特长的应急救援专家组成专家组。专家组应为现场应急工作提供建议和技术支持,参与制定现场应急处置方案。

4  应急响应

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和主要步骤见图1(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图)

图1应急响应基本流程图

4.1  信息报告

4.1.1信息接报

4.1.1.1化工厂所属各基层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基层单位在启动本单位应急预案的同时,按照图2(应急报告程序图)规定的程序立即向消防支队报警及向生产部调度室报告,报告时间不得超过事发后15分钟。生产部调度室立即向化工厂应急指挥办公室、厂值班、化工厂应急指挥部及公司总调汇报,并通知各应急组。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发生的类型及级别,30分钟内向天津石化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报告。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基层单位应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至少每一小时报告一次。

图2  应急报告程序图

4.1.1.2  化工厂所属基层单位发生化工厂级及以上事故,基层单位可直接向公司总调报告。

4.1.1.3  应急报告主要内容:

A)事发单位名称,事故类别;

B)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C)事故发生的初步原因;

D)事故经过和采取的处置措施情况;

E)现场人员状况,人员伤亡、失踪及撤离情况;

F)事故对周边自然环境影响,是否造成环境污染;

G)请求协调、支持的事项;

H)报告人的单位、姓名、职务和联系电话;

I)其它需要报告的情况。

4.1.1.4  应急信息报送可用电话口头初报,随后再书面报告。必要时和有条件的可采用录音、影像等形式。

4.1.2  信息处置与研判

4.1.2.1 生产部调度室应急值班人员接到报告后,立即向生产部主任及应急指挥总指挥、副总指挥或应急指挥办公室主任、其他副主任报告,并启用信息平台向应急工作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发短信通报。

4.1.2.2  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的性质、严重程度、影响范围和可控性,对事故进行研判,作出应急准备或应急启动的决策:

A) 当未达到启动条件时,下达应急准备指令,做好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工作;

B) 当达到启动条件时,下达应急启动指令,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4.1.2.3  应急工作组成员接到应急准备或应急启动的指令后,立即安排应急人员迅速做好应急准备或开展应急处置。应急指令下达程序见图3(应急指令下达程序图)。

图3  应急指令下达程序图

4.1.3  响应准备

化工厂应急指挥部下达应急准备指令后,应急指挥办公室和应急工作组成员应做好以下响应准备:

A) 跟踪并详细了解事故的发展动态及现场应急处置情况,及时向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汇报、请示并落实指令;

B) 指导基层单位进行应急处置;

C) 通知相关人员、专家赶赴事故现场;

D) 协调应急资源,做好调配准备;

E) 做好起草上报材料的准备;

F) 启动化工厂应急信息平台,做好与现场相关信息传递工作。

4.2  应急启动

4.2.1  召开现场应急会议

4.2.1.1 化工厂应急指挥部总指挥达到现场后,化工厂应急指挥部与现场指挥部合并成立现场应急指挥部,指挥权上交给总指挥,事故发生基层单位、各相关部门向总指挥汇报事故处置情况及下一步建议处置措施。

4.2.1.2 总指挥全面指挥现场的应急处置,明确各应急工作组组成和任务,并按照本预案中相应专项应急处置措施提出应急处置要求。

4.2.2  报告天津石化公司

4.2.2.1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应急指挥办公室向天津石化公司应急指挥中心报告。报告内容需经现场应急指挥部审查,总(副总)指挥审批后上报。

4.2.2.2  初步报告内容如下:

A) 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

B) 事故概况和目前处理情况;

C) 人员伤亡情况;

D) 对周边造成的影响;

E) 请求天津石化公司协调、支持的事项。

4.2.2.3  应急处置中发生新情况,应及时向天津石化应急指挥中心补充上报最新事故情况。

4.2.3  协调资源

4.2.3.1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现场需求,应急资源协调组及时组织调配、协调应急救援队伍、应急物资装备和施工机具及设计、施工队伍。技术处置组协调原辅料,维持事故单位和波及单位的生产平衡,降低事故损失。

4.2.3.2  调配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物资装备渠道包括从化工厂所属各单位调配和请求天津石化公司调配。

4.2.4  应急过程后勤保障

4.2.4.1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确保现场应急指挥部与基层单位、调度室、各应急工作组的网络、电话及对讲机通畅,确保现场实时记录(录音、录像)及时录制和保存。

4.2.4.2  做好应急处置过程中的交通、食宿、医疗等后勤保障工作。做好受灾员工的生活保障工作。

4.2.4.3  对内部员工进行宣传引导,使职工及时了解事故,稳定职工情绪。

4.2.4.4  做好保卫工作,确保化工厂办公场所正常工作秩序。

4.2.4.5  按照现场应急指挥部指令,落实应急资金。

4.3  应急处置

应急处置按照常见的五种生产安全事故有针对性进行。

4.3.1  火灾爆炸应急处置

4.3.1.1现场侦查: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当班职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对火场进行初步侦查,对如下情况进行确认:

A)被困人员情况;

B)着火部位、蔓延方向、火势范围、对毗邻威胁程度;

C)生产装置、控制路线、建(构)筑物损坏程度;

D)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3.1.2  人员救助与医疗救护: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当班职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应急救援组的指导下,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对救出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将伤情较重者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4.3.1.3 现场检测:质检车间检测人员在不同方位从火场外围向内检测有害物质的扩散范围,特别注意对周边暗渠、管沟、管井等相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测。

4.3.1.4  警戒隔离与人员疏散:综合管理部(保卫组)与发生事故基层单位根据现场检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进行警戒、疏散、交通管制。

A)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况设立隔离带;

B)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C)设立警戒区的同时,有序组织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疏散。

4.3.1.5  工艺处理:生产部、技术质量部指导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尽快采取工艺处理措施,转移可燃物料,隔离泄漏点,切断与装置、管线、设施的连通。

4.3.1.6  火场控制与灭火:安全环保部指导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和其他车间义务消防队员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工作。在实施灭火前,要对火场现场进行控制,以达到灭火条件:

A)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对着火罐、设备利用消防水炮或消防水栓进行冷却;

B)其他车间义务消防队员与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对周围受火灾威胁的设施及时采取冷却、退料、泄压等保护措施;

C)易燃液体外流时,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可用沙袋或其他材料筑堤拦截飘散流淌的液体,或挖沟导流将物料导向安全地点;

D)其他车间义务消防队员用毛毡、海草帘堵住下水井、阴井口等处,防止火焰蔓延;

E)当达到灭火条件时,方可实施灭火;

F)火灾扑救过程中,专家组应根据危险区的危害因素和火灾发展趋势进行动态评估,及时提出灭火指导意见;

G)根据现场泄漏情况,设备管理部与检修单位研究制定堵漏方案,并严格按照堵漏方案实施;所有堵漏行动必须采取防爆措施,确保安全。

4.3.1.7  环境保护措施:安全环保部组织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对厂内灭火后的残留物料和消防废水,立即进行回收、引流、处理,关闭清污分流切换阀,同时对装置区域清净下水总排放口进行截堵。在水质突变的情况下,生产部协调将污水调入水务部事故水池。

4.3.2  危险化学品泄漏和中毒应急处置措施

4.3.2.1现场侦查: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当班职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对泄漏处进行初步侦查。

A)被困人员情况;

B)容器储量、泄漏量、泄漏部位、形式;

C)设施、建(构)筑物险情及可能引发爆炸燃烧的各种危险源;

D)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

4.3.2.2 人员救助与医疗救护: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当班职工佩戴劳动防护用品,在安全环保部的指导下,携带救生器材迅速进入现场。采取正确的救助方式,将所有遇险人员移至上风或侧上风方向空气无污染地区,对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心脏挤压,采取心肺复苏措施,将伤情较重者送医疗急救部门救治。

4.3.2.3 现场检测:质检车间检测人员检测泄漏物质浓度、扩散范围,特别是下水道、密闭的建构筑物物质浓度及范围。

4.3.2.4 警戒隔离与人员疏散:综合管理部(保卫组)与发生事故基层单位根据现场检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进行警戒、疏散、交通管制。

A)将警戒区域划分为重危区、中危区、轻危区和安全区,并设立警戒标志,在安全区外视情设立隔离带;

B)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各区域进出人员、车辆、物资,并进行安全检查、逐一登记;

C)设立警戒区的同时,有序组织警戒区内的无关人员疏散。

4.3.2.5 点火源控制:立即清除泄漏污染区域内的各种火源,救援器材应具备防爆功能。

4.3.2.6 泄漏源控制:根据现场泄漏情况,采取关断料、开阀导流、排料泄压、火炬放空、倒罐转移、应急堵漏、冷却防爆、注水排险、喷雾稀释、引火点燃措施控制泄漏源,要有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下室或受限空间的措施。

4.3.2.7泄漏物控制:用水雾、蒸汽等稀释泄漏物浓度,拦截、导流和蓄积泄漏物,防止泄漏物向重要目标或环境敏感区扩散,视情况使用泡沫充分覆盖泄漏液面。对于贮罐区发生液体泄漏时,要及时关闭雨水阀,防止物料外流。

4.3.2.8泄漏物清理:大量残液,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器具收集,集中处理;少量残液用稀释、吸附、固化、中和等方法处理。

4.3.3  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

4.3.3.1现场确认和报警:

A)当工艺参数波动、现场可燃气报警器或现场人员报警等情况发生时,发生事故基层单位应进行现场确认,确定泄漏点位置;

B)关闭泄漏点两端线路截断阀,切断泄漏管段油气源供应。对于天然气管道还应从两端放空管线对泄漏管段进行放空;

C)对于厂外物料输送管线发生泄漏立即通过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向地方报警。

4.3.3.2现场检测:质检车间检测人员对泄漏现场油品泄漏面积、可燃(有毒)气体浓度、及水体污染面积范围等污染物扩散情况进行持续检测。

4.3.3.3  警戒隔离与人员疏散:综合管理部(保卫组)与发生事故基层单位根据现场检测情况确定警戒区域,进行警戒、疏散、交通管制。对于泄漏部位在厂外的管线,需配合地方机关做好此项工作。

A)根据现场检测结果,确定泄漏现场警戒区范围;

B)引导或告知警戒区内需疏散人员尽快疏散至安全区域,疏散方向应为风向的上风向或侧风向,疏散路线宜以公路为主路线。

C)对受伤、中毒人员进行转移、救护。

D)在确保救援人员个人防护完善的情况下对警戒区内失踪人员进行搜救。

E)对警戒区内车辆就地熄火。

4.3.3.4泄漏点介质处理:设备管理部与发生事故基层单位组织检修单位负责泄漏点的介质处理工作。

A)对泄漏的油品采取开挖引流沟、集油池、布设围油栏、筑坝等措施进行围堵、引流、集中、回收。

B)对无法回收的污染油品,采取用沙土、干粉、泡沫覆盖事故现场地面等方式收集、清理污染物。

C)采用强制通风设备对现场泄漏(挥发)的可燃(有毒)气体进行吹扫,吹扫方向应朝向安全扩散区域,并结合现场风向、风力、湿度等情况确定。

D)采用在警戒区域布设水幕,向关键工艺设备、建(构)筑物、植被等喷水(泡沫)降温等方式,对警戒区域内重点目标进行保护。

4.3.3.5 工程抢险

4.3.3.5.1油气管道泄漏处于与高等级公路穿(跨)越处

A)综合管理部(保卫组)配合交通线路管理部门封闭现场,中断交通,实施管制;

B)质检车间检测人员抢险期间应对道路周边涵洞、暗渠、电缆沟等相对密闭空间进行检查检测,防止泄漏油气产生积聚;

C)泄漏管道抢险结束后,应急救援组应立即组织清理交通要道及两侧安全距离内的污染物,尽快达到恢复交通条件。

4.3.3.5.2涵洞内油气管道泄漏

A)质检车间检测人员对涵洞内可燃气体浓度、有害气体浓度、氧含量进行持续检测;

B)抢险人员进入涵洞内抢险作业前,设备管理部必须组织检修单位对涵洞进行强制通风,保证涵洞内可燃(有害)气体浓度低于警戒值且氧含量正常,并应保证涵洞内作业期间持续通风;

C)设备管理部严格控制进入涵洞作业人数,严禁人员单独进入,进入涵洞内抢险作业的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方式保持联络;

D)设备管理部负责保持涵洞内应急逃生通道畅通,并采取夜光、灯光等方式进行明显标识;

E)设备管理部负责保证涵洞内使用的设备须满足防爆、防水、防潮要求。

4.3.4  放射性事件应急处置措施

4.3.4.1 警戒隔离与人员疏散:综合管理部(保卫组)在现场周围设立警戒区、设置明显的放射性志或者显示危险信号,及时疏散非应急处置人员,实行交通管制。

4.3.4.2医疗救护:为避免继续受到辐射照射,应将伤员迅速撤离事故现场。安全环保部负责对放射损伤人员送天津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或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救治。

4.3.4.3应急抢险

4.3.4.3.1  放射性同位素丢失或被盗

A)事故发生单位立即按程序向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公司保卫部和港中治安分局报警;

B)综合管理部(保卫组)疏散现场人员,防止无关人员超剂量照射;组织事发单位各部门对各个场所、储存部位进行排查;

C)综合管理部(保卫组)采取紧急措施,加大厂区各出入口管理力度,严格盘查出入厂门人员,做好登记,调取出入监控录像、射源监控录像;

D)综合管理部(保卫组)向事发单位相关人员了解事故信息,在机关到达现场后,配合进行调查取证,尽快查找放射源的下落;

E)安全环保部在可能发生放射污染和人员照射的情况下,组织疑似接触人员进行隔离,立即联系送专业防治部门进行检查、治疗;

F)由有资质的环境放射监测单位对射源可能经过或遗失的场所进行放射性影响监测。对放射性超标的部门进行环境洗消、处理。

4.3.4.3.2放射性污染应急处置措施

A)严格遵循事件的正当化、放射防护最优化、个人剂量的原则开展工作;

B)综合管理部(保卫组)立即疏散现场人员,封锁现场;

C)生产部组织相关车间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严格切断废水外排、物料外送等;

D)安全环保部负责对可能受放射性污染或者辐射损伤的人员,立即采取暂时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并根据需要实施其它医疗救治及处理措施;

E)经环保部门同意,组织有资质的环境放射监测单位专业技术队伍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监测,为监测单位提供放射性同位素的种类、活度,通过监测确定污染范围和污染程度;

F)生产部立即组织对发生辐射污染的装置进行生产负荷调整,为进行放射污染处理或射源处置创造条件;

G)由有资质的辐射专业作业单位进行放射性物质泄漏的清污和回收工作,对回收的失控放射性物质,进行屏蔽、隔离、封装及其清污的处置;

H)综合管理部(保卫组)认真配合机关进行调查、侦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4.3.4.3.3 人员超剂量照射应急处置措施

A)综合管理部(保卫组)立即撤离事件现场有关工作人员,封锁现场,切断一切可能扩大污染范围的环节;

B)安全环保部组织有资质人员携带仪器设备赶赴事故现场,核实事故情况,估算受照剂量;

C)安全环保部负责对于受到或可能受到急性辐射损伤的人员,应进行隔离和应急救援措施,迅速联系并送往专业治疗机构进行诊断和治疗,聘请辐射损伤医疗专家对受损伤人员进行辐射损伤诊断;

D)安全环保部应关注病人的临床症状,详细了解被救治人员的受照射情况,力求对其所受剂量做出合理估计;

E)安全环保部对超剂量照射人员应建立详细档案和跟踪;

F)综合管理部(保卫组)认真配合机关进行调查、侦破,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毁灭证据。

4.3.5  气防应急处置措施

A)综合管理部(保卫组)划分重度、中度、轻度毒害区和影响区域,采取隔离和疏散措施,避免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B)安全环保部指导救援人员佩戴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迅速将中毒人员移至空气新鲜通风良好处,解开外衣、裤带等(注意保暖),采取必要的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直至气防站和120急救中心专业人员到来;

C)质检车间检测人员对有毒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强化现场救援人员的个体防护;

D)生产部、技术质量部采取工艺处理措施,切断有毒气体来源;

E)安全环保部指导发生事故基层单位采取防扩散控制措施,防止毒气蔓延;

F)设备管理部视情况组织带压堵漏等措施,并采取油气管道泄漏应急处置措施进行应急处理;

G)安全环保部检查进入危险隔离区的人员严禁携带各种危险物品,不准使用非防爆工器具、手机、手电和禁止使用明火;

H)一旦事故扩大,现场无法控制,应组织人员迅速向侧上风方向转移,疏散到集合地点,并清点、记录人数;

I)安全环保部负责在安全区域集中设置洗消站,采用脱除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等方法,及时对被污染的撤出人员进行消毒,防止发生继发伤害。

4.4  应急结束

经应急处置后,现场应急指挥部确认同时满足以下应急预案终止条件时:

A)现场已得到有效处置,导致次生、衍生事故的隐患已消除;

B) 受伤人员得到妥善救治、受灾人员得到妥善安置;

C) 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D) 社会影响基本消除;

E) 地方、天津石化应急处置已经终止。

由总指挥判断并下达应急结束指令。

5  后期处置

5.1  应急处置结束后,事发单位应及时组织现场清理,对废弃物和污染物进行妥善处置,具备条件的尽快恢复生产和经营。

5.2  后勤保障组会同事发基层单位对受影响的人员及家属进行合理安置,并做好善后工作。

5.3  事故调查按照《天津石化安全事故、事件管理规定》内容执行。

5.4  应急指挥办公室对事故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总结,形成文字材料。

6  保障措施

通信与信息、应急队伍、物资装备、经费、交通运输、治安、技术、医疗、后勤等保障工作按各部室职能分工组织落实,听从应急指挥部的统一调配指令。

7  应急预案管理

应急预案培训、演练、修订、备案按照《化工厂应急管理程序》相关规定执行。

8  附则

8.1 本预案由化工厂应急指挥部制定,化工厂应急指挥办公室负责解释并组织实施。

8.2 自本预案发布实施之日起实施,《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试行)》(2008)同时废止。

9  附件

附件1  编制依据

附件2  化工厂风险分析结果

附件3  化工厂内部应急通讯录

附件4  化工厂外部应急通讯录

附件5  化工厂应急处置专家

附件6  化工厂应急设备和物资一览表

附件7  化工厂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一览表

附件8  化工厂所属单位区域分布图

附件9  化工厂应急人员集结疏散图

附件10  化工厂主要原料,在产品,产品有关安全的物化性质数据表

附件11  化工厂放射源统计表

附件12  化工厂厂际间和界外油气管线走向图表

附件13  化工厂排水管网及排污口设置平面图

附件1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全生产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4.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管道保

7.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

8.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 29639)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 18218)

10.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

11.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评审指南

12.天津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附件2  化工厂风险分析结果

化工厂风险分析结果

1. 危险化学品的识别

根据《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生产监督管理局公告〔2003〕第1号),化工厂在生产、储存、装卸过程中存在液化石油气、石脑油、燃料气(主要成分为甲烷)、干气(主要成分为甲烷)、氢、氧、氮、硫化氢、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氨、硫酸、盐酸、醋酸、苯、甲苯、对二甲苯、二甲苯异构体混合物、对二乙基苯、溴甲烷、甲酸甲酯、醋酸甲酯等危险化学品。

按照《高毒物品目录》(卫法监[2003]142号),一氧化碳、苯、氨等属高毒物品。

2.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化工厂在生产、储存、装卸过程中主要危险有害因素有火灾、爆炸、中毒,其次,还存在酸碱灼伤、烫伤、冻伤、机械伤害、噪声、粉尘等危害因素。

3. 生产装置、储存单元安全评价

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评价单元包括大芳烃装置、PTA装置、芳烃装置、聚酯装置、短丝装置、直纺装置、新品装置、油品罐区的装置、设施、公用工程等,各装置内部及其与周边设施的防火间距,基本符合防火规范的要求,装置四周有环行消防道路,装置内配置消防器材;生产装置工艺路线成熟,设计合理,工艺采用集散控制系统(DCS)控制、操作,装置运行安全平稳,产品质量合格,工艺技术指标符合设计要求;生产装置设备运行正常,设备选材合理,设备安全设施较为完备,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均为有资质的单位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监测,设备符合石油化工生产企业完好条件,保持了好的技术状况,各类设备能够满足装置安全稳定运行的要求;在爆炸危险区内,电气设备均选用防爆型,仪表选用本安型;装置内设有防雷击、防静电等设施,接地良好;装置安全防护设施及措施基本完善,包括消防系统,火灾报警、监测、控制系统,有毒和可燃气体检测和报警系统,气防用具等,可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装置有一整套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不同岗位都有安全责任制,有操作可行的操作规程。装置配有素质高的生产管理人员和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职工进行过专业培训和安全考核持证上岗;危险化学品仓库各项管理制度齐全。

4.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

依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将化工厂的生产装置、油品车间罐区(组)划分为评价单元,进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各生产装置和罐区除PTA装置外均构成重大危险源。

附件3  化工厂内部应急通讯录

化工厂内部应急通讯录(部分)

应急指挥部姓名职务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
总指挥袁仲全经理
郑万发
副总指挥孙臣玉
王铭松技术经理
时宝琦生产经理
彭乾冰设备经理
李少山专家
安  煜

副总工程师
蓝庆友专家
成员杜  广

生产部主任
张鸿斌安全环保部主任
刘剑锋设备管理部主任
王玉新技术质量部主任
李宝东综合管理部主任
赵跃华人事教育部主任
高天元财务部主任
杨茂林工作部主任
李  军

纪委(监察部)

主任

王伯文工会(团委)

王玉新大项目组主任
应急指挥办公室姓名职务办公电话住宅电话手机
应急指挥办公室主任时宝琦生产经理
应急指挥办公室

副主任

杜  广

生产部主任
张鸿斌安全环保部主任
李宝东综合管理部主任
附件4  化工厂外部应急通讯录

化工厂外部应急通讯录(部分)

单位职务姓名电话手机传真
公司总调63804636
公司消防支队63800119

63801119

医疗急救120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刘殿栋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高海山
公司应急指挥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张  申

津滨公司化工检维修分公司经理张宝发
津滨公司化工电气车间主任张  海

津滨公司化工仪表车间主任古  京

津滨公司化工检一车间主任柳  晗

津滨公司化工检修车间主任主任陈书华
津滨公司化工电仪车间主任乔  岳

津滨公司化工动力车间主任周文明
天石带压密封有限公司化工分公司经理陈天勇
附件5  化工厂应急处置专家

化工厂应急处置专家(部分)

序号所在单位姓名性别职称专业特长电话
1生产部金钦中高级工程师系统专家
2设备管理部梁春喜高级工程师设备专家
3大项目组冯  利

高级工程师系统专家
4技术质量部李艳玲高级工程师系统专家
5设备管理部钱广华高级工程师设备专家
6生产部刘先正高级工程师装置专家
7
8
9
附件6  化工厂应急设备和物资一览表

化工厂应急设备和物资一览表

类型应急装备/物资名称

规格型号

性能要求

数量配备

时间

制造

单位

装备/物资所属单位

备注
车辆类
船舶类
检测类
防护用品类
医疗救护类
生命救助类救生衣160 件

2011年

化工部
器材工具类
工程设备类
污染清理类
动力燃料类车式抽水泵1台

2011年

化工部
照明设备类自动泛光灯1台

2011年

化工部
通信设备类喊话器
工程材料类木桩
编织袋110×55

2000条

2011年

化工部
镰刀
麻袋
铁锨平锨/挑锨

100把

100把

2011年

化工部
抬筐2011年

铁丝8号

一盘2011年

化工部
临时食宿类帐篷4×4

一顶2011年

化工部
其他类
附件7  化工厂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一览表

化工厂要害(重点)部位、关键装置一览表

序号单位装置、部位名称级别
1化工部BPX车间

公司级关键装置
2化工部PTA车间

公司级关键装置
3化工部芳烃车间公司级关键装置
4化工部聚酯车间公司级关键装置
5化工部油品罐区公司级要害部位
6化工部短丝车间厂级关键装置
7化工部动力站厂级要害部位
8化工部油品车间汽车栈台、火车栈台厂级要害部位
附件8  化工厂所属单位区域分布图

化工厂所属单位区域分布图

附件9  化工厂应急人员集结疏散图

化工厂应急人员集结疏散图

附件10 化工厂主要原料,在产品,产品有关安全的物化性质数据表

化工厂主要原料,在产品,产品有关安全的物化性质数据表

序号品  名

危险性类别闪点℃爆炸极限%(V/V)

相对密度引燃温度℃临界压力MPa

危规号备注
石脑油3.2-21.1-8.70.78-0.97350无资料32004原料
2氢氧化钠8.2无意义无意义2.21无意义无资料82001原料
3液化石油气2.1-742.25-9.65无资料426-537无资料21053原料
4氨水8.2无资料无意义0.91无意义无资料82503原料
5氮气2.2无意义无意义0.97无意义3.422005原料
6氧气2.2无意义无意义1.43无意义5.0822001原料
7混合苯3.2-111.14-7.450.87-0.90无资料无资料32051产品
8碳九/碳十

3.348产品
9混合碳五3.1-40(戊烷)

1.7-9.8(戊烷)

无资料260(戊烷)

无资料31053产品
10氢气2.1无意义4.1-74.10.074001.321001产品
11醋酸8.1404-171.054275.7881601原料
123.2-111.4-82.7753832050中间品
13对二甲苯3.3251.1-6.60.85352933535产品
14混二甲苯3.3250.8652733535中间品
15邻二甲苯3.3177-110.87649533535中间品
16对二已基苯3.350下限0.8

0.86243033535中间品
17石油醚3.2-1718-230.62-0.662903.5132002产品
附件11 化工厂放射源统计表

化工厂放射源统计表

序号所在场所安装位置射源位号名   称

射源类型射源活度射源数量制造厂
1大芳烃

车间

催化剂反应器塔顶LE/LY2502射线液位计Point Source isotope Cs-1371110 MBq (30mCi)1EG&G BERTHOLD
2催化剂分离料斗LE/LY2504射线液位计Point Source isotope Cs-137370 MBq (10mCi)1EG&G BERTHOLD
3催化剂闭锁料斗LE/LY2506射线液位计Point Source isotope Cs-137370 MBq (10mCi)1EG&G BERTHOLD
4催化剂闭锁料斗LE/LY2508射线液位计Point Source isotope Cs-137370 MBq (10mCi)1EG&G BERTHOLD

5催化剂闭锁料斗LE/LT2507射线液位计Point Source isotope Cs-13737 MBq (1mCi)2EG&G BERTHOLD
6催化剂反应器塔顶LE/LT2501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 Length 745 mm185 MBq (5 mCi)1EG&G BERTHOLD
7催化剂分离料斗LE/LT2503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 Length:2005mm111 MBq (3 mCi)

2EG&G BERTHOLD
8PTA

车间

PTA装置 PD-201塔顶

LE/LT2201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 Length:750 mm276 MBq (7.5 mCi)1EG&G BERTHOLD
9TA装置TD-201塔顶

LE/LT1290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 Length:3133mm1480 MBq (40mCi)3EG&G BERTHOLD
10聚酯

车间

14区终缩聚反应釜

LR-68-04-14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7MBq (1 mCi)1德国博托
1114区终缩聚反应釜

LR-68-03-14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7MBq (1 mCi)1德国博托
1214区终缩聚二反应釜

LRC48-03-14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0MBq (0.81 mCi)1德国博托
1315区终缩聚反应釜

LR-68-04-15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7MBq (1 mCi)1德国博托
1415区终缩聚反应釜

LR-68-03-15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7MBq (1 mCi)1德国博托
1515区终缩聚二反应釜

LRC48-03-15射线液位计Rod Source Co-6030MBq (0.81 mCi)1德国博托
附件12 化工厂厂际间和界外油气管线走向图表

化工厂厂际间和界外油气管线走向图表

附件13 化工厂排水管网及排污口设置平面图

化工厂排水管网及排污口设置平面图

文档

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2015年9月18日1总则1.1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及所属各车间。1.2编制依据本预案依据国家及地方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应急预案,以及天津石化公司相关管理规定,具体编制依据见附件1。1.3衔接预案天津石化公司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化工厂基层单位生产安全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4应急预案体系天津石化公司化工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分作业部级预案和车间现场处置方案两级管理。1.5应急启动条件符合以下条件之一时,应启动本预案:A)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