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油城学校 章玉花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分析。四年级两个班共有学生62人,大多数学生学习积极性很高,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完成作业,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少数学生 ,学习的自主性差,学习不主动. 上课开小差,课后作业完成不及时,做作业速度很慢,准确率不高,有时甚至忘了做作业。这个学期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和提高学困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
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进一步认识小数的意义,会进行十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能比较小数的大小。结合小数的意义,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运算及混合运算。
2.第三单元:小数乘法
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模型,经历探索小数乘法计算的过程,理解计算的道理,积极探索算法的经验,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法计算和小数加减乘混合运算。
3.第五单元:认识方程
结合具体情境,学会用字母表示数与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概括能力,体会等量关系,能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了解方程的作用,了解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经历量、摆、拼等直观操作活动,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了解三角形、四边形的分类情况,探索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和三角形的内角和。
2.第四单元:观察物体
观察立体图形(最多4个小正方体搭成),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它的正面、上面和侧面(左面或右面)看到的形状;也能根据从正面、上面、和侧面看到的立体图形的形状,搭出立体图形。
(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六单元“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经历收集、表示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认识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折线统计图,能根据数据画出统计图,能根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判断和预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的平均数,(结果为整数)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实践活动
本册教材安排“密铺”“奥运中的数学”和“优化”3个实践活动。经历平面图形密铺的活动、通过解决体育赛场上的有关问题,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获得并积累更多的数学活动的初步经验,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的教学建议: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本册教材的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一)让学生在具体生动的情境中学习和理解
(二)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思考、探索和建构自己的数学意义,使学生有机会讨论交流他们彼此的想法
(三)加强估算(测)能力的培养,鼓励解决问题策略与算法的多样化
(四)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材的评价建议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
(一)要结合学习数学的过程评价学生对数学概念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理解例题,结合学生从看懂小数表示的商品单价,到会用小数表示商品单价,进而会比较商品单价(小数表示)高低贵贱的过程,就能评价他们是否初步理解生活中小数的意义及其大小关系,对小数的认识有什么实质性的发展。
(二)要恰当评价学生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与发展,为顺利进行后续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评价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不能割裂数学知识与知识、知识与技(四)对三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情感与态度的评价,要特别关注学习数学的自信心、积极的态度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主要通过平时观察:学生参与班级讨论中,试图解决问题中,或小组学习中,无时不表现出他们对数学学习的情感与态度。观察是评价的最原始的方法,但不是惟一的方法,从学生的口头表达、书面作业、实践作业以及师生课外的交谈中也能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情感与态度不能进行量化评价,要对学生个体的情感与态度的发展作比较客观的描述性评价,更需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过程了解学生的想法与行动的表现。
能之间的内在联系,评价要关注学生是否体验和意识到这种联系是重要的。 通过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必要的评价,希望能使学生增进这种见识:数学知识与技能不是互相孤立的一盘散沙,而像一棵树,是生长着的有机整体。
(三)重视评价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提出问题能力,主要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对具体情境中数量信息的利用程度,提出问题的新颖性、合理性与复杂性。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主要关注学生能否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毅力与思维策略的水平,能否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是否愿意与同伴合作等方面。及时给学生提供评价,让他们知道老师的期望,明白自己进一步努力的方向。这对增强学生自信心和提高解决问题能力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教学进度安排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进度表
项目
| 周次 | 起止时间 | 教学内容 | 教学课时 | 备注 |
| 1 | 2.27——3.4 |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 15课时 | 第一单元 |
| 2 | 3.7——3.11 |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 ||
| 3 | 3.14——3.18 |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 | ||
| 4 | 3.21——3.25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 10课时 | 第二单元 |
| 5 | 3.28——4.1 |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 | ||
| 6 | 4.4——4.8 | 小数乘法 | 13课时 | 清明节放假一天 |
| 7 | 4.11——4.15 | 小数乘法 | 第三单元 | |
| 8 | 4.18——4.22 | 小数乘法 | ||
| 9 | 4.25——4.29 | 整理与复习 | 3课时 | 期中考试 |
| 10 | 5.2——5.6 | 观察物体 | 6课时 | 劳动节放假一天 |
| 11 | 5.9——5.13 | 认识方程 | 12课时 | 第五单元 |
| 12 | 5.16——5.20 | 认识方程 | ||
| 13 | 5.23——5.27 | 认识方程 | ||
| 14 | 5.30——6.3 | 数学好玩 | 3课时 | 综合实践活动 |
| 15 | 6.6——6.10 |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 12课时 | 端午节放假一天 |
| 16 | 6.13——6.17 |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 | ||
| 17 | 6.19——6.24 | 总复习 | 10课时 | |
| 18 | 6.27——7.1 | 总复习 | ||
| 19 | 7.4——7.8 | 期末考试 | 期末考试 |
| 20 | 7.11——1.1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