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省南充市顺庆区荆溪镇小学校 贾非凡
摘要:高质量的学校教育总是以高效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为重要特征。教学设计是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依据。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不应局限于设计教学内容,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课堂教学标准 教学设计 教学法
1.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设计
(1)新课程标准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分类
新课程教学三维目标是不是三个目标,三种目标,而是教学的三个方面,相互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三个方面,是新课程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而不是三种类型。“知识与技能”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也就是我们传统教学中的“双基”目标;“过程与方法”维度的目标,立足于学生学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立足于学生乐学。
教学目标在旧教学大纲和新课标下具有不同的体现。如表一
表一 新课程与旧教学大纲之比较
| 新课程标准 | 旧教学大纲 | |
| 育人模式 | 以文化(综合素养)育人为根本,培养学习型人才。注重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相结合。 | 以知识育人为根本,培养知识型人才。属精英教育模式。 |
| 培养模式 | 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发多元智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课程理念。 | 单维的双基培养目标。即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强调知识的巩固与技能的运用。 |
| 教学方式 | 实现教学方式多样化。倡导自主学习和学科研究,强调理解学科过程和自我探究科学知识。突出了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科学、科技发展的联系。 | 以“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单向灌输方式传授知识。强调知识的传授与积累,强调学科自身的 系统性、逻辑性。 |
| 课程理念 | 以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科学精神和学科探究能力,提高和发展学科素质为目标,体现学科渗透和融合、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相结合 | 以积累和掌握系统完整的学科知识为主,以训练技能、技巧为辅、兼顾与生产实践相结合。 |
| 教学特点 | 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学科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科渗透,关系科技发展。 | 单纯的知识学习,并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着重学科系统知识的识记和技能的训练。 |
| 评价原则 | 能充分体现发展性、过程性、全面性、科学性原则。强化形成性评价,弱化总结性评价;重视学生在自主探究知识过程中的表现的评价 | 集中体现单一性、唯一性、终结性及选拨性原则。重视评价的甄别性、选拨性。推崇纸笔考试的(一锤定音)终结性评价。 |
(2)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制定的原则
教学目标怎样细化,将决定具体教学活动如何展开。笔者认为教学目标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四个原则:(1)系统性原则:即关键横向和纵向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系统中各要素,设计出符合实际的教学目标。(2)全面性原则:即要求从实际教学出发,制定出面向全体学生和学生的每个方面的三维目标,实现三维目标的一体化。(3)科学性原则:即要求应用科学的方法制定出符合学生认知过程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层次性原则:即要求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应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学习科学的潜能得到发展。
2 新课标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法的设计
新课标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法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选择恰当的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素质的根本保障。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法制定的根本原则
笔者认为,教学法的制定应遵循以下原则:(1)主体原则:新课程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2)科学原则:让学生大胆地去观察、思考、实验和总结,通过教学媒体的应用,从不同角度和方向去刺激学生的大脑,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做到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自如。(3)讲练原则: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分析学生的接受能力,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把重点、难点和疑点讲深讲透,帮助学生消化、理解和发挥,并通过对习题和作业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既要充分体现“教”的策略,也要注重“学”与“练”的策略。(4)优化原则:即要求教师从备课、教学目的、教学方法、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反馈测验等方面进行精心设计,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3 构建学习环境下的新课主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步骤
笔者认为构建学习环境下的新课程教学设计可以根据以下内容和步骤来进行设计:
首先进行任务分析。在每节课设计前,不仅要分析课程标准和教材,更要注重学情分析,包括对学生知识、经验、思考、能力等方面的了解。要注重分析学生实际需要,能力水平和认知倾向。
其次制定教学目标。用具体可观察,可测量的术语精确表达学生需要哪些知识和技能,形成怎样的态度和认知等学习目标。并在教学活动前务必把教学目标明确告知学生,使师生双方都明确教学目标,做到心中有数,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
最后明确教学内容。教师要依据物理课程标准和教学的需要,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加工处理,创造性的使用教材,让课本中的例题、文字说明和结论等方面的东西转化为学生易于接受的信息。教学设计中应注意以下方面:教材内容应从略,哪些是学生已学过或者已经认识的内容;哪些物理知识的素材不够充分,需要补充,补充说明素材内容才能使其更完善;在校内或校外以及网站上可以利用哪些与教材内容密切联系的课程资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是什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看如何定位比较恰当,如何把握本节课的重点,通过什么途径和方法突破难点;活动与探究课题的设计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 结合哪些内容培养学生的情感与态度,哪些内容可以进行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教育;在练习中如何处理好基本与提高的关系,为水平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数量和质量要求。这样,教师以新教材为基石,即充分利用教材又不被教材所束缚,必然会使新课程理念具体地落实到教材的处理中。
综上所述,中学物理教学就是通过物理内容、方法和思想的传承来培养学生的物理素养,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领会物理的本质,养成物理态度和价值取向,学习终身必备的物理知识和物理思维方法。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必须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目的是通过优化教学过程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它将有利于学生物理课程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