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 有关,与物体升高的 有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 的。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表示,它的单位是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 。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_。
【答案】质量、温度、不同、 单位质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吸收的热量、C、J/(Kg0C)、 属性、比热容、0.9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0.39×103J/(kg·℃)
【解析】对于同一种物质,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升高的温度有关。不同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相同时,吸收的热量不同 的。单位质量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0C吸收的热量 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用符号 C 表示,它的单位是J/(Kg0C)。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属性 ,每种物质都有自己的 比热容 。砂石的比热容为0.92×103J/(kg·℃)读作0.92×103焦耳每千克摄氏度。若某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则半个铜球的比热容为0.39×103J/(kg·℃)。
思路分析: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公式,符号,单位,读法进行回答即可,
试题点评:考查了比热容的基本知识,要了解比热容的物理意义
2. 一太阳能热水器水箱内装有质量为80kg的水,经太阳晒2h后,温度从20℃升高到50℃所吸收的热量是 J,这是用 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答案】1.008×107 、 热传递
【解析】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80kg×(50℃-20℃)=1.008×107J;这是利用热传递的方式增加了水的内能.
思路分析:知道水的质量、水的比热容、水的初温和末温,利用吸热公式Q吸=cm△t求水吸收的热量;
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Q吸=cm△t利用、内能的改变方法,属于基础题目
3. 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几个结论,你知道是那几个结论吗?写出3个。
| 水4.2×103 | 干泥土0.×103 |
| 酒精2.4×103 | 铜0.39×103 |
| 冰2.1×103 | 铝0.88×103 |
| 煤油2.1×103 | 铅0.13×103 |
| 水银0.14×103 | 砂石0.92×103 |
②
③
【答案】①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不同
②水的比热容最大
③一般情况下,金属的比热容比较小。
【解析】①冰和煤油是不同种物质,比热容不同②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故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在升高相同温度的情况下,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水的温度变化小,即水温度升高的最慢,故一般用水做冷却剂,③水银、铜、铝、铅的比热容和其他物质的相比,比热容较小
思路分析:根据物质种类区分比热容的异同,找出他们的大小变化情况,下结论即可
试题点评:考查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总结规律的能力
4. 如图甲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的示意图。图乙是记录牛奶、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图中表示热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应是 ;,(填写I或Ⅱ)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 。若水的质量为1.5kg,在这个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
【答案】 I 牛奶和水混合温度 5.04×104J .
【解析】因为是用水来冷却热牛奶,所以牛奶的温度下降,所以“I”是表示热牛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图中A点的物理意义是牛奶和水混合温度,混合温度是18℃;
水吸收的热量:Q=cm△t=4.2×103J/(kg•℃)×1.5kg×8℃=5.04×104J
故本题的答案为:I,牛奶和水混合温度,混合温度是18℃,5.04×104
思路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以及能从图象中读懂有用的信息.
试题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热传递的条件,以及热量的计算公式的了解和掌握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 |
| B.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
| C.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一定多 |
| D.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
【解析】煤油被倒去了一半,减小的只是煤油的质量,物质的种类和状态都没有发生改变,所以它的特性--比热容和热值都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根据C=Q/m△t,吸收热量多的物质,比热容不一定大,还与质量和温度变化有关,B错误;高温物体放出热量不一定多,如果温度不变,温度多高都不会放出热量,C错误;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因为煤油的比热容小,所以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D正确;
思路分析:比热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温度、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少无关,与物质所处状态有关;应用C=Q/m△t,直接可以判断BCD选项
试题点评:考查了比热容的概念理解和公式的应用
6. 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的 是( )
| A.体积相同的两杯水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相同 |
| B.质量相等的两块钢温度分别升高5℃和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 C.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 D.质量相等的水和铜温度都升高10℃,它们吸收的热量不相同 |
【解析】根据控制变量法,区别种类对热量的影响,即不同物质的比热容的不同。可由公式Q=cm△t,让m,△t均相同,种类不同,看吸收的热量谁大谁小。这样做的是D
思路分析:根据比热容的概念和Q=Cm△t进行分析:(1)用同种物质做实验,不能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种类有关.(2)由于水和煤油的密度不同,所以体积相等的水和煤油质量不同,那么温度都升高5℃,吸收热量不同,说明它们的比热容不同;虽然与物质种类有关,但也与质量有关.(3)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升高温度相等,吸收热量不同,说明物质吸收的热量跟物质的种类有关.
试题点评:此题考查是根据热量公式Q=Cm△t判断物体放出热量的多少和物质的比热容、质量、升高温度的关系,用到了我们所学的控制变量法.
7. 在各种液体中,通常用水作冷却剂,这是因为( )
| A.水具有较大的密度 | B.水的性质很稳定 |
| C.水具有较大的比热 | D.水的凝固点较低 |
【解析】由于水的比热容最大,所以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液体相比较时,在升高相同的温度的情况下,水所能够吸收的热量最多,即其冷却效果最好.故选C.
思路分析:根据水的比热容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的特点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请同学们对此要牢固掌握.
8. 冬天,室内取暖的暖气,很多都采用让流动的热水慢慢地流过散热器,其原因是( )
| A.水比较便宜 | B.水的密度小 | C.水的比热大 | D.水的沸点高 |
【解析】水的比热容最大,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温度放出热量多,所以,“暖气”中用循环流动的水做散热物质,故选C
思路分析:(1)水的比热容大,说明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吸收或放出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或降低的少;升高或降低相同的温度,水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多.
(2)改变内能的方法:一是做功,二是热传递.
试题点评:本题考查了水的比热容大的特点在生活中的应用、改变内能的方法的了解和掌握,考查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9. 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小℃?
【答案】20℃
【解析】解:
t0=100℃-80℃=20℃
思路分析:先根据比热容的公式计算温度差,再根据后来的温度计算开始的温度
试题点评:考查了比热容公式的基本应用
10. 为了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某小组同学先做如下实验:
他们在甲、乙两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放入100g和200g的温水,实验时让它们自然冷却,并利用温度计和计时器测量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情况。记录数据分别如表一、表二所示。(设甲、乙两杯水每分钟放出的热量相等。)
表一 m1=100g
| 时间/min | 0 |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30 | 30 |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6 | 6 |
| 时间/min | 0 | 4 | 8 | 12 | 16 | 20 | 24 | 28 | 32 | 36 |
| 温度/℃ | 36 | 35 | 34 | 33 | 32 | 31 | 30 | 29 | 28 | 28 |
| 降低温度/℃ | 0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8 |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__ 。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 ___。
【答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数据可知,实验时,两杯水所处环境的温度是 不同 (相同/不同)的。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一定质量的水放出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降低相同温度时,水质量越大放出热量越多 。
进一步综合分析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数据及相关条件,还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水放出的热量与质量、水降低温度的比值是个定值。
【解析】(1)物质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分析比较表一(或表二)中第一行和第三行的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质量相同的同种物质,放出热量与降低的温度成正比.
(2)比较表一和表二中的第三列、第四列、第五列等数据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当降低的温度相同时,质量不同的水放出的热量不同.这个结论是正确但是不完整,只是总结出有关,没有说出是什么关系.完整的结论是:当降低的温度相同时,放出的热量跟质量成正比.
(3)本题研究的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这个特性是一个不变的量.综合分析得到: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思路分析:(1)物质的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放出的热量与质量、降低的温度乘积的比值是个定值,
(2)Q=cm△t,物质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跟物质的种类、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
试题点评:(1)能对数据进行分析.
(2)掌握比热的概念,比热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3)物体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根物质种类、质量、温度变化量有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