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5:11
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1.+++=()×()=()。2.小时=()分千克=()克平方米=()平方分米3.在里填上“>”“<”或“=”。×4×××4.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5.4.5吨的是()吨,9米的是()米。6.小雯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两天共看了总页数的(),还剩总页数的()没看。7.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8.两桶一样的花生油,每桶5L
推荐度:
导读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1.+++=()×()=()。2.小时=()分千克=()克平方米=()平方分米3.在里填上“>”“<”或“=”。×4×××4.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5.4.5吨的是()吨,9米的是()米。6.小雯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两天共看了总页数的(),还剩总页数的()没看。7.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8.两桶一样的花生油,每桶5L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  )×(  )=(  )。

2.小时=(   )分  千克=(   )克  

  平方米=(  )平方分米

3. 在里填上“>”“<”或“=”。

×4     ×     ××

4. 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5. 4.5吨的是(  )吨,9米的是(  )米。

6. 小雯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两天共看了总页数的(  ),还剩总页数的(  )没看。

7. 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  )。

8. 两桶一样的花生油,每桶5 L,第一桶用去L,还剩(   )L;第二桶用去,还剩(  )L。

9. a,b,c均不为0,且已知a×=b×=c×。a,b,c相比较,最大的是(  )。

10. 工程队计划挖水渠千米,实际比计划多挖,实际挖(  )千米。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数(不等于0)乘真分数,积小于这个数。(  )

2. 甲数的一定比乙数的小。(  )

3. 1米的和7米的一样长。(  )

4. 全班人数一半的一半就是全班人数的。(  )

5. 桃树比梨树多,则梨树比桃树少。(  )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 下列算式中,(  )的计算结果最大。

A.×    B.1×    C.×    D.×

2. 下面(  )的积在和之间。

A.×    B.×    C.×5    D.×

3. 今年比去年增产,今年的产量相当于去年的(  )。

A.    B.    C.    D. 

4.×24=×24+×24,这是运用了(  )。

A.乘法交换律        B.乘法结合律

C.乘法分配律        D.加法结合律

5. 两根同样长的铁丝,第一根用去了,第二根用去了米,剩下的铁丝相比较,(  )。

A.第一根长    B.第二根长  

C.同样长    D.无法比较哪根长

四、算一算。(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 直接写出结果。

×=             ×24=      

×=        +×=

1.4×=                      ×= 

×0.625=                 -×=

2.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2.1×      ××      ×+×

×2015                  ×34×7×     101×-

五、看图列式计算。(每题5分,共10分)

1.         2.

六、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8分)

 (+)×3×7          +×

七、食堂仓库里有1200千克大米,用去了这些大米的后,又买来这时所剩大米的,现在仓库里有大米多少千克?(4分)

八、解决问题。(1,2题每题5分,3,4,5题每题6分,共28分)

1.  (变式题)商店卖出白菜750千克,卖出的萝卜比白菜的少48千克,卖出萝卜多少千克?

2 . 五年级同学收集树种56千克,六年级同学收集的比五年级同学收集的多,六年级同学收集树种多少千克?

3.  (变式题)学校文印室有500张白纸,第一天用去了,第二天用去的是第一天的,第二天用去了多少张白纸?

4.  修一条长1200米的路,已经修了500米,再修多少米,正好修完这条路的?

5.(变式题)小华看一本240页的故事书,第一天看了这本书的,第二天看了余下的。第二天看了多少页?

答案

一、1. 4  2.36 625 80 3.> < >

4.  5.3  6.  

7. 8.4 4 9.c 10.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C 5.D

四、1. 20   0.8   

2.0.5   2013 4 

五、1.600×=360(米)

2.75×=125(朵)

六、×3×7=×3×7+×3×7=12+14=26

+×=+=

七、1200××+1200×=525(千克)

答:现在仓库里有大米525千克。

八、1.750×-48=552(千克) 答:卖出萝卜552千克。

2.56×=88(千克) 答:六年级同学收集树种88千克。

3.500××=150(张) 答:第二天用去了150张白纸。

4.1200×-500=400(米)

答:再修400米,正好修完这条路的。

5.240××=(页) 答:第二天看了页。

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1题4分,2题8分,3题3分,4题16分,共31分)

1. 确定物体位置的两个条件是(  )和(  )。

2. 

 

3. 

如右图,从图书馆看,文化馆在(  )偏(  )(  )度的方向上,从文化馆看,图书馆在(  )偏(  )(  )度的方向上。

4.以熊大熊二家为观测点。

(1)毛毛家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熊大熊二家(  )米。

(2)涂涂家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熊大熊二家(  )米。

(3)小狸家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熊大熊二家(  )米。

(4)光头强家的位置是( )偏( )( )度,距离熊大熊二家(  )米。

二、辨一辨。(每题2分,共8分)

1. “北偏东45°”与“东偏北45°”表示的方向是一样的。    (  )

2. 小美家在东东家的南方,所以说东东家在北方。    (  )

3. 以不同学生的家为观测点,所描述的学校的位置是相同的。(  )

4.  1号点在2号点的南偏西40°的方向上,那么2号点在1号点的北偏东40°的方向上。    (  )

三、选一选。(每题2分,共6分)

1. 北偏西20°,还可以说成(  )。

A.南偏西20°    B.西偏北20°

C.西偏北70°    D.南偏东70°

2.如右图,王林在张强的(  )的方向上,张强在王林的(  )的方向上。

A.北偏东60°    B.东偏北60°

C.南偏西60°    D.西偏南60°

3.如图,从家到学校所走的路线是(  )。

A.先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再向北偏东35°的方向走200米

B.先向正东方向走300米,再向东偏北35°的方向走200米

C.先向正东方向走600米,再向北偏东35°的方向走400米

D.先向正东方向走600米,再向东偏北35°的方向走400米

四、画一画。(1题8分,2题12分,共20分)

1.在平面图上标出台球桌上各个球的位置。

(1)1号球在白球东偏北20°的方向40厘米处。

(2)3号球在白球西偏北40°的方向60厘米处。

(3)7号球在白球南偏西45°的方向60厘米处。

(4)11号球在白球东偏南30°的方向30厘米处。

2.根据描述,画出路线图。

为创建环保社会,倡导低碳生活,小明骑自行车去书店。他先从家向北偏东40°的方向骑500米到中国银行,再向正东方向骑1000米到万家福超市,最后向东偏南30°的方向骑1000米到书店。

五、按要求做一做。(1题4分,2题6分,共10分)

1. 学校在家的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是1000米,那么家在学校的(  )的方向上,距离是(   )米。

2. 小红、小明、小丽三位同学见面了,小丽说:“小红家在我家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我家600米处。”小明说:“我家在小红家的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小红家800米处。”根据叙述你知道小明家在小丽家的什么位置吗?

六、解决问题。(1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25分)

1. 一艘渔船在途中遇特大风浪即将沉没,船长发出了SOS信号,下图是距离这艘渔船较近的几艘营救船所在位置的平面图。

(1)说一说营救船分别在渔船的什么方向距离是多少海里。

(2)如果“海神”一号接到救援命令,打电话到这艘渔船,船长如何描述自己的位置呢?

(3)如果“海神”一号的速度是92海里/小时,“海神”二号的速度是93海里/小时,海上搜救船的速度是121海里/小时,哪艘船最先到达出事地点?

2. (变式题)右面是明明从家到图书馆所行走的路线图。

(1)用所学的知识描述出明明的行走路线。

(2)说一说,明明从图书馆返回家的行走路线是怎样的。

3. (1)根据下面的路线图,说一说小亮从家去医院再返回家所走的方向和路程,完成下表。

方向路程时间
小亮家→ 书店14分

14分

书店→医院20分

20分

医院→书店21分

21分

医院→书店21分

15分

全程
(2)算一算小亮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

答案

一、1.方向 距离

2.东 北 35° 400  东 南 60° 200

西 南 15° 550  西 北 55° 500

3.东 北 30 西 南 30

4.(1)北 东 30 1500 (2)北 西 50 1000

(3)西 南 65 500  (4)东 南 45 1000

二、1.√ 2.× 3.× 4.√

三、1.C 2.C A 3.C

四、略。

五、1.西偏北30° 1000

2.小明家在小丽家东偏南30°的方向上,距离小丽家200米处。

六、1.(1)海上搜救船在渔船的北偏东20°的方向上,距离是242海里;“海神”一号在渔船的东偏北15°的方向上,距离是276海里;“海神”二号在渔船的西偏北30°的方向上,距离是372海里。

(2)渔船在“海神”一号的西偏南15°的方向上,距离是276海里。

(3)276÷92=3(小时) 372÷93=4(小时)

242÷121=2(小时) 2<3<4

答:海上搜救船最先到达出事地点。

2.(1)明明从家出发先向北偏东35°的方向走1000米,到达公园,再向东偏南20°的方向走1500米到达图书馆。

(2)明明先向西偏北20°的方向走1500米,到达公园,再向南偏西35°的方向走1000米到达家。

3.(1)东偏北20° 900米  东偏南20° 1200米

西偏北20° 1200米  西偏南20° 900米

4200米 70分

(2)4200÷70=60(米/分)

答:小亮走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60米/分。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 根据×=,写出一道除法算式是(       )。

2.×(   )=×(   )=17×(   )=0.35×(   )=1。

3. 一堆货物,运走了,还剩12吨,这堆货物原来有(  )吨。

4. (  )吨的是84吨; 米的(  )是米。

5. 一个数的是60,这个数的是(  )。

6 .录入一份文件,小时完成了,平均每小时录入这份文件的(  )。

7. 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如果乙数是100,那么甲数是(  )。

8. 一辆小汽车每行驶6千米耗油千克,平均每行驶1千米要耗油(  )千克,平均每千克油可供小汽车行驶(  )千米。

9. 一个数的比它的少10,这个数是(  )。

10. 在○里填上“>”“<”或“=”。

÷○     ÷○     ÷○×

÷○            ÷○            ÷○÷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6分)

1 .一个数(0除外)除以假分数,商一定小于被除数。    (  )

2. 如果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那么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    (  )

3. 一件商品,先提价,再降价,现价与原价相等。    (  )

4.÷=×=。    (  )

5 .一个数与它的倒数的和一定大于1。    (  )

6. 把平均分成2份,每份就是的,也就是×。    (  )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 与12÷结果相等的式子是(  )。

A.12÷5×4    B.12÷4×5  

C.12÷4÷5    D.12×5×4

2. 如果a,b是非0的自然数,那么÷b与÷a的结果相比,(  )。

A.两者一样大    B.÷b大 

 C.÷a大    D.无法确定

3. 下列算式中结果最大的是(  )。

A.15×    B.15÷  

C.÷15    D.15-

4. 一壶油,用去,还剩5千克。这壶油原来有多少千克?正确的算式是(  )。

A.5+5×    B.5÷  

C.5÷(1+)    D.5÷(1-)

5. 若a÷=b×(a、b均不为0),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b    B.a>b  

C.a<b    D.无法比较

四、算一算。(1题8 分,2题9分,其余每题6分,共29分)

1. 直接写出结果。

13÷=     ÷=     ÷3=     33÷=

÷=            0.25×=              ×=              1-=

2. 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0.25)     ×÷÷     ÷×

 3. 解方程。

x+=1                   (+3.2)x=             x÷=

4. 看图列式计算。

(1)

 

 (2)

五、认真填一填。(每题2分,共4分)

1. 把米的竹竿平均分成3段,每段占全长的( ),每段长(  )米。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比宽多,那么它的宽比长少(   )。

六、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6分)

 ×÷×  改正: 

=÷

=1 (  )

8÷   改正:

=8×+8×

=9+12

=21 (  )

七、根据条件,选择算式。(连一连)(4分)

李伯伯家养鸡120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养鸭多少只?

 (1)鸡的只数比鸭多    A.120×(1+)

 (2)鸭的只数比鸡多    B.120×(1-)

 (3)鸡的只数比鸭少    C.120÷(1+)

(4)鸭的只数比鸡少    D.120÷(1-)

八、解决问题。(5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26分)

1. 笑笑看一本书,已经看了84页,还剩下没有看,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 (变式题)学校有梧桐树15棵,杨树的棵数是梧桐树的,又是柳树的,柳树有多少棵?

3. 前进小学有学生240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这所学校男生、女生各有多少人?

4. (变式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12天完成,乙队单独做6天完成,如果甲队先做3天,剩下的两队合作,还需要几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5. 食堂有一批大米,第一周用去了总数的,第二周用去了余下的,两周一共用去了660千克。这批大米一共有多少千克?

答案

一、1.÷=(答案不唯一) 2.   

3.16 4.105  5.25 6. 7.80

8. 10 9.200 10.> < = < > <

二、1.× 2.× 3.× 4.× 5.√ 6.√

三、1.B 2.A 3.B 4.D 5.C

四、1.   55     2.  1

3.        x+=1

解:  x=1-

          x=

          x=1

     x=

解:  4x=

  x=×

  x=

   x÷=

解:  x=×

  x=

  x=÷

  x=

4.(1)13÷=78(立方米)

(2)21÷=35(人)

五、1.  [点拨]把竹竿平均分成三段,即三份,每段就是其中的一份,用表示。每段长是米的,即:×=(米)。

2.  [点拨]长比宽多,表示宽平均分成三份,长比它多了其中的一份,即长有四份,所以宽比长少了。

六、

 ×÷×

=×××

= 

  8÷

=8÷

=8×

七、

八、1.84÷=147(页) 答:这本书共有147页。

2.15×÷=35(棵) 答:柳树有35棵。

3.男:2400÷=1440(人) 女:2400-1440=960(人)

答:这所学校男生有1440人,女生有960人。

4.÷=3(天)

答:还需要3天才能完成这项工程。

5.660÷=1200(千克)

答:这批大米一共有1200千克。

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1分)

1. (  )∶6=        ∶(  )=

2.∶的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3. (  )∶6=12÷18==2∶(  )=(   )(填分数)。

4. 女生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则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

5. 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比是3∶8∶4,这是个(   )三角形,其中最大的一个内角是(   )度。

6. 把一些水果按5∶4分给一班和二班,一班分得这些水果的(  ),如果有45千克水果,二班分得(  )千克。

7. 把25克糖溶解到200克水中,糖与水的质量比是(  ),水与糖水的质量比是(  )。

8. 3∶7的前项扩大到原来的4倍,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就应(        );4∶5的前项增加8,后项应增加(   ),才能使比值不变。

9. 一本书,看了,看了的页数与没看的页数比是(   )。

10. 一根铁丝,剪去的长度与剩下的长度的比是5∶7,剪去的长度占全长的(  ),若剪去了3.5米,则全长是(  )米。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5分)

1. 运动队男生、女生的人数比是8∶5,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    (  )

2. 小亮身高140 cm,妹妹身高1 m,他们身高的比是140∶1。(  )

3. 把3∶5的前项和后项同时增加3倍比值不变。    (  )

4. 一场足球比赛的比分是2∶0,因此,特殊情况下比的后项可以是0。    (  )

5. 一个比的前项除以4,后项乘,比值不变。    (  )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 一个比的比值是6,如果比的前项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为原来的,比值是(  )。

A.36    B.12

C.6    D.1

2. 一批货物,已运的和剩下的比是3∶7,已经运了这批货物的(  )。

A.    B.    

C.    D. 

3. 甲乙两个数的平均数是24,甲乙两个数的比是3∶5,求乙数正确的列式是(  )。

A.24×    B.24×  

C.24×2×    D.24×2×

4. 学校买来80本图书,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给三个班,正好分完,三个班分到的图书本数的比可能是(  )。

A.2∶3∶5    B.2∶3∶4  

C.1∶2∶3    D.3∶4∶5

5. 六(4)班共有70人,男女生人数的比是4∶3,女生有多少人?列式正确的是(  )。

A.70×    B.70×  

C.70×    D.70×

四、算一算。(4题9分,其余每题8分,共33分)

1. 直接写出结果。

÷=    ×=     

-=    6÷=

×=    32÷=  

5-=    ×35=

2. 化简下面各比。

0.12∶56        ∶      300 cm∶50 dm           升∶350毫升

3. 求比值。

1.28∶0.32      144∶72           时∶15分      0.5千克∶3吨

4. 解方程。

x∶=1     10∶x=      x-x=20

五、我会应用。(每题3分,共6分)

1. 把30克盐溶解在120克水中,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多少?

2. 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140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4∶3,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六、想一想、填一填。(每空1分,共5分)

1. 两个正方形的边长之比是2∶3,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2. 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甲数、乙数均不为0),甲、乙两数的比是(   )。

3. 从学校到电影院,小雯用16分钟,小红用20分钟,小红和小雯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速度之比是(   )。

七、解决问题。(6题5分,其余每题4分,共25分)

1. 池塘里有鲢鱼和鲫鱼共2700条,它们的条数之比为7∶11,鲢鱼和鲫鱼各有多少条?

2. 下表是合用一个水表的三户居民九月份用水情况,九月份共交水费84元。三家各应交水费多少元?

张奶奶家宋阿姨家李叔叔家
6吨

10吨

8吨

3.果园里苹果树比桃树多90棵,苹果树的棵数与桃树的棵数的比为5∶2,果园里苹果树、桃树各有多少棵?

4.(变式题)张大伯用45米长的篱笆靠墙围了一个长方形养鸡场,长方形长与宽的比是5∶2,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变式题)工地上有10.5吨水泥和20吨黄沙。将水泥和黄沙按3∶5搅拌成混凝土,水泥正好用完,黄沙还剩多少吨?

6.(变式题)在一次测试中,明明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平均分为93分,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分数的比为10∶11∶10,明明三科分别考了多少分?

答案

一、1.  2.2∶1 2 3.4 6 3  4.5∶6 

5.钝角 96 6. 20 7.1∶8 8∶9 

8.扩大到原来的4倍 10   9.5∶3 10. 8.4

二、1.× 2.× 3.√ 4.× 5.√

三、1.A 2.B 3.C 4.A 5.B

四、1.   48  40 4 

2.3∶1400 3∶4 3∶5 5∶7 3.4 2 6 

4.        x∶=1

解:      x=×

              x=2   

        10∶x=

解:  10÷x=

          x=10÷

          x=20 

        x-x=20

解:  x =20

          x=20÷

          x=

五、1.30∶(30+120)=1∶5 答:盐与盐水的质量比是1∶5。

2.长:140÷2×=40(米) 宽:140÷2×=30(米)

30×40=1200(平方米)

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1200平方米。

六、1.2∶3 4∶9 2.9∶8 3.5∶4 4∶5

七、1.2700÷(7+11)=150(条) 150×7=1050(条)

150×11=1650(条)

答:鲢鱼有1050条,鲫鱼有1650条。

2.张奶奶家:84×=21(元)

宋阿姨家:84×=35(元)

李叔叔家:84×=28(元)

答:张奶奶家应交水费21元,宋阿姨家应交水费35元,李叔叔家应交水费28元。

3.苹果树:90÷(5-2)×5=150(棵)

桃树:150-90=60(棵)

答:果园里苹果树有150棵,桃树有60棵。

4.45÷(5+2+2)=5(米) 5×5=25(米) 5×2=10(米)

25×10=250(平方米)

答:这个养鸡场的面积是250平方米。

5.20-10.5÷3×5=2.5(吨) 答:黄沙还剩2.5吨。

6.93×3×=90(分) 93×3×=99(分)

答:明明语文考了90分,数学考了99分,英语考了90分。

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6分)

1.画一个周长是6.28厘米的圆,圆规两脚张开的距离应是(  )厘米。

2.一个圆的半径扩大到原来的3倍,周长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面积就扩大到原来的(  )倍。

3.用同样长的绳子分别围成正方形、长方形和圆,其中(  )的面积最大。

4.两个圆的半径之比是2∶3,则它们的周长之比是(    ),面积之比是(    )。

5.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10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6.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在这个长方形内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  )厘米,周长是(   )厘米。

7.以圆为弧的扇形的圆心角是(  )°。

8.把一个半径是1厘米的圆平均分成若干份,剪开后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近似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9.一个车轮的直径是55厘米,车轮转动一周大约前进(   )米。

10.一个扇形的圆心角是90°,半径是10分米,这个扇形的面积是(  )平方分米。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5分)

1.画圆时,圆心决定圆的位置,半径决定圆的大小。    (  )

2.半径是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与面积相等。    (  )

3.大圆圆周率等于小圆圆周率。    (  )

4.扇形的圆心角越大,弧就越长。    (  )

5.以一点为圆心可以画无数个圆。    (  )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中国最早计算出圆周率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的是(  )。

A.杨辉    B.祖冲之

C.张衡    D.陈景润

2.一张圆形的纸,要想找到它的圆心,至少要对折(  )次。

A.1    B.2  

C.4    D.8

3.一个圆的直径等于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圆的面积(  )正方形的面积。

A.大于    B.小于  

C.等于    D.无法比较

4.下面两幅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比,(  )。

A.A大    B.B大  

C.一样大    D.无法比较

5.如图,从甲地到乙地有A、B两条路线可走,这两条路线的长度相比,(  )。

A.路线A长一些    B.路线B长一些  

C.两条路线一样长    D.无法比较

四、画一画、算一算。(1题8分,2题10分,共18分)

1.画出下列图形的对称轴。(有几条画几条)

2.画一个直径是3 cm的圆,并求出圆的周长和面积,再在圆中画一个圆心角是120°的扇形。

五、算一算。(每题4分,共8分)

1.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2.计算扇形的面积。

六、判断。(每题1分,共3分)

1.在圆内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圆的直径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

2.一个圆的面积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它们的周长也一定相等。    (  )

3.两个半径不相等的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圆环。    (  )

七、如图,直径是6厘米的半圆形,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4分)

八、下图中,梯形的上底是6厘米,下底是10厘米,求出阴影部分的面积。(5分)

九、解决问题。(5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26分)

1.一座底面直径是10米的蒙古包(如下图所示),它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变式题)用一根20米长的绳子,在一棵大树上围了6圈还余下1.16米,这棵大树的横截面近似于圆,这棵大树的横截面直径是多少米?

3.一个圆形池塘的半径是25米,在它的周围铺一条环形水泥路,路宽3米。水泥路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4.(变式题)如下图,小华和小明分别沿着弧线跑,你能求出他们跑的路程相差多少米吗?

5.(变式题)如图是西乡小学的塑胶运动场,两端均是半圆形,中间是一个正方形。

(1)绕运动场跑一圈,大约跑多少米?

(2)塑胶运动场的面积是多少?

答案

一、1.1 2.3 9 3.圆 4.2∶3 4∶9 5.31.4 

6.2 12.56  7.90 8.3.14 9.1.727 10.78.5

二、1.√ 2.× 3.√ 4.× 5.√

三、1.B 2.B 3.B 4.C 5.C

四、1.

2.图略。

周长:3.14×3=9.42(cm)

面积:3.14×(3÷2)2=7.065(cm2)

五、1.4×4-3.14×(4÷2)2=3.44(平方厘米)

2.3.14×22×=3.14(cm2)

六、1.× 2.× 3.×

七、3.14×6÷2+6=15.42(厘米)

答:它的周长是15.42厘米。

[点拨]半圆形的周长是半圆弧的长与一条直径的长的和。

八、×(6+10)×(6÷2)-3.14×(6÷2)2÷2=9.87(平方厘米)

答:阴影部分的面积是9.87平方厘米。

九、1.3.14×(10÷2)2=78.5(平方米)

答:它的占地面积是78.5平方米。

2.(20-1.16)÷6÷3.14=1(米)

答:这棵大树的横截面直径是1米。

3.3.14×(25+3)2-3.14×252=499.26(平方米)

答:水泥路面的面积是499.26平方米。

4.2×3.14×40÷2-2×3.14×20÷2=3.14×(40-20)=62.8(m)

答:他们跑的路程相差62.8 m。

5.(1)60×2+3.14×60=308.4(米)

答:大约跑308.4米。

(2)60×60+3.14×(60÷2)2=26(平方米)

答:塑胶运动场的面积是26平方米。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4分)

1.六年级同学今天的出勤率是98%。这里的98%表示(    )是(    )的98%。

2.16∶(   )==4÷5=(   )%=(   )(填小数)。

3.在0.3,0.33,0.3·,34%,这5个数中,(   )最大,(   )最小,(   )和(   )相等。

4.右图中反映的数量关系式是:

(  )×40%=(  )。

5.50比25多(  )%,25比50少(  )%。

6.一袋大米用去30%,正好用去15千克,这袋大米原来有(   )千克。

7.80吨的40%是(   ),50千克是(   )的50%,(   )比60吨多75%。

8.一件衣服现价比原价降低了20%,是把(  )看作“单位1”,现价是原价的(  )%。

9.一条公路已经修了40%,还剩(  )%没有修,已修的与未修的比是(   )。

10.小敏家九月份用电42度,比八月份节约了6度,节约了(   )%。

11.一个数的60%比它的20%多120,这个数是(  )。

二、辨一辨。(每题1分,共5分)

1.25%米与0.25米同样长。    (  )

2.发芽率、出勤率和成活率都不可能超过100%。    (  )

3.把10克盐溶入90克水中,盐水的含盐率是10%。    (  )

4.五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5%,六年级今天的出勤率是98%,六年级今天的出勤人数比五年级的多。    (  )

5.把小数或整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添上百分号就可以了。(  )

三、选一选。(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几句话中,(  )中的数可以改写成百分数。

A.一本故事书的价钱为8.2元

B.一车煤重吨

C.王明的打字速度比李丽的打字速度快10字/分

D.甲体重是乙体重的

2.一种电饭煲,售价从240元降到18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列式为(  )。

A.240÷180    B.(240-180)÷240

C.180÷240    D.(240-180)÷180

3.甲数比乙数多25%(甲数、乙数均不为0),则乙数是甲数的(  )。

A.125%    B.80%  

C.20%    D.25%

4.甲射击40次,有35次命中;乙射击60次,有55次命中。他们的命中率相比,(  )。

A.命中率相同    B.甲的命中率高  

C.乙的命中率高    D.无法比较

5.甲数是20,乙数是15,算式(20-15)÷20=25%表示(  )。

A.乙数比甲数少25%    B.甲数比乙数多25%

C.乙数是甲数的25%    D.甲数是乙数的25%

四、算一算。(1题8分,2题9分,3题6分,共23分)

1.填表。

分数
小数0.65
百分数48%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12.5%  7.75×+25%×0.125  70%×

3.解方程。

x-50%x=17.5      80%x-0.4×1.2=1.2

五、连一连。(4分)

果园里有桃树80棵,梨树70棵。

(1)桃树的棵数是梨树的百分之几?

A.70÷(80+70)×100%

(2)桃树的棵数比梨树多百分之几?

B.80÷70×100%

(3)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少百分之几?

C.(80-70)÷70×100%

(4)梨树的棵数占桃树、梨树总棵数的百分之几?

D.(80-70)÷80×100%

六、看图列式计算。(5分)

七、我会应用。(1题4分,2题5分,共9分)

1.一项工程,原计划20天完成,实际16天完成,工作效率提高了百分之几?

2.把30克糖溶入240克水中,此糖水的含糖率大约是百分之几?

八、解决问题。(每题5分,共25分)

1.(变式题)已知某零件的合格率为98%,那么500个这样的零件中有多少个废品?

2.(变式题)在夏末大促销活动中,妈妈为小明买了一件降价25%的T恤,节省了40元。这件T恤的原价是多少元?

3.东风小学捐款432元,比计划多捐款72元,超过计划捐款百分之几?

4.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450米,第二天比第一天少修20%,两天刚好修了全长的。这条路全长多少米?

5.蓝天电脑专卖店国庆期间开展促销活动。活动期间先降价10%,在此基础上,VIP会员再降价5%。此时会员买电脑,相当于降价百分之几?

答案

一、1.出勤人数 六年级人数 2.20 32 80 0.8

3.34% 0.3 0.  4.b a 5.100 50

6.50 7.32吨 100千克 105吨 8.原价 80

9.60 2∶3 10.12.5 11.300

二、1.× 2.√ 3.√ 4.× 5.×

三、1.D 2.B 3.B 4.C 5.A

四、1.

分数
小数0.6250.650.483.286
百分数62.5%65%48%328.6%
2. 1 

3.        x-50%x=17.5

解:      0.25x=17.5

                  x=17.5÷0.25

                  x=70

        80%x-0.4×1.2=1.2

解:          0.8x-0.48=1.2

                      0.8x=1.2+0.48

                      0.8x=1.68

                          x=1.68÷0.8

                        x=2.1

五、

六、210÷(1-70%)=700(m)

七、1.÷=25% 答:工作效率提高了25%。

2.30÷(240+30)×100%≈11.1%

答:此糖水的含糖率大约是11.1%。

八、1.500×(1-98%)=10(个)

答:500个这样的零件中有10个废品。

2.40÷25%=160(元) 答:这件T恤的原价是160元。

3.72÷(432-72)=0.2=20% 答:超过计划捐款20%。

4.[450×(1-20%)+450]÷=1350(米)

答:这条路全长1350米。

5.1-1×(1-10%)×(1-5%)=14.5%

答:相当于降价14.5%。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2分,共28分)

1.用(   )统计图和(   )统计图都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变化,(   )统计图更能直观地表示出数量的变化趋势。

2.要清楚地表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之间的关系,选择(   )统计图最合适。

3.下图是六(1)班60名同学参加各种兴趣小组的情况统计图。

(1)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多,占(  )%。

(2)参加(   )小组的人数最少,占(  )%。

(3)参加舞蹈小组的比参加科技小组的多(  )人。

4.下图是六年级一班学生某次数学考试成绩的情况统计图。

(1)不及格(差)的有(  )人,及格率是(  )%。

(2)良以上(包括良)的有(  )人,占全班总人数的(  )%。

(3)以百分制来计算,全班同学的平均分为83分,得优和良的同学的平均分是88分,其余同学的平均分是(  ) 分。

二、辨一辨。(每题2分,共10分)

1.扇形统计图能形象、直观地展示各部分数量与总数量间的关系,但不能明确各部分具体的数量。    (  )

2.晶晶家5月份食品支出占生活总支出的30%,在制作扇形统计图时,表示食品支出的扇形的圆心角是30°。    (  )

3.扇形统计图中,所有扇形的百分比之和必须小于1。    (  )

4.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都能够表示数量的多少,但扇形统计图不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  )

5.为了清楚地看出核桃的营养成分,应制成折线统计图。  (  )

三、选一选。(5题3分,其余每题2分,共11分)

1.李明把自己一周的支出情况用扇形统计图表示出来,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从图中不可以看出具体消费数额

B.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占总消费数额的百分比

C.从图中不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D.从图中可以直接看出各项消费数额在一周中的具体变化情况

2.某公司有员工700人参加元旦庆祝活动,参加各种活动的情况统计图如下图,规定每人只参加一项,不下围棋的共有(  )人。

A.259        B.441        C.438        D.700

3.六(2)班在一次数学测验中的成绩统计表如下:

等级优秀良好达标未达标
人数201055
下面的图(  )能表示六(2)班这次数学测验的统计结果。

4.学校花坛里三种花的种植面积情况统计图如下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应该是(  )。

5.20XX年阳光小区三~六月份植树情况如下表,要想直观地看出三月份植各种树的数量,应选择(  );要想直观地看出三~六月份植树总量的变化情况,应选择(  );要想了解六月份各种树木占六月份植树总量的百分比,应选择(  )。

杨树/棵

柳树/棵

松树/棵

总量/棵

三月份25201560
四月份20403090
五月份305025105
六月份20501080
A.条形统计图    B.折线统计图

C.扇形统计图    D.以上三种都可以

四、看图填一填。(4题3分,其余每空2分,共11分)

下图是某校教师最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最喜欢《走近科学》的教师占全体教师人数的(   )%。

2.最喜欢(      )节目和(     )节目的人数相差最少。

3.最喜欢(      )节目的人数最少。

4.如果该学校有200名教师,那么最喜欢《新闻联播》的教师有(  )名。

五、我会应用。(1题4分,2题5分,共9分)

1.下图是某村今年植树的情况统计图,你知道杨树的棵数比柳树少百分之几吗?(百分号前保留一位小数)

2.如图所示,王大妈批发的三种蔬菜中,茄子比黄瓜多20%。这种说法对吗?若不对,请改正。

六、解决问题。(每题8分,共16分)

1.(变式题)一种铝矿石中各种主要成分的百分比如下图。

(1)40吨这种矿石能提炼铝、锰各多少吨?

(2)要提炼铝70吨,需要这种矿石多少吨?

2.学校图书室科技书、童话书、故事书三种图书本数的统计情况如图。

(1)童话书和故事书各占总数的百分之几?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

七、统计与分析。(1题7分,2题8分,共15分)

1.下图是某中学一个班的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情况统计图。

(1)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的学生占本班学生人数的(   )%;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内(包括1小时)的学生占本班学生人数的(   )%;不上网的学生占本班学生人数的(   )%。

(2)若该班不上网的学生有18人,则该班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的学生有多少人?

2.六年级一次数学测验成绩的扇形统计图和与之相对应的统计表如下所示,请把它们补充完整。

成绩及格不及格
人数1210,

答案

一、1.条形 折线 折线 2.扇形

3.(1)舞蹈 35 (2)跆拳道 15 (3)9

4.(1)3 94 (2)40 80 (3)63

二、1.√ 2.× 3.× 4.√ 5.×

三、1.D 2.B 3.C 4.D 5.A B C

四、1.32 2.《新闻联播》 《大风车》 3.《焦点访谈》 

4.56 [点拨]200×28%=56(名)。

五、1.(30%-20%)÷30%≈33.3%

答:杨树的棵数比柳树约少33.3%。

2.不对。改正:茄子比黄瓜多100%。

[点拨](40%-20%)÷20%=100%。

六、1.(1)铝:40×70%=28(吨) 锰:40×20%=8(吨)

答:40吨这种矿石能提炼铝28吨,锰8吨。

(2)70÷70%=100(吨) 答:需要这种矿石100吨。

2.(1)(500+700)÷(1-40%)=2000(本)

500÷2000=25% 700÷2000=35%

答:童话书占总数的25%,故事书占总数的35%。

(2)故事书比童话书多百分之几?(所提问题不唯一)

(700-500)÷500=40% 答:故事书比童话书多40%。

七、1.(1)20 50 30

(2)18÷30%×20%=12(人)

答:该班平均每天上网1小时以上的学生有12人。

2.统计表中从左往右依次填:16 2,统计图中从左往右依次填:25 30

第八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

1.按规律填数。

(1)4,10,16,22,28,(  ),(  ),46。

(2)1,9,25,49,(  ),(  ),169。

(3)1,1,2,3,5,8,(  ),21,(  ),55。

2.,按这样的规律画下去,第10个图案是(  ),第2015个图案是(  )。

3.如图,在线段AB上,画1个点,可得3条线段;画2个不同点,可得6条线段;画3个不同点,可得10条线段;照此规律,画4个不同点,可得( )条线段,画10个不同点,可得(  )条线段。

4.观察下面的图形,想一想:后面的第15个方框里有(  )个点,第(  )个方框里有201个点。

5.现有▲和△共200个,按照一定规律排列:▲▲△△▲△▲▲△△▲△▲▲…,▲有(  )个,△有(  )个。

6.找规律,在下面的空格中填入合适的数。

7.观察下面的等式并根据规律填空。

-=× -=× -=× -(  )=×(  )

8.用火柴棒按下列方式摆图形,照这种方式摆下去,第5个图形用(  )根火柴棒,第10个图形用(  )根火柴棒。

二、选一选。(每题2分,共10分)

1.,,,,…,这一列数中的第10个数应该是(  )。

A.      B.      C.      D. 

2.已知121=112,12321=1112,1234321=11112,…,那么123456787654321等于(  )。

A.111111111    B.111111112  

C.1111111112    D.11111111112

3.甲、乙、丙住同一个单元,甲家在一楼,乙家在三楼,丙住五楼。昨天下午,甲先到乙家,等乙扫完地后,他们去找丙;刚上五楼就遇到抱着篮球的丙,于是三人立即一起下楼去玩。下面(  )比较准确地描述了甲的活动。

A .    B. 

C.       D.  

4.观察图形的排列规律:□○△□□○△□□○△□□○△□…,第2015个图形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5.一种浮萍,每天长大一倍,长到第20天时长满整个河面,它长到河面一半时要用(  )。

A.10天      B.5天          C.19天      D.15天

三、算一算。(1题8分,2题15分,3题7分,共30分)

1.直接写出结果。

×=          ×=          ÷=         ×=

×=         ×=      ×21=         ÷15=

2.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

+×33      ÷7+×      -4×÷4

3.找规律计算。

已知:1-=   -=   -=   -=

请计算:++++++++

四、看图计算。(每题2分,共6分)

1.1+3+5+7+9=(  )2。

2.1+3+5+7+9+11+13=(  )2。

3.(              )=92。

五、先找规律,再计算。(5分)

1-=(  )  -=(  )  

-=(  )  -=(  )

根据上面的规律写出下面算式的得数。

1-------=(  )

六、解决问题。(2题8分,其余每题7分,共29分)

1.一张桌子坐6人,两张桌子并起来坐10人,三张桌子并起来坐14人……

(1)照这样,18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多少人?

(2)五(2)班有46位同学,需要多少张桌子并起来?

2.观察下面的等式和相应的图形(每一个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探究其中的规律:

① 1×=1-←→        

② 2×=2-←→ 

③ 3×=3-←→   

④ 4×=4-←→ 

(1)写出第5个等式,并在下面给出的5个正方形上画出与之对应的图形。

____________________←→

(2)猜想并写出与第100个图形相对应的等式。

3.如图1,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支。现在将一个V形架倒放,两个V形架合在一起,如图2。

(1)图1与图2中分别有多少支铅笔?

(2)如果V形架中最上面一层放了100支铅笔,那么这个V形架中一共有多少支铅笔?

4.(变式题)甲、乙两人同时分别从相距1000米的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钟走100米,乙每分钟走150米,甲带一条狗,狗每分钟跑200米。这条狗同甲一道出发,碰到乙的时候,它就掉头朝甲这边跑,碰到甲的时候又往乙那边跑,直到两人相遇,这条狗一共跑了多少米?

答案

一、1.(1)34 40 (2)81 121 (3)13 34

2. 3.15 66 4.57 51 5.101 99

6.2 9 [点拨]规律是上面两数之积等于下面两数之和。

7.  8.16 31

二、1.B 2.C 3.B 4.B 5.C

三、1.       

2.10  

3. ++++++++

=1-+-+-+…+-

=1-

四、1.5 2.7 3.1+3+5+7+9+11+13+15+17

五、    

六、1.(1)18×4+2=74(人)答:18张桌子并成一排可以坐74人。

(2)(46-2)÷4=11(张) 答:需要11张桌子并起来。

2.(1)5×=5-

(2)100×=100-

3.(1)图1中有55支铅笔,图2中有110支铅笔。

(2)(100+1)×100÷2=5050(支)

答:这个V形架中一共有5050支铅笔。

4.1000÷(100+150)×200=800(米)

答:这条狗一共跑了800米。

文档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

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全套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一填。(每空1分,共20分)1.+++=()×()=()。2.小时=()分千克=()克平方米=()平方分米3.在里填上“>”“<”或“=”。×4×××4.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分成6段,每段占全长的(),每段长()米。5.4.5吨的是()吨,9米的是()米。6.小雯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总页数的,第二天看了总页数的,两天共看了总页数的(),还剩总页数的()没看。7.甲数是,乙数是甲数的,乙数是()。8.两桶一样的花生油,每桶5L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