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Word版含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5:03
文档

...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出题人:周枕戈审核人:高继红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个大题,5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内外
推荐度:
导读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出题人:周枕戈审核人:高继红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个大题,5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内外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一历史

             出题人:周枕戈     审核人:高继红

考生须 知

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个大题,5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

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

A、内外服制度                              B、礼乐制度 

C、宗法制度                                D、劳役制度

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开拓疆土                          D、忽必烈一定乾元

3、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                              B、推行郡县制 

C、推行宗法制                              D、废除郡县制

4、右图所示的机构创立于: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5、朱元璋为解决君权与相权矛盾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立三省,分割丞相权力  

B、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C、设置军机处,剥夺议政王大臣会议的权力 

D、设立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

6、明太祖和宋太祖加强集权的相同措施是:

A、废除丞相,加强君权                     B、设立特务机构

C、解除节度使权力                         D、直接控制地方行政权、军权

7、为雅典的民主制度奠定基础的改革是:

A、伯利克里改革                           B、克利斯提尼改革

C、梭伦改革                               D、亚历山大改革

8、标志着罗马成文法诞生的是:

A、《民法大全》的编撰                      B、《万民法》的颁布

C、《十二铜表法》的制定                    D、公民法的形成

9、罗马法体系最终完成的标志是:

A、《十二铜表法》的发表                    B、公民法的形成

C、公民法演变成万民法                     D、《民法大全》的编纂

10、古希腊、罗马的政治机构中,有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元老院、执政官,而我国西周出现宗法制和分封制。两者形式不同,但就其实质而言都是:

A、地域特征决定政治形式

B、思维习惯决定行为模式

C、统治阶级维护其统治的不同方式

D、经济模式决定政治手段

11、英国资产阶级后逐步建立了君主立宪制政体,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含义是:

A、由君主主持制定                     B、君主按选举产生

C、议会由君主负责召集                     D、君主权力受制约

12、《权利法案》规定:“为申雪一切诉冤,并为修正、加强与维律起见,议会应时常聚会。”其含义是:

A、议会选举不受国王干涉                   B、议员有在议会活动的自由

C、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D、议会有国王的权利

13、美国联邦制共和政权确立是在:

A、战争后                             B、英国殖民统治时期

C、1787年通过之后                    D、南北战争结束之后

14、关于美国两党政治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两党分别是民主党和共和党              B、两党对垒,交替执政

C、两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D、今天美国政坛已经不存在驴象之争

15、法国走向共和的道路艰难曲折。建立了法国共和政体的形成于:

A、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B、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C、法兰西第二帝国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

16、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形式不尽相同,但核心都是由议会掌握了国家的:

A、行政权                                B、立法权

C、司法权                                D、外交权

17、美国历史学家写道:“想象一下,哥伦比亚麦德林可卡因垄断集团成功发动一起对美国的军事袭击,迫使其允许可卡因合法化,还须支付巨额战争赔款——这幅场景当然荒谬绝伦,但类似的事件在19世纪的中国确曾发生过。”“类似的事件”是指: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甲午战争

C.中法战争                             D.鸦片战争

18、《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内容中的共同之处是:

A、开放通商口岸 

B、外国人可以在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C、准许华工出国 

D、外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9、2002年嘉士德和苏富比拍卖行在拍卖圆明园的牛首、虎首和猴首文物引起全球华人的愤怒,因为这些文物是因为战争中遭到抢劫而流落海外的。造成右图中文物流失海外的战争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是:

A、旧式农民战争的局限性                   B、拜上帝教不合中国国情

C、在军事策略上屡犯错误                   D、对封建王朝打击不力

21、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场战争是:

A、第一次鸦片战争                         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22、中国近代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

A、光复会                                 B、

C、同盟会                                 D、中华党

23、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日记中记述的是:

A.太平天国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

24、《中华临时约法》规定,中华的主权属于:

A、总统                                   B、议会

C、内阁                                   D、全体国民

25、五四运动发生的导火线是:

A、新文化运动深入人心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十月的直接影响                     D、学生的正义行动遭到的

26、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其作用是:

A.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B.奠定了新型人民的基础

C.标志着国共十年对峙的开始

D.开辟了党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

27、抗日战争时期的《军政》杂志刊诗一首:“晴天霹雳太行头,万里阴霾一鼓收。英帅朱彭筹此役,竞扶危局定神州。”这首诗描写的战役是:

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太原会战

28、1937年,日本侵略军攻陷国民所在地,在那里中国同胞达30万人以上,而现在这件事却被日本右翼势力称之为“20世纪最大的谎言”。这件引发日本右翼势力极力否认的惨案是:

A.济南惨案                            B.皇姑屯事件

C.潘家峪惨案                          D.南京大

29、著名的词句“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抒发了博大的胸襟和远大的抱负。这首《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的陕北。写这首词的时候,中国工农红军:

A.开创了井冈山根据地

B.粉碎的三次军事“围剿”

C.开赴抗日战争的前线

D.胜利完成了两万五千里长征

30、1945年秋,在重庆将这首《沁园春•雪》赠与柳亚子。此次重庆之行:

A.签署了《双十协定》                  B.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

C.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            D.通过了《共同纲领》

3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

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

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③孙中山在南京主持中华临时第一次国务会议

④人民占领南京国民“总统府”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32、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研究“中国新民主主义”这一课题,收集了以下相关历史史料:

①太平天国运动        ②国民大运动            ③诞生    

④维新变法运动        ⑤五四运动                  ⑥辛亥。

你认为符合该课题研究的史料包括: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⑤

33、下图所示历史文献的发表,标志着:

A、空想社会主义思潮出现                   B、科学社会主义创立

C、巴黎公社的诞生                         D、工人运动的兴起

34、一部影片有一组镜头:夜色中,成群的武装者冲向冬宫,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阿芙乐尔”号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设立的防线,宫殿沉重的大门在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10年英国的伦敦                      B、1775年北美的波士顿

C、17年法国的巴黎                      D、1917年的彼得格勒

3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一些民主党派及非党派民主人士担任国家重要领导职务。其中,6名副中有3人,政务院4名副总理中有2人,34个部级正职中有15个由党外民主人士担任。这:

A、表明左派人士和中间人士按三分之二比例参与执政

B、说明中国党开始实行与民主党派合作的

C、标志着中国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的形成

D、贯彻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36、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的

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

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

37、“文化大”带给我们最深刻的教训是:

A、要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B、要防止

C、要正确认识阶级斗争问题                 D、要警惕党内的反集团

3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大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主要措施有:

①提出“有法可依”十六字方针              ②平反各种冤假错案

③全面加紧立法工作,制定多部法律          ④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                                   B、刑法

C、民法                                   D、经济法

40、我国解决问题的方针由武力转为和平,其标志是:

A、提出“一国两制”的构想

B、全国常委会发表《告同胞书》

C、2005年3月全国通过《反国家法》

D、主张讲话

41、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而且发挥积极作用的国际会议是:

A、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                    B、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

C、1954年日内瓦会议                      D、1955年的万隆会议

42、右图是中苏双方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场景,它最能准确反映出新中国的外交方针是:

A、“另起炉灶”                           B、“一边倒”

C、和平共处                              D、睦邻友好

43、中国评价一次会议时说:“这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最近时期以来世界的这个地区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也反映了亚非各国要把自己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同时以平等的地位同世界上其他国家友好合作的日益坚强的愿望。”这个会议是指:

A、日内瓦会议                             B、万隆会议

C、尼克松访华会谈                         D、26届联合国大会

44、期间,我国外交方面最突出的成就是:

A、与俄罗斯建交

B、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C、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45、“冷战”开始的标志是: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马歇尔计划开始实施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                   D、华沙条约组织成立

46、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47、随着“冷战”的加剧,美国开始帮助日本恢复经济,措施包括:

①对日本提供生产资金

②推行复兴经济的“马歇尔计划”

③将拆迁的工业设备发还日本

④帮助日本消除生产关系中的封建落后因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8、推动当今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的因素有:

①欧盟的形成                             ②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③中国的崛起                             ④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9、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曾在一次演讲中说:“朋友,是的。盟国,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他们所指代的国家是:

A、苏联和东欧各国                         B、日本和西欧各国

C、中国                                   D、英国

50、不结盟运动奉行的是:

A、推动世界格局多极化                     B、实行共同的外交

C、实现商品的自由流通                     D、非集团,不结盟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非选择题(第51题14分,第52题12分,第53题14分,第54题10分,共50分)

51、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华盛顿在给麦迪逊的一封信中曾说“13个主权国家你争我夺,都在使劲拽邦联的脑袋,很快就会全部崩陷;而惟有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对防止侵犯权益的行为予以很好的保障和密切注视,才能恢复我们尊荣的地位和成果,这种地位和成果曾经是我们的正当要求,是我们争取的无限光辉前景。”

——摘自赵晓兰《美国的诞生》

材料二、汉密尔顿说,“不完美之人”不能制造出“完美之物”,美国是一个集体讨论制定的多种意见的混合物,它必然既混杂着一些良知和智慧,也混杂着一些错误和偏见。

——摘自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部自由的生气蓬勃的”制定的原因及目的。(4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美国中“良知和智慧”与“错误和偏见”的表现,由此谈谈你对美国民主宪政发展的认识。(10分)

52、反对,追求民主,建立现代法治社会是人类政治文明的体现,近代以来中国的历史演进充分体现了这一诉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大家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看作是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

——引自吴玉章(辛亥的参加者)回忆录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在推进中国政治制度建设方面的作用。(6分)

(2)图片承载着历史信息,观察下列图片

  

              图1                          图2            图3 人民庆祝自治区成立40周年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根据图片所反映的信息写出构成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本内容的三大政治制度。列举说明改革开放后中国民主政治的建设成就。(6分)

53、阅读材料:

材料一、“我希望我们这个星期的会谈将是坦率的。本着这种坦率的精神,让我们在一开始就认识到这样几点:过去一些时候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在讨论我们的分歧时,我们哪一方面都不会在自己的原则上妥协。但是,虽然我们不能弥合双方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

——尼克松在欢迎宴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回答:

(1)材料一中说的“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主要指什么?“我们有超越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指的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结束”的时代,“开始”的时代各有什么特点?列举事实说明。(8分)

5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沃尔福威茨回忆说:“那时候,北约办公室特别大。东亚问题的办公室也不小。我就问:‘海湾办公室在哪里?’结果收到的回答是:‘噢,我们并没有海湾计划。’这是1977年的事情了。我想,这其中一个说不出口的原因是越南问题。另一个对外公开的原因则是伊朗国王在帮我们看守着海湾。我说,‘得了,这真是一个鼠目寸光的做法。’”

——摘自吴麟敏《美副防长沃尔福威茨比布什更想“倒萨”》

材料二、虽然布什一再否认有经济企图,但经济学家却认为,布什倒萨,意在石油,他无法回避的事实是:在他的黑名单上的国家(如伊拉克、伊朗、利比亚、苏丹等)都是重要的产油国……换句话说,布什打的并不单纯是一场反恐战争,而更像是一场能源战争。

——摘自阮次山《第三次海湾战争:全方位解读美国“倒萨”历程》(2003年3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50——70年代,美国设置“东亚问题办公室”的战略目的及特点。(6分)

(2)根据材料一、二,说明美国地区战略的阶段性侧重点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答题纸

51、(14分)

(1)

(2)

52、(12分)

(1)

(2)

53、(14分)

(1)

(2)

54、(10分)

(1)

(2)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参(2013、1)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题号12345678910
答案CBBBBDCCDC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
答案DCCDDBDABA
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
答案CCDDBABDDA
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
答案DDBDCBADAB
题号41424344454647484950
答案CBBDACDABD
二、非选择题(第51题14分,第52题12分,第53题14分,第54题10分,共50分)

51、(1)原因:美国邦联的弊端;社会矛盾的激化。(2分)

        目的:建立强有力的。(2分)

   (2)“良知和智慧”: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和相互制衡;联邦与州权力分割、互不侵犯;共和制度;人民通过选举对进行控制等。(答出两点即可)(4分)

       “错误和偏见”:间接承认奴隶制的合法性;存在种族歧视;选举权有性别、财产。(答出两点即可)(4分)

        认识:民主宪政的发展需要不断完善。(言之有理即可)(2分)

52、(1)辛亥推翻了帝制,结束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国,颁布了《中华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在辛亥以后帝制的观念在人民心目中逐渐消失。(6分)

   (2)三大政治制度:制度;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

        成就:①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平反冤假错案;③1982年11月,全国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④1982年进一步完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⑤1984年国家颁布实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⑥1998年九届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答出三点即可)(3分)

53、(1)中美两国社会制度不同,在意识形态上有重大分歧;

        在问题和双方国家的安全问题上有重大分歧。(4分)

        共同的利益是建立稳定、持久的国际秩序,减少对本全的威胁,发展经济贸易往来。(2分)

   (2)“结束”的时代:西方国家包围和封锁新中国。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4分)

       “开始”的时代:中国与西方国家开始建立正常的国家间关系。如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4分)

54、(1)目的:维护和扩大美国在东亚的利益;遏制社会主义国家;推行霸权。(4分)

        特点:冷战背景下的局部热战。(2分)

    (2)变化:从侧重东亚地区到侧重海湾地区;从侧重政治领域到政治经济领域并重。(4分)

文档

...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Word版含答案...

2012—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高一历史出题人:周枕戈审核人:高继红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包括两个大题,54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考生应认真在密封线外填写班级、姓名和学号。3、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Ⅰ卷必须用2B铅笔作答;第Ⅱ卷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反映的是西周时期的:A、内外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