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纤布线部分)
光纤布线
第一部分:光缆系列
室内布线光缆
一、室内布线光缆 GJPFJV(H)
产品要求
●室内布线光缆组成:
使用按照色谱排序的多根Ф900μm紧套光纤作为传输介质;采用芳纶作为受力加强单元;以及外护套组成;
●光缆的护套材质分类(PVC系列以及低烟无卤系列):
PVC系列室内布线光缆-----------
外护套以及紧套材质均可采用PVC材料,由于在室内布放,材料必须满足SGS环保认证,要求一定的阻燃性能,至少要求能够通过单根燃烧试验的测试,相当于IEC60332-3B阻燃性能;
低烟无卤系列室内布线光缆------
外护套以及紧套材质均要采用低烟无卤材料,由于在室内布放,材料必须满足SGS环保认证,要求较高的阻燃性能,至少要求能够通过成束燃烧试验的测试,达IEC60332-3A阻燃级别;
●光缆的光纤要求:
单模光纤要求:采用着名厂家的合格光纤,不得采用次品光纤或脆性较大的劣质光纤;
多模光纤要求采用以下品牌产品:康宁/J-FIBER/长飞等着名厂家的合格光纤,不得采用次品光纤和达不到性能要求的劣质光纤;
光缆成型后,光纤传输性能应达到下表要求:
性能要求
●光缆的光学性能要求:
衰减:对于单模(OS2)光缆要求 ≤0.36dB/km(@1310nm),≤0.22dB/km(@1550nm)
对于万兆(OM3)光缆要求 ≤3.0dB/km(@850nm),≤1.0dB/km(@1300nm)
带宽(OM3):@850nm ≥1500 MHz.km,@1300nm ≥500 MHz.km
●光缆的加强件要求:
室内布线光缆必须采用美国杜邦公司出产的进口芳纶,不得采用代用品(如所谓的国产芳纶/聚酯纱等代用品----国产芳纶/聚酯纱完全不阻燃,强度也较低。)
成缆后的机械性能应满足如下要求:
拉力要求:≤12芯 允许拉伸力(N)长期:200N,短期660N;>12芯 允许拉伸力(N)长期:400N,短期1320N;
压力要求:允许压扁力(N) 长期:300N,短期1000N
●产品符合YD/T1258-4、YD/T 908-2011、GB/T9771.3-2008、GB/T12357.1-2004等标准
●外护套材料应满足耐腐蚀、防水、防紫外线等要求;
●具有国家级权威检测部门的第三方检验
蝶形引入光缆
蝶形引入光缆是将光通信单元置于中心,两侧放置两根平行非金属元件(KFRP)或钢丝,最后挤制黑色低烟无卤护套成缆。
产品要求
●产品需符合YD/T 1997-2009《接入网用蝶形引入光缆》行业标准
●光纤采用G657A2抗弯光纤,增强特殊施工情况下网络传输性能;最小弯曲半径需满足动态环境25mm,静态环境10mm;
●产品需采用两根平行KFR或磷化钢丝P使光缆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独特的凹槽设计,易剥离,方便接续,简化安装和维护
●护套材料要求为低烟无卤,环保;阻燃等级可通过IEC60332-1单根垂直燃烧试验
●可提供第三方权威检测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
性能要求
1)机械特性
拉力要求:允许拉伸力(N)长期:100N,短期200N;
压力要求:允许压扁力(N) 长期:100N,短期220N
2)光学特性
| G657a2 | ||
| 衰减 | @1310nm | ≤0.36db/km |
| @1550nm | ≤0.27db/km | |
| 温度附加衰减 (-20℃~+60℃) | @1300nm | ≤0.20db/km |
| @1550nm | ≤0.20db/km | |
室外光缆
一、 金属加强件松套管层绞式室外光缆(GYTA)
产品要求
●室外光缆组成:
室外层绞式光缆是将250μm光纤套入高模量材料制成的松套管中,松套管内填充防水化合物。缆芯的中心是一根金属加强芯。松套管(和填充绳)围绕中心加强芯绞合成紧凑和圆形的缆芯,缆芯内的缝隙充以阻水填充物。涂塑铝带(APL)纵包后挤制聚乙烯护套成缆。
●光缆的光纤要求:
?单模光纤要求:采用烽火/特恩驰/中天/亨通等着名厂家的合格光纤,不得采用次品光纤或脆性较大的劣质光纤;
多模光纤要求采用以下品牌产品:烽火/特恩驰等着名厂家的合格光纤,不得采用次品光纤和达不到性能要求的劣质光纤;
所用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每盘光缆中不应有光纤接头。
●产品需符合YD/T901-2009、YD/T 908-2011、GB/T9771.3-2008、GB/T12357.1-2004等标准;
●应具有很好的温度特性,可在-40℃~+70℃环境下使用;
●松套管要求使用具有良好的耐水解性能和较高强度的材料制成;
●松套管内要求充以特种油膏,保护光纤,同时提升防水性能;
●光缆要求结构紧密,能有效防止套管回缩;
●外护套采用PE护套,要求防紫外线辐射能力;
●光缆应采用双面涂塑铝带,增强光缆的抗压及抗潮能力
●松套管间应填充特种防水化合物,完全缆芯填充,确保光缆的防水性能
●应提供权威检测部门的第三方检验报告。
光缆成型后,光纤性能应达到下表要求:
1)机械特性
| 光缆芯数 | 光缆直径 mm(±0.5) | 标称重量 KG/KM | 每根松套管内最多光纤芯数 | 铝带厚度 mm | 填充 绳数 | 允许拉伸力 | 允许压扁力 /100mm | 最小弯曲半径 | |||
| 长期 | 短期 | 长期 | 短期 | 动态 mm | 静态 mm | ||||||
| N | N | N | N | ||||||||
| 2~30 | 9.4 | 80 | 6 | 0.25 | 0-5 | 600 | 1500 | 300 | 1000 | 20D | 10D |
| 32~36 | 9.9 | 97 | 6 | 0.25 | 0 | 20D | 10D | ||||
| 38~60 | 10 | 97 | 12 | 0.25 | 0-1 | 20D | 10D | ||||
| 62~72 | 10.5 | 122 | 12 | 0.25 | 0 | 20D | 10D | ||||
| 74~96 | 11.8 | 150 | 12 | 0.25 | 0-1 | 20D | 10D | ||||
| 98~120 | 13 | 175 | 12 | 0.25 | 0-1 | 1700 | 20D | 10D | |||
| 122~144 | 14.5 | 205 | 12 | 0.25 | 0-1 | 2000 | 20D | 10D | |||
| OM1 | OM2 | OM3 | OM4 | G652D (OS2) | ||
| 衰减 | @850nm | ≤3.3dB/km | ≤3.0dB/km | ≤3.0dB/km | ≤3.0dB/km | |
| @1300nm | ≤1.2dB/km | ≤1.0 dB/km | ≤1.0 dB/km | ≤1.0 dB/km | ||
| @1310nm | ≤0.36 dB/km | |||||
| @1550nm | ≤0.22dB/km | |||||
| 带宽 | @850nm | ≥500 MHz.km | ≥500 MHz.km | ≥1500MHz.km | ≥3500MHz.km | |
| @1300nm | ≥200 MHz.km | ≥500 MHz.km | ≥500 MHz.km | ≥500MHz.km | ||
| 温度附加衰减(-20°~+60°) | @1300nm | ≤0.2 | ≤0.2 | ≤0.2 | ≤0.2 | |
| @1550nm | ≤0.05 | |||||
| 注1:光缆温度附加衰减为适用温度下相对于20℃下的光纤衰减差。 注2:-40℃~+70℃为光缆的长期适用温度。 | ||||||
机柜式光纤配线架
一、72芯光纤通用型分线盒
产品要求:
● 满足标准:应符合YD/T 778-2011《光纤配线架》行业标准;
● 兼容LC/FC/SC/ST四种常用适配器;
●使用光缆应能至少满足:室外光缆/室内布线光缆/皮线光缆/预端接光缆等光缆的成端
●支持左右进线及左右出线,在光缆光纤的任何路径,均能满足光纤的圆滑过渡(弯曲半径大于30mm)
● 成端容量要求(1U空间):
采用LC型适配器-------72芯
采用FC/ST/SC型适配器--------不低于36芯
● 用于熔接成端时:产品要具有72芯熔接芯片的固定保护位置,要求便于排线,易于施工以及后期维护,还应能提供适配器安装配件;
● 用于预端接成端时:
针对MPO预端接光缆-------产品应具有24*3 MPO插盒的安放空间位置,同时具有MPO主干光缆的余长盘存空间;
针对通用连接器的预端接光缆-------产品应能提供适配器安装配件,以及预端接光缆的余长盘存空间。
产品工艺要求:
● 应采用标准三节轨设计的抽出式结构,保障开启顺畅自如,并可通过手感的变化及时发现并避免尾纤卡堵现象
● 盒体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表面粉末喷涂,符合GB/T4054-2008中规定外观等级二级要求
● 表面涂覆层附着力要求不低于GB/T 9286-1998标准表一中2级要求
● 分线盒中非金属零件阻燃满足蓝色火焰(20±2)mm,燃烧两次,每次30s,两次间隔10min,试样离火后持续燃烧时间小于30s,且铺底层不燃烧。
产品其他要求:
● 要求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性能检测
二、(12/24芯)抽屉式光纤分线盒
产品要求:
● 产品符合YD/T 778-2011 《光纤配线架》行业标准;
● 兼容LC/FC/SC/ST四种常用适配器;
●支持左右进线及左右出线,在光缆光纤的任何路径,均能满足光纤的圆滑过渡(弯曲半径大于30mm)
● 成端容量要求(1U空间):
采用LC型适配器-------24芯(如有特殊要求,可定制48芯)
采用FC/ST/SC型适配器--------24芯
● 用于熔接成端时:产品要具有24芯熔接芯片的固定保护位置,要求便于排线,易于施工以及后期维护;
● 要求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性能检测
产品工艺要求:
● 应采用标准三节轨设计的抽出式结构,保障开启顺畅自如,并可通过手感的变化及时发现并避免尾纤卡堵现象
● 盒体采用优质冷轧钢板制作,表面粉末喷涂,符合GB/T4054-2008中规定外观等级二级要求
● 表面涂覆层附着力要求不低于GB/T 9286-1998标准表一中2级要求
● 分线盒中非金属零件阻燃满足蓝色火焰(20±2)mm,燃烧两次,每次30s,两次间隔10min,试样离火后持续燃烧时间小于30s,且铺底层不燃烧。
三部分:光器件系列
一、8芯光纤插座
产品要求
●产品应符合YD/T 2281-2011 《光纤插座盒》行业标准
●插座应高度集成化,最大支持8芯LC接口的安装
●产品安装方式为暗装,需有光纤存储功能,保证冗余光纤的盘纤
●插座应区域划分清晰,光纤熔接区与冗余光纤存储区相互,互不干扰
●应采用优质PC料注塑成型
●面板应采用超薄设计,外形美观,凸出墙面尺寸最小处不超过11mm
●产品应具有防尘功能,避免因灰尘进入造成器件损耗增加
●插座应具有终端串联式布线方案
●产品应兼容机械型快接、热熔型快接、尾纤熔接多种成端方式
●插座应能提供端口序号标识
●分光纤插座盒采用的材料应满足蓝色火焰(20±2)mm,燃烧两次,每次30s,两次间隔10min,试样离火后持续燃烧时间小于30s,且铺底层不燃烧。
二、SC/LC光纤插座
产品要求
✍? 面板安装方式为暗装,外形尺寸宜为86×86mm
✍✍插座面板有单位,双位可供选择
✍✍面板接口在正面时应采用45°斜口,避免光纤刺伤眼镜
✍✍光纤插座兼容多种适配器类型
✍插座应能提供端口序号标识
✍光纤插座盒采用的材料应满足蓝色火焰(20±2)mm,燃烧两次,每次30s,两次间隔10min,试样离火后持续燃烧时间小于30s,且铺底层不燃烧。
光器件类-光纤适配器
一、SC型光纤适配器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3最新行业标准
●应满足>500次以上插拔,插入损耗变化量<0.2dB,回波损耗变化量<5dB;
●插入损耗:<0.2dB(单模)、小于0.1dB(多模)
●互换性:变化量<0.1dB
●工作温度:-25℃至70℃
●产品需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性能检测
二、ST型光纤适配器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987最新行业标准
●应满足>500次以上插拔,插入损耗变化量<0.2dB,回波损耗变化量<5dB;
●插入损耗:<0.2dB(单模)、小于0.1dB(多模)
●互换性:变化量<0.1dB
●工作温度:-25℃至70℃
三、FC型光纤适配器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4最新行业标准
●应满足>500次以上插拔,插入损耗变化量<0.2dB,回波损耗变化量<5dB;
●插入损耗:<0.2dB(单模)、小于0.1dB(多模)
●互换性:变化量<0.1dB
●工作温度:-40℃至80℃
●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性能检测
四、LC型光纤适配器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1最新行业标准
●应满足>500次以上插拔,插入损耗变化量<0.2dB,回波损耗变化量<5dB;
●插入损耗:<0.2dB(单模)、小于0.1dB(多模)
●互换性:变化量<0.1dB
●工作温度:-25℃至70℃
●通过信息产业部第三方性能检测
光纤跳线尾纤
一、SC跳线尾纤系列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3-2005、YD/T1258.3-2009、GB/T12357.1-2004标准
●连接器采用句型结构及弹性卡子锁紧结构, 防拉设计,防腐蚀主体
●低损耗连接,高反射
●可提供单芯/双芯多种规格产品
●可提供光纤类型包括:单模G652D,多模OM1、OM2、OM3、OM4
●插入损耗≤0.2(典型值)/≤0.35(最大值);重复性0次≤0.2dB(插入损耗变化量)/10次<5dB(回波损耗变化量)
●工作温度:-25℃~70℃
二、FC型光纤跳线尾纤系列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4-2007、YD/T1258.3-2009、GB/T12357.1-2004标准
●低损耗连接,高反射
●连接器采用键控式耦合装置,防拉设计,防腐蚀主体
●可提供单芯/双芯多种规格产品
●可提供光纤类型包括:单模G652D,多模OM1、OM2、OM3、OM4
●插入损耗≤0.2(典型值)/≤0.35(最大值);重复性0次≤0.2dB(插入损耗变化量)/10次<5dB(回波损耗变化量)
●工作温度:-25℃~70℃
三、LC型光纤跳线尾纤系列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1272.1-2003、YD/T1258.3-2009、GB/T12357.1-2004标准
●连接器采用句型结构及弹性卡子锁紧结构,防拉设计,防腐蚀主体
●低损耗连接,高反射
●可提供单芯/双芯多种规格产品
●可提供光纤类型包括:单模G652D,多模OM1、OM2、OM3、OM4
●插入损耗≤0.2(典型值)/≤0.35(最大值);重复性0次≤0.2dB(插入损耗变化量)/10次<5dB(回波损耗变化量)
●工作温度:-25℃~70℃
四、ST光纤跳线尾纤系列
产品要求
●产品符合YD/T987-1998、YD/T1258.3-2009、GB/T12357.1-2004标准
●两插头通过适配器用卡扣对接型式进行连接, 防拉设计,防腐蚀主体
●低损耗连接,高反射
●可提供单芯/双芯多种规格产品
●可提供光纤类型包括:单模G652D,多模OM1、OM2、OM3、OM4
●插入损耗≤0.2(典型值)/≤0.35(最大值);重复性0次≤0.2dB(插入损耗变化量)/10次<5dB(回波损耗变化量)
●工作温度:-25℃~7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