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指导思想
心理辅导室的建设必须以《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若干意见》和《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意见》以及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指导,坚持育人为本,立足学生发展,重在指导和服务,根据本地本校实际条件和学生实际需求,在心理咨询与辅导专业人员的指导下科学、规范地加以建设。
中小学校心理辅导室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场所,其建立的目的在于为全体学生、教师和家长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和指导,以促进学生问题的解决和心理健康成长;帮助全体教师学会自我心理保健和提高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和水平;同时也为家长教育子女提供咨询和服务。
二.布局
应该努力创造这样的一种让当事人感到安全、放松、祥和、舒适而充满生机的环境。
办公室设在门口,用于来访登记和打印工作,用屏风与个别咨询室隔开,避免让来访者与突然到来的外人照面,避免在门窗外就能清楚地看见来访者
室内色调和谐,装饰淡黄、淡绿的壁纸为主,墙壁上挂上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画和 “心理咨询室职责”、“心理辅导员守则”内容,以增强来访者的信任感。
布置一些可爱的小挂件,摆放两盆视觉效果良好的盆栽,让来访者有舒适的感觉。
三.心理咨询室的设施与用具
常规办公类:
具体包括桌椅、茶几、沙发、资料柜、电话、电脑、文件夹等。
心理资料类:1.订阅一些学生喜爱的心理学类和其他类的报刊杂志,一方面用于辅导老师自己查阅,另一方面用于指导学生阅读。
2.网上收集常用心理量表,用于学生心理测评。
放松和治疗器具类:宣泄人
四.心理咨询流程
1、咨询预约
可以打电话联系,告知欲咨询的问题并确定咨询时间或者通过心理信箱的方式预约。心理咨询室每周二、三、四上午8:30---9:30,下午15:30---16:30接待学生咨询。咨询时间每次约为50分钟左右。
2、咨询登记
学生来心理咨询室咨询前要进行咨询登记。填写咨询卡的目的是了解来访者的一些背景资料。为了避免或减少学生一定的阻抗,要求学生本着自愿的原则填写,可以用化名、代号。
3、建立咨询关系
建立融洽、和谐的咨询关系,是取得良好咨询效果的基础。谈话正式开始前,咨询人员要简单自我介绍,对初次来询者,还要扼要介绍心理咨询的性质与原则,特别要讲明尊重隐私的保密性原则,以消除来访者的紧张情绪。
4、了解问题、分析诊断
通过来访者的自述和必要的询问,了解来访者个人的主观感受、行为表现、症状等,弄清当前究竟为什么问题所困扰,问题的严重程度如何?持续时间有多久?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从来访者的主诉中获取有关心理状况的信息和资料,确定来访者的问题属于何种类型。谈话时咨询人员通过对关键问题的深究和询问,澄清事实掌握真实情况。需要时,在来访者同意的情况下,还可进行心理测验,以明确问题的性质与程度,加强心理诊断的客观性。
5、帮助指导
在对来访者心情和处境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帮助他分析自己问题的性质,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提供指导意见,商讨解决问题的对策。但最后问题的解决要靠来访者自己的努力,通过改变他们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方式来恢复心理平衡。
6、结束关系
咨询若干次取得预期效果后,咨询活动可暂告结束,咨询员要渐渐退出自己的角色,引导来访者把在咨询过程中学到的新经验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需他人指点,亦能自行解决困难。咨询员可说一些期盼和祝福的话,并欢迎他们有问题时再来。
五.设备预算
| 序号 | 名 称 | 数 量 | 单 价(元) | 单位 | 总价(元) |
| 1 | 音箱 | 1 | 45 | 套 | 45 |
| 2 | 单人沙发 | 1 | 300 | 套 | 300 |
| 3 | 双人沙发(抱枕) | 1 | 620 | 套 | 620 |
| 4 | 小茶几 | 1 | 108 | 个 | 108 |
| 5 | 办公桌椅 | 1 | 套 | ||
| 6 | 电话 | 1 | 台 | ||
| 7 | 壁纸 | 1 | 张 | ||
| 8 | 心理信箱 | 1 | 120 | 个 | 120 |
| 9 | 心理挂图 | 5 | 40(pvc) | 张 | 200 |
| 10 | 盆栽 | 2 | 盆 | ||
| 11 | 宣泄人 | 1 | 720 | 个 | 720 |
| 12 | 屏风 | 1 | 65 | 幅 | 65 |
| 13 | 常用量表 | 若干 | 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