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2:50
文档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摘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中职生认清当前、立足长远的重要之举。由于中职生年龄相对较小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足,开展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探讨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与对策鼓励和发展专业水平精、综合能力高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作为承担这一任务的
推荐度:
导读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摘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中职生认清当前、立足长远的重要之举。由于中职生年龄相对较小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足,开展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探讨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与对策鼓励和发展专业水平精、综合能力高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作为承担这一任务的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摘 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中职生认清当前、立足长远的重要之举。由于中职生年龄相对较小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足,开展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探讨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生涯规划   思路与对策

鼓励和发展专业水平精、综合能力高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作为承担这一任务的重要载体,要响应号召和把握社会市场需求,积极调整、创新教育管理模式;将开展对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帮助中职生全面认识自我、全面分析职业需求、培养自主规划与自我创业能力作为提升中职教育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现实意义

(一)是构建和谐社会,提升我国中职教育水平的重要内容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中职生作为社会建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当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扩招以及科技、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对技能、知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广大中职生不得不面对着既无学历优势又无良好的就业渠道的现实困境,导致其对自身的发展产生了困惑和不满,给和谐社会的构建埋下了不稳定的因素。开展中职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在校期间的专业指导,可以帮助学生提前认清自身和社会市场的实际状况,明确未来的职业选择方向,迈好未来成功的第一步;同时也帮助学生增强危机意识和学习意识,充分利用短暂的中职学习生涯,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以利于今后的职场竞争。职业教育作为以就业和市场为导向的教育模式,只有实现了学生就业的良好发展,才能实现教育本身的长足、稳定发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完善职业教育的内容与方向,实现我国中职教育水平的全面、快速提升。

(二)是推进中职学生认清自我、健康成长的理论与实践积淀

中职生多为中考失利、中学基础知识掌握相对欠缺、实践经验缺乏且年龄普遍较小的学生群体,对未来人生规划与职业设计缺乏认知和动力,导致出现诸多错误、片面,甚至偏激的人生和学习态度。一种是受挫于考试的失利和心智的不成熟,出现了自卑、封闭的情绪,对未来就业发展不知所措;另外就是由于自身阅历浅、对自身认识的偏差和对社会市场的不了解,出现盲目的理想化认识,导致学习态度不端正、专业技能不精,从而在未来的就业过程中出现过大的反差,打击学生的自信心。通过开展职业规划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认清自身状况以及社会市场的变化和需求,树立健康科学的人生目标和未来发展方向;并且可以增强学生的“规划意识”,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早做规划,做好规划,从而提升他们自身的竞争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三)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增强企业技术实力的人力支撑

当前,我国正进入社会主义建设转型时期,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耗能、高污染产业正面临着不断被替代和淘汰的趋势,技术型、低碳型、生态型的现代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向和动力。然而,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的相对缺失,制约了我国新型产业的发展和企业转型的实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及时有效地向学生传递社会与市场的变化和需要,积极建立和开展校企间的教育和工作实践,帮助学生正确选择专业方向和进行专业教育,将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转型提供高素质的人力支撑。

二、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要问题

首先,从学生个人来看。中职生学习起点低、目标不明确、信心和认识不足,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程度也普遍较低,这就导致了学校在开展指导的过程中出现学生较为被动,教师也缺少热情,从而大大消弱了教学的效果和作用。

其次,从学校教育来看。由于地区经济文化发展之间的差异,中职学校在开展对学生职业规划教育过程中的资金和人力投入也参差不齐,但总体上看,缺乏专业的指导机构与指导老师是中职学校的普遍现状,以至于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和能力。实践锻炼机会的缺乏也是中职教育过程中的重要困境,学生在制定自身职业规划后由于缺乏实践和锻炼的机会难以检验规划的合理与不足之处,最终也只能是“纸上谈兵”。职业教育理念的偏差与错误将直接导致职业规划教育的缓慢开展,一些学校把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定性为“商业合作”,只求学生规模的扩大,利益的增多,将学生的就业问题看作是“季节性的促销”,导致学生强烈不满;更有甚者,打着帮助学生实习的名义,榨取学生廉价劳动力。这些错误的教学理念忽视了教育的本质,最终导致职业规划教育流于形式,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再次,从社会市场角度来看。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科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社会和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中职生择业过程中,常常面对着社会和市场的轻视,把他们当做简单的劳动力使用,得不到充分锻炼和展示自己专业知识的机会;另外,部分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为了装点企业门面,以提高最低学历为,使广大中职生在择业的开始就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这些不公正乃至带有歧视的社会市场环境,严重损害了广大中职生的就业利益,不利于为中职生职业规划教育提供良好的实践环境,同时也消弱了这一教育的实际效果和作用。

最后,从角度来看。虽然十一五期间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和投入不断增大,但是多局限在对中职生的学习和生活资助保障层面,对中职生就业问题的关注依然不足。在此背景之下,中职生即使制定好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却不得不面对整个社会环境的残酷现实:就业机会少、就业平台不足、就业扶持不到位,就业信息不通畅等。而这就需要充分发挥自身职能,建立及时、有效、全面的就业环境保障。

三、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一)树立正确教育理念  建立合理教育模式

中职院校要切实确立“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的“季节性促销”观念和应急、零散的教育模式,建立以学校为基础、以企业为支撑、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为平台的多元教育模式。要了解国家动向,建立学生就业数据库,完善跟踪、分析、反馈机制,真正做到科学决策。此外,还要立足国家建设发展大局,本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责任感,通过建立和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正确认清自身能力、性格、兴趣、环境等条件,科学、合理地制定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开设专门课程、开展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专业技能。

(二)强化教育指导队伍  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学校要着力提高教师的思想和业务能力,努力培养多学科、跨部门,具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专业素质过硬,熟悉相关就业法规,知识结构合理的专业师资队伍;要充分研判、分析和市场变化,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网络信息资源建设,为指导学生科学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提供跟踪式、一对一、全方位的服务体系。      

在提高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同时,学校还应鼓励和支持学生既要掌握好所学专业知识,也要积极拓展自己感兴趣和比较专长的专业领域,做到“一专多才”,全面提高。同时,学校还可以组织和开展各种职业规划大赛、职业技能大赛、双语演讲比赛等一系列活动,丰富和完善学生的学习和课外生活,引导学生多方位发展。

(三)立足社会市场需求  深化校企全面合作

经济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对择业者必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给职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要结合社会、市场的实际,时刻关注国家和地区有关就业的动向和信息,深入企业、就业主管单位和就业市场开展实践调研,认真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建立健全市场、企业用人需求走势和学生就业信息反馈的数据库,帮助学生认识职业、认识社会,为合理选择职业和适应社会做好准备。同时,学校还要通过各种形式加大就业形势的宣传,引导学生树立“双向选择,竞争上岗”的观念,主动地适应经济发展和职业发展的需要,最大程度地实现人身价值。

建立与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关系是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单位,期望获得“零距离”上岗的毕业生,以降低自己的培训和管理费用。这就要求中职学校在制定专业培养计划时要以企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操作能力和适应能力,深化校企间的全方位合作,让学生从培养到入职都可以获得实质的保障。学校也可尝试集团化发展,建立和形成自己的实习和就业单位,拉近与学生之间的感情,更好地为学生就业提供指导和帮助。

作为中职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过程中,只要充分认识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发挥自身所长,努力提升专业技能,早作入职规划,就会赢得人生成功的第一步。要认识到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向哪里却很重要。相信未来属于自己,力争做一名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世纪人才!

文档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

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摘要: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帮助中职生认清当前、立足长远的重要之举。由于中职生年龄相对较小以及社会实践经验的缺乏,导致对未来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足,开展对这一群体的职业教育就尤为重要。本文以此为背景,结合当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和矛盾,探讨职业规划教育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思路与对策鼓励和发展专业水平精、综合能力高的职业技能人才是新时期我国的战略目标,也是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中职教育作为承担这一任务的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