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新版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3:46
文档

新版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号(hào)濠粱其名为鲲(kūn)不知其旨B.挂罥(juān)炭车尽粟一石(sù)老有所终C.布衾(qīn)尘埃两鬓苍苍(bìn)半匹红纱D.槽枥(lì)翩翩徙于南冥(tú)盗窃乱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3.下
推荐度:
导读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号(hào)濠粱其名为鲲(kūn)不知其旨B.挂罥(juān)炭车尽粟一石(sù)老有所终C.布衾(qīn)尘埃两鬓苍苍(bìn)半匹红纱D.槽枥(lì)翩翩徙于南冥(tú)盗窃乱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3.下
第六单元检测卷

时间:150分钟 满分:120分

题序总分
得分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怒号(hào)  濠粱  其名为鲲(kūn)  不知其旨

B.挂罥(juān)  炭车  尽粟一石(sù)  老有所终

C.布衾(qīn)  尘埃  两鬓苍苍(bìn)  半匹红纱

D.槽枥(lì)  翩翩  徙于南冥(tú)  盗窃乱贼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

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

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

3.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B.可怜/身上衣/正单。

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故/人不独/亲其亲。

4.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当它愤怒而飞的时候,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

B.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知道自己的不足之处,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反思;知道自己不理解的地方,这样以后才能自我勉励。)

C.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只是敬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只是疼爱自己的子女)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想要和一般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礼记》,战国至秦汉间道家论著的汇编,相传是西汉经学家戴圣编纂的。

B.韩愈,字退之,宋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被后人尊为“唐宋家”之首。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包括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

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和《卖炭翁》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现实问题,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的愤懑和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5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第6~7题。(4分)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6.下面对诗的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描绘了四幅图画:秋风破屋图,群童抱茅图,屋漏无干图,遥想广厦图。

B.语言幽默、准确、形象、生动并带有很强的感情色彩,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

C.全诗通过屋破漏雨情节的描写,反映了诗人在战乱年代的贫困生活和关心天下寒士的善良愿望。

D.全诗将叙述、描写、抒情三者融为一体,用忧国忧民这根感情线索把它们交织在一起,意境深远。

7.下面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首句中“怒号”二字直接表现出风的猛烈、肆虐。

B.“何由彻”和“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

C.“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两句,用比喻、拟人的手法渲染出暗淡愁惨的氛围,从而烘托出诗人暗淡愁惨的心境。

D.本诗以小见大,推己及人,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济世情怀。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8~9题。(4分)

点绛唇

陆 游①

采药归来,独寻茅店沽新酿。暮烟千嶂。处处闻渔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②。江湖上,遮回疏放③。作个闲人样。

【注】①陆游:南宋爱国词人。这首词写于作者遭罢职还乡,闲居山阴之时。②黏天浪:连天的波浪。③遮回疏放:这一回,定要放浪山水,疏闲纵放。

8.下列对这首词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全词取材于村居日常生活中的一个片段,展示出作者多侧面的生活风貌。

B.“处处闻渔唱”中的“闻”字在词中是“听,听到”的意思。

C.上阕主要叙事,写采药归来、找寻酒店、醉弄扁舟等日常生活片段。

D.词人罢职归乡后,治国之志难以实现,就采药治民,买醉茅店。

9.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词中“独寻”二字写出了罢官后的快乐、悠闲。

B.“作个闲人样”使前文所写一切笼罩上壮志难酬和自我解嘲的意味。

C.词中的“闲”包含着一种对照的关系,即把“隐”与“仕”相对照。

D.全词流露出作者村居生活的闲适之感,报国无门的愤懑之情。

(三)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0~13题。(13分)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0.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千里马/常有      B.骈死/于槽枥之间

C.执策/而临之  D.策之不以/其道

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或____________

(2)且____________

(3)临____________

1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想成为“千里马”,你认为最需要的主观和客观条件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4~17题。(12分)

王克明,字彦昭,其始饶州乐平人,后徙湖州乌程县。绍兴、乾道间名医也。初生时,母乏乳,饵以粥,遂得脾胃疾,长益甚,医以为不可治。克明自读《难经》《素问》①以求其法,刻意处药,其病乃愈。始以术行江、淮,入苏、湖,针灸尤精。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病虽数证②,或用一药以除其本,本除而余病自去。亦有不予药者,期以某日自安。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言无不验。士大夫皆自屈③与游。庐州守王安道风禁④不语旬日,他医莫知所为。克明令炽炭烧地,洒药,置安道于上,须臾而苏。张子盖救海州,战士大疫,克明时在军中,全活者几万人。子盖上其功,克明力辞之。

(节选自《宋史》)

【注】①《难经》:医经著作,本书以问难形式阐述中医基本理论和某些疑难问题。《素问》:中医四大经典之一。②证:通“症”,病况。③自屈:委屈自己。④风禁:指口噤不开的病症。

14.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或用一药以/除其本       B.当/随其事治之

C.庐州守王安道/风禁不语旬日  D.他医/莫知所为

15.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徙____________

(2)期____________

(3)全____________

16.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诊脉有难疗者,必沉思得其要,然后予之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以为非药之过,过在某事,当随其事治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王克明是位“奇人”,他“奇”在哪些方面?(结合文义概括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文言短文,完成第18~21题。(13分)

范仲淹家贫,就学于南都书舍①,日煮粥一釜②,经夜遂凝,以刀画为四块,早晚取其二,断齑③十数茎啖④之。留守⑤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范仲淹置之,既而悉败矣,留守子讶曰:“大人闻汝清苦,遗以食物,何为不食?”范仲淹曰:“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今遽享盛馔,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注】①南都书舍:当时有名的书院。②釜:锅。③齑(jī):腌菜或酱菜。④啖:吃。⑤留守:官职名称。

18.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就/学于南都书舍       B.早晚/取其二

C.后日/岂能复啖此粥乎  D.今/遽享盛馔

19.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

(1)败____________  (2)遗____________

(3)遽____________

20.翻译文中画线句子。(4分)

(1)留守有子同学,归告其父,馈以佳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非不感厚意,盖食粥安已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读了这篇短文,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古诗文积累。(8分)

22.填补下列句子的空缺处。[第(1)-(6)题每空1分,第(7)-(8)题每空0.5分]

(1)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讲信修睦。

(4)____________________?身上衣裳口中食。

(5)________________,有恨无人省。

(6)________________,一任群芳妒。

(7)《送友人》中,表现“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却又借马的鸣声来寄托诗人和友人的离别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题破山寺后禅院》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诗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及人生的启示。

三、综合性学习与写作(56分)

(一)综合性学习。(6分)

23.参照示例,结合你对《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了解,为其写一段120字左右的推荐词。

【示例】李白推荐词——他自由,豪爽,不受名利与富贵的羁绊;他逍遥,自在,四处行走,仿佛世间的种种纷争都和他无关;他只关心他的朋友,他的诗,他的酒。他就是他,独一无二的诗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写作。(50分)

24.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我们学会了理解;在心里怒火燃烧时,我们学会了忍让;在别人触犯了我们时,我们学会了宽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学会了关心;在不利的环境中,我们学会了生存……

请以《我学会了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①先补充题目,再作文;②文体不限,严禁抄袭;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

1.C(A.hào—háo,粱—梁;B.juān—juàn;D.tú—xǐ)

2.C(大道:指儒家推崇的上古时代的政治制度)

3.B(可怜/身上/衣正单)

4.A

5.C(A.《礼记》是儒家论著;B.韩愈为唐代人;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情怀)

6.B(本诗语言“朴实”而非“幽默”)

7.C(没有拟人)

8.C(“醉弄扁舟”是下阕所叙之事)

9.A(“独寻”二字写出了罢官后的寂寞、悠闲)

10.D(策之/不以其道)

11.(1)有时 (2)犹,尚且 (3)面对

12.(1)用马鞭驱赶它,不按照(驱使千里马的)正确方法;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2)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吧!

13.主观条件:把握机遇,自强不息(创造机遇,有真才实学)。客观条件:适合成长的环境,识才爱才用才的伯乐。

14.A(或用一药/以除其本)

15.(1)迁移 (2)约定时日 (3)保全

16.(1)(王克明)诊脉时发现难以治疗的,一定通过深思找到它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2)有的病他认为吃药治不好不是药的问题,而是病人某些(容易引发疾病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应该把事情处理妥当,其病自愈。

17.奇在学医无师自通,自学能力很强;奇在善思考,医术高超,懂病人心理,能对症下药;奇在淡泊名利,医德高尚。

【译文】王克明,字彦昭,他的先辈是饶州乐平人,后来迁移到湖州乌程县。是绍兴、乾道年间的名医。他刚生下来的时候,母亲缺少奶水,用粥喂养他,于是落下了脾胃病,长大后此病更加厉害,医生认为不可以治愈。王克明自学《难经》《素问》,探求治愈的方法,特别留意书上的处方,(抓药验治),他的病竟然就这样治好了。(此后他)开始在长江、淮河流域行医,(后来)进入苏州、湖州,(王克明对)针灸尤其精通。诊脉时发现难以治疗的,一定通过深思找到它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疾病即使有多种症候,有时可以用一种药来除去病根,病根除去了,其余的病就不治自愈了。也有不开药方不用药的,告诉病人到哪一天病就自己好了。有的病他认为吃药治不好不是药的问题,而是病人某些(容易引发疾病的)事情没有处理好,应该把事情处理妥当,其病自愈。他的话没有不应验的。士大夫们都降低身份与他交游。庐州太守王安道害口噤病晕厥十天了,其他医生不知怎么治。王克明让人用炽热的木炭烧地,然后把药洒在滚烫的地上,再让人把王安道放在洒了药的滚烫的地上,不一会儿(王安道)就苏醒过来了。张子盖解救海州时,战士中大规模流行瘟疫,当时王克明(刚好)在军中,保全使其活下来的有几万人。张子盖上报王克明的功绩,王克明全力推辞。

18.A(就学/于南都书舍)

19.(1)腐烂 (2)赠送 (3)突然

20.(1)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2)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厚意,是因为我吃粥久了,心里安定。

21.示例:我们从小就要养成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要像范仲淹一样,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刻苦学习,逐渐形成自己健全的人格。

【译文】范仲淹家里贫穷,他在南都书院学习(时),每天做一锅粥,经过一夜,(粥)凝固(后),用刀切成四块,早晚各拿两块,折断十几根腌菜的茎吃。留守有个儿子和他一起学习,(留守的儿子)回家告诉他的父亲(范仲淹的事),(他父亲就让儿子)送给范仲淹一些美味菜肴。范仲淹把食物放在一边,过了几天食物全腐烂了。留守的儿子惊讶地(对范仲淹)说:“我的父亲听说你过得清淡贫苦,送来这些食物,(你)为什么不吃呢?”范仲淹说:“不是我不感谢你们的厚意,是因为我吃粥久了,心里安定,现在突然享用丰盛的饭菜,以后怎么能再吃得下这粥呢!”

22.(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然后能自反也 (3)选贤与能 (4)卖炭得钱何所营

(5)惊起却回头 (6)无意苦争春 (7)挥手自兹去 萧萧班马鸣 (8)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23.保尔是一个刚毅坚强的战士,在敌人的严刑拷打面前,他坚强不屈;在林弹雨的战场上,他勇往直前;在与吞噬生命的病魔的搏斗中,他多次令死神望而却步,创造了“起死回生”的奇迹,尤其是他在病榻上还奋力向艺术的殿堂攀登的过程,表现了一个战士钢铁般的意志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24.略。

文档

新版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检测卷及答案

第六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题序一二三总分得分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怒号(hào)濠粱其名为鲲(kūn)不知其旨B.挂罥(juān)炭车尽粟一石(sù)老有所终C.布衾(qīn)尘埃两鬓苍苍(bìn)半匹红纱D.槽枥(lì)翩翩徙于南冥(tú)盗窃乱贼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A.去以六月息者也(气息,这里指风)B.亦若是则已矣(这样)C.大道之行也(主干道)D.盗窃乱贼而不作(兴起)3.下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