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月份: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二月份:病历书写
三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四月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五月份: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六月份:手术诊疗管理
七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八月份: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九月份:麻醉工作程序
十月份: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十一月份:三级医师负责制度
十二月份: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工作记录
一、 科室自查情况总结
二、 专项质控评价
(一) 科室病历书写质量评价
(二) 合理用药评价
(三) 科室合理用血评价(采血、取血、输血流程执行情况;输 血适应症、合理用血评价;输血病历质量检查)
(四) 核心制度执行情况
(五) 住院超过30天患者管理与评价
(六) 医疗不良事件及纠纷
(七) 非计划二次手术分析
(八) 科室诊疗组诊疗质量分析(三个月)
(九) 科室医疗技术管理(二、三类医疗技术、科室新技术等技 术评价和人员技能评价、审核等(三个月)
(十)手术科室手术质量评价(三个月)
(十一)“三基”培训和掌握情况(三个月)
(十二)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变化趋势分析(三个月)
三、 主管部门检查反馈整改措施及效果评价
四、 科室质量安全控制重点议题 (包括根据医院工作重点制定下 一阶段科室质控计划等)。
科室日常医疗质量与持续改进记录表
| 检查日期 | 2013、1、3 | 检查人员 |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 |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实行患者病情评估制度不全面,未遵循诊疗规范制 疋诊疗计划并进仃定期评估,未根据患者病情变化 和评估结果调整诊疗方案,中医治疗参与率 不合格。 | ||
| 改进措施 | 全面推行《患者病情评估及告知制度》,由中级以 上资质主管医师填写。普通患者诊疗方案由主治医 师以上人员确定,疑难危重患者方案需经副高以上 人员确定。诊疗方案随病情变化和评估结果及时调 整,检查治疗计划及方案调整、分析在病历中须有 记录,制定鼓励措施,加强中医治疗的参与及中成 药、中医治疗技术的使用。 |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 检查日期 | 2013、2、3 | 检查人员 |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病历书写 |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不严格,核心制度和规范要 求落实不全面,未制定提咼医疗质量具体措施,中 医药应用辩证分析不全面。 | ||
| 改进措施 | 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 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 情冋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 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 控员,明晰责任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检员及相关人 员,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病历质量及 医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进一步加强 中医药知识培训。 |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 检查日期 | 2013、3、3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二级医师负责制度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二级医师负责制落实未能逐步落实,中药处方书写 不合格,未按君、臣、佐、使格式书与。 |
| 改进措施 | 严格执行《二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 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 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 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确定各级医 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室、 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检查、 评价。统一培训中药处方书写格式,加强日常监管。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4、3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治疗不规范,用药不合理,未严格执行《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指 南。未合理使用中成药。 |
| 改进措施 |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内蒙古自治 区制订的《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 室抗菌药物和中成药的应用,由质检及临床药学制 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通知,有落实及改 进的措施及记录。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5、10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缺乏危重病人抢救流程,三级医师报告和职责不规 范,抢救成功率不咼;并发症和医院感染事件报告 制度不严格。中医治法治则过于简单。 |
| 改进措施 | 各专业制定本专业的危重病人抢救流程,加强急危 重病人抢救理论、技能及操作规程的的培训,急危 重症抢救成功率须> 85%规范三级医师报告制度和 相应职责,规范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信息反馈制度。 并形成重大、复杂事件科级、院级分级响应机制。 加强西学中的培训,进一步提高全员中医知识水平。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6、10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手术诊疗管理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手术诊疗管理有创诊疗操作不规范,中医症候诊断 不合理 |
| 改进措施 | 各临床科室所开展有创诊疗操作,要在设施、消毒、 制度、流程等方面管理上符合手术管理水平,建立 定期自杳、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医疗技术、 有创诊疗操作和人员资质的资格准入、分级管理、 监督评价和档案管理制度。统 规范诊断,并根据 疾病诊断编码系统学习病名。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7、10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重点病种质量监控管理不到位,方药应用不合理 |
| 改进措施 | 分别制定本专业常见病、多发病及并发症少的单发 病病种质量控制计划,实行一定时段内所有病例质 量考核。结合临床诊疗实际,应用相应临床诊疗路 径、指南、单病种质量控制标准,规范医疗工作。 要求质量控制病种诊断与鉴别诊断明确,治疗方案 恰当,检查处理适宜,用药合理安全,急重症处理 及时、有效。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喝、肺炎、缺 血性脑卒中、膝髋关节置换、冠状动脉旁路手术, 是必须实行单病种质量监控的病种。进一步加强中 医理论知识的培训。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8 10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病种质量监控管理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手术资格准入、分级管理制度,重大手术报告、审 批制度不完善。病历四诊摘要书写不规范。 |
| 改进措施 | 各手术科至制疋本专业的手术分级管理制度,并对 临床医师的手术实行分级管理,按手术权限实施手 术。按规定实行重大手术报告、审批制度,有原始 资料记录。由科室、职能部门检查落实情况,反馈、 改进。统 学习中医病历书写规范,进行规范化培 训。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9、10 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麻醉工作程序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麻醉工作程序不规范,术前麻醉准备不充分,麻醉 意外处理不及时,实施的麻醉复苏全程观察不规范。 望、闻、问、切记录不全面。 |
| 改进措施 | 麻醉科完善本科室麻醉安全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规 范,重点术前查房与术后访视,针对不同麻醉要求 和病人具体病情进行分类管理,有麻醉意外应急预 案,规范复苏及出手术室标准,建立复苏全程观察 记录,提咼麻醉安全性。系统学习中医四诊知识, 细化中医理论知识。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10、10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运行病历的监控与管理不力,落实核心制度和规范 要求不完全,中医病历书写不规范。 |
| 改进措施 | 明确各级医师病历书写职责,严格遵守病历书写规 定,病历体现诊断及时、检查合理、治疗恰当,知 情冋意书完备。由科主任负责对本科室落实、执行 十四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监督,科室设兼职质 控员,明晰其分工。科主任组织质控员及相关人员, 及时检查、评价、监督、保障运行中病历质量及医 疗质量,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处理。进一步加强中 医病历书写的培训和管理,并纳入绩效考核。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11、10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二级医师负责制度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二级医师负责制记录不完整,中医治疗不规范,使 用中成药不合理。 |
| 改进措施 | 严格执行《二级医师负责制度》,在临床科室的整 个医疗活动中,必须履行科主任领导下的三级负责 制,逐级负责,逐级请示。各科室在相关制度制订 中要明确规定各级医师查房要求,尽量能确定各级 医师查房时间,由质控、医务部门不定期参加各科 室、各级医师查房,并对终末病历及环节病历进行 检查、落实。加强中医药知识的培训,由科主任组 织系统学习中医知识,并体现在病程记录中。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 检查日期 | 2013、12、10检查人员 庞文英、王媛、银兴贵 |
| 主要检查内容 | 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实施细则 |
| 医疗质量存在 问题(包括患 者姓名、住院 号、存在问题、 相关责任 人等) | 治疗不规范,未合理用药,没有严格执行《抗菌药 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其他药物治疗指导原则、 指南。中医诊疗技术没有完全应用于临床 |
| 改进措施 |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及《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实施细则》,规范科室内抗菌素应用,由 质检及临床药学制定相应的检查落实方案,有整改 通知,有落实及改进的措施及记录。严格按照中医 诊疗技术操作规程实施,加大中医技术的实施和应 用。 |
| 效果评价 | 质量与安全管理内容进一步丰富,落到实处,质量 有所改进。 |
| 质控员签字 | 年 月 日 |
| 科主任签字 | 年 月 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