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以 cos B = sin(90 - B) = sin A = .
在 Rt△BCD 中, cos B = ,所以 = .
, cos A = , =
(sin 2A 、cos 2A 分别表示 sin A 、cos A 2 2
锐角三角函数
我们知道,在 Rt△ABC 中,∠C =90°,∠A 、∠B 、∠C 的对边分别为 a 、b 、
b a
c c b
的定义.根据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再结合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我们可以探索出
锐角三角函数之间的三个特殊关系.
一、余角关系
由上面的定义我们已得到 sin A =cos B ,cos A =sin B ,而在直角三角形中,∠A
+∠B =90°,即∠B =90°-∠A .
因此有:sin A =cos (90°-A ),cos A =sin (90°-A ).应用这些关系式,可以
很轻松地进行三角函数之间的转换.
例1 如图,在 Rt△ABC 中,∠C =90°,CD ⊥AB 于 D ,已知 sin A =
=2,求 BC 的长.
解:由于∠A +∠B =90°,
1
2
BD 2 1
BC BC 2
所以 BC =4.
二、平方关系
a b 由定义知 sin A = c c
1 2 ,BD
所以 sin 2 A + cos 2 A = a 2 b 2 a 2 + b 2
+ c c c 2
的平方).
又由勾股定理,知 a 2+b 2=c 2,
所以 sin 2A +cos 2A = c 2 c 2
=1.
应用此关系式我们可以进行有关锐角三角函数平方的计算.
例 2 计算:sin256°+sin245°+sin234°.
=
⎪⎪ + 1 = 由定义中 sin A = a
, cos A = ,
得 = c = ⨯ = = tan A .
所以原式 = = =- .
5 12 5 12
所以 sin B = = .应选(B).
5
解:由余角关系知 sin56°=cos(90°-56°)=cos34°.
所以原式=sin245°+(sin234°+cos234°)
⎛ 2 ⎫2 ⎝ 2 ⎭
3 2 .
三、相除关系
b c c
a
sin A a c a cos A b c b b
c
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以使一些化简求值运算过程变得简单.
例 3 已知 α 为锐角,tan α =2,求 3sin α + cos α 4cos α - 5sin α
的值.
解:因为 tan α = sin α cos α
= 2 ,所以 sin α =2cos α ,
6cos α + cos α 6 + 1 7
4cos α - 10cos α 4 - 10 6
求三角函数值的方法较多,且方法灵活.是中考中常见的题型.我们可以根
据已知条件结合图形选用灵活的求解方法.
四、设参数法
例 4 如图 △1,在 ABC 中,∠C =90°,如果 t a n A =
(A)
(B) (C) (D)
13 13 12 5
5 12 ,那么 sin B 等于( )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及直角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因为 tan A = a 5 =
b 12
,所以可设 a =5k ,b =12k (k >0),根据勾股定理得 c =13k ,图 1
b 12
c 13
五、等线段代换法
例 5
如图 2,小明将一张矩形的纸片 ABC D 沿 C E 折叠,B 点恰
好落在 A D 边上,设此点为 F ,若 BA :BC =4:,则 c os∠DCF 的值是______.
分析:根据折叠的性质可知 E △B C ≌ EF C ,所以 C F=CB ,
又 C D=AB ,AB :BC =4:5, 所以 C D :C F=4:5,
图 2
113911
,即=,所以C E=,
在Rt△A E C中,tan∠CA E==3=.
所以tanα=.
C
344
5
所以DB
==,所以tanα=,选(A).
在Rt D△C F中,c os∠D C F=DC4 CF5
六、等角代换法
例6如图3,C D是平面镜,光线从A点出发经C D上点E反射后照射到B
点,若入射角为α(入射角等于反射角),AC⊥C D,B D⊥C D,垂足分别为C、D,
且AC=3,B D=6,C D=11,则tanα的值为()
B
(A)(B)(C)(D)
311119
A
分析:根据已知条件可得∠α=∠CA E,所以只需求出tan∠CA E.α
根据条件可知△A C E∽B DE,所以AC CE3CE
=
BD ED611-CE
C E
图3
D
11
3
11
CE11
AC39
11
9
七、等比代换法
例7如图4,在Rt△ABC中,ACB=90,D⊥AB于点D,BC=3,AC=4,设BC D=α,tanα的值为()
(A)
(B)(C)(D)
435分析:由三角形函数的定义知tanα=DB DC,
由Rt△C D△B∽Rt ACB,
BC33
DC AC44图4
( :
锐角三角函数测试
1.比较大小:sin41°________sin42°. 2.比较大小:cot30°_________cot22°. 3.比较大小:sin25°___________cos25°. 4.比较大小:tan52°___________cot52°. 5.比较大小:tan48°____________cot41°. 6.比较大小:sin36°____________cos55°.
7、下列命题①sin α 表示角α 与符号 sin 的乘积;② 在△ABC 中,若∠C=90°,则 c=
α sinA 成立;③任何锐角的正弦和余弦值都是介于 0 和 1 之间实数.其正确的为(
)
A 、②③
B.①②③
C.②
D. ③
8、若 △R t ABC 的各边都扩大 4 倍得到 △R t A ′B ′C ′,那么锐角 A 和锐角 A ′正切值的关系
为(
)A.tanA ′=4tanA B.4tanA ′=tanA
C.tanA ′=tanA
D.不确定.
9(中考题) 1)如图(1)、 2),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都随着锐角的确定而确定, 变化而变化.试探索随着锐角度数的增大.它的正弦值和余弦值变化的规律.
(2)根据你探索到的规律,试比较 18°,34°,50°,62°,88°,这些锐角的正弦值的 大小和余弦值的大小。
(3)比较大小(在空格处填写“<”,或“>”,或“=” 号) 若 a =45°,则 sin α cos α ;若 α <45°,则 sin α cos α ; 若 α >45°,则 sin α cos α 。
( 4 )利用互为余角的两个角的正弦和余弦的关系,试比较下列正弦值和余弦值的大 小.sin10° 、cos30°、sin50° 、cos70°
10、在等腰三角形 ABC 中,AB=AC=5,BC=6.求 sinB 、cosB 、tanB 。
11、已知α 为锐角 4tan 2α -3=0,求 tan α .
所以上述 tan α = -
3
参
1 解:由正弦函数的正变关系可知 sin41°<sin42°.
2 解:由余切函数的反变关系可知 cot30°<cot22°.
3 解:由以上规律可得 sin25°<cos25°.
4 解:由以上规律可得 tan52°>cot52°.
5 解:化同名,∵cot41°= tan49°. ∴tan48°<cot41°. ∴sin36°>cos55°.
6 解:化同名,∵cos55°= sin35°.
7 分析:sin α 是一个数学符号△就象 ABC 一样,不能理解为△与 ABC 是积的关系.因此
①错;在△ABC 中,若∠C=90°,则 sinA= a c a
,c= ,所以②不正确;所以 A 、B 和 C 均
sin A
不正确,而③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选 D.
注意:sin α ·sin α =(sin α )2 可以写成 sin 2α 的形式.其它类推.
8 分析 锐角三角函数值等于相应边的比.因此,与边长度无关,与边的比值有关或说与
角大小有关.其正确答案是选 C.
注意:锐角三角函数值与边长度无关与角的大小有关.
9
10 如图,过 A 作 AD ⊥BC 于 D,则 BD=3,∵AB=5,∴AD= AB 2 - BD 2 =4,
∴sinB= AD 4 BD 3 AD 4
= ,cosB= = ,tanB= = .
AB 5 AB 5 BD 3
注意:已知三角形、四边形的边求锐角α 三角函数,首先把α 放入直角三角形中.
11 分析:锐角三角函数等于相应直角三角形边的比,显然 tan α >0,sin α >0,cos α >
3
应该舍去,其正确答案是 tan α = . 2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