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移动模架造桥机操作说明
山东博瑞路桥技术有限公司
二〇〇五年九月
一、 简介………………………………………………………2
二、 主要部件描述……………………………………………3
三、 移动模架安装施工流程图………………………………10
四、 主要拼装方法……………………………………………11
五、 混凝土的浇注及移动支撑系统的行走…………………17
六、 混凝土浇注前检查表……………………………………18
七、组织体系…………………………………………………20
八、质量保证措施……………………………………………21
九、安全保证措施……………………………………………22
一、简介:
MSS40-1350移动模架造桥机专为广州凫州大桥设计,今后可用于同等上部结构重量和跨度的其他工程。在用于其他项目使用时需对整体结构重新验算。
MSS移动模板支架系统主要性能
| 系统最小曲率半径 | 2000米 |
| 施工状态下主梁最大净挠度 | ≤跨径的1/500 |
| 纵向推拉能力 | 390KN/270KN 6台 |
| 横向推拉能力 | 300KN/200KN 12台 |
| 系统纵移速度 | 1米/分钟 |
| 系统适应桥梁最大纵坡 | ≤3% |
| 系统横移速度 | 0.5米/分钟 |
| 系统适应桥梁最大横坡 | ≤2% |
| 系统落模顶升能力 | 3600KN 0.35m×12台;3600KN 0.25m×2台 |
| 适合施工桥宽 | ≤15米 |
| 单孔施工跨径 | ≤40+8米(悬臂) |
| 最大承重砼荷载 | 1350吨 |
| 施工时适合的净高(梁底到承台) | ≥9.5米 |
| 外模分合 | 主梁带动外模升降和侧移 |
| 外模调节 | 通过调节横梁和模板间机械螺旋,调节标高。 |
| 内模组立 | 人工支立 |
| 内模调节 | 用双向螺杆调节 |
| 系统行走时抗倾覆稳定系数 | ≥1.25 |
| 序号 | 部件名称 | 重量(吨) |
| 1 | 外模板 | 125 |
| 2 | 横梁 | 40 |
| 3 | 主梁 | 180 |
| 4 | 鼻梁 | 60 |
| 5 | 推进小车 | 32 |
| 6 | 牛腿及支腿 | 80 |
| 7 | 后横梁 | 12 |
| 8 | 螺栓及拉杆 | 10 |
| 9 | C型梁 | 25 |
| 10 | 人行道护栏 | 10 |
| 合 计 | 574 | |
2.1主要结构件组成
MSS移动模架系统(move support system)是世界桥梁施工的先进工法,施工时无需在桥下设置模板支架,采用两个支撑在牛腿上的钢结构主梁支承模板系统,两主梁通过牛腿支架支撑在桥墩柱上。
本工程的30m、40m跨箱梁墩高从5.7m~26m不等,设计方案考虑30m跨与40m跨箱梁通用。施工时从30m过渡到40m时只需作微小变动即可满足40m跨施工要求。根据工程情况,我公司的设计方案采用自行牛腿式移动模架系统,施工过程中不需倒运牛腿,依靠系统自身将牛腿前移就位。移动模板系统主要由牛腿、主梁、横梁、C型梁、吊点横梁、前支撑横梁、外模及内模(选配)组成。每一部分都配有相应的液压或机械系统。各组成部分结构功能简介如下:
⑴牛腿:牛腿采用自行式牛腿,为横梁、三角桁架组合结构,通过墩身预留孔附着在墩身上。牛腿共有二对,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撑主梁,将施加在主梁上的荷载通过牛腿传递到墩身上。每个牛腿顶部滑面上安装有推车。并配有两个横向移动液压缸、两个竖向顶升主液压缸,顶升力 3600KN一个纵向顶推液压缸与四个牛腿竖向调节液压缸。主梁支撑在推车上。牛腿上表面与推车下表面分别镶有不锈钢板和塑料滑板。推车上表面安有聚四氟乙烯滑板,通过三向液压系统使主梁在横桥向、顺桥向及竖向正确就位。牛腿行进时,通过推车上的纵移液压缸驱动,使推车带着牛腿沿主梁下推进机构向前推进,中间不需要辅助设备。牛腿的行走详见后面“混凝土的浇注及模板的行走”。
⑵主梁:移动模架系统主梁为一对钢箱梁。根据计算,主梁刚度按最大挠度≤1/500施工跨径控制,最大净挠度控制在80mm以内。主梁截面尺寸为1800mm 2800mm,上、下翼缘板厚为20~30mm,腹板厚为12~16mm,主梁长度约为51.2m,分为四节,节间用高强螺栓连接。主梁前端设有鼻梁,长约为34.5m,分为三节,节间也用高强螺栓连接, 起到支架向下一孔移动时的引导和承重作用,并作为牛腿移位时的支撑纵梁。
⑶横梁:横梁为焊接工字钢形式, 跨中截面尺寸为900mm 300mm,同一断面上每对横梁间销连接,横梁上设有销孔,以安置外模支架。横梁通过机械支撑系统进行竖向和横向调整。
⑷ C型梁:C型梁为一根钢箱梁,下面设有垫梁、枕梁和两台2600KN液压缸。主要作用为悬吊MSS移动模架系统并带动主梁系统向前移动。
⑸吊点横梁:吊点横梁为一根钢箱梁,配两个竖向顶升主液压缸,顶升力 3600KN,具备两个功能。浇注完第一孔后,放置到混凝土箱梁悬臂端,通过液压系统悬吊主梁,行走牛腿。在每一联的第二孔及以后各孔时,通过吊杆将MSS移动模架系统后端吊起,与已浇注完毕的箱梁混凝土锁紧在一起,使新浇混凝土与已浇混凝土共同变形,防止新旧混凝土接缝处出现错台。
⑹前支撑横梁:前支撑横梁为钢箱梁,配两个竖向顶升液压缸,顶升力 0KN。通过吊杆将鼻梁前端吊起,横梁中间为销连接,下面设有千斤顶。主要作用为MSS移动模架系统牛腿纵移时,通过千斤顶将鼻梁端顶起,起到支撑横梁的作用。
⑺外模:外模由底板、腹板、肋板及翼缘板组成。底板分块直接铺设在横梁上,并与横梁相对应。每对底板沿横梁销接方向由普通螺栓连接。腹板、肋板及翼缘板也与横梁相对应,并通过在横梁设置的模板支架及支撑来安装。
外模板面板采用5mm的钢板,缘翼板及侧模纵筋采用不等边角钢,底板纵筋采用H型钢和不等边角钢。以起到减轻模板重量和增加模板刚度的效果。外模节与节之间的拼装形式见右图。
(8) 内模(选配):移动模架系统的内模系统可采用小块组钢模板或由买方自备的传统胶合板内模。
2.4移动支架系统的组装与施工
2.4.1移动支架系统的组装
⑴牛腿的组装:牛腿拼装时应先将支撑托梁穿在墩身预留孔上,再将牛腿横梁与三角桁架在桥与组装好后整体吊装至支撑托梁上,在牛腿顶面用水准仪抄平,再将前后两只牛腿将拉杆拉紧定位,以便使推车在牛腿顶面上顺利滑移。
⑵主梁安装:主梁在桥下组装完毕后,通过设在墩顶的临时桁架,通过液压油缸及吊杆整体吊装就位。
⑶C型梁:拼装时将C型梁上半部分预先拼装并吊装至桥面上方,然后拼装C型梁与主梁连接的下半部分。
⑷吊点横梁:拼装时只需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即可。
⑸前支撑横梁:拼装时在桥下拼好并将其一次性吊装到位。
⑹横梁及外模板的拼装:主梁拼装完毕后,接着拼装横梁,待横梁全部安装完成后,主梁在液压系统作用下,横桥向、顺桥向依次准确就位。在墩中心放出桥轴线,按桥轴线方向调整横梁,并用销子连接好。然后铺设底板和外腹板、肋板及翼缘板。
⑺各构件拼装顺序:
移动模架系统按如下工序进行拼装:牛腿的组装,主梁的组装及有关施工设备、机具的就位 主梁吊装就位 牛腿的安装 横梁安装 铺设底板、安装模板支架 安装外腹板及翼缘板、底板 内模安装 安装C型梁。
2.4.2移动模架系统的施工原理和工艺流程
⑴模板的调整:移动模架系统预拱度的调整是施工中重点,移动模架系统挠度值的来源要考虑周全,挠度值的计算要尽量结合实际情况。该移动模架系统的挠度值主要有五部分组成:
a混凝土自重产生的挠度值;
b由后悬臂吊杆集中力产生的挠度值(第二孔以后各孔考虑此值);
c预应力钢束张拉产生的反拱值,支点间按抛物线计算;
d牛腿间钢板层间压缩产生的挠度值;
e后悬臂吊杆伸长产生的挠度值。
⑵混凝土的浇注及移动支撑系统的行走:
每一联第一孔桥上部箱梁浇筑完混凝土并张拉预应力钢束后,利用顶升油缸落模,使主梁下移带动模板脱离桥身,落到主梁底面离小车滚轮100mm左右距离,将主梁用吊杆在已浇桥面上的后吊点C梁和吊点横梁处固定,此时鼻梁前端的前横梁支撑在墩顶上。然后拧紧小车挡柱上的螺母,小车挂架挂在主梁上。伸出挂架上的四个油缸,吊起小车,此时牛腿随小车一同被吊起,卸掉牛腿间的连接销,通过小车上的横移油缸将牛腿从墩中移出,脱离墩柱,小车及牛腿就挂在主梁上。推动小车上的纵移油缸,小车带着牛腿在主梁上纵移。当两组牛腿各行进一孔距离,到下一桥墩时,小车横移油缸顶推将牛腿插入墩中,如果高度有偏差,可用挂架上油缸进行调整,两侧牛腿插入预留孔后,抄平牛腿上平面,穿上销子。牛腿自行、安装完毕。待前后两对牛腿全部就位后,顶升油缸带动主梁继续下落至小车滚轮上,拆除中吊点吊杆,拆除前横梁上的横向连接销,并通过C型梁上的横移液压系统和小车横移液压系统横移,带动主梁及模板横向打开,通过纵移液压系统顶推主梁,带动MSS移动模架系统向前纵移至第二孔浇注位置,横向合模,连接横梁,顶升至浇注位置。调好模板后,安设底板及腹板钢筋、预应力钢束、安装内模板,顺即安设顶板钢筋及预应力钢束,全部工序验收合格后浇注箱梁混凝土。箱梁混凝土整孔一次浇注完成,由悬臂端向已浇梁段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