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字取材: 何權峯
看一個人的身價,要看他的對手;看一個人的品格,要看他的好友。
看一個人是否好命,要看跟誰比;
看一個人是不是人才,要看擺在那裡。
看一個人能爬多高,要看根基多深;
看一個人能裝進多少,要看他空掉多少。
看一個人有沒有自信,要看他是否真的相信;看一個人能否度過難關,要看他的人生觀。
看一個人是否達成願望,要看他能否克服慾望;看一個人能否成就大事,要看他是否注意小事。
看一個人是否成功,不是看他要贏多少人,要看他成就多少人;看一個人的結局,要看他有多大格局。
想像你是一個杯子,你能裝多少水,了不起就這麼一小杯,對嗎? 你拿一加侖的容器,就裝載一加侖的水。
決定你接收多寡的,是你容器的大小,至於接收的內容是什麼並無差別。
不管是侮辱、批評、攻擊,或是得失、成敗,對一個心胸『開闊』、有『大器量』的人來說,就像一個大湖,如果你丟一把火把,它很快就會熄滅。
你丟進一包鹽,很快就會被稀釋。反過來,如果你把一大把鹽倒入一杯水中,這杯水能下嚥嗎?
當人遇到一點小問題、小困難,為什麼那麼容易生氣、挫折、難以消受? 沒錯,是因為格局太小。
宋朝蘇軾的【後赤壁賦】中有兩句話:『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在高山的反襯下月就變小了,當水落下石子就顯露出來。
人不也一樣,當失意、山窮水盡時,最能顯露一個人的真實面貌–氣度變大,抱怨就變小。
胸襟變寬,路就變廣;格局夠大,問題就消失不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