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12:57:00
文档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托里拆利C.亚里士多德D.牛顿2.下列关于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D.人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3.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4.工人师傅经常在机器上加润滑油,这是为了(
推荐度:
导读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托里拆利C.亚里士多德D.牛顿2.下列关于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D.人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3.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4.工人师傅经常在机器上加润滑油,这是为了(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     )

  A. 伽利略           B. 托里拆利           C. 亚里士多德         D. 牛顿

2. 下列关于力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B. 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

  C. 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     D. 人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

3. 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

  A.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B. 书包背带做得较宽

  C. 斧刃磨得很锋利                      D. 在铁轨下面铺枕木

4. 工人师傅经常在机器上加润滑油,这是为了(     )

 A. 变滑动为滚动从而减小摩擦           B. 减小压力从而减小摩擦

 C. 使接触面变光滑从而减小摩擦         D. 通过使接触面分离的方法来减小摩擦

5. 下列受力示意图中,正确的是(     )

                    

                         

6. 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大气层是这个家园的保护伞,没有它人类将无法生存。请你想象一下,加入地球周围没有了大气层,以下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物体的重力                   B. 水往低处流

C. 将衣服上的灰尘抖下                           D.用吸盘挂钩挂衣服

7. 下列几个验证性小实验中,错误的是(     )

A. 快速拉动静止的小车,小车上竖立的木块会向前倾倒,说明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

B. 把栓有重物的细线悬挂在任何地方发现细线始终与水平面垂直,说明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C. 把两个塑料吸盘对挤在一起,发现它们很难拉开,说明大气存在压强

D. 向两张自由下垂的纸中间吹气发现两纸向中间靠拢,说明流体中流速越快的位置压强越小

8. 下图是某地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图像,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海平面处的大气压是0Pa

B. 在7km处的大气压为41Pa

C. 海拔每增加1km,大气压强减小10Pa

D. 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9. 下列关于研究方法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通过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力的三要素,运用的是模型法

B. 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易使物体下落破碎,但利用这一点悬挂物体,这是缺点列举法

C. 由增大摩擦的方法想到减小摩擦的方法,运用的是逆向思考法

D. 通过U形管两边液面高度差来显示液体内部的压强大小运用的是放大法

二、不定项选择题

10. 下列关于物理概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 物体受到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改变

C. 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D.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大小有关

11. 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前进时,下列几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     )

A. 汽车的重力和汽车对地面的压力     B. 汽车受到的阻力和汽车的牵引力

C. 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和汽车的重力   D. 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

12. 如图,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把小车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进行实验,目的是避免摩擦过大对实验造成影响

B. 只要两小盘中砝码质量相等,且拉力方向相反,小车就会静止

C. 若将两边的小盘沿同一方向拉小车,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说明二力方向相反才有可能平衡,这是运用了反证法

D. 实验说明,只要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13. 先把一块砖放在水平地面上,再沿图中虚线截为相同两块后再平叠在一起,则前后两次(     ) A. 砖对地面的受力面积之比为1:2    B. 地面对砖的支持力之比为1:1

C. 砖对地面的压力之比为2:1        D. 砖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1:2

14.如图所示,在探究液体压强特点的过程中,将微小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水中,下列做法能够使压强计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增大的是 (盐水密度大于水) 

A.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B.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同样深度的盐水中

C.将压强计的金属盒的橡皮膜转向超下的方向

D.保持金属盒深度不变,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在盛水的底面积大的烧杯中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平衡力的作用下,物体一定出于静止状态

B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C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的两个力,一定是一对平衡力 D彼此不互相接触的物体不可能产生力的作用

16、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马拉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马拉车的力等于车拉马的力

B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会越来越大,是因为他受到的重力越来越大

C力的作用不是使物体运动,而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D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会运动,没有力作用,物体就会停止下来

专题一:力

1.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课题探究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器材弹簧测力计、质量为100g的钩码若干

方法与

步骤

①把一个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如右图所示,则此测力计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         ,当指针       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钩码所受的重力大小,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指针对应的刻度线      ;请把数据读出并填写在表格中空白处。

②逐次增挂砝码,分别测出它们所受的重力,记录在表格中。

表格和

图像

质量m/kg

0.10.20.30.40.5
重力G/N

 1.522.5
请用描点法作出G-m关系图像

结论分析表中数据或者图像,可以得出结论:                                  。

2.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游泳时,为什么用手和脚向后划水,身体反而会向前进?

  答:游泳时,用手和脚向后划水,给水一个向后的力,由于                     ,因此水就会给人一个向        的力,所以人就前进了。

(2)请在右图中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3)一辆汽车的质量是3t,求这辆车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专题二:运动和力

3.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牛顿第一定律:

器材刻度尺、带斜面的长木板、毛巾、棉布、              

     毛巾表面               棉布表面                    表面

步骤  实验中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高度自由下滑(目的是使小车到达水平面的初始速度          ),分别在毛巾表面、棉布表面和木板表面上运动(通过改变接触面的

              来改变阻力大小),并测量出小车运动的距离,计入下表。

数据表格

接触面

受到的阻力大小小车运动的距离
毛巾18.30
棉布较大26.83
木板

                       小车在木板表面上运动的距离

现象接触面越             ,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

结论与

方法

说明:小车收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的越         。

进一步推理:运动的物体不受力,它将                           运动。

斜面实验中阻力逐次减小的设计运用了                的研究方法。

(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过程①如图甲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木板上沿水平

方向做              运动,读出测力计示数。

②如图乙所示,在木块上加钩码,改变木块对木板的

          ,再做两次实验,并记下数据。

方法结论通过弹簧测力计示数来表示摩擦力大小,这是运用了             法。

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            越大,摩擦力越大。

4.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为什么人从行驶的车身跳下时容易摔倒?

答:人从行驶的车上跳下时,脚由于受到        而被迫停止,而身体由于具有        ,还要继续          ,所以容易摔倒。

(2)请画出物块在斜坡上静止的受力示意图。

得分专题三:物态变化

(本专题满分23分,共2个小题,第5小题12分,第6小题11分)

5. 回顾实验和探究:(将下列实验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实验过程①如图甲,把小桌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②如图乙,在桌面上放一个砝码,增大对泡沫塑料的          ,观察到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变    。

③如图丙,把小桌反过来增大与泡沫塑料的        

     ,观察到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比乙        。

结论对比图甲和图乙可知:            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对比        两图可知:压力一定时,         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

器材透明盛液桶、

水、

盐水、

               。

装置图
方法与

结论

①本实验是通过观察U形管两侧液面             的变化而知道压强大小变化的。

②比较甲、乙两幅图,可以得出:                                         。

③比较      两幅图,可以得出:在液体内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④比较乙、丁两幅图,可以得出:在相同深度时,液体的          越大,压强越大。

6.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火车站的站台都有一道安全线,要求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为什么?

答:当火车高速通过时,火车和站台边战力的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变       ,压强变        ,比人外侧的空气压强         ,这样人就有可能被压向火车而卷入火车轮下的危险。所以乘客必须站在安全线外候车。

(2)请根据人造连通器——船闸的示意图,说明船从上游驶向下游时船闸的工作原理。

答:当有船需要经船闸从上游到下游时,首先要          下游阀门B、

          上游阀门A,使上游水道和          构成一个连通器,当闸室水面上升到和上游水面相平后,        上游闸门C,船驶入闸室;船行至下游闸门时,         上游闸门C和阀门A,         下游阀门B,使闸室和         构成一个连通器,当闸室水面下降到和下游水道的水面相平后,        下游闸门D,船就可以驶向下游。

 

(3)一艘轮船在深20m的河水中,船底距河底5m,在船底有一个面积为4×10-4m2的小阀门,求:

①船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多大?②小阀门受到水的压力多大?

专题四:综合能力

7. 综合问答:

以下是小明一家旅游时看到的几个场景,请从中挑选出2个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解释:

①下雪后路面结冰,坐公交车时发现公交车为了乘客安全都安装了防滑链;

②到水电站参观时,发现堤坝修成上窄下宽的梯形;

③喝盒装牛奶时,用到的塑料吸管一端很尖;

④旅途中爸爸感冒了,浑身疼痛,妈妈给爸爸把火罐进行治疗,拔罐的位置凸起。

(1)解释场景         :

 

 (2)解释场景         :

 

 

 9. 综合计算题:

1).质量为50 t的坦克对水平路面产生的压强是105 Pa.求它每条履带和地面的接触面积.

2).如图所示,一个方桌重75 N,桌上放有一台质量为20 kg的电视机,桌子每只脚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是25 cm2,求桌子对地面的压强.

3).如图1—4—3所示,两长方体A和B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受重力10牛,B受重力30牛,已知A对B的压强与B对地面的压强之比为3∶2,则A与B的底面积之比为多少?.

4).一钢精水壶的质量为1千克,平面壶底的直径和壶的深度均为20厘米,容积为4×10-3m3,壶中装满水置于水平桌面上.求:(1)水对壶底的压强是多少? (2壶底对桌面的压强是多少

5).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45N,深40cm的水.求:

(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

6).一油库装煤油的油罐中盛有4米深的煤油,在距底部0.5米处发现有一个半径为2厘米的圆形漏油孔,求:

(1)煤油对罐底的压强多大?

(2)小孔处煤油的压强多大?要想堵住这个孔,至少需要在罐壁处施加多大的力?(煤油密度p=0.8×103千克/米3)

7).一平底玻璃杯放在水平桌面上,内装150g的水,杯子与桌面的接触面积是10cm2,如图所示。(1)求出水对杯底的压强;(2)若桌面所受玻璃杯的压强是2.7×103Pa,求玻璃杯的质量。 

 

8).小明站在自己家的阳台上,通过绳子提升一个质量是40kg的木箱,已知小明的质量是60kg,他一只鞋子的底面积大约是200cm2,求:匀速提升过程中小明对阳台地板的压强多大?(请在方框中画出小明的受力示意图)

 

 

 

 

 

 

 

 

专题五:创造与探究

10. 归纳式探究——金属杆的伸长:

  科学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金属杆的伸长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

  现在,我们要知道一根长度为2.5m、横截面积为0.8cm2的金属杆A,最大伸长0.4cm时能承受的拉力。但是直接对A进行测试有困难,因此我们就对同种材料制成的不同规格的样品进行了测试。测试中,所用拉力始终为1000N,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长度l/m

横截面积S/ cm2

伸长△l/cm

10.050.16
40.100.32
10.100.08
20.050.32
40.200.16
  请回答:

(1)在对样品进行测试时,采取如图装置,这主要运用了(      )

     A. 模型法                  B. 类比法

     C. 分类法                  D. 放大法

(2)分析数据可知,金属杆伸长的长度与金属杆的长度成          ,与金属杆的横截面积成

            。(填“正比”或“反比”)

(3)金属杆A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             N。

 

 

 

11. 问题解决:

  小明想比较矿泉水和可乐两种饮料的密度大小,他找到一个烧杯、一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一块橡皮膜、细线、刻度尺,请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1)写出实验的步骤。(可配图说明,图画在方框内)

(2)写出比较两种饮料密度大小的原理和方法。

 

文档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

八年级物理期中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物体运动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A.伽利略B.托里拆利C.亚里士多德D.牛顿2.下列关于力的表述,正确的是()A.只有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B.物体不接触就一定没有力的作用C.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D.人推墙,人先对墙有推力,墙后对人有推力3.下面的四个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B.书包背带做得较宽C.斧刃磨得很锋利D.在铁轨下面铺枕木4.工人师傅经常在机器上加润滑油,这是为了(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