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系统无论大小,都是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的
B.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它们彼此交错连接,形成食物网
C.动物和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2.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这都体现了( )
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 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
3.右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图解,甲、 乙、丙分别代表不同的生物类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
B.甲是生产者,乙是分解者,丙是消费者
C.甲是分解者,乙是消费者,丙是生产者
D.甲是分解者,乙是生产者,丙是消费者
4.我们平时吃的蔬菜,绝大多数来源于( )
A.被子植物 B.裸子植物 C.藻类植物 D.蕨类植物
5.关于大气中的碳和氧能够维持平衡,正确的说法是( )
A.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生物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被植物的光合作用利用了
C.植物产生的氧气与动物产生的二氧化碳维持平衡
D.细菌和真菌在碳和氧的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6.下列综合公式中,A和B分别表示( )
A.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B.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C.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D.蒸腾作用和呼吸作用
7.脑的神经细胞构有许多突起;心脏主要由能收缩的肌肉组织构成,这说明以下哪个生物学的观点( )
A.器官由一种组织构成 B.器官由四种基本组织构成
C.器官功能影响其结构 D.器官的结构特点与功能相适应
8.“南橘北枳”是因为( )
A.基因内部发生改变 B.基因组成改变 C.环境条件改变 D.基因成倍增加
9.生长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状,肉质茎有贮水功能,这表明生物具有( )
A.应激性 B.适应性 C.遗传性 D.变异性
10.水稻叶肉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的( )
A.线粒体 B.叶绿体 C.线粒体和叶绿体 D.液泡
11.显微镜的结构中,能使物体放大的结构是( )
A.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 B.目镜和物镜
C.载物台和遮光器 D.反光镜和镜筒
12.某校七年级一同学患有严重的佝偻病,你认为该同学体内可能缺乏下列哪组物质( )A.维生素A、钙 B. 维生素B、铁 C. 维生素C、碘 D. 维生素D、钙
13.下列关于心脏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左心室连通肺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
B.心脏壁的厚薄不同,心室壁厚于心房壁,左心室壁厚于右心室壁
C.心房里流动着动脉血,心室里流动着静脉血
D.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都有只能开而不能关闭的瓣膜
14.植物的根、茎、叶,在生物的结构层次上属于( )
A.细胞层次 B.组织层次 C.器官层次 D.个体层次
15.产生听觉和视觉的感受器分别是( )
A.鼓膜和视觉中枢 B.听觉中枢和视网膜
C.耳蜗和视网膜 D.听觉中枢的视觉中枢
16.下列有关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女儿的来自母方,儿子的来自父方
B.像父亲的来自父方,像母亲的来自母方
C.体细胞中基因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基因中,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D.没有一定的规律,各种情况都有可能
17.如今,一种叫甲型H1N1流感的传染病正在世界上几十个国家和地区肆虐。为了防止此病传入我国,党和高度重视,卫生防疫部门和海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①停飞了从重灾区墨西哥城飞往上海的航班②将患者(疑似患者)及与患者(疑似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进行隔离治疗或医学观察③对从疫区回来的人员及携带的物品进行全面仔细的检疫和消毒④建议我国公民近期不要到美国及墨西哥等地旅游等等。关于这四项措施,分别属于预防传染病中的哪一项( )
A.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B.切断传播途径、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C.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
D.控制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切断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18.下列哪一种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态度( )
A.早晨起床漱口后喝杯温开水 B.患重感冒及时治疗,以免诱发病毒性心肌炎
C.不抽烟、不喝酒 D.能吃就尽量多吃点,“民以食为天”嘛
19.某同学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设计了如下的实验。从该实验可知:他在研究的影响大豆发芽的因素和变量是( )
| 花 盆 | 光线情况 | 温 度 | 水 |
| 甲 | 向阳处 | 20℃ | 适量 |
| 乙 | 向阳处 | 20℃ | 缺水 |
20.关于生物遗传和变异的概念,错误的叙述是( )
A.遗传和变异是通过生殖和发育实现的
B.亲代把性状传递给了后代
C.性状遗传的实质是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了后代
D.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8分)
21.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时,生命开始于__________。昆虫都是进行__________生殖;嫁接属于植物的__________生殖;蝌蚪变成青蛙属于__________发育。
22.所有生物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时都需要___________作为动力,这些能量是生物细胞的___________结构,在有___________时通过_______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来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又是绿色植物通过_____________作用,绿色细胞的叶绿体中的___________把__________能转变成__________能贮藏在其中的。根据光合作用的原理,在农业生产上,为了达到粮食的高产和稳产,农作物应该____________。
23.生物只有____________环境或____________环境才能生存,但也能____________环境和____________环境。“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识图简答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24.根据人体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形成卵细胞过程中,体细胞每对染色体中
的 条进入卵细胞。
(2)人体的正常受精卵中有 染色体。精子
和卵细胞中有__________染色体。
(3)双眼皮由显性基因A控制,单眼皮由隐性基因a控制,如图所示,父亲表现出 眼皮,母亲表现出 眼皮,子女中是双眼皮的比率是 ,其基因组成是 。
(4)若图中的受精卵发育成女孩,再生一个女孩的机率是 。
25.某化工厂建设在河流的上游,由于化工厂不断向河流中排放污水,导致河流受到严重污染,下图为该河流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生物体内的小点表示有毒物质。请回答:
(1)A为浮游藻类植物,藻类植物通过 作用制造有机物,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来源;藻类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同时释放 气,满足水生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
(2)鱼适于水中生活的特征有:用 呼吸,用鳍游泳。
(3)小鱼、大鱼都属于鱼类,虾、水蚤都属于节肢动物,我们根据生物的 和生理特征对生物进行分类。
(4)写出图中食物链(字母标号): 。
(5)化工厂排放的污水中的有毒物质将随着食物链不断地积累,
图中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生物是 。
四、科学探究和分析说明题(每小题或每空2分,共14分)
26.我国汶川县等地5月12日时发生了8.0级大地震,请你分析其中的生物学问题。
(1)有些灾民被埋在瓦砾中,生命垂危;许多灾民缺少饮水、食品、衣服和医药;更多民众风宿露餐。你认为首先要( )
A.抢救被埋群众,拯救生命 B.给已无生命危险的灾民提供饮食
C.给已无生命危险的灾民提供医药 D.给已无生命危险的灾民提供帐蓬
(2)给缺少饮水和食物的灾民应该首先提供_____________。
(3)有许多蟾蜍灾前成群结队地逃离灾区,说明生物对刺激能___________。
(4)地震过后,容易发生传染病。为所有的民众注射有关疫苗,这是预防病流行中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医务人员给灾区喷洒消毒药剂,这是预防病流行中措施中的_________________。
(5)你已经做了或准备做哪些向灾区人民奉献爱心的活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生物中考综合模拟题(2)
答案
1.C 2.A B 3.4.A 5.A 6.A 7.D 8.C 9.B 10.C 11.B 12.D 13.B 14.C 15.C 16.C 17.B 18.D 19.D 20.B
21.受精卵 有性 无性 变态 22.能量 线粒体 氧 呼吸 光合 叶绿体 光 化学 合理密植 23.适应 依赖 影响 改变 生物适应环境
24.(1)一 (2)23对 23条 (3)双 单 100﹪ Aa (4)50﹪ 25.(1)光合 氧(2)鳃 (3)形态结构 (4)A→B→C→D→E (5)E
26.(1)A (2)饮水 (3)产生反应 (4)保护易感者 切断传播途径 (5)捐款 捐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