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传动
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答: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带与带轮之间的磨损,打滑和带的疲劳破坏。
设计准则:在传递规定功率时不打滑,同时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和一定的使用寿命。
2.带的打滑?
在一定的初拉力F下,带与带轮接触面间的摩擦力总和有一极限值,当带所传递的圆周力大于这一极限值时,带与带轮间发生明显的相对滑动这种现象称为打滑。
<打滑的害处:1.使从动轮转速急剧下降2.使传动失效3.加剧带的磨损>
3.弹性滑动和打滑的区别?
弹性滑动是由拉力差引起的,主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产生弹性滑动,所以弹性滑动不可避免。
打滑时由于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4.带张紧?
两种方式:1.调整中心距 2.张紧轮方式
<张紧轮一般设置在带松边内侧靠近大轮处;若设置在外侧时,应靠近小带轮,以增加包角提高带疲劳强度。>
二 齿轮传动
1、齿轮常见的失效形式?
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胶合、齿面点蚀、 齿面塑性变形
2. 齿轮设计准则?
1、闭式软齿面:齿面点蚀是其主要失效形式,应先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齿轮主要参数和尺寸,然后再按弯曲疲劳强度进行校核齿根弯曲强度。
2、闭式硬齿面:轮齿折断是其主要失效形式,应先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确定其模数和其他尺寸,然后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进行校核齿面的接触强度。
3.开式齿轮:失效形式是齿面磨损,应按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进行设计计算 ,无需校核接触疲劳强度。
轴承
1.轴承的功用是:支撑轴及轴上零件、保持轴的回转精度、减少转轴与支撑之间的摩擦及磨损。
2.轴承的组成:内圈、外圈、滚动体、保持架
3.轴承分类
(1)
(2)按滚动体分:球轴承、滚子轴承
(3)工作能否调心:调心轴承、非调心轴承
(4)按内外圈是否可分 分为可分离轴承和不可分离轴承
(5)按公差等级:0、6、5、4、2、其中2级精度最高 0级为普通级
4.滚动轴承代号:
前置代号、后置代号、基本代号(轴承类型代号、尺寸系列代号内径代号)
滚动轴承类型代号
调心球轴承 | 1 |
圆锥滚子轴承 | 3 |
推力球轴承 | 5 |
深沟球轴承 | 6 |
角接触球轴承 | 7 |
失效形式:疲劳点蚀、塑性变形、磨损
设计准则:一般转速(10r/min 对于低速轴承(n<1r/min)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 、应以不发生塑性变形为准则进行静强度计算。 5.滚动轴承寿命 (1)寿命:轴承中任一元件首次出现疲劳点蚀前轴承所经历的总转数或在恒定转速下总工作小时数。 (2)可靠度:在同一工作条件下运转的一组接近相同的轴承能达到会超过某一寿命的百分率。 (3)基本额定寿命:一批同型号的轴承在相同条件下运转时,90%的轴承发生疲劳点蚀前运转的总转数或在恒定转速下工作的总小时数。分别用L10和 L10h 表示 (4)基本额定动载荷(C):基本寿命为转时轴承能承受的最大载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