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5:00:57
文档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实验学时:6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
推荐度:
导读《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实验学时:6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

(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种子学  学时:32    实验学时:6    学分:2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操作技术,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课程教学应力求使学生弄清基本原理,掌握基本内容,熟悉操作规程,能解决种子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 绪论

1、教学内容

种子的涵义,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的内容和任务,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2、教学基本要求  

掌握种子的涵义,了解种子学科的历史与发展,种子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种子学在实施种子工程中的作用。

3、重点和难点:

重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类型

难点:植物学种子和农业种子区别

第二章 种子的形成与植物学分类

1、教学内容

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种子的植物学分类;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双受精作用及种子的形成和发育过程,熟悉种子的一般形态和构造,了解种子的植物学分类,并从专业的角度对主要农作物种子的形态和解剖构造有个充分的认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皮上的构造及其与胚珠类型的关系;种子的发育和形成过程;种子的形态结构;主要农作物种子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特点;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难点:胚囊的发育和结构;双受精过程及意义;运用种子形态构造特点进行种子鉴别的方法

第三章 种子的化学成分

1、教学内容

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及其含量;种子水分;种子的营养成分;生理活性物质;其他化学成份;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因素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种子的主要化学成分,理解环境条件对种子化学成分的影响。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子中化学成分的差异、分布与种子的品质改良、综合利用;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种子中主要营养成分及其与品质的关系;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与品质育种的关系。

难点:种子中水分的存在状态与安全水分的确定;影响种子化学成分的因素及其与品质育种的关系。

第四章 种子的休眠

1、教学内容

种子休眠的概念和原因、机理;禾谷类、棉花及芸苔属种子的休眠;硬实;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种子休眠的控制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子休眠的意义和原因,种子休眠的机理,掌握控制种子休眠的措施,熟悉禾谷类、棉花及芸苔属种子的休眠原因及生产上解决措施。了解种子休眠的生理机制。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子休眠的意义和原因,种子休眠的,控制种子休眠的措施。

难点:种子休眠的意义和原因,种子休眠的,控制种子休眠的措施。

第五章 种子活力

1、教学内容

种子活力的概念及意义;种子活力的生物学基础;种子活力的测定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子活力的概念和意义,影响种子活力的因素,以及熟悉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子活力的概念及其与发芽力、生活力的关系;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贮藏条件;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难点:种子活力的概念及其与发芽力、生活力的关系;影响种子活力和寿命的贮藏条件;种子活力测定的方法原理

第六章 种子的寿命及劣变

1、教学内容

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分类;种子寿命的育影响因素;种子衰老的原因和机理;种子寿命的预测和陈种子的利用

2、教学基本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子寿命的概念与分类,种子寿命的差异及类型,以及影响种子寿命的因素,熟悉种子寿命预测方法。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其分类;影响种子寿命的贮藏条件

难点:种子寿命的概念及其分类;影响种子寿命的贮藏条件

第七章 种子的萌发

1、教学内容

种子的吸胀、萌动和发芽;种子萌发过程的生理生化变化;种子萌发的生态条件;促进种子萌发的方法;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萌发特性

2、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其生理生化特点,以及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熟悉主要农作物的种子萌发的过程、特点和要求。

3、重点和难点:

重点:种子的萌发阶段及其特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规律,种子萌发的温度三基点及其利用。

难点:种子萌发过程中的物质与能量代谢,种子萌发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规律,

四、学时分配

章节主要内容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作业

课外

其它小计
讲授实验讨论习题
第一章绪论22
第二章种子形态结构及植物学分类426
第三章种子化学成份44
第四章种子的休眠44
第五章种子活力347
第六章种子的寿命与劣变33
第七章种子萌发44
合计24630
五、相关课程的衔接

本课程宜安排在植物学、植物生理学、生物化学、植物遗传学、作物育种学等专业基础课后,内容上注意与以上课程的衔接,并避免不必要的重复。

六、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主要参考书:

1、《被子植物胚胎学》,胡适宜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2、《种子生理》,傅家瑞编著,科学出版社,1985  

3、《种子加工》,孙庆泉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4、《种子生理研究进展》,徐是雄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87,

5、《植物发育的分子机理》,许智宏、刘春明主编,科学出版社,1998

6、《国家95’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中国标准出版社,1995

7、《种子学》毕辛华,戴心维主编,农业出版社,1998

8、《种子学》,颜启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七、实验教学

实验一、主要植物种子的形态和构造

实验二、种子平衡水分的测定

实验三、种子活力测定

《种子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种子学    实验学时:6        实验学分:1.3

一、本实验课的性质、任务与目的

本课程是种子学的实验,具体到教学内容上则是重在让学生掌握不同种子的形态构造特征及其与形成发育的关系,常用种子生理特性的测定方法, 使学生建立起种子质量与种子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适宜的加工贮藏措施有利于种子质量保持的概念,为学生将来从事种子科学研究和种子经营管理奠定良好的专业技术基础。

 二、本实验课的基本理论

《种子学》是一门技术理论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加深对种子和种子生物学基础理论的理解和认识,熟悉所用仪器的原理,学会使用和维护。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记忆、分析归纳,学会种子形态、生理的测定方法。为相关课程的学习和未来科学研究及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由指导教师讲解实验的基本要求、目的、操作规程及注意事项。

2、分组实验,每个实验的学时1~2学时,由学生操作完成。

3、要求学生课前预习,严格遵守实验课守则,认真实验,按时完成实验报告并进行考核。

四、实验项目的设置与内容提要

序号实 验 项 目学时类型要求内 容 提 要
1主要植物种子的形态和构造2验正必开使用解剖镜观察十余种代表性种子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并绘图,测定种子的长宽厚
2种子平衡水分的测定2验正必开利用盐饱和溶液测定一定温湿度条件下的种子平衡水分
3种子活力测定2演示必开使用培养箱、老化盒等测定种子的活力
五、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

1、每次实验必须由指导教师点名,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

2、实验结束后,指导教师对每份实验报告进行批改、评分;

3、考核与课程同步,实验考核考分占课程总分数的10%。

六、本实验课配套教材

《种子学》,颜启传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种子学》毕辛华,戴心维主编,农业出版社,2008

执笔人:赖丽芳 教研室主任审核签字:    系主任审核签名:

 

文档

(完整版)种子学教学大纲

《种子学》课程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课程编号课程名称:种子学学时:32实验学时:6学分:2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种子学是研究作物种子的特征特性、生理功能和生命活动规律,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一门应用学科,是农学、农师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本课程的教学,旨在使学生系统了解种子的形态构造、化学成分的特点及其与生理功能的关系,种子发育、成熟的过程和特点,种子休眠、活力、寿命、萌发及种子处理的概念、机理及其变化规律、措施,并运用这些理论来阐明种子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的技术原理,熟练掌握种子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