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横亘了几千个夜晚的长空,凋零了几载的落叶,幻灭的梦境在那个残月的夜晚中重圆。踏着盛唐的万幅泼墨而来,被那南下的金戈铁马追逐着,宋的漂流瓶泊在我思绪的港湾,荡起一丝涟漪,久久无法平息……
宋是带领人们突破黑暗的黑暗英雄,在中国古代最混乱的大地上积蓄了几百年,它来了。没有唐那令世界瞩目的曙光,没有清那令后人警戒的号角,像一个天真的孩子用它与生俱来的善良来抵抗着世界的,他拿起武器,却还是受伤了。
宋是个性情中人,抑郁时豪放,“大江东去浪淘尽……”;伤感时沉吟,“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用最华丽的外表包装最疼痛的伤口。风阵阵掠过,还是会痛。宋,你的悲愁,酿成了古时最凄美的明月,我抬头望向你,洒下最皎洁的光亮。
货栈中,捧起那景德镇的青花瓷,端详着烟雨般笔墨的浓淡,世界终归于青白的片刻宁静。我换上一缕缕绸缎真丝,踏过那清明上河的繁忙,熙来攘往的笑声蔓延。回眸,苏州园林的亭台楼阁不覆烟雨中,此时,抚摸过来时的砖瓦,指尖处的些许淡意,让我爱上了这个婉约中不失亲切,宁静中不失热情的宋。
戏台前,艺人传颂着岳飞的雄姿,叫好声响成一片,我在旁观摩着血气洋溢的脸颊。泉州出海的船只渐行渐远,岸上涌动着的人群的挥手,在道一声平安。我的挥舞漂泊在远去的船上,送走那宋的人。宋依然用它的博大,旷远,深情,凝望我这初来的人。
我爱上了这个眼神,拥有这个眼神的宋。
边疆上,英勇神武的岳家军驰骋沙场,有力的步调,洪亮的口号,激荡着,拨动着我的心弦。为国的守护,为情为义,是战士们最后的拼搏,凝成了血海,空旷大地飞鸟生那么鲜明,是一种绝望的寂静。报国心摔碎在山河破灭的土地上,沾满尘土。我爱上了这绝望中仍不放弃,仍战斗着的宋,那刚强使我肃然。
铁马冰河入梦来了宋的坚毅,凄凄惨惨述说了宋的多情,浪淘尽了宋的无奈……
梦里相会,宋……
没有宋词
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积贫积弱的时代,华夏儿女的英雄气概在那偏安一隅的小朝廷管治下,欲伸不能,欲展不得。也许有人会说,那是一个文盛武衰的年代,心怀叵测的“文人”用他们拿惯的笔轻轻钩划,就划出了一个民族的耻辱与悲壮。
然而,当我想起千年前的那个王朝时,我的脑海中总会浮出这样的画面:青藤静静地攀在残破的古墙上,空气中浮着淡淡的清香,一位素淡的女子,手执花灯,莲步轻移,她的脚下,是那些词人婉约的韵脚。
只论婉约,许是以偏概全。但是那个王朝,真的是多雨季,淋漓在雨中,让我想起了晓风与残月、落花与笙箫。
曾经,想要做一个那样清澈婉约的女子,行走在羽扇纶巾之间,在落花中,看微雨中燕飞,绿柳如烟中墨笔生香,只求在宋代那华美的锦缎上留下韵短而味长的一笔;曾经,也想学易安凄婉优柔,随手斟杯清酒,就能盛满离人的眼泪,书页间点曲轻歌,便能唱尽万古痴情。
然而,现在是一个没有宋词的时代。
人类文明的进步,数字时代的到来,那个精致玲珑的朝代,早已浓缩成淡淡的疏影,在墨香古卷中沉淀下去。骢骏驰骋,快不过手中鼠标轻点;绿蜡红烛,亮不过高楼酒绿灯红。在那本该丝弦弄音、霓裳轻舞的七夕之夜,还有谁会看那纤云暗渡;素笺成灰,相思成灾,赤裸裸的爱恨情仇随意抛出的今日,又会有哪家女子“和羞走,却把青梅嗅”?
这是一个欲望充斥灵魂的年代,充足的物质让我们安逸,流行的泛滥,语言的苍白晦暗,让豪放与婉约都已成为逝去的远景。黯然回首间,钢筋水泥的丛林,市井巷陌的攘攘冠盖,使暗香疏影早已成为沧海桑田,还有谁肯闲情雅致地栏杆拍遍,欲说还休?
我们总在叹息世路难行,叹息良辰美景虚设,又有谁肯把浮名换作浅斟低唱?又有谁襟怀坦荡,一蓑烟雨任平生?太多的是非恩怨剪不断理还乱,我们日日彷徨不知所终,哪里还能用无与伦比的文字写出千回百转却明澈依旧的心境?
千年的宋词,那种流转的气韵,那份凝重与低沉,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承载。而在这空虚烦躁的年代里,宋词,像是它自己吟唱的那样,如被不断揉搓的花瓣,也教人无从惜坠,在尘土流水中日渐式微。那种意在笔先,神余言外的韵致,那造就山水仙气、世外清音的韵律,也早已“零落成泥碾作尘”,于暮霭沉沉中遁于无形。那兰舟催发的桨声,已在千里烟波的楚江里,一篙独去。
当江南的细雨霏霏飘洒,秦淮两岸香拥翠绕,是谁对闲窗畔,停灯向晓,抱影无眠?又是谁泪眼问花,却只见飞红万点?当渭城的轻尘染上衣襟,塞外的羌笛悠悠吹响,是谁身披蓑笠狂歌大江东去?又是谁挑灯醉看吴钩犹利,却只能读《出师表》摇头叹息?只有无数庸俗的定义。在这个年代,开出纸一样的花朵。
回眸之间,万千繁华已落尽。
情结千千宋城墙
面对苍穹弯曲的倒影我们变得虔诚/这是阳光悠久的照耀,足迹遍生青苔/古城墙站立的姿势使飞鸟停留/是什么气息,亘古轮回的季节老去/一抹残阳感动至今/使我们倍感每寸土地的尊严。
——题记
我一直认为,来过肇庆的人,便会有一丝关于宋城墙的情结。那份情结就仿佛七星岩或者鼎湖山的某一颗许愿树上挂满的红丝,在耀眼的苍穹下显得格外迷人。宋城墙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其地位是永远不可替代的,甚至用至高无上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
凡登临过宋城墙的人,都会被她绵延达2800多米的雄壮深厚、古朴凝重的气势所振撼。远眺城墙,它们犹如一条连绵不绝的巨龙,其中点缀着挺立的披云楼……天高云淡之时,是景色最美的时候,特别是向西暸望,在明净澄彻的晴空下,远处滚滚的西江水把城墙衬托得格外美丽。登临古城墙,俯视城下,环城林带,滴红流翠;高楼耸立,相映成趣。耳畔,还有风吟唱的声音,是一种令人沉醉的声音。因为这样的声音,能将人轻易吹入历史之中,是足以收慑人的心魂的吟唱。历史,刹那间无可言说,惟有敬畏。
那一次,我来过宋城墙之后,便梦牵云绕。当我双脚踏上那一片神奇的土地时,我的心在颤抖,我害怕我那肮脏的身体将历史的文明玷污了。而那时,春天的暖风,安卧在清新阳光中,我抚摸着一块块如古书般厚重的古城砖,突发思古之悠情,思绪行云流水,我开始想象,在这个魅力无穷的地方,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时刻,我开始想象这座经过一千多年中国文化淘洗和净化的城市,到底还蕴涵着多深的精华,是否还藏着一把为《诗经》正音的古琴,对生命的阐述更有抒情吟唱的空间?
我沿着宋城一路不断地走着,不断地被一些难以表达的灵感追赶,我可以为古城砖上那密密麻麻的青苔所感动,也可以被“朝天门”那伟岸端庄的气势所震撼,宋城墙之于我,便像一本尘封多年的历史的著作,曾经的气势磅礴,也不因为沧海桑田,不因为白云苍狗而丧失。我站在“朝天门”前,站在一半是车水马龙的繁杂现代都市,一半是静寂安详的宋朝城墙的中间,仔细地端详着这段蜿蜒的历史,就像一本厚重的历史著作,其间记载着这样或那样一段段令人激动的文字与沧桑:
肇庆古城墙位于肇庆市区旧城区,周长2800米,宽8。5-18米,残高6。5-10米。古城墙始为土城墙,宋政和三年(1113年)将土城扩大,城墙外皮砌砖,内为夯土并筑为砖城。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踏着一块块记忆青石拼成的石路,我感到了脚步的匆忙与恍惚。我静立在青石路的崎岖身躯上,身旁有人经过,有人伫立或者凝视,我仿佛身处过去炮火喧嚣、人声鼎沸的高楼,风在我的耳边猎猎作响,仿佛是有一位青楼的歌妓在轻轻地吟唱:“千秋金壁地,陈迹使人伤。”
走在那市井云烟的背后,走在那磅礴冲天的氛围里,我小心翼翼地记下了自己对于历史的领悟:在千年的风卷残云中,宋城墙代表的不再竟竟是它的厚重墙转,而是墙砖里面的灵魂,灵魂深处的文化。宋城墙文化是人与时间拉锯的产物,而古城墙就成为了它依附的载体而存在,并且一直为我们所仰望。
“古城墙是生长着的,它的强劲、它的韧性、它的节操,而它的灵魂也必定将人的精神引渡到另一个更加广阔的世界,能给人一个顶天立地、宇盖苍穹、风雨不阻、独行的肝胆。”而正是那一个个情结,才使我们在面对沧桑的历史时一直坚持着仰望的姿态,一直在文化灵魂的广阔天空恣意地翱翔。
泪洒宋朝
穿行在默默无言的历史断墙之间,心不由自主地停留在那个动荡的年代。回望那三百年的风烟,民族的仇恨,正与邪的搏击,爱与恨的纠缠,禁不住,泪洒宋朝。
杨柳岸晓风残月
——记柳永
曾几何时,这句话已成了离人的绝唱?
长身玉立的才子,一袭白衣,手牵佳人,涉水而过,在离别的渡口,缱绻不舍。纵然你是少年子弟江湖老,然而此时,只有她眼中的潋,才令千钟不醉的你沉醉;只有她的笑和颦,才会激起你心井深处的水纹。于是你无语凝噎,多少柔情哽在喉头:“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黄昏将近,晓风未干;梢头月朦胧,照尽人间情。你知道,从今天起,你生命中少了一个知己,良辰美景也应虚设。身边的垂柳依依摇曳着长久的爱恋,执手相看泪眼,还记否,天光云影,波上寒烟,与子携手,共醉春兰?韶华难留,无人拾收……
一池春水,搅碎梦影,望不见绰绰的伊人。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记易安
你是天使羽翅上的华辉,每一寸心情都映照着清浅纯净的忧伤。生在江南,兰心蕙骨,在临水照影的日子里长大,被如蜜的爱包围。然而有一天,琴瑟相和的日子突然离你远去,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从你的句子里,每每感到生命的不确定,对往昔的留恋和感伤,忧愁不知何处安置。明月照水,芳草连天,和着泪看,竟也是一片仓皇。梦醒时分,惊觉曾有的微笑已如落花般散去:在细雨中植下芭蕉,在中庭栽下梧桐,在东篱种下,一切却只是徒劳,荷塘争渡,溪亭醉饮,只是一个遥远的梦境。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你也只能说:“我等过你。”
漫地黄花堆积,雁阵惊寒,不如归去。
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记稼轩
北定中原,击鼓平燕赵。铁马冰河的梦,伤心的岂止放翁。你令人感到剑气逼人,未曾打开剑匣已听到那龙吟般的铮铮剑鸣。不敢再轻易地登上那落日楼头。栏杆拍遍亦枉然。你本是一位旌旗拥万夫的将军,却也只能在梦里时布阵点兵。看那,扬州路上,四十年烽火,雪染的稼轩的鬓发。
可惜,可叹,可恨北来的森然剑气和王朝的风流春韵给了你的生命莫大的嘲讽,锋利的剑却始终未能再饮胡虏血,而化作了一首首剑一般豪雄的词。在那里,热血撞击你心底的声音清晰可辨,你风天海雨般的文字在历史的长河中亘古流淌,永世流芳。
泪洒宋朝,我看到东坡披蓑笠狂歌千古江山,执桨橹中流击水,荡涤大江东去;看到秦观在丝弦弄音,霓裳衣舞的七夕之夜用词章赞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看到陆游用心灵祭奠那宛如人间仙子的照影惊鸿……
泪洒宋朝,怎奈斯人已去,只留下绵长的情思与千年后的我冷冷地对望。
泪洒宋朝,此情谁解,此情何堪……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永远都在流浪——二胡,江南,流浪的二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现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牛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翁、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只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这样的选择费思量,难端详。
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鱼之于江南一般地诗意和绵长。虽然高山流水,传世的是俞伯牙的那架琴;浔阳江边,令白居易动情的是一把琵琶。虽然众多的唐诗宋词元曲明剧之中,我们很难听到二胡的那一声低泣,触到二胡的那一脉无余,但是谁能说,尚无琴和琵琶,二胡就不会在江南寂寞地流浪呢?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颤飞的韵;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律。纤道、乌蓬、台门、廊棚、雨港、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止。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贱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谧的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掉拂台门石桥、散浸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地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洇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则的是一种彻骨的沧桑。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种灵魂的流浪、一方土地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是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蛙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故乡,4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12岁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异乡上海奉贤。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我们伤感地承认,在江南丝竹中,二胡也许是最具有悲剧性格。这种悲剧是因了二胡那注定属于流浪的本性,还是因了那太多的流浪灵魂的挥洒?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不只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更是一种忍耐个坚忍、一种奋进和抗争。它是生命另一种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知音难寻,俞伯牙手中的那具琴便显得弥足珍贵;
知己难觅,令青州司马泪落青衫的声声琵琶更是可遇不可求;
而二胡,宿命中注定属于低层,属于江南众多流浪着的生生不死的灵魂。
行走在消逝中
消逝,一个略带伤感,让人看到不免会心生感慨的字眼。时光消逝,犹如泼水难回,不管善与恶,美与丑,多少相聚时的欢乐,多少离别时的惆怅,皆随历史长河漂远。
不管唐朝的花,是何等秀美,宋时的月,是何等皎洁,不管元朝的风还是汉朝的雪,虽然令人神驰向往,却都已消逝。不管是辛弃疾苏轼的豪放,还是李清照柳永的婉约,诗词歌赋尽显风流的年代,亦随流水。
行走在消逝中,如果是历史学家,我想便会痛惜那苍茫的丛林间,玛雅文化的湮没;那丝绸古道上,高昌古国的消逝,那夜郎国是否存在,今天发掘的出土文物又是属于哪个朝代,一件一件都会牵动他们的心。
行走在消逝中,如果是动物学家,我想便会怜惜大熊猫东北虎等之稀少,呼吁大家保护环境,保持生态平衡,不要大肆杀掠捕捉。
行走在消逝中,如果是诗人,我想便会变的多愁善感,一草一木总关情,黛玉便会葬花,李白可以邀月,然而一切终是无可挽留的,所以才有往事如烟,岁月如梭的感慨,才有“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怅惘。
行走在消逝中,如果是我,现在便会懂得“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悲哀,便会悔恨当初年少无知,张扬轻狂的冲动,便会怀念纯真无邪的童年,怀念故乡的树,故乡的老屋。“谁道人生无再少”那样旷达的胸怀,我做不到。
行走在消逝中,如果是你,我想可能不会同我一般想法,或许你会认为时代在进步,那些消逝的古文明是必然的结局:珍贵动物只所以稀少,那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诗人的所谓感慨也只不过是附庸风雅,无病呻吟而已。
行走在消逝中,消逝在行走中。“万里长城今犹在,未见当年秦始皇。”消逝的是人,是朝代,然天在,地在,当时的明月在。化蝶双飞,梁祝千古,蝶在,情亦在。若华夏再过五千年,天可依在?地可依在?月何在?蝶可在?我又何在?
把握幸福,让生命飘香
幸福不是毛毛雨,不会从天上自己掉下来。
幸福,是路边果树上压垂枝条的累累果实;幸福,是教室里莘莘学子憧憬未来的动人笑脸;幸福,是工地上工人挥汗如雨创造的一件件成品……然而,幸福不等人,需要你努力拼搏去抓住它,它才会在你的心里永驻。
N0.1 苦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
是梳妆台前笑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千金小姐吗?是莲叶丛中与鸥鹭争渡的醉酒游客吗?是站在历史河流边大叹:“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奇女子吗?
然而,你是不幸的,改嫁给一骗子,以为可以借此伴结余生,却受尽了百般折磨。你,为何要受甜言蜜语的香诱?为何不能看透他膨胀在你古玩上的贪欲?为何不在“人比黄花瘦”的思念中浪漫一生的爱情。
你穿着单薄的衣衫,站在岁月的冬天,忍受着迎面吹来凛冽的寒风,是幸福放弃了你,还是你放弃了幸福?
你的生命在另一个男人的狰狞中变得黯淡。
N0.2 惨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
沈园的落花漫天飞舞,遮蔽了清冷的月光,你,站在一座乱草坟前,用瘦如枯槁的手轻抚着墓文:“爱妻赵唐琬之墓”。那个“赵”字,如一把利剑,深深地插进了你心中。
冷日。马嘶。风吹。
一颗晶莹的东西滴落入你的心里。
为何?为何你要忍心放弃她?为何,为何你要屈服于你残忍的母亲?你为何让一弱女子独自走在艰难的情感歧途上?
“相爱也是一种罪过?!”你这样想。可你没有行动,没有奋斗,没有去把握,让幸福一点一滴地从你指缝间溜走……
N0.3 乐
历史的河流静静地淌。
“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你忿然。身一挺,昂首走出了这污秽的官场。
从此,你的身影出现在幽静的深山中,伴着晨露和清风,你闲适地在园里采菊,细细品着南山的优雅,慢慢享受着无事一身轻的恬淡。
风吹过,黄色的花瓣漫天飞舞,一个孩童冲上来,紧紧抱住你叫爸爸,身后,是一位儒雅的妇女。你好快活啊!享尽天伦之乐!
你把握住了幸福,毅然放弃了名利权贵,为了人格,为了自由,你选择了隐居,选择了大自然,你的生命因此香溢四野!
把握幸福,让生命飘香……
美之感悟
山,美在他有山的巍峨;水,美在她有水的灵动;其实事间许多都很美……
我奔向自然,翻山越岭,拔开天空那蓝丝容一样的云,听山雀那行云流水般歌,捧起溪水当地纯洁透明的温存,我懂了什么才是美:风雨和我耳语:“美是我这般的淋漓尽致。”
雷对我咆哮:“美是我这样的铿锵有力。”
电对我眨眼:“美是我一样的稍纵即逝……”的确,它们是美的,而世间真正的美不止这些,那应是他们的升华,他们的延续……
叶落。余辉。溪水。
她纤纤细手带着万般的无奈和万般的忧愁抚着琴,抚出一个个优伤的音符,随着落叶,伴着余辉落入水中,荡起圈圈涟漪,也伴着阵阵号角飘到了远方的大漠。这,就是昭君悲惨的命运,但她似乎不觉得悲伤,她深遂的双眸透过马车看着窗外起伏的大山,我从她坚定的眼神里读出了什么叫美,那是奉献,那是大义。
昭君是美的,不仅美在她的“沉鱼落雁”,更美在她的无私奉献。
金樽。明月。瀑布。
金樽的清洒十千一斗,玉盘的珍馐能值万钱,而他只能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他茫然了,于是他举杯对月,唯有对饮成三人。这,就是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李白,这就是他的浪漫,他的多愁善感。在我看来这是美的。
悠然,闲适的李白躺在大块石头上仰天痛饮着酒壶里的酒,摇摇壶,哦,喝光了,他醉了。身后的瀑布一泄千里,在其间穿插着五彩的虹光。他熏眼望着瀑布便又有了他独特的浪漫!“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在他看来瀑布是美的,而在我看来,李白才是美的。
是的,李白是美的,美在他的浪漫,美在他的无忧无虑……
美,不是街上牛仔裤的摇臀晃脑;
美,不是吉它手故作的忧伤音符;
美,不是花枝招展的奇装异服;
美,应是健康、向上、博大、奉献……
琴音·落雁·阳光
有一个千古传奇的故事,发生在空中广告之中也发生在往西的路上。
――题记
一个立秋日,一片树叶被秋风掠下,飘荡飘荡。为她送行,却只能是催泪滂沱;为她吟唱,却说不出只言片语;为她书写,却写不出诗样年华。继她足迹发出的只有无奈的感叹 。
是谁在用绝世琵琶弹奏,流淌音符……
一、琴音潇潇
一只纤细的手指从琵琶上弹过,琵琶似乎把生命的极限美丽传得老远,老远。似乎想引导所有人闻声而来。好不容易宫中传来皇上选秀的消息。多少少女用金币银两让画师为自己画那最美的画像,而你却对自己的动人至极的完美充满了信心。相信自己照实画下,也能胜过无数女子,而最终画师却因为你没给那银两,把你画得美中不足,选秀传来的消息是你落选了。美丽的女孩,你为何啬吝那区区银两,该死的画师视金钱如命却无视你的美丽,琴声急切地弹奏,当纤细白皙的手指抚过琴弦,潇潇琴音飞远,飞远,瞬间,弹断了急颤幽怨的那根弦。
阳光无语。
二、落雁慨叹
一只落单的归鸿,在西去的路上划过祖先的路,血泪哀鸣,飞过你马车上空看到你美丽的面容,愁情泪盈的双眼,直冲而下,声声哀叹那无奈的故事。迎亲特使把洁白的哈达给你挂上,抱你上了马车,皇上后悔的目光,留不住你的脚印。你盛满对国家人民的爱,嫁给一个你并不熟知的单于,为异族人民带去了中原文化、技术,为国家带来和平安宁,用你的美丽、善良去抒写汉王朝强大的光芒。
为你的出塞,多少诗句饱含沧桑:“落燕归鸿为慨叹,昭君出塞闻芳来。”
残阳如血。
三、阳光挥舞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你把美丽的光芒撒向人意,那凄婉的故事吟唱成历史的序曲,演化为民间动人的佳话。
是你把和平的曙光洒到人间,是你把勤劳智慧的光热洒在,你是历史天空中最好的明星,是世代人眼中艳丽的太阳,一曲动人的琵琶依旧在挥洒乐章,纺车在隐隐作响,丝的绮罗在少女身上发光,这是你永不生锈的光华。
又是一个立秋日,落叶依旧在飘,但是在阳光的媚耀下无比金黄。昭君出塞是那琴音奏出的高贵,落雁吟出的神话阳光舞出的美丽。
昭君你是我心中的太阳。
倾听“水之美”
闲来无事,我爱侧耳倾听。
因为那里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的凄凉,有“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悲壮,有“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愁绪,还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美好。
然而,倾听也不过就是感受美好的一种方式罢了。
朋友,你是否倾听过江南低矮的屋檐下,柔和的雨滴轻轻敲打着冰冷的石阶? 你是否倾听过黄河滚滚的波涛中,翻卷的巨浪搅动着浑黄的泥沙?你是否倾听过雨打芭蕉那点滴的哀怨?你是否倾听过海浪击岸那愤怒的咆哮?
这些,都是水——
一个弱者,也是一个强者所具有的独特美。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叹道:“女子是水做的骨肉。”多妙啊!在《为女民兵题照》中赞道:“飒爽英姿五尺。”多美啊!不错,女子正如水一样,有柔弱,更有坚强!
马嵬坡上,蒙冤屈死,杨贵妃演绎的是无奈的凄美;铡草刀前,朱颜不改,刘胡兰展示的是不屈的壮美;纤纤玉手,含泪葬花,林黛玉透出的是哀婉的柔美;半身不遂,身残志坚,张海迪延续的是动人的绝美……
试问:有谁还敢说水是柔弱的?
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哪来“水滴石穿”的神话?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哪来“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如果没有水的刚强,又哪来千人颂万人赞的汹涌大海?
听吧!英雄身上股股洪流在涌动,那是水的生机;苍茫大地倾盆暴雨在击打,那是水的活力;无边大海滔天巨浪在翻滚,那是水的激情……
人们常说:每个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一个默默奉献的女人。其实,水亦如此。是水酿成了醇香美酒,才有了李白“斗酒一尽诗百篇”;否则,何来“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的不羁?又何来“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豪迈?
啊,水!你三分酿成温柔,七分化作刚强!你秀口一吐就是半个天地!
倒上三杯香浓的女儿红,不敬天,不敬地,我要敬你——水,还有你的巾帼姐妹!
朋友,倾听你身边平凡的水吧,你会感受到她是多么的秀美!“叮咚,叮咚。”“嘀嗒,嘀嗒。”你听到了吗?
朋友,学会倾听吧!请记住:只要用心倾听,你就能感受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