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定标自学
一、复习目标
1.能给31个加点字注音;
2.能写出“怒、志、抢”等10个实词的意思;
3.能写出“冥、邪、知”等8个通假字的用法和意义;
4.能写出“海运、天池、野马”等10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5.能写出“南”、“下”、“莽苍”等9个词的词类活用情况和意义;
6.能辨析“之、为、以、而、焉”等文言虚词的用法和意义;
7.能准确辨析课文中的判断句、宾语前置句、省略句和状语后置句。
8.课后能完成《讲与练》中练习,并能通过拓展训练来提升文言文阅读能力。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熟悉回顾课文内容,完成下列练习。
(1)庄子,名 ,_ _中期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展了_ 的思想,为_ 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2)《庄子》又称 ,现存 篇。
(3)《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从思想上和艺术上讲都是《庄子》中的代表作品,它主要说明了追求 的人生观,指出大至 、小至 ,都是
的,只有消灭了物我限界,无所待而游于无穷,达到 、 、
的境界,才是绝对的自由,这就是“逍遥游”。这是没落阶级不满现实的一种自我超脱的空想。实际上这种境界是不存在的。
(4)给加点字注音。
北冥( ) 鲲鹏( )( ) 抟( )扶摇而上 坳堂( )
迁徙( ) 夭阏( ) 蜩( ) 学鸠( ) 决( )起而飞 抢榆枋( )( )( ) 宿( )舂( )粮 恶( )乎待哉 小知( ) 蟪蛄( )( ) 大椿( ) 棘( ) 斥鴳( ) 蓬蒿( ) 沮( )丧 泠然( ) 未数数然( ) 晦朔( ) 翱( )翔 穷发( )之北 知( )效一官 奚( )
(5)解释下列实词的意思。
①怒而飞 怒: ②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
③我決起而飞 決起: ④抢榆枋 抢: 。
⑤控于地而已矣 控: ⑥适千里者 适:
⑦朝菌不知晦朔 晦: 朔:
⑧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更:
⑨未数数然也 数数然:
(6)写出通假字的意义和用法。
①北冥有鱼 ②其正色邪
③小知不及大知 ④此小大之辩也
⑤而御六气之辩 ⑥知效一官
⑦旬有五日而后反
(7)写出“海运、天池、野马”等10个古今异义词的用法和意义。
| 例句 | 古义 | 今义 |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海上运输 | |
| 南冥者,天池也 | 天然形成的湖泊 | |
| 野马也,尘埃也 | 一种形似家马的动物 | |
| 虽然,犹有未树也 | 表转折 | |
| 腹犹果然 | 副词 | |
| 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 许多人 | |
| 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 | 羊的角 | |
|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 纯正的颜色 | |
| 圣人无名 | 没有名声 | |
| 小年不及大年 | 节日,腊月23、24 |
①而后乃今将图南
②不过数仞而下
③适莽苍者
④彼于致福者
⑤绝云气
⑥齐谐者,志怪者也
⑦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⑧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9)写出下列句式特点
①齐谐者,志怪者也。 ②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③之二虫又何知? ④彼且奚适也?
⑤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⑥彼且恶乎待哉?
⑦奚以知其然也? ⑧众人匹之。
⑨翱翔蓬蒿之间。 ⑩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三、合作探究
1.讨论解决以下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之
①鹏之徙于南冥也 ( ) ②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 )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 ④之二虫又何知 ( )
⑤莫之夭阏者 ( )
为
①其名为鹏 ( ) ②以五百岁为春 ( )
③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 )
以
①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 ②以八千岁为春 ( )
③奚以知其然也 ( ) ④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 )
而
①怒而飞 ( )
焉
①置杯焉则胶 ( )
2.回顾并总结“以”的基本用法,注意放入语境中考虑。
以:
3. 总结宾语前置句的几种情况
四、检测评价(100分)
一、选择题(第8题15分,其余每题3分。15+3×12=51分)
1.选出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 )
A.北冥(míng) 尘埃(āi) 坳堂(ào) 抟扶摇而上(chuán)
B.鲲鹏(kūn) 夭阏(yān) 蓬蒿(hāo) 学鸠(jiū)
C.晦朔(shuò) 泠然(líng) 宿舂粮(chōng) 决起(jué)
D.蟪蛄(huì) 榆枋(fāng) 蜩与学鸠(tiáo) 数数然(shuò)
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
A.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此小大之辩也 B.适莽苍者,三餐而反。
C.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 D.而御六气之辩
3.选出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B.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
C.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4.与“则芥为之舟”中的“为”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其名为鲲 B.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以百岁为春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5.选出下列“之”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此亦飞之至也 D.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E.之二虫又何知
6.选出下列“以”字的解释和用法相同的两项( )
A.去以六月息者也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C.以五百岁为春 D.而彭祖以久特闻 E.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
7.选出下列“其”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8.从题干提示的义项中,选择最恰当的填入各句的相应括号中
绝:A.断,断绝 B.极,非常 C.高超,绝妙 D.横渡,横穿 E.超越
①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 ( )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 )
③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 ( )
④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 ( )
⑤佛印绝类弥勒。 ( )
9.选出下列句中划线字没有活用现象的一项( )
A.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而后乃今将图南 D.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
10.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A.南冥者,天池也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此小大之辩也 D.去以六月息者也。
11.下列句中与其他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彼且奚适也? B.翱翔蓬蒿之间
C.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 D.大王来何操?
12.下列各句文言句式不同类的是( )
A.之二虫又何知!
B.彼且奚适也?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彼且恶乎待哉!
13.下列句子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意思是:山野中的雾气,空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相互吹拂的结果。
B.天之苍苍,其正色邪?意思是:天色深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
C.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意思是:彭祖是如今独以长寿出名,一般人与他相比,岂不可悲吗?
D.奚以知其然也?意思是:知道它是怎样的呢?
二.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朝菌不知晦朔, ,此小年也。
(2)我决起而飞, ,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3)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 ,定乎内外之分,
,斯已矣。
(4)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5—20题。(每题3分,计18分)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鷃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①蟪蛄不知春秋。 春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汤之问棘也是已。 是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北冥海者,天池也。 天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故夫知效一官 效:效力,尽力。
B.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致福:求福。
C.辩乎荣辱之境 境:境界。
D.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数数:急迫用世,谋求名利。
17.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朝菌不知晦朔
②戊申晦,五鼓,与子颍坐日观亭
③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A.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不同。
B.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相同。
C.①与②意思相同,③与④意思也相同。
D.①与②意思不同,③与④意思也不同。
18.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小知不及大知 ③有冥海者,天池也
②则知明行无过矣 ④且适南冥也
A.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也不同
B.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也相同。
C.①与②的用法不同,③与④的用法相同。
D.①与②的用法相同,③与④的用法不同。
19. 对下列文句翻译正确的项是( )
①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 ②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A.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B.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C.①世人都非议他而不因此沮丧。
②(列子乘风)既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期待。
D.①世人都反对他但并不增加沮丧。
②(列子乘风)虽然免于步行,(可是非有风则不能行)还是有所依靠。
20.对本段文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善行能联合一乡之人,宋荣子嗤笑他们,而没有向他们学习,这是不对的。
B.世人都称赞宋荣子,他并不因此奋勉,这表明他成功后的懈怠。
C.宋荣子对世俗的荣誉并没有汲汲去追求,他超然脱俗,树立至德。
D.只有无所待的人才能达到至人境界。
四.翻译下列重要句子。B级(26分)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6分)
译文:
(2)我决起而飞,榆枋而止,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6分)
译文:
(3)知效一方,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4分)
译文:
(4)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4分)
译文:
(5)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5分)
译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