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位工程名称: 莆田莆永高速公路A5合同段 No:
| 工程项目 | 蒲峰枢纽互通莆永主线2#桥 | 工程部位 | T梁预制 | 接受班组 及 有关人员 | 钢筋班、砼班、模板班、预应力班、技术员、试验员、电工 | ||||||||
| 工程数量 | 176片 | 进度要求 | 112天 | ||||||||||
施 工 准 备 | 1、对模板尺寸、钢筋、波纹管、预埋件、预留孔及拉杆等加以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将模板内的杂物和钢筋上的油污等清除干净,当模板有缝隙和孔洞时,应予堵塞。 3、模板安装完毕后,调整钢筋保护层,每隔一定位置用垫块加密,然后对其平面位置、各部分尺寸、节点联系、稳定性及止浆情况等进行检查。 4、检查龙门吊、搅拌机械、砼运输车等有关机具设备,确认其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5、检查附着式振动器、控制柜及插入式振动棒等机具是否处于良好状态。 6、各种施工所用材料充足,并对所有进场材料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7、技术人员及各班组相关人员到位。要求:技术员2人、试验员2人、砼振捣工10人、钢筋工2人、模板工2人、预应力工1人、现场协调2人、电工及安全员各1人。 8、施工所用各种机具数量:搅拌机1台、砼运输车2台、装载机1台、附着式振捣器24台、Ф30mm插入式振捣器2台、Ф30mm插入式振捣器2台、50mm插入式振捣器2台、平板振动器1台、1m3吊罐1个。 9、砼养护所用材料及机具到位。场内水管网布设完整、土工布300m2、喷淋设施8套、软水管100m、加压泵3台。 | ||||||||||||
|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 1、混凝土采用一台HZS-90型强制式拌和机拌和,两部8m3砼运输车运送至施工现场,由龙门吊小钩吊罐入模;砼其搅拌时间为2min以上,其出料的坍落度控制在9~11cm, 砼运输每次间隔时间不超过20分钟,预制场场内的运输通道要平整,且通畅,以保证砼施工的正常进行。 2、T梁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斜向分段、水平分层、一次浇筑完成,不设施工缝。根据本工程每片梁的波纹管布置情况,砼数量以及搅拌速度和砼的初凝时间,拟分3段5层浇筑,每段10m、每厚30~50cm。砼吊罐入模时,不应碰到主筋以免造成砼离析。 3、混凝土由受过训练,有经验,能胜任的振捣师傅指导振捣,附着式振动器应由专 | ||||||||||||
施 工 程 序 及 操 作 要 点 | 人操作,充分捣实,以免因漏振而出现麻面、蜂窝,使完成的T梁无空隙、无分离、无蜂窝麻面、表面光滑的构件。 4、T梁马蹄部分采用附着式振动器振捣,梁端较宽处以振捣棒配合;马蹄以上部分采用φ30和φ50的振捣棒,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器所用半径的1.5倍(22.5cm、37.5cm),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器要与模板保持5~10 cm距离且尽量避免与钢筋接触。附着式振捣的开启时间控制为:单次振捣时间不超过30s,每处累计振捣时间不超过60-80s。 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砼密实为止,即砼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T梁振捣以插入式振捣器为主确保混凝土密实,以附着式振捣器确保混凝土外观质量。 5、顶板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棒及平板振动器振捣,为确保顶面密实,顶板混凝土拟采取二次震捣三次抹面的浇筑方式。 6、为确保梁顶面平整度,混凝土收面采用铝合金刮尺沿固定端模顶面刮平;在混凝土初凝前用木槎板对表面进行再次收面,最后用扫帚拉毛,使其表面平整但又不光滑,增加表面粗糙度以提与高道路面层的粘结力,这样可以使T梁混凝土与桥面铺装混凝土更好的连接起来,加强混凝土质量。 7、收面完成后及时对表面进行覆盖防止因太阳光照射及风的作用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收缩裂纹。 | ||||||||||||
| 砼 浇 筑 注 意 事 项 | 1、砼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施工,浇筑前及施工中要及时检查混凝土的坍落度,坍落度指标控制为90~110mm。 2、梁体混凝土浇筑连续一次成型,各层混凝土不得间断,并在前层或前段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或次段混凝土浇筑完毕。如必须间歇,其间隔时间在气候干燥、气温较高时,不超过30min。 3、为避免波纹管堵塞,在混凝土浇筑前,波纹管内穿等截面的PE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每隔半小时对橡胶棒进行抽动,防止管道堵塞,必要时进行通孔。 4、T梁砼振捣采用以插入式振捣棒为主,以ZKF-150型高频附着式振捣器为辅进行施工,施工中须注意掌握并控制好高频附着式振捣器单振与复振的时间,以防漏振或 过振;振捣棒移动间距不应超过其作用半径的1.5倍,振捣棒与模板间应保持5~10cm,且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过程中严禁振捣棒插碰模板、预埋件、波纹管及锚垫板。对每一振动部位,尤其是T梁两端因锚垫板埋设及锚下分布筋较密部位,必须振捣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气 | ||||||||||||
| 砼 浇 筑 注 意 事 项 | 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严禁“过振”和“欠振”。 5、砼的浇筑应连续进行,浇筑过程中,应设专人检查模板的稳固情况,并填写好施工记录。 6、混凝土浇筑时,需留置2组标准养护试件标作为28天强度评定依据,再留置2组同条件养护试件,作为拆模及梁段吊离的依据。 7、混凝土浇筑完毕终凝后开始洒水养护,在T梁顶板上覆盖土工布,并使土工布保持潮湿,模板未拆除前向模板表面洒水降温。模板拆除后, T梁外侧用安装在其两侧的喷头洒水养护,使混凝土表面的潮湿状态保持在7天以上。 | ||||||||||||
| 质 量 通 病 与 预 防 措 施 | 1、冷缝 产生原因: ①梁浇筑时分层、分段时间间隔过长,浇筑上层时,下层已初凝,上层振动棒无法深入到下层砼中,在两层交界面出现的色差现象。 ②浇筑时下层表层形成水泥稀浆,水泥含量大,上层浇筑时振动棒插入深度不够,使得两层交界面出现的色差现象。 ③气温较高,上层没有来得及浇筑,下层已初凝,在两层交界面形成的色差现象。 预防措施: ①控制拌和能力及浇筑时间,尽量减少砼的翻运次数,适当控制砼的浇筑长度,在下层初凝前浇筑上层。 ②浇筑时振动棒插入下层5~10cm。 ③高温时在砼中掺入缓凝剂,延长砼的初凝时间。 2、砂线、砂斑 产生原因:砼离析或泌水、过振。 预防措施:准确测定砂石料含水率,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控制砼和易性满足要求。专人负责振捣 ,不得过振。 3、气孔 产生原因: ①水灰比较大、拌和用水计量不准、未调整施工配合比或调整不准,使坍落度过大,形成水珠,砼终凝后在表面形成气孔。 ②模板表面脱模剂太多、太粘,将滞留砼中的水珠、气泡,在砼表面出现气孔。 ③振动棒振捣间距过大、振捣时间短、上提过快,使砼中的水珠及气泡没能全部 | ||||||||||||
| 质 量 通 病 与 预 防 措 施 | 从上面逸出,在砼表面形成气孔。 预防措施: ①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砼拌和前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便于施工的情况下坍落度尽量小一些。 ②对模板必须除锈打磨洁净,使用清洁、不会产生色差的脱模剂,不使用易粘附于砼表面或引起砼变色的脱模剂,使用同一种脱模剂。 ③控制好振动棒振捣间距及振捣时间,不能大也不能小。 ④振捣时轻敲模板,附着在侧模上的气泡逸出,达到消除气泡的效果。 4、蜂窝麻面 产生原因: ①振动棒振捣间距过大、漏振或欠振时,砂浆没填满粗骨料间孔隙产生蜂窝。 ②砼配合比选择不当、砂率不足、集料级配不良、坍落度偏小、钢筋密集、模板拼缝不好漏浆等,会造成水泥砂浆不足或缺失,难以填满集料间隙形成蜂窝麻面。 ③拆模过早,砼终凝时间短没有一定强度,表面砼粘模形成麻面。 ④脱模剂不足、不均匀,使砼的表面粘模,拆模时形成麻面。 预防措施: ①模板安装前应打磨除锈,均匀涂刷性能良好的脱模剂,避免影响砼表面色泽。模板支撑应牢固,接缝严密,尺寸准确,不因漏浆产生蜂窝、麻面。立好的模板放置时间不宜太长避免污染。拆模时间不宜过早,以砼不粘模为准。 ②专人负责振捣,振动棒振捣间距不宜过大,不得漏振、欠振。 ③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钢筋密集时,增大坍落度,加强振捣。 5、云斑、鳞斑、水波纹 产生原因: ①水泥品质欠佳、砂子颗粒较粗、搅拌时间不够,坍落度较大,拌合物粘稠性差。 ②砼离析后水泥稀浆浮到上面,终凝后砼表面的水泥石颜色较深,状似水波纹。 ③浇铺未到位、未摊平,就急早振捣,水泥浆不匀,形成色差。早振加过振,轻度产生云斑,重度产生鳞斑。 ④T梁腹板断面小,底板砼从腹板砼流动到位,发生重复振捣、过振。钢筋或波纹管密集部位,砼中粗骨料难下去时造成砼不均匀。 | ||||||||||||
| 质 量 通 病 与 预 防 措 施 | 预防措施: ①做好理论配合比设计,适当增大砂率,掺入减水剂,减小用水量。砼拌和前调整好施工配合比,拌和时控制好用水量,便于施工的情况下坍落度尽量小一些,对坍落度不符合要求的坚决禁止入模。 ②振捣时必须将振动棒透入到下层砼5~10cm,每一棒振捣时间不能过长,过长会引起砼离析。钢筋或波纹管密集部位,仔细振捣。 ③每层砼前沿须留约1m范围暂时不振,待下一段砼接茬后振捣,当砼布料厚度不一或未全断面铺满时,不要急于早振。防止过振。 | ||||||||||||
| 质 量 标 准 |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2、《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F80/1—2004) 4、《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1998) 5、《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 13013—1991) 6、《预应力筋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7、《预应力筋用锚具、夹片和连接器》(GB/T 14370—2000) 8、《公路桥梁预应力钢绞线用锚具、连接器试验方法及检验规格》(JT 329.2—97) 9、《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螺旋管》(JG/T3013—2007) | ||||||||||||
|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 1、加强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实行三级安全管理,设专职安全员,做到责任到人。 2、工人要掌握工种操作技能,熟悉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特殊工种作业保人员要经有关部门培训,考试合格后持证上岗,操作证要按期复审,不得超期使用。 3、临时用电采用“三相五线”制,送电要保障现场电机安全运转,定期组织检查,遇有停电或下班休息时,要拉闸加锁。 4、重点部位如仓库要配置相应消防器材,一般部位如宿舍、食堂等处设常规消防器材。 5、焊、割作业点与氧气瓶、乙炔气瓶等危险物口的距离不得少于10米,与易燃易爆物品距离不得少于30 米。 6、现场工人戴好安全帽,不准赤膊、赤脚作业。 7、施工危险区要有醒目的警示标志,施工作业区要有足够的照明。 8、严禁违章指挥,违章作业,野蛮施工。 | ||||||||||||
| 安 全 注 意 事 项 | 9、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组织的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10、机械操作人员工作前,应对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严禁酒后作业。 11、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规定将机械平稳放于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12、严禁在行走机械的前方休息(包括乘凉、午睡),行走前应检查周围情况,确认无障碍时鸣笛操作。 | ||||||||||||
| 环 境 | 1、严格遵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有关规定,施工躁声控制在标准范围:施工现场躁声昼间<80db;夜间<55db。 2、生活区设置化粪设备,生活污水和大小便经化粪池处理后才能排入污水管道。施工废水、清洗场地、车辆废水经沉淀处理达标排放。废水排放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78-1996)的二级标准(150mg/L)。 3、施工运输车辆慢速行驶,不鸣喇叭。 4、施工照明灯的悬挂高度和方向合理设置,电焊作业时采取遮挡措施,减少或避免光污染。 5、施工生产、生活区域裸露场地、运输道路,进行场地硬化,指定专人打扫及洒水养护,确保周围环境不受粉尘的污染,同时在便道的道口和交叉道路处,派专人负责防护和清扫。 6、装卸、运输、储存易产生粉尘、扬尘的材料时,采用专用车辆、采取覆盖措施;易产生粉尘、扬尘的作业面和过程,优化施工工艺,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措施,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洒水,保持湿度。 7、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堆放,按莆田市环保部门要求处理。施工现场设垃圾站,专人负责清理,作到及时清扫、清运,不随意倾倒,避免阻塞河道和污染环境。 | ||||||||||||
| 主 要 附 件 | 1.设计图纸 | 见施工图 | 4.其他 | ||||||||||
| 2.工艺图 | . | ||||||||||||
| 3.配料单 | |||||||||||||
| 施工负责人 | 技术负责人 | 安全员 | 质检员 | 交底人 | |||||||||
| 交 底 时 间 | 工段长 签 知 | ||||||||||||
组
签
| 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