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字录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汉字录入
[学时分配]:课程总学时:72学时。其中:理论课:18学时;实训:54学时。
[适用专业]: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的性质和内容
本课程是从了解微型计算机基础知识入手,重点讲述汉字输入与输出的基本操作。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键盘与指法、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等。
(二)课程的任务和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在中文Windows平台上汉字输入/输出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掌握键盘指法,使汉字输入或其他信息输入的动作规范化。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使学生熟练掌握键盘指法和五笔字型输入汉字的操作方法,利用打字软件进行汉字输入的练习,使学生每分钟能输入160多个汉字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培养正确的指法
2、掌握五笔输入方法
3、提升五笔输入速度
4、提升拼音输入速度
(二)能力目标
1.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除拼音输入以外的另一种方式的汉字输入法。
2.本课程理论和应用紧密结合,在提升汉字输入速度的同时也能掌握一些简单的办公应用知识。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学风。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本课程充分运用计算机教学手段,加强实操练习,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使学生能在生动直观的讲授中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的操作技能。
为使实习课能充分配合理论课的讲授,建议将二者同步进行(也就是每学完一实践性强的章节就进行相应的实习),并且要求学生从一开始就一步步地按照所学内容练习打字软件。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一)教学内容
第一章:键盘与指法
【教学要求:】
1. 了解键盘和常用键的功能
2. 掌握英文打字的要领和技巧
3. 熟练掌握指法
【教学内容:】
§1-1 键盘和常用键的功能
§1-2 英文打字指法
§1-3 基准键的指法练习
§1-4 范围键的指法练习
【教学建议:】
将无名指和小指的控制、打字姿势、盲打等难点要作为重点来讲。
第二章:五笔字型汉字输入法
【教学要求:】
1、五笔字型输入法简介
2、基本概念
3、汉字的字型结构
4、掌握汉字的编码
【教学内容:】
§2—1 五笔字型简介
§2—2 汉字构成分析
§2—3 五笔字型的字根键盘
§2—4 汉字的拆分
§2—5 五笔字型汉字的编码
§2—6 简码、重码和容错码
§2—7 助学键“z”的使用
§2—8 词语的输入
【教学建议:】
将以下内容作为教学重点:
1、熟记字根口诀,理解真正内涵。
2、熟记一级简码汉字和二级简码汉字。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书写顺序。
4、掌握拆字原则。
(二)学时分配表
| 知识模块 | 学时 | |||
| 序 号 | 章节内容 | 讲 授 | 实验实训 | 小 计 |
| 1 | 第一章键盘与指法 | 4 | 7 | 11 |
| 2 | §1-1 键盘和常用键的功能 | 1 | 1 | 2 |
| 3 | §1-2 英文打字指法 | 1 | 2 | 3 |
| 4 | §1-3 基准键的指法练习 | 1 | 2 | 3 |
| 5 | §1-4 范围键的指法练习 | 1 | 2 | 3 |
| 6 | 第二章五笔字型输入法简介 | 14 | 47 | 61 |
| 7 | §2—1 五笔字型简介 | 1 | 1 | 2 |
| 8 | §2—2 汉字构成分析 | 1 | 2 | 3 |
| 9 | §2—3 五笔字型的字根键盘 | 1 | 4 | 5 |
| 10 | §2—4 汉字的拆分 | 3 | 8 | 11 |
| 11 | §2—5 五笔字型汉字的编码 | 2 | 8 | 10 |
| 12 | §2—6 简码、重码和容错码 | 2 | 4 | 6 |
| 13 | §2—7 助学键“z”的使用 | 2 | 2 | 4 |
| 14 | §2—8 词语的输入 | 2 | 4 | 6 |
| 强化训练 | 14 | 14 | ||
| 总 计 | 18 | 54 | 72 | |
1.在教学中要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要求教师按照以能力为本、技能为主、理论为辅的原则组织教学。认真研究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增强课程的趣味性,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实验学时。在教学中应注重文字教材与其它媒体教材的配合使用。特别注意积极开发符合学生自学特点的CAI教学课件和学生实践教学训练教材。
2.对关键性概念、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定期集中进行作业评析,讲解带普遍性的错误问题。
3.课堂教学应采用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如多媒体电化教学系统、计算机实物、多媒体教学课件等,以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启迪学生科学思维与记忆,增强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接受效果,以达到培养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的目的。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构成
1、考核为上机操作+理论考试
2、实训成绩以百分制计,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占60%(其中理论40%,实作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