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小学语文_《人之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3:23
文档

小学语文_《人之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3.初步了解“教”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呢?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指导写“之”【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让学生了解三字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
推荐度:
导读教学内容:《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3.初步了解“教”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呢?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指导写“之”【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让学生了解三字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
教学内容:《人之初》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

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

3.初步了解“教”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

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

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

教学过程: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呢?

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

 指导写“之”

【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让学生了解三字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口到

2.生读文,边读边圈生字

3.认读生字,与生字交朋友

5.分行读文、学字

(1)初:左右结构,字理识字,本义是用剪刀裁剪布料。刚刚开始的意思,春天刚开始叫初春、初夏,人生刚开始:人之初,性本善。

(2)性:左右结构。左边“忄”,右边“生”字,合起来就是“性”。

(3)善:用字歌记忆:小羊坐地上,张口说“善良”。

  理解:班级哪个小朋友做什么事,让你觉得她善良呢?帮助别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尊敬老人,夸她,读:人之初,性本善。我们都爱护花草树木,夸我们机自己,读:人之初,性本善。

  (4)习:独体字,用字歌记忆:“羽”丢半边就是“习”。字理识字,小鸟学飞行,你和妈妈学会了什么?出示图,小宝宝和狼妈妈学会了什么?生活环境不同,人就不一样了,读:性相近,习相远。和妈妈在菜市场长大,孩子会什么样子?读:性相近,习相远。在做学问的人群中长大,会什么样子呢?读:性相近,习相远。

  (5)多种形式读前两行

  (6)教:字理识字,左右结构。多音字:jiāo(教书);jiào(教师)。

  (7)迁:半包围结构。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忆并组词。

  (8)贵:上下结构,“贵”:贝部,表示与钱物有关。本义:物价高,与“贱”相对。

  (9)专:独体字,翘舌音,组词:专心致志、专注、专门。

(10)多种形式读后两行

6.明白意思会读得更好

7.多种形式读文:自读、同桌互读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理解内容,通过讲故事进行的人文教育,也引导孩子理解了三字经的含义,还巩固了汉字的认识。

三、展开

1.认读生字:独体字(习、专)习、习、习是独体字,我把习字送回家。

              上下结构(贵、善)

              左右结构(性、教、初)

              半包围结构(迁、远、近)

3.把生字送回田字格:指导写字“远、近”

【设计意图】通过归类识字,让学生识记字形,掌握合体字的构字规律,有利于识记生字。

四、提升

《三字经》它用最简单的形式,讲述了最丰富的内容,既是儿童最好的启蒙教材,也是现在成年人学习国学极好的读物。建议同学们多读、多理解、多运用它。

【设计意图】拓展三字经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多读经典,多理解、多运用,为阅读写作打基础。

五、小结:说一说你们的感想。

六、

 

       板书设计

                                      人之初

                     

                                     之   远   近

学情分析

一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认知水平处于启蒙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由于学生所特有的年龄特点,有意注意力占主要地位,以形象思维为主。针对以上情况,我本学期的任务主要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喜欢上课,喜欢语文。

效果分析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随文认识“之,初”2个生字,借助图片等识字方法认识“性,善,习”等7个生字。会正确书写并区分运用“远,近”。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发表自己的观点与感想。

教材分析

《人之初》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全文共2个小节,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是学生进行思辨、表达的好例文。同时让学生懂得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做事情要专心致志,持之以恒。

评测练习

课后反思

《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设定为:

1.随文认识“之,初”2个生字,借助图片等识字方法认识“性,善,习,教”7个生字。会写“之,远,近”。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鼓励学生自主识字,灵活运用各种识字方法,掌握教学重点,理解韵文意思。

    课堂效果基本达到预期,但仍需提高教学技巧,不断提升自我。

课标分析

2018年版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识字、写字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识字、识用结合。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朗读品味语言,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在朗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文档

小学语文_《人之初》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人之初》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运用字理、借助语境认识9个生字,会写“之、远、近”3个字。2.诵读课文,感受三字经的节奏。3.初步了解“教”的重要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教学重点:识字与读文教学难点:朗诵与理解教学准备:课件、视频、图片教学过程: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1.教师引言:听,小朋友们在诵读什么呢?2.指生读课题“人之初”指导写“之”【设计意图】:通过音频,让学生了解三字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1.大屏幕出示三字经,学生自由读,要求做到:心到、眼到、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