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从_说文解字_酉_部字上古酒文化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0:51
文档

从_说文解字_酉_部字上古酒文化

#5说文解字6与汉字学研究#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陈家宁,杨静(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酉0字本象酒器形,5说文解字6对其古文、篆文的形说不确。/酉0部字的本义多与酒有关,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酒文化的诸多内容:中国酒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古代酿酒工艺复杂,酒的种类繁多,如清酒、浊酒、厚酒、薄酒等;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酒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酒色和酒味的多样性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酿酒技艺;在祭祀、筵席等场合的酒礼具有深刻的宗教及文化内涵,有些饮酒习俗
推荐度:
导读#5说文解字6与汉字学研究#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陈家宁,杨静(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酉0字本象酒器形,5说文解字6对其古文、篆文的形说不确。/酉0部字的本义多与酒有关,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酒文化的诸多内容:中国酒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古代酿酒工艺复杂,酒的种类繁多,如清酒、浊酒、厚酒、薄酒等;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酒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酒色和酒味的多样性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酿酒技艺;在祭祀、筵席等场合的酒礼具有深刻的宗教及文化内涵,有些饮酒习俗
#5说文解字6与汉字学研究#

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

陈家宁,杨 静

(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酉0字本象酒器形,5说文解字6对其古文、篆文的形说不确。/酉0部字的本义多与酒有关,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酒文化的诸多内容:中国酒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古代酿酒工艺复杂,酒的种类繁多,如清酒、浊酒、厚酒、薄酒等;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酒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

化的重要内容;酒色和酒味的多样性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酿酒技艺;在祭祀、筵席等场合的酒礼具有深刻的宗教及文化内涵,有些饮酒习俗甚至流传至今。

关键词:5说文解字6;/酉0部字;酒文化;酒器;酒礼

中图分类号:H 1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09(2011)02-00-05

酉,5说文解字6(以下简称5说文6):/就也。八月黍成,可为酎酒。象古文酉之形。0古文/酉0作/

0,许慎认为/从卯,卯为春门,万物已出。酉为秋门,万物已入。一,闭门象也0。5说文6以古文/

0为酉的造字本形,以/

0源于/卯0。5说文6:

/卯,冒也。二月,万物冒地而出,象闭门之形。故二月为天门。0篆文卯作/

0,门作/

0,二者近似内外相对。故许慎认为/卯0字形表示春季开着的门;/酉0则与之相反,表示秋季闭着的门,/酉0上的/一0表示闭门。

但细察/

0与/

0字形相差甚远,许慎之说不

免牵强,许多学者都对此提出了质疑。郭沫若指出

甲骨文/酉0(

)/乃壶尊之象也0

[1]215

。李孝定认

为/酉0字/上象其颈及口缘,下象其腹有花纹之形0[2]

。故学者多认为/酉0源于某类盛酒的器具

之形。

出土文献中常用/酉0字表示/酒0。如大盂鼎/酉無敢酖0,/率肆于酉0。睡虎地秦墓竹简5秦律#田律6:/百姓居田舍者毋敢酤酉。0朱骏声5说文通训定声6:/(酒)即酉字之小篆,因酉为十二支借义所专,又加水旁以别之。0可见/酉0为/酒0之本字,其后/酉0字酒义渐不常用,由/酒0来表示,而/酉0部诸字却保存着与酒的渊源关系。

酒,5说文6:/就也,所以就人性之善恶。从水,从酉,酉亦声。一曰:造也,吉凶所造也。0这里认为/酒0有两种意义,其一是用来助长人性善良或丑恶的事物;其二是吉利或凶祸之事成就的原因。许慎从酒的功效角度进行解释,显现了酒与人事的关系,揭示了酒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功用:酒既可助善成礼,又可招祸致失;既可成人之美,又可暴人之恶。段玉裁5说文解字注6(下简称5段注6)所谓/宾主百拜者,酒也;淫酗者,亦酒也0,就阐释了酒的这种双重性。可见,中国古人对酒正反两方面的功用十分了解,暗示出饮酒宜适度的观点。

一、酒的起源与酿酒法

关于酒的起源有多种传说。5说文6释/酒0,提及了/仪狄0和/杜康0造酒的两种说法。/古者仪狄作酒醪,禹尝之而美,遂疏仪狄0。5战国策#魏策二6/梁王魏婴觞诸侯语范台0条载:/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遂疏仪狄,绝旨酒。05说文6中以此为证,强调了酒的负面作用,有告诫后人之意。相较而言,杜康造酒的传说流传更广。曹操5短歌行6:/慨当以慷,幽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0人们普遍认为杜康是酿酒的祖师,恐与曹诗的流传有关。

此外还有/酒星0、/上皇0、/猿猴0造酒等多种传说,体现了中国古人对酿酒起源的不懈探索。但

收稿日期:2010-12-30

作者简介:陈家宁(1980-),男,天津市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文字学、语言学、文献学;

杨 静(1987-),女,辽宁葫芦岛人,天津大学文法学院中文系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文化语言学。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 fX i n yang N or m a lUniversity

第31卷 第2期 2011年3月 (Philos .&Soc .Sc.i Edi.t )Vo.l 31N o .2M ar .2011

由于古人认识水平所限,诸说都笼罩着一层神秘主义色彩。事实上,酒的出现与普及是古代农耕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为只有在满足人们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有了一定的粮食剩余,才会用多余的粮食来酿酒,所以认为酒非人力所为的诸说都是不可信的。此外,中国古代酿酒的程序和工艺十分复杂,单凭个人能力难以完成,所以仪狄、杜康不应是造酒的鼻祖,而大概是善酿美酒的大师。酿酒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对原料的选择和造酒工艺十分讲究。以下从造酒原料和酿制工序两方面探究中国古代的酿酒法。

粮食是造酒的主要原料,许慎释/酉0字时已说到/八月黍成,可为酎酒0。5段注6曰:/此举一物以言就,,酒多用黍也。0可见黍是古代较为普遍的酿酒原料,而用黍酿造的酒是/酏0。5说文6:/酏,黍酒也。0

除粮食以外,另一种必要的原料是酒母,又称酒药子。/酉0部中表示酒母的字有三个:/

0、/

和/酴0。但张舜徽曰:/酒母一名而有二义

:训酒

母,乃今语酒药,作酒时用以和黍,使之发酵者也;酴训酒母,乃今语所称酒酿,即酒汁之未和水者也。0

[3]卷二十八,44下

按此说,只有/

0和/

0能归入酒

的原料一类,而/酴0则是酒的品类。因为5说文6载

/,生衣也0,/,孰也0。王筠5说文解字句读6曰:/生衣即熟矣。0由此推之,/

0与/

0在时

序上相关联,描述了酒母成熟的过程。

将原料备齐后便进入酿制环节,酿酒的过程十分复杂。5说文6/酉0部字中涵盖了酿酒过程的多个环节:/釀0和/醖0体现了发酵这一环节,而/釃0、

/

0和/

0则反映的是滤酒这一工序,这些

/酉0部字连结在一起,呈现出一幅古人制酒的工序流程图。

5说文6中/釀0和/醖0用互训的释义方法,表示将粮食封闭起来,使其发酵。而新酿成的酒往往有沉淀物,便需要滤酒。釃,5说文6:/下酒也。一曰:醇也。0桂馥5说文解字义证6引赵宧光曰:/下酒者,去糟取清也。05说文6/

0与/

0互训,也都表

示滤酒。但二者有所差别,段玉裁认为/

0是/以

孔下酒0,而/

0为/滴沥而下0。仅滤酒这一工序

就包含多种方法技巧,足见整个酿酒过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

酿酒是一项古老的化学工艺,而中国也是世界上酿酒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考古学者在原始社会末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已发现了大量陶制酒器,说明当时的先民已经掌握酿酒技术了。四川省

出土的汉代画像砖中有酿酒图(见图一):砖面右部

有一屋顶,屋后壁挂两壶,可能是装酒曲的容器;屋顶下方为一灶台,有两人正在酿酒;砖面左部有荷酒贩者二人,一人肩挑两桶酒,一人推载有方形容器的独轮车。整个画像砖展示了酿酒作坊的生活场面,

反映了中国汉代酿酒业的发达。

图一 东汉/酿酒0画像砖¹拓片

二、酒的种类

丰富的造酒原料和多样的酿制工艺决定了成酒品类的丰富性。5说文6/酉0部中表示酒类的字很多,下面我们从四个方面来探讨。

1.一宿之酒与久酿之酒

根据酿制时间的长短,古代酒可分为一宿即成

之酒与久酿而成之酒。

,5说文6:/酒疾孰也。05段注6引5广韵6曰:/一宿酒。0又5说文6:/醴,酒一宿孰也。05周礼#天官#酒正6郑玄注:/醴犹體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矣。0可见,醴一宿即成,且是一种汁滓相混的浊酒,味道略甜。5书#说命下6曰:/若作酒醴,尔惟曲蘖。0从文字对应关系来看,可以理解为曲酿酒,蘖作醴。宋应星5天工开物#曲糵#酒母6曰:/古来曲造酒,蘖造醴,后世厌醴味薄,遂至失传,则并蘖法亦亡。0

[4]382

故醴是带有甜味的浊酒,所含酒

精浓度比较低,这也是用谷芽酿造的醴后世渐不流

行的主要原因。酤,5说文6:/一宿酒也。一曰卖酒也。0后来后一义应用更广泛。

与一宿之酒相对的是久酿之酒,需要较长的酿制时间。

酋,5说文6:/绎酒也。从酉,水半见于上。5礼6有-大酋.,掌酒官也。05段注6:/绎之言昔也。昔,久也。绎酒谓日久之酒。0许慎认为/酋0字由/酉0与半个/水0会意而成,段玉裁认为/糟滓下湛,水半见于上,故像之。0/酋0字金文作/

0,上不从

/水0半。故有学者认为/酋字像酒罐中酒已酿熟,

香气外溢之形0[5]50

。/酋0可指飘香的美酒;大酋则

#

65#陈家宁,等: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

一宿之酒与久酿之酒是根据酿制时间长短划分的。我们以为:一宿酒的酿制时间短,工艺相对简单,很可能更广泛地流传于民间;而久酿之酒则价值更高,限于贵族享用。酒的酿制时间长短也是划分等级的一个重要标准。

2.清酒与浊酒

根据是否将酒渣滤出,古代之酒有清浊之分。刚酿成的酒是汁滓相混的,清酒指经过反复/滤酒0将酒滓去除后的酒,因其看起来更清澈,故称清酒。浊酒则是含有酒滓的酒,看起来较混浊。根据古注,上述/醴0与/酋0也可归入浊酒一类。此外据许慎

所释,/醪0、/醠0和

/0也表示浊酒,但混浊程度

有所不同。5说文6:/醪,汁滓酒也。0是汁滓相混和的酒,即没有经过任何滤酒工序的浊酒。5说文6: /,泛齐,行酒也。0是表面有酒滓泛泛然的浊酒,很可能是已经过了初步滤酒工序的浊酒,浑浊程度应比/醪0低。

相对而言,5说文6/酉0部中径释为清酒的只有一个/醍0字。推测由于制作工序简单,古代的浊酒应更为普遍,种类也较多;而清酒由于制作工序较复杂,需经过反复滤酒,故种类相对较少,价值也应更高。

3.厚酒与薄酒

根据酒味的浓淡,又可分为厚酒与薄酒。厚酒酒味醇厚,薄酒酒味淡寡。厚酒由于未加水或加水较少,酒精浓度高于薄酒,如段玉裁注/醇0字:/凡久沃之以水则薄,不杂以水则醇。05说文6中厚酒有/醇0、/醹0和/醲0,薄酒只有/醨0。另酿造多次的酒必味厚,也可归入厚酒一类,详下文。而上文所述的/酏0是一种用黍米制成的类似稀粥的酒,带甜味,也应属于薄酒一类。

4.重酿之酒

有些酒只需一次便可酿成,

有些则需多次。

,5说文6:/酒也。05段注6引5广韵6、5玉篇6

字形作/

0,释/重酿也0。即经过两次酿制而成的

酒。酎,5说文6:/三重醇酒也。从酉,从时省。5明堂月令6曰:-孟秋,天子饮酎。.05段注6曰:/5广韵6作-三重酿酒.,当从之。谓用酒为水酿之,是再重之酒也;次再重之酒为水酿之,是三重之酒也。醇者其义,酿者其事。0/酎0的酿制工序十分复杂,用水酿制后还需要经过两次加水酿制的过程,故其酒味十分醇厚,酒精浓度也较高。许慎称/天子饮酎0,可见/酎0在古代应比较珍贵,故供天子享用。重酿之酒的出现,不但丰富了酒的种类,更标志着中国古代酿酒工艺的成熟与发达,是古人智慧的结晶。

总之,5说文6/酉0部中反映酒类的十余字体现了中国古代酒品种的丰富多样。有学者指出,/试想未形成汉字的或已形成文字但未被记载的反映酒的种类仍有0[6]25。说明酒在古人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及中国古代酒文化的繁荣。

三、酒器、酒色和酒味

1.酒器

酒是液体,酿制完毕后应盛于器具中供人饮用, 5说文6/酉0部有一些表示酒器的字。

醆,5说文6:/爵也。一曰酒浊而微清也。0又5说文6:/爵,礼器也,象爵之形,中有鬯酒,-又.持之也,所以饮。0中国传世及考古出土的商周青铜爵数量庞大,从外形上看,爵前有流,后有尾,口侧有两柱,下端有三足,杯身多有祥瑞纹饰。(见图二)它每一部分都有特殊的用途:流用于倾酒,尾用于持握,两柱则可告诉主人何时应为宾客添酒。因为酒器本身由青铜铸成,不透明,主人不能看见宾客的酒还剩下多少。当宾客饮酒时,主人若见两柱已经贴近宾客鼻子两翼,便表示爵内酒已所剩无几,该为宾客添酒了。爵的三足不但有支撑作用,还便于加热温酒。可见古代酒器不仅外形美观,更具有很强的

实用性及深刻的文化内涵。

图二父辛爵、象尊

尊,5说文6:/酒器也。从酋,以奉之。0/尊0字甲骨文作/

0,金文作/

0(父辛鼎)、/

0(伯吉父鼎)、/

0(仲義父鼎)等,像两手捧/酉0之形。上文已述/酉0象酒器形,故/尊0是一种盛酒的礼器,可用于祭祀。许慎释/尊0提到了5周礼6六尊,/牲尊、象尊、著尊、壶尊、大尊、山尊,以待祭祀宾客之礼0。六尊是古代用于祭祀和宴饮的六种不同外形的酒器。(见图二)5说文6其他部中还有一些表示酒器的字,如缶、觯、觞等。商周时代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繁荣鼎盛时期,也是酒器的兴盛期。它们是古代物

#

66

#

第31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

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酒色

,5说文6:/酒色也。05段注6:/谓酒之颜色也。0这是酒之颜色的总称。配,5说文6:/酒色也。0江藩5配

二字解6:/当时酒有青色者,有黑色者,

合二酒之色则谓之配。0[7]35

古人可将两种不同颜色

的酒进行调制,显现了古代制酒调酒工艺的成熟。,5说文6:/酒色也。0朱骏声5说文通训定声6:/

,黑也。字亦作黓。0

以上三字在5说文6中统称为/酒色0,后世学者

对其进行了分析考证。另5玉篇6酉部:/醍,酒红色,0是一种红色的清酒。此外5洞冥记6传说汉武

帝曾/酌瑶琨碧酒0[8]693

,/碧酒0应是一种绿色的酒。古人在拓展酒色种类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使酒具备了视觉美,表现了古代酒文化的审美取向。

3.酒味

如果说酒色多样是为了美观,那么酒味醇厚便是其核心价值所在。除上文所述厚酒与薄酒外,5说文6中还有其他表示酒味的字。,5说文6:/酒味淫也。05段注6:/谓酒味淫液深长。0酷,5说文6:/酒厚味也。05六书故#工事四6:/酷,酒香味浓烈也。0醰,5说文6:/酒味长也。0另

/0和/0

5说文6未释,但据后世学者的研究,二字叠韵连用表示酒味淡薄。5段注6:/依5玉篇6、5广韵6上字下当云

-,味薄也。从酉,渐声.。下字下当云

-也。从酉,任声.。二篆叠韵。而今本但注-阙.字,疑许书本无此二篆。0

此外其他/酉0部字的释义也有涉及酒的味道者,如上文所述/醴0便有甜味。可见中国古代酒的味道丰富多样,满足大众对不同口味的需求,反映了古人对酿酒技艺的不懈探索。中国古代酒在颜色与味道上的丰富性也是传统饮食文化的重要内容。 四、酒礼

中国历来是礼仪之邦,饮酒活动也充满礼教色彩,这形成了古代特有的酒礼文化,许多酒礼酒俗甚至传承至今。

1.祭祀礼

在中国古代,酒文化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5酒概6曰:/太古无酒,用水行礼谓之玄酒。5礼记6-玄酒在室.,是已5酒诰6-朝夕曰:/祀兹酒。0惟天降命肇我民,惟元祀.,乃知酒之始为祭祀设也。0

[9]357

指出酒最先用于祭祀,对神祇的敬畏又使

酒在产生之初便带有一种神秘感。古代各朝多设有

掌酒,如上文所述之/大酋0,足见古人对酒的

重视。5说文6/酉0部中有些字与祭祀有关。

上文述一宿酒/醴0从字形上分析应为祭祀所用,因其右半部/豊0在甲骨文中作

/

0,像盛满祭

品的祭器形。故/醴0应为古代祭祀所用之酒。莤,5说文6:/礼祭,束茅,加于祼圭,而灌鬯酒,是为莤。象神歆之也。一曰:榼上塞也。0/莤0是以礼行祭:捆束一把茅草,把用于祭祀的器具圭瓚加于其上,再向茅草上灌入鬯酒,鬯酒会从茅叶上渗透下去,古人认为这便是神享用了。5说文6:/鬯,以秬酿郁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0可见鬯酒是用于祭祀降神的香酒。酹,5说文6:/餟祭也。05段注6引5广韵6曰:/以酒沃地。0即把酒洒在地上进行祭奠。直到现代,中国部分地区仍保留了这种祭奠方式,表现了酒与祭祀文化的历史传承。

尊祖敬神是中国传统文化,古代祭祀活动十分流行,而酒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至关重要,这使得中国古代酒文化与祭祀文化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

2.主客献酬之礼

中国古代虽盛行祭祀,但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宴则更为常见。酌,5说文6:/盛酒行觞也。05段注6:/盛酒在觯中以饮人曰行觞。0这是把酒盛在觯中劝人饮用。现代宴席之上,主客之间仍有这种劝酒的礼俗。这又分为两类:醋(读作zu ,非酱醋之/醋0),5说文6:/客酌主人也。0指宾客用酒敬主人。邵瑛5说文解字群经正字6曰:/今经典作酢,,今人以醋为-酬醋.字,反以醋为酒酢。0

[10]363

酬,5说文6:/主人进客也。0是主人向宾

客劝酒。

王筠在5说文解字句读6中引皇侃5论语义疏6:

/初,主人酌酒与客,曰-献.;宾饮献毕而酌于主人,曰-醋.;主人饮醋毕,又酌与宾,曰-酬.。0由/献0至/醋0再至/酬0是一个完整的主客献酬之礼,这是主人与宾客双方以酒作媒介互相表达敬意的礼仪。酒在宴席上成为连接主客的纽带,不可或缺,故直到现代人们还常称/宴席0为/酒席0。

酒席的种类有很多:有主人邀请宾客的小宴;有天子与民同庆的大宴;有为报私恩而请喝酒的;也有各自出金凑钱饮酒的。如酺,5说文6:/王布德,大饮酒也。0醧,5说文6:/私宴饮也。0醵,5说文6:/会饮酒也。0

5说文6/酉0部中用这些字分别表示不同情况下的宴饮,可见古人宴饮必需酒,此时的酒已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传达情感的媒介,饮酒的方式与行为规则构成了酒礼文化。

#

67#陈家宁,等: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

注释:

¹东汉/酿酒0画像砖,1979年出土于四川新都新龙乡,现藏于四川省博物馆。

参考文献:

[1]郭沫若.甲骨文字研究#释干支[M]//郭沫若全集#

考古编(1).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

[2]李孝定.甲骨文字集释(14)[M].台北:/0研究院

历史语言研究所,1982.

[3]张舜徽.说文解字约注[M].郑州:中州书画社,1983.

[4]宋应星.天工开物[M].长沙:岳麓书社,2002.

[5]侯彦艳.从5说文解字6古代酒文化美[J].美与

时代,2008,(1):49-53.

[6]曹志国.5说文解字6中/酉0偏旁字与中国古代酒文化

[J].语文学刊,2006,(1):24-26.

[7]江藩.江藩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8]郭宪.别国洞冥记[M]//汉魏丛书.长春:吉林大学

出版社,1992.

[9]沈沈.酒概[M]//续修四库全书(1115).上海:上海

古籍出版社,1995.

[10]邵瑛.说文解字群经正字[M]//续修四库全书

(211).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On theW i ne Culture i n Ancient Chi na

)))R esearch of Characters w it h R ad i ca l-You.i n Shuo w en Jiezi

CHEN Ji a-n i ng,YANG Ji ng

(Schoo l o f L i bera l A rts and Law,T ian ji n U niversity,T ian ji n300072,Ch i na)

Abstrac t:The or i g i na lm ean i ng of cha racte r-Y ou.i s w i ne vesse.l T here fore it is a m istake of the i nte rpretati on o f t he classica l and seal for m o f this character i n Shuowen Jiez.i The orig i nalm eani ngs o f the characters w ith rad i ca l-Y ou.are alcoho-l related,reflecti ng m any e le m ents of Ch i nese w i ne cu lt ure i n ancient ti m es.For ex a m ple,w i ne producti on i n Ch i na i s close l y re l a ted w ith agr i cultural de-ve l op m ent.T he process of w ine m ak i ng i s co m plex and so m uch var i e ties o f w i ne had been m ade,such as sake,li quor,strong dri nk and li ght w i ne,etc.M any k i nds of bronze vessels fashioned dur i ng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i es a re i m portantm a teria l cultures.T he d i versity o fw i ne co l ors and tastes reflects the supe rb art o fw i ne m aking i n anc i ent ti m es.W i ne used i n worsh i p r it ua,l feast or other si m ilar occasions are o f pro f ound reli g ious and cult ura l connotation.Some o l d drink i ng custo m s even spread so far.

K ey word s:Shuow en Jiez;i characters w ith rad i ca l-Y ou.;w i ne culture;w ine vesse;l w i ne cere m ony

(责任编辑:韩伟) #

68

#

第31卷第2期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3月

文档

从_说文解字_酉_部字上古酒文化

#5说文解字6与汉字学研究#从5说文解字6/酉0部字上古酒文化陈家宁,杨静(天津大学文法学院,天津300072)摘要:/酉0字本象酒器形,5说文解字6对其古文、篆文的形说不确。/酉0部字的本义多与酒有关,体现了中国上古时期酒文化的诸多内容:中国酒的产生与农业发展关系密切;古代酿酒工艺复杂,酒的种类繁多,如清酒、浊酒、厚酒、薄酒等;以青铜材质为主的酒器是商周时期物质文化的重要内容;酒色和酒味的多样性体现了古人精湛的酿酒技艺;在祭祀、筵席等场合的酒礼具有深刻的宗教及文化内涵,有些饮酒习俗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