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0:01
文档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1.编制依据…………………………………………………………………………………22.工程概述…………………………………………………………………………………23.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34.人员及工器具配备………………………………………………………………………35.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46.质量保证措施……………………………………………………………………………6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推荐度:
导读1.编制依据…………………………………………………………………………………22.工程概述…………………………………………………………………………………23.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34.人员及工器具配备………………………………………………………………………35.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46.质量保证措施……………………………………………………………………………6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1. 编制依据…………………………………………………………………………………  2

2. 工程概述…………………………………………………………………………………  2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3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4

6. 质量保证措施……………………………………………………………………………  6

7. 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

8. 环境控制措施……………………………………………………………………………  9

9. 附图………………………………………………………………………………………  10

1. 编制依据

1.1   

1.2   施工组织总设计和汽机专业施工组织设计;

1.3  《火电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第五部分 管道及系统DL/T5210-2009;

1.4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火力发电厂部分DL/T5009.1-2002);

1.5  《锅炉压力容器管道焊工考试与管理细则》[2002]109号;

1.3  《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 DL/T 821-2002;

1.4  《火力发电厂焊接技术规程》DL/T869-2004;

1.9  《焊接工艺评定规程》DL/T868-2004;

1.10 《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第七部分 焊接DL/T5210.7-2010;

1.11 《火力发电厂焊接热处理技术规程》DL/T819-2002;

1.12 《火力发电厂金属技术监督规程》DL/T438-2009;

1.13 《火力发电厂异种钢焊接技术规程》DL/T752-2001;

1.14  

1.1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06版;

1.16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管道篇DL/T 5031-94。

2  工程概述

     可实现集中供热,不仅能够满足石河子市区近、远期采暖热负荷增长的需要,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而且有利于改善城区生态环境和地区环境空气质量,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符合国家能源产业及环保。

2.2 施工内容

依据设计院设计图纸,不锈钢管道主要包括:仪用压缩空气系统、化学水系统、本体润滑油及抗燃油油等系统组成,为了在施工过程中提高焊接质量,特制订此作业指导书。

本机组不锈钢管道材质分别为:仪用压缩空气系统材质为0Cr18Ni9;本体套装道材质为0Cr18Ni9Ti;化学水系统材质均为1Cr18Ni9Ti。

   仪用压缩空气系统:设计压力1.0MPa,常温,管道从汽机精处理接出至锅炉仪用压缩空气管道,管道主要规格为φ159×4.5。

本体润滑道为套装道,设计压力:0.3MPa,45℃,接口形式均为钢管对接,由主机油箱引出至前轴承箱,#1--#9各轴承箱进、排道,包括顶轴道规格有:φ219×6,φ610×10,φ57×4,φ108×4.5,φ325×8,φ×4.5,φ20×2.5等。

化学水系统范围内的工业废水存储、风机水泵间系统管道,设计压力为常温,由空压机房接出至风机水泵间各用气点,规格为φ57×3。

3 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

3.1  施工方案编制完毕,经审批合格。

3.2  在电焊机集中布置区必须提供充足的动力电源,焊接二次线接头良好,线头不得裸露,以防短路埙坏设备及人员触电。

3.3  露天施工现场,必须采取防风、雨、雪的措施。

3.4  施焊现场光照度适宜,夜间施工必须设专用照明。

3.5  施焊现场附近及下方不能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3.6  在施焊现场要为焊工提供可供操作的焊接空间,并且搭设牢固可靠的平台并设防护栏。

3.7  电焊机应有良好的接零保护,焊接电流大小稳定,并能连续可调。

3.8  安全防护设施准备完毕。

3.9  对使用的工具必须全面检查,检修,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4 人员及工器具配备

4.1 人员资质的要求

序号作业人员工种资格要求人数
1班组负责人有组织协调能力和现场管理经验1
2技术负责人熟悉系统,有组织能力1
3技术人员熟悉系统,有安装经验1
4焊接专业质检员持证上岗,有实际工作经验,工作态度认真负责1
5焊工经过培训,有上岗证书且与施焊项目符合若干
4.2  主要机械和工器具

序号名称规格数量
1电焊用具500A 满足焊接人员使用
2护目玻璃9-10号

满足焊接人员使用
3白玻璃δ=2mm满足焊接人员使用
4焊条保温筒5Kg,带电源插座。

若干
5逆变电焊机ZX7-400ST若干
6氩气表检验合格在有效期内若干
5  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

5.1  焊前准备

5.1.1 工艺准备:本项目开工前,技术人员应根据图纸、专业施工组织设计、焊接工艺评定及国内标准制定出焊接作业指导书,根据焊接作业指导书和周围施工环境、状况编制安全交底、技术交底及焊接施工工艺卡,确定各种焊口的焊接工艺规范、无损检验方法及数量,在项目开工前及时对焊工交底,焊工接受交底后凭焊材领用单到焊条库领取焊条,领用焊材时焊工应仔细检查焊条有无外观缺陷,如有应及时退换。

     5.1.2  焊接材料准备

5.1.2.1 本机组涉及的不锈钢管材质主要有:0Cr18Ni9,焊丝均采用ER308L,1Cr18Ni9Ti,焊丝采用TGS-347,焊条均采用A132焊条。

5.1.2.2 焊丝、焊条等应有制造厂的质量合格证,并经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

5.1.2.3 焊条在使用前按焊条使用说明书要进行干燥。

5.1.2.4 焊条使用时,应放置在温度保持在80-110℃专用焊条保温筒内,并接上电焊机的二次电源,随用随取,避免受潮;焊接完毕,剩余焊条应注明规格型号立即交还焊条干燥室保存。

5.1.3 交底准备

5.1.3.1  交底内容主要包括:焊接施工工作量,焊口材质,采用焊接材料,工艺要求,焊接方法,无损检验要求,安全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等。

5.1.3.2  每项工作开工之前,应把施工技术交底书及焊接施工工艺卡一并交给焊工,让其认真熟悉焊接施工工艺卡的各项内容,明确材料钢号,选用正确的焊接材料和焊接工艺,并在交底书上签字,保证安全正确施工。

5.1.4  焊接坡口加工

5.1.4.1管子、管件的坡口应按设计图纸规定加工,如无规定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并且坡口的形式和尺寸应保证焊接质量,填充金属量少,改善劳动条件,便于操作,减少焊接变形及应力,适应探伤要求等原则选用。

5.1.4.2焊件在组装前应将焊口表面及附近管材内、外壁的油、漆、垢、锈等清理干净,直至露出金属光泽,清理范围为:对接坡口每侧(内外壁)均为10—15mm。

5.1.5  管道对口

5.1.5.1 对接管口端面应与管子中心线垂直,其偏斜度△f规定如下:当D(管子外径)>60~159mm,△f不得超过1mm;D(管子外径)>159~219mm,△f不得超过1.5mm;D(管子外径)>219mm,△f不得超过2mm 。

图例管子外径(mm)△f(mm)
≤600.5
>60~1591
>159~2191.5
>2192
5.1.5.2  对口时,一般作到内壁平齐,如有错口,其错口值不得超过壁厚的10%,且不大于1mm。不同厚度焊件对口时,可采用加工过渡区的办法进行处理。 

5.1.5.3  焊口局部间隙过大时,应设法修至规定尺寸,严禁在间隙内加填塞物焊接,坡口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5.1.5.4  焊工检查对口质量,进行根层点固焊,不得在管道外壁上随便引弧、试验电流。 

5.1.5.5  焊件组装时,应将待焊部件放置牢固,以防在焊接和热处理过程中产生附加应力和变形。 

5.1.5.6  焊口严禁强力对口,更不允许利用热膨胀对口,以防产生附加应力。 

5.1.5.7  焊接施工过程包括焊前准备、施焊、外观检查、无损检验等五个重要工序,上一工序不合格不能进行下一工序,待上一工序检查合格后方能按顺序执行。 

5.1.5.8 焊件对口应符合相关规程,对于超标错口、折口的焊件,焊工要禁止施焊。

5.2  焊接工艺

不锈钢焊管道直径≤φ108mm、壁厚小于4mm时,采用全氩弧工艺;直径>φ108mm、壁厚大于4mm的管道均采用氩弧焊打底、电焊填充及盖面工艺。

5.2.1 焊前清理干净坡口,提前5—10s送氩气,氩弧打底时,管子内应充氩保护,防止根部氧化。

5.2.2  点固时应仔细检查各个焊点的质量,如有缺陷,应立即清除,重新进行点固。

5.2.3  采用小电流,快速焊,窄焊道,防止裂纹及变形的产生。

5.2.4  焊接方法采用手工氩弧焊时,焊接过程中要注意起弧、收弧和接头的质量,起弧时应适当抬高电弧,打底层焊接完成后,立即自检,合格后进行次层焊接;焊接终止时收弧要慢,填满弧坑后,焊仍在焊缝上保持3—5s,直到钨极和熔池区冷却后才能抬起。采用GTAW/SMAW焊接工艺时,施焊时采用小电流、快速施焊,尽量避免焊条药皮发红,药皮脱落而无法焊接。

6  质量保证措施

6.1 加强质量检查

除按规程规范要求对焊缝按比例进行外观工艺及无损检验检查外,加强焊工焊口的随机抽查,强化焊工焊接质量意识,对外观工艺实行奖惩制度,对于无损检验抽查不合格的焊工,对其焊口加倍抽检,再次不合格者,除对焊口进行返修外,取消该项目的焊接作业,重新培训。

6.2 加强工艺过程控制

   施焊过程中要及时清理药皮及飞溅,注意外观成形,焊缝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弧坑;焊工应加强焊后自检,发现外观缺陷应及时修补,外观检验不合格不能进行下道工序检查。 

6.3  不锈钢管道质量检查

6.3.1 焊工应养成良好的工艺作风,焊缝成型美观,焊缝外观尺寸符合设计要求。

6.3.2 焊缝完成后,焊缝周围的飞溅物及点固时的焊疤必须打磨干净,方可进行下道施工工序;施焊时如发现点固位置有咬边现象,应及时补焊,补焊处不得低于母材。

6.3.3 焊接接头表面质量标准:焊缝与母材过渡圆滑、匀直、接头良好,表面无裂纹、气孔、夹渣、弧坑。

6.3.4 焊工的自检工作贯穿整个焊接过程,如打底、层间、盖面的检查,检查内容包括:焊缝表面是否有气孔、夹渣、裂纹、咬边、弧坑等缺陷,接头是否良好,填充金属与母材融合是否良好等;如有问题,采用机械加工法清除缺陷后,再进行补焊。

6.3.5 不锈钢管道的无损检验标准按《钢制承压管道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技术规程》 DL/T 821-2002规定的Ⅲ类标准执行,抗燃道按Ⅰ类标准执行。

6.4 支吊架的焊接质量工艺要求

6.4.1管道上吊架应在管件全部找正和临时固定后,应进行逐个焊接,保持管道吊点受力均匀。

6.4.2  吊杆接头不得采用搭接焊,接头工件应使用机械切割。

6.4.3  应防止现场火焰处理吊架中退火而降低金属的强度。

6.4.4  固定支架的底座,应在水平,垂直面找正后再加垫铁(尺寸大用型钢),垫实后点焊,在支架底座上面点焊数量一般少于4点,以消除焊接应力。

6.4.5 与管路焊接的固定支架,其焊接工作应按管材焊接工艺要求进行施工。

6.4.6 支吊架生根焊缝应饱满、角焊缝要封头。

6.4.7所有埋件结构、密封和支吊架焊接时,必须将焊接区域的油、漆、锈、氧化铁等清理干净,不准带有油、漆、锈、氧化铁焊接。

6.4.8支吊架生根角焊缝及竖直管道支吊架管部在管壁上焊接的卡快,必须形成闭环焊缝,不得出现开口焊缝。

6.5  返修措施 

6.5.1 技术员在不合格焊缝上做出明显标记,并及时告知班长,并通知焊工返修。

6.5.2 对于焊口检验有超过标准的缺陷时,应采取机械挖补的方法返修,打磨深度应超过检验报告上缺陷深度,接近缺陷位置时,对其两侧及深度方向进行打磨,边打磨边仔细观察,如需要渗透检验,需检验合格并确定裂纹等缺陷已清除干净。

6.5.3 及时返修后,由班长、技术员及工地质检员检查,确认合格后,焊接技术员及时委托无损检验。

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7.1  有害作业的劳动保护措施

7.1.1  焊接操作时,焊工要穿戴专用的工作服、绝缘鞋、皮手套、护脚等劳动保护用品;

7.1.2  不可在雨、雪、大风、大雾天气进行露天焊接。必要时,要用帆布棚遮挡等措施保证良好的焊接环境;

7.1.3  焊接场所应有良好的照明,并有利于排除有害气体、粉尘和烟雾;

7.1.4  电焊机要有单独的电源控制装置,拉合开关要戴手套侧身操作。电焊机工作时,应保证焊机集装箱内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7.1.5  电焊机要经常维修,使用前应进行检查,无异常后方可合闸,电源装拆由维护电工负责;

7.1.6  电焊机外壳必须接地良好,不可串联接地;

7.1.7  焊钳及电焊线的绝缘必须良好,接头不许有裸露导线;

7.1.8  严禁用电缆管或吊车轨道作为电焊地线,电焊线不得接近热源;

7.1.9  更换场地或移动把线,要切断电源,不允许手持带电把线爬梯登高;

7.1.10  清除焊渣时,要戴防护眼镜或用面罩遮挡,防止飞溅伤人;

7.1.11  焊接过程包括对口装配、施焊、检验等三个重要工序,本道工序符合要求后方准进行下一道工序,否则禁止下一道工序施工;

7.1.12  严禁在被焊工件表面引燃电弧、试验电流或随意焊接临时支撑物;

7.1.13  参加高空作业人员需提前进行体检,凡有高血压、癫痫病等不适合登高作业的人员不允许进行高空作业;

7.1.14  高空焊接时,焊钳软线要绑紧在固定地点,不要缠绕在身上或搭在背上工作。妥善放置自己的工器具,防止坠落伤人。更换焊条时,焊条头不要随意乱扔,以免烫伤下面的施工人员;

7.1.15  高处作业的下方,要清除所有的易燃易爆品或用石棉布仔细遮盖;

7.1.16  高处作业扎紧安全带,工作时应将安全带系在牢固可靠的上方;

7.1.17  焊工工作时,要配备保温筒和焊条头筒,焊条头随手放在焊条头筒内。工作结束后剩余焊条应及时交回到焊条库统一收管;

7.1.18  焊接完毕,应及时清理药皮及焊条头,并清扫施工现场,尽可能地降低粉尘污染,作到工完料净场地清;

7.1.19  焊机房要清除杂物,保持整洁;

7.1.20  焊工工作时,要配备保温筒和焊条头筒,焊条头不得随便乱扔;

7.1.21  工作结束,应注意防火。工作完成后,应及时关掉焊机电源;

7.1.22  施工中做到文明施工,要配合项目部做好检查和检测工作,对不合格场所要限期整改。

7.2   习惯性违章的预防和控制

7.2.1  严格焊工资质审查,加强焊工使用施工的过程控制,杜绝焊工超越合格项目进行施工焊;

7.2.2  正确使用磨光机,使用前检查外壳、砂轮片完好,带好防护镜,双手握紧,砂轮片切线方向不得有人;

7.2.3  使用电动工具严防触电,应有防止漏电的措施;接电源线时设立监护人;

7.2 4  施工中使用的电源线,严禁有裸露电线,各闸刀、插头、插座应完好无损,施工用电的接线及拆线应由专业电工完成,使用电动工具应装设漏电保护器;

7.2.5  氧气瓶、乙炔瓶间距8~10米,乙炔表应加装防回火装置;

7.2.6  废弃的钢丝绳、油手套、破布等不得乱扔乱放,应集中处理;

7.2.7  电焊机应有可靠的接地,良好的防雨措施,对电焊机的二次出线经常检查,破损处应及时处理,防止触电(特别是雨后),下班前应切断电源,并仔细检查工具房、施工现场,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后方可离开;

7.2.8  正确使用磨光机,使用前检查外壳、砂轮片完好,带好防护镜,双手握紧,砂轮片切线方向不得有人。

7.3   设备防护措施

7.3.1  焊接用的焊钳及电焊线的绝缘必须良好,接头不许有裸露导线;

7.3.2  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防止杂物落入设备内部,切实做好设备的保护工作。

8  环境控制措施

8.1  施工废料的回收处理及控制

8.1.1  焊工工作时,要配备保温筒和焊条头筒,焊条头随手放在焊条头筒内。工作结束后剩余焊条应及时交回到焊条库统一收管;

8.1.2  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回收处理;

8.1.3  易燃易爆清洗液的废液禁止随地倾倒,应装入加盖容器及时处理;

8.1.4  施工现场应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设置废料存放箱统一回收,坚持文明施工。

8.2   施工粉尘噪音以及射线的控制

8.2.1 作业环境的四周应防止作业产生的粉尘危害人身健康;

8.2.2 合理安排施工时间,防止施工噪声,特别是夜间施工应严格控制噪声和灯光照明;

8.2.3 大风或天气干燥的情况对施工现场应洒水降尘;

8.2.4进行对人体有害的无损探伤检验时,应提前通知在附近施工的相关人员,合理安排检验时间。

8.3  施工过程中的危险点、源分析

8.3.1  着装不符合要求

电焊工应穿橡胶底的防护鞋,焊工穿的防护鞋耐压试验合格,如果胶鞋破损应及时更换。

身体出汗使衣服潮湿或被淋湿时,不得靠在电焊设施上施焊。

8.3.2  潮湿环境施焊措施不完善

在潮湿环境中不宜从事焊接作业,确因工作需要,应做好下列措施:在下方铺垫15mm及以上的干燥木板或绝缘胶皮,穿经过耐压试验合格的防火橡胶鞋,身体不接触工件任何位置,手套绝缘并干燥。

8.3.3  电焊弧光辐射

电焊工应选用合适的遮光镜片做面罩;宜穿棉、帆布制作的工作服;电焊工使用的手持或头盔式面罩,其罩体应遮住脸面和耳部,且无漏光。

8.3.4  电焊渣造成人身伤害

施焊时采取防火措施,可燃、易燃物体与焊接作业主火源距离不应小于10mm,如果确实无法改变距离,应设置防护屏,用石棉瓦作隔离或搭设隔离围栏。

9附图(见图)

  坡口加工及对口示意图

使用范围:壁厚16mm以下    

文档

不锈钢管道焊接施工作业指导书-内容

1.编制依据…………………………………………………………………………………22.工程概述…………………………………………………………………………………23.开工条件和施工准备……………………………………………………………………34.人员及工器具配备………………………………………………………………………35.主要施工工序和方法……………………………………………………………………46.质量保证措施……………………………………………………………………………67.职业健康安全环境保护措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