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课 题 | 5、爷爷和小树 | 课型 | 新授 | 课时 | 第二课时 | |||||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技能 | 学习课文。 | ||||||||
| 过程与方法 | 培养学生初步的阅读能力、学习语言的能力及自主学习的能力 | |||||||||
| 情感、态度语价值观 | 懂得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人人都要爱护它。 | |||||||||
| 重 点 | 正确朗读课文 | |||||||||
| 难 点 |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
| 教 法 | 激发情感,引起兴趣 | 教具学具 | 挂图、卡片 | |||||||
| 学法指导 |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中学习 | |||||||||
| 授课程序 | 检查复习、解读第一,第二自然段、理解第三自然段 | |||||||||
| 教学内容及流程 | 个案补充 | |||||||||
| 一、检查复习。 1、生字卡片,要求读谁字音。 2、听写生字“不、开”。 二、解读第一,第二自然段。 1.学习第一段。 A.指名读第一段,交流“读懂了什么”。(出示“一棵小树”图) B.指导朗读,注意停顿。(我家门口/有/一棵小树。) 2.学习第二段。 A.出示“掉光叶子的小树”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话。问:小树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 在黑板上出示::冬天到了,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服。 (1)指名读。 (2)引导理解。 ①这句话写了谁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爷爷)写了爷爷做什么?(给小树穿稻草衣裳)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爷爷给小树穿上稻草衣裳) ②句子中的“衣服”指的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习到把词放在句子中理解意思的方法。告诉学生要想知道“衣服”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认真读句子,在句子中找答案。当学生经过读句思考回答正确后,教师要在句子中把“衣服”指的是“爷爷给小树穿上的稻草”用线画出来,使学生清清楚楚地看到句中词与词之间的联系,注意了这个联系,就能确切地理解意思。 ③看插图(1)问稻草是“穿”上去的吗?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呢?教师要启发学生用刚学过的方法认真读句子,想想句中把小树当作什么,所以才这么说。 (3)指导读。读的时候要把为什么要给小树穿衣服,穿什么样的衣服读清楚。 小树有了稻草衣裳怎样?在黑板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小树不冷了。指名读,要强调“不冷了”。 3.指名正确流利地读第一、二自然段,把句子的意思表达出来。 4.指导背诵。先自己试背,然后指名背或齐背。 三、理解第三自然段 A.看图说话。出示“枝繁叶茂的小树”图,指导学生观察。问:这是什么季节,小树有什么变化? B.讨论过渡:小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小树因为有爷爷的关心爱护,才能长得这么粗壮茂盛)那小树又是怎样帮助爷爷的呢?请看图。(出示“爷爷在树下乘凉图”) C.四人小组自读第三段,质疑解难。 D.交流。四人小组派代表说说自己小组读懂了什么,是怎么读懂的。(相机引导评价。利用学生反馈,重点指导学生看图理解“绿色的小伞”指什么。) E.指导朗读第三段,看图体会爷爷和“我”的心情,读出高兴的语气。 4.朗读全文。指名分段读,分男女生读,齐读。 三、指导书写生字“四、五” 四:第一笔“竖”在左半格,行笔向下略向右斜;第二笔“横折钩”起 笔处和“竖”的顶部相连,横行至右上格折转向下,略向左斜至右下格向左略微钩出。第三笔“短撇”和第四笔“竖弯”,都从横上起笔在框内均匀分布。写“竖弯”时,竖要直,转弯要圆,不要写成“竖折”。最后一笔“横”与第一、第二笔的收笔处相连。 五:第一笔“短横”在上半格;第二笔“竖”从“横”中点起笔,行笔 略向左斜;第三笔“横折”起笔超过“短横”,向右行笔至右半格与“短横”上下对齐处折笔向下,收笔与“竖”对齐;第四笔“长横”托连第二、三笔,起笔、收笔处超过第三笔。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认识“四”中的新笔画“竖弯”,知道“五”的第二笔“竖”要斜一点。 2.指导学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引导学生书写笔画笔顺,先描红再写。 3.展评:学生自查自纠。 四、读读说说 1、出示课件“读读说说”中左边的词组:暖和的衣裳、绿色的小伞、漂亮的衣服、雪白的云朵。指名读感知四个短语的结构特点。 2、出示“读读说说”中右边的词语,完成词语搭配。 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暖和的 ”。问:还有什么是暖和的? 四人小组补充完成“绿色的 ”“漂亮的 ”“雪白的 ” 交流,教师相机指导。选择自己喜欢的词组练习说话 | ||||||||||
| 课堂检测 | 完成词语搭配:清清的,高大的,弯弯的,可爱的 | |||||||||
| 小 结 | 学生谈学习收获,自我评价。 | |||||||||
| 作业布置 | 书写生字“不、开” | |||||||||
| 板书设计 | 5 爷爷和小树 冬天 暖和的衣服 夏天 绿色的凉伞 | |||||||||
| 教学反思 | ||||||||||
| 备课组长 审查意见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