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40分钟。第Ⅰ卷将正确的选项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第Ⅱ卷直接做在答案专页上。
第Ⅰ卷 (选择题,共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要解决愈演愈烈的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改革。
B. 陶渊明早年曾经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出现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的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 近视患者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 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 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负责任的。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昨天的作业太多了,能全部完成的同学,只不过占全班十分之二、三。至于完成的质量就更不好说了。
B.在海边他写浪花,写礁石;在山顶他写青松,写老藤;在田野他写春花,写秋月。真可谓“远山近水皆有情。”
C.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生命能不能合成,人果真由命运主宰?这一切都引起了人们深深的思考。
D.你是坐汽车来呢,还是坐火车来呢,或者索性坐飞机呢?赶快给我个准信儿。
4、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哪一种排列次序正确( )
①调角断清秋 ②征人倚戍楼 ③春风对青冢 ④白日落梁州
⑤蕃情似此水 ⑥长愿向南流 ⑦大漠无兵阻 ⑧穷边有客游
A.①②⑤⑥⑦⑧③④ B.⑤⑥⑦⑧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⑦⑧⑤⑥ D.⑤⑥①②⑦⑧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王公神道碑铭 欧阳修
公讳旦,字子明,大名莘人也。公少好学,有文。太平兴国五年,进士及第,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参知政事,公以婿避嫌,求解职。太宗嘉之,改礼部郎中。
公为人严重,能任大事,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由是真宗益知其贤。钱若水名能知人,常称公曰:“真宰相器也!”若水为枢密副使罢,召对苑中,问谁可大用者,若水言公可,真宗曰:“吾固已知之矣。”
公在相位十余年,外无夷狄之虞,兵革不用,海内富实。故天下至今称为贤宰相。
公于用人,不以名誉,必求其实。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其所荐引,人未尝知。寇准为枢密使,当罢,使人私公,求为使相。公大惊曰:“将相之任,岂可求邪!且吾不受私请。”准深恨之。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准入见,泣涕曰:“非陛下知臣,何以至此!”真宗具道公所以荐准者,准始愧叹,以为不可及。
公与人寡言笑,默然终日,莫能窥其际。日者①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真宗怒,欲付御史问状。公曰:“此人之常情,且语不及朝廷,不足罪。”真宗怒不解。公因自取常所占问之书进曰:“臣少贱时,不免为此,必以为罪,愿并臣付狱。”真宗曰:“此事已发,何可免?”公曰:“臣为宰相,执国法,岂可自为之,幸于不发而以罪人?”真宗意解。
公务以俭约率励子弟,使在富贵不知为骄侈。兄子睦欲举进士,公曰:“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至其薨也,子素犹未官,遗表不求恩泽。
铭曰:烈烈魏公,相我真宗。相所黜升,惟否惟能。执其权衡,万物之平。
(节选自《欧阳修全集》)
①日者:以占卜为业之人。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避远权势,不可干以私 干:干涉
B. 已而制出,除准武胜军节度使 除:任命官职
C. 外无夷狄之虞 虞:忧患
D. 相所黜升,惟否惟能 否: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旦持身严谨。太宗朝,他因为岳父赵昌言参知政事,便主动辞官避嫌。后来为官也不攀附权贵。
B.王旦为官公正,受到真宗和钱若水的赏识。真宗曾经把他们两人召到宫苑中,问哪一个可以重用,钱若水当场推荐了王旦。
C.王旦个性严肃,不苟言笑。在处置日者的问题上,他犯言直谏,推己及人,终使皇上息怒。
D.王旦训诫子弟要勤俭节约,不可骄奢淫逸。终其一生,不为子孙谋求一官半职。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苟贤且材矣,必久其官,而众以为宜某职然后迁。(3分)
译文:
(2)日者上书言宫禁事,坐诛,籍其家,得朝士所与往还占问吉凶之说。(4分)
译文:
(3)吾常以太盛为惧,其可与寒士争进?(3分)
译文:
8、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能够体现王旦是“贤宰相”的内容(3分)
答:
三、古诗鉴赏(10分)
9、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 夕 崔涂
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①烟景有谁争?
【注】①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隐归之处,这里指诗人的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1)子规是哪种鸟的别名?李白的《蜀道难》中哪两句也是写子规的?(2分)
答:
(2)颔联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说明。(4分)
答: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哪些复杂的情感?请作简要概括。(4分)
答: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 ▲ ,浑欲不胜簪。(杜甫《春望》)
(2) ▲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3)夫列子御风而行, ▲ ,旬有五日而后反。(庄子《逍遥游》)
(4) ▲ ,此时无声胜有声。(白居易《琵琶行》)
(5)蟹六跪而二螯, ▲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6)风急天高猿啸哀, ▲ 。(杜甫《登高》)
(7)彼童子之师, ▲ ,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韩愈《师说》)
(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 。(苏轼《赤壁赋》)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1~14题。
寒 鸟
刘鸿伏
⑴冷而犀利的风刮过天空。云层仿佛越积越厚的冰凌,凝重、灰暗,无有涯际。
⑵土地里微微的暖气被树尖草梢的冰凌冻住,就如冻住一个季节。
⑶一声叹息,起自渺远的空中。也许那不是叹息,是鸟翅划动空气时疲累的声音。
⑷是啊,那翅声仿佛是一声叹息,从灰暗的寒空滑落。一只鸟从远处现出飞的轮廓,如一片瑟瑟发抖的枯叶。一只鸟,又一只鸟……渐渐越聚越多,翅声越来越沉,不知名的小鸟,在天空密密地集结在一起,被风狂暴地推拥着、撕扯着,不辨东西。它们是一群疲累而且饥寒的鸟,漂泊在无路的天空,或停落在冰冷的大地。野草上一粒草籽或土地里冻住的一枚麦穗,都被空中饥饿的眼睛无限放大。
⑸天空模糊了鸟影,风声湮没了鸟声。当高楼某个窗口的某个人偶然望见几乎遮住了半个天空的鸟群,蓦地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么多流浪的鸟啊,它们能到哪里去呢?
⑹那么多的鸟,一阵阵地起落,鼓起勇气飞行。远处是结冰的河流,近处是白皑皑的丛林,天地之间只有风声。它们曾经飞过了流沙一样多的日子,飞过了树叶一样多的城镇和村舍。大地上没有巢,飞不动了,找一片树林和浅岗停落,互相挨挤着度过寒冷的黑夜。但树林外,是网罟;浅岗下,是猎。它们或许能挺过饥寒,但往往逃不出陷阱。
⑺谁也不知道它们从哪里来,我想有一些鸟儿,一定来自老家的某片某垛或炊烟下的屋顶。而此时,它们在寂寞中飞行。冰雪满途时寻找温暖,饥饿时寻找食物,它们是寒鸟,翅膀在天地间划出坚忍。也曾优雅地飞翔,快乐地追逐着花朵和流云。它们的啼鸣曾经是世间最悦耳的乐音。
⑻南方,北方,寒冰如铁,雪满山川。那是大片大片的寒鸟!像灰暗的云,被大风吹散又聚拢。它们分散时,让人几乎忽视了它们的存在;聚拢时,人们感到了震惊。一些最羸弱的小鸟不断坠落空中,一些孤单的鸟不断地加入队伍,它们从不同的草丛和丘冈顽强地飞上半空。那是生的阵容,或许也是死的队列。如是生便是最壮丽的生,如是死便是最悲壮的死。
⑼遮住了半个天空,起落抑扬的鸟群啊,大地白茫茫真干净。分散了抑或才有存活的希望,但那是寂寞的生吧?鸟的生存法则和人的生存法则是如此不同。
⑽读懂鸟的,只有天空。但大地被冻住的时候,天空也被冻住了,冻不住的只有翅膀。
⑾会有花朵在遥远的地方开放,会有丰收在饥寒之后闪烁金黄,在视线里渐行渐远的寒鸟啊,传说在天的那边,每棵根芽都能长出一个春天。
(选自《散文》2010年第5期)
11.开头两节文字是环境描写,请简要分析其表达特色。(4分)
▲
12.阅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寒鸟面临的生存困难。(4分)
▲
13.文章在写寒鸟的飞行过程中插入“高楼某个窗口的某个人”的吃惊,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
14.“寒鸟”这一形象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请联系全文予以探究。(6分)
▲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5~17题。
中国当代文学中为什么没有忏悔录
蔡益怀
我常常在想一个问题,我们的国家经历过“”浩劫,我们的民族有许多劣行,但是,为什么在我们的文学中看不到一部足以警醒世人的忏悔录?
我总觉得,我们这个民族太虚伪了,缺少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我们的作家有一种“扬善”的美德,但也有一种“隐恶”的劣性。不敢叩问自己的灵魂,把自己的灵魂亮出来给人看,这是我们的作家最失败的地方。俄罗斯为什么可以产生那么多一流的大作家?我觉得关键的一点是,他们的作家有忏悔意识,敢于面对真实的内心世界。
我读托尔斯泰、陀斯妥耶夫斯基等人的作品,最大的感触就是他们作品中有一种深邃而博大的宗教精神,具体来说,就是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就以托尔斯泰的《复活》而言吧,书中的贵族地主聂赫留朵夫因为奸污了使女玛丝洛娃,使她走向沦落。当聂赫留朵夫知道那个受到审判的妓女就是当年被他奸污的女子后,他的内心也受到一种道德的审判,意识到自己的身上充满罪恶,于是,他一路跟随这个被发配到西伯利亚去的女子,以自我的流放来赎罪,使自己成为一个得到救赎的人。陀斯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等巨著也是这样,写尽人的灵魂煎熬。从俄罗斯的大作家身上以及他们的巨著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赎罪与忏悔的宗教情怀。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中,鲁迅和巴金应该说是最有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的作家吧。可是,在当代的中国作家中,我们已经看不到像鲁迅、巴金、郁达夫那样直面人生、直面我们内在心灵世界的作家了。我们的很多作家,敢于批判社会、反对建制,却没有勇气面对我们真实的灵魂,不敢说真话,更不敢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怕将自己卑劣的另一面暴露在人前。这就是我们的创作失去价值的根本原由所在。作为一个作家,有赎罪和忏悔的宗教情怀,证明他有一种求真、求善的人格力量,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最终走上自新之路。
这些年,我对我们的文学愈来愈不看好,最感到痛心的是:虚假与浮躁。从上而下的虚假和浮躁,已经令我们的写作人沉不住气,既没有勇气去审视我们的灵魂,又没有耐性去进行一种纯粹的心灵写作。在商品经济的大潮面前,大家都迷失了方向,将“票房”价值看成理所当然的追求,将炒作当作成名成家的必然手段;大家津津乐道的是作家“富豪榜”,而没有多少人关心作品的“含金量”,人们一窝风地往自己脸上贴金,谁还会“忏悔”、“赎罪”,这么“憨居”?
这些年,我时有机会回内地,接触一些作家和学者,我愈来愈感到别扭,感到不适应。我觉得,他们不是在搞文学,而是在搞“文学关系学”,互相抬轿、互相吹拍、互相贴金。更为可怕的是,我们的文学也深受“官本位”之害,不少作家关心的是政治地位、官职,关心的是座次怎么排,千方百计向建制靠拢,龟缩在之内,完全失去了作家应有的人格。中国作家骨子里的这种侏儒基因,决定了他们成不了文学的巨人。也正是这样的原由,我们的文学缺少一种精神,缺少一种骨气,缺少一条知识分子应有的精神脊柱。
我想,如果我们的身边多一些沉浸于纯粹的艺术人生的创作人,而不要去管那些商业利益、官本位,或为自己贴金,而是多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我们就会像俄罗斯那样,出现一个又一个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的优秀作家,就会出现我们这个时代的“忏悔录”。
(选自《时代报告》2011年第四期,有删改)
15.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思路。(6分)
▲
16.文章第三、四小节列举了俄罗斯文学和二十世纪中国文坛的几位作家有什么作用?(6分)
▲
17.结合全文,谈谈我们这个时代怎样才能出现“忏悔录”?(6分)
▲
七、语言表达题(3分)
18.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食品添加剂”下定义。(3分)
①食品添加剂是有意加入到食品中的物质。
②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
③食品添加剂既可以是化学合成物质,也可以是天然物质。
④食品添加剂加入到食品中的目的是改善食品的品质和色、香、味。
答:
八、作文(7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一艘货船卸货后返航时,突然遭遇巨大风暴,老船长果断下令:“打开所有货舱,立刻往里面灌水!”水手们担忧:“往舱里灌水是险上加险,这不是自找死路吗?”但还是半信半疑地照着做了。虽然暴风巨浪依旧那么猛烈,但随着货舱里的水位越来越高,货轮渐渐地平稳了。船长告诉那些松了一口气的水手:“一只空木桶,是很容易被风打翻的,如果装满水负重了,风是吹不倒的。船在负重的时候,是最安全的;空船时,才是最危险的时候。”这则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悟?
要求: ①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 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拟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审阅:孟华群 校对:高三语文备课组
江苏省苏州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三语文答案专页
| 题号 | 7 | 8 | 9 | 10 | 11-14 | 15-17 | 18 | 总分 |
| 得分 |
(1)
(2)
(3)
8. 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中能够体现王旦是“贤宰相”的内容。(3分)
三、古诗鉴赏(10分)
9. (1)(2分)
(2)(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
四、名句名篇默写(共8分)
10.
(1) (2)
(3) (4)
(5) (6)
(7) (8)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分)
11.(4分)
12.(4分)
13.(6分)
14.(6分)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分)
15.(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语言表达题(3分)
18.
八、作文(70分) 题目 得分:
高三语文参
1.答案D
A项,釜底抽薪,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和前面的“从根本上”语义重复,应删去“从根本上”
B项,瓜田李下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场合。
C项,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D项,奔走呼号指一面奔跑,一面呼唤。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奔走:奔跑。呼号:叫喊。
2.答案C
A、不合逻辑,属否定失当。“切忌不要”,“忌”本身就含有“不要”的意思。将“忌”改为“记”或将“切忌不要”后的“不要”删去。B、句式杂糅。将句尾“的发生”去掉或将“解决”改为“避免”“防止”等意义的词语。D、表意不明。“公开谈及”和“极不负责任的”主语是“在野党”还是“财务大臣”表意不明确,存在歧义。
3.答案D
A句中“十分之二、三”应表示概数,故数字中间不能用顿号隔开。B句中,“远山近水皆有情”是句子的一部分,后引号应放在句号的前面。C句将两个逗号都改为问号,因为它们是三个问,不是选择问。
4.答案C
5. A(干:求取)
6. B(真宗召对的只是钱若水)
7. (1)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以后才升迁。(一句1分)
(2)占卜的人上书谈论宫内的事情,被判死罪,抄没家产,获得朝中官吏同他交往占问吉凶的书信。(坐、籍、与各1分,语句通顺1分)
(3)我常常担心(功名利禄)太多了,怎么可以跟贫寒的读书人争抢进取的机会呢?(第一句1分;第二句“其”、“寒士”各1分)
8.外无忧患、天下富足;任人唯贤唯才;执法公允;执掌权柄,天下太平。(任答一点得1分,答3点得满分。)
9、(1)杜鹃(1分)。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1分)。
(2) ①虚实结合:上句虚写梦境,梦见自己回到了万里之外的家园;下句实写梦醒以后,发现自己依旧孤眠异乡,只有“子规”和“月”相伴。
②对比。游子从“蝴蝶梦”中获得片刻的回乡之乐,但梦醒后却只听到凄惨的“子规啼”,一乐一悲,形成对比。
③用典。化用了“庄周梦蝶”的典故。
【以上三点,任答一点得2分,答两点得4分】
(3)漂泊异乡、有家难归的痛苦之情;对家书经年断绝的担忧之情;年华易逝的自伤之情;渴望归隐的迫切心情。(每点1分,共4分)
10.(1)白头搔更短 (2)黑云压城城欲摧 (3)泠然善也 (4)别有幽愁暗恨生
(5)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6)渚清沙白鸟飞回
(7)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8)虽一毫而莫取
11.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1分)、从视觉和内心感受等角度或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1分)描写环境,生动形象地突出了天气的寒冷、肃杀、恶劣,气氛的沉重(2分)。
12.寒冷,饥饿,猎杀,无容身之所。(4分,每点1分)(答疲劳、疲累等不给分;答环境保护方面的不给分;答路远等方面的内容不给分。答饥寒给2分。把猎杀写成猎、网罟等均判正确。)
13.(1)表现出空中飞行的寒鸟之多;(2)突出“人”对寒鸟飞行行为的不理解;(3)引出下文,为下文写寒鸟与人生存法则的不同埋下伏笔。(6分,每点2分)(答对比、反衬并且作用分析合乎情理的给2分。第3点只答铺垫、埋下伏笔等给1分。)
14.(1)对在自然灾难面前坚忍意志的赞美;(所答内容与“坚忍”有关,正常判分。)
(2)对在自然灾难面前族群集体精神的赞美;(所答内容与“集体精神”有关,正常判分。)
(3)对弱小者(弱势群体)生存环境(状态)的关注(同情);(只答“同情”而未涉及对象或者只答同情寒鸟的给1分。)
(4)对困境中弱小者(弱势群体)生存环境改善的美好期盼(祝愿);
(5)希望人类从寒鸟的行为中汲取精神力量。(如果答对人的批判方面的内容给1分)
(6分。每点2分,答对三点即可。)
15.首先提出问题:中国当代文学中为什么没有忏悔录;(1分)
然后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说明真正的文学所需要的精神内涵;(2分)
接着列举当代文学的怪现状并分析其危害;(1分)
最后指出要出现当代“忏悔录”的条件(或正确做法)。(2分)
16.①举例论证作为一流的作家,他的作品中应有一种赎罪意识和忏悔意识,能勇敢地面对自己的灵魂,敢于说真话;②对比论证。与中国当代作家形成对比,阐释中国当代文学缺少“忏悔录”的原因。 (答对1点3分)
17.①要有一种真正的悲悯情怀和忏悔意识;
②敢于解剖自己的灵魂,乃至民族的灵魂,自我反省、自我否定、自我救赎(答“勇于面对自我真实的灵魂,敢于说真话”也对);
③远离商业利益和“官本位”的毒害,去进行一种纯粹的心灵写作(或“杜绝虚假与浮躁”);④关心天下苍生,关心人的生存和价值,背负起民族苦难十字架。 (答对1点2分,答对2点3分,答对3点4分,答对4点得6分)
18. 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有意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物质或天然物质。
【附参考译文】
王公名旦,字子明,是大名莘地人。年轻时好学,有文才。太平兴国五年,考取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右谏议大夫赵昌言任参知政事,王公因为自己是他的女婿,就避嫌请求辞官。太宗赞许他,改任他为礼部郎中。
王公为人严肃庄重,能做大事,远离权势,(别人)不能拿私事求他,因此真宗越发了解他的贤能。钱若水以能识别人才出名,常常称赞王公说:“真是做宰相的人才啊!”钱若水卸任枢密副使时,真宗召他到宫苑,询问谁可以重用,钱若水说王公可以用,真宗说:“我本来已经了解他了。”
王公任宰相十多年,没有夷狄侵犯的外忧,不用打仗,天下富足殷实。所以天下至今称赞他是贤能的宰相。
王公用人,不凭人的声誉名望,一定根据他的真实才干。如果某官贤能又有才干,一定让他长期担任这一官职,直到大家认为他适宜担任某一职务以后才升迁。他推荐谁,别人都不知道。寇准任枢密使,正当卸任时,托人私下请求王公让他担任节度使。王公很吃惊,说:“将相的任命,哪能求取呢!再说我不接受私下的请求。”寇准非常怨恨他。不久,皇帝的命令下来,任命寇准为武胜军节度使。寇准入宫觐见皇上,流着泪说:“不是陛下赏识我,我哪能任这一职务!”真宗详细地告知王公推荐他的情由,寇准这才羞愧叹息,认为自己比不上王公。
王公同人交往,不苟言笑,他整天默不作声,没有人能看出他的真实想法。占卜的人上书谈论宫内的事情,被判死罪,抄没家产,获得朝中官吏同他交往占问吉凶的书信。真宗生气,要把这些人交付御史审讯。王公说:“这是人之常情,再说内容不涉及朝廷,不够定罪。”真宗不消气。王公就取自己曾经占问的书进献,说:“我年少贫贱时,不免做这样的事,一定要拿这个定罪,请连我一起交官府治罪。”真宗说:“这件事已经被人告发,怎么能够免于处罚呢?”王公说:“我作为宰相,执行国家法令,怎么能够自己做了这样的事,侥幸没有被人告发却以此给别人定罪呢?”真宗这才消气。
王公一直用勤俭节约勉励子弟,使他们身处富贵却不奢华。兄长的儿子王睦想要参加进士考试,王公说:“我常常担心功名利禄太多了,怎么可以跟贫寒的读书人争抢进取的机会呢?”直到他去世,儿子王素仍然没有做官,他留下奏章请求皇上不要施恩子孙。
铭曰:名声显赫的魏公,是我真宗朝的宰相。他罢黜、升迁官吏,只看与贤能。他执掌国家权力,天下安定太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