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气站危险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2:38
加气站危险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评价表序号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及活动/物料危害因素后果(可能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1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天气炎热、天气寒冷,人员长时间处于室外高温中暑/低温冻伤、感冒01.及时增减衣物、夏季多喝水;2.人员轮换加气一般危险2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大型车辆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大型车辆,加气员应引导该车辆走外道加气一般危险3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车辆所拉运的货物绑扎不牢而散落撞坏加气机、雨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员在引导车辆时,注意观察车辆所拉货物是否有倾斜、松散、及伸出过长的
导读危险有害因素评价表序号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及活动/物料危害因素后果(可能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1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天气炎热、天气寒冷,人员长时间处于室外高温中暑/低温冻伤、感冒01.及时增减衣物、夏季多喝水;2.人员轮换加气一般危险2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大型车辆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大型车辆,加气员应引导该车辆走外道加气一般危险3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车辆所拉运的货物绑扎不牢而散落撞坏加气机、雨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员在引导车辆时,注意观察车辆所拉货物是否有倾斜、松散、及伸出过长的
危险有害因素评价表
| 序号 | 区域(场所) | 设备设施/人员及活动/物料 | 危害因素 | 后果 (可能后果) | 风险 级别 | 控制措施 | 备注 |
| 1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天气炎热、天气寒冷,人员长时间处于室外 | 高温中暑/低温冻伤、感冒 | 0 | 1.及时增减衣物、夏季多喝水;2.人员轮换加气 | 一般危险 |
| 2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大型车辆 | 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 | 0 | 加气大型车辆,加气员应引导该车辆走外道加气 | 一般危险 |
| 3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车辆所拉运的货物绑扎不牢而散落 | 撞坏加气机、雨棚立柱等设备 | 0 | 加气员在引导车辆时,注意观察车辆所拉货物是否有倾斜、松散、及伸出过长的情况; | 一般危险 |
| 4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人员未站在合适的位置引导车辆 | 车辆挂伤加气操作人员 | Ⅰ | 加气员应站在加气岛等安全位置引导加气车辆 | 一般危险 |
| 5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车辆加气头顶头 | 事故状态下车辆不易疏散 | 0 | 现场加气时绝对禁止车辆头顶头 | 一般危险 |
| 6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及其他非防爆电子、电气设备 | 火灾、爆炸 | Ⅱ | 在加气站,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及其他非防爆电子、电气设备 | 重要危险 |
| 7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加气车辆未熄火、未关闭车辆音响、空调 | 火灾、爆炸 | Ⅱ | 提醒司机给车辆熄火、关闭车辆音响、空调,保持全车电源关闭 | 重要危险 |
| 8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司机在加气站检修车辆电气线路 | 火灾、爆炸 | Ⅱ | 司机不得在加站检修车辆电气部分 | 气 |
| 9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乘客在加气站吸烟 | 火灾、爆炸 | Ⅱ | 注意提醒客车的乘客下车时,熄灭烟火 | 重要危险 |
| 10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由于加气员询问方式不当,或司机疲劳、精力不集中 | 加气员加错数量 | 0 | 提前,询问司机:.是否加满。 | 一般危险 |
| 11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加气机未清零,或清零后,未要求顾客确认 | 加气数量与加气顾客发生纠纷 | 0 | 1.加气前,清零;2.清零后,要求乘客确认。 | 一般危险 |
| 12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时操作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天然气吸入 | I | 加气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 | 一般危险 |
| 13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人员离开正在加气的售气机 | 加气时密封圈暴圈 | 0 | 加气时,加气员不得脱离岗位; | 一般危险 |
| 14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时阀落在电器、发动机上 | 火灾、爆炸 | Ⅱ | 加气时严禁阀接触电器、发动机 | 重要危险 |
| 15 | 加气现场 | 收复位 | 车辆加完气,未取下气、收好加气管 | 车辆拉坏气、加气管或压坏加气管 | 0 | 加完气后,必须及时将气复位,收好加气管 | 一般危险 |
| 16 | 加气现场 | 收复位 | 车辆进气阀未关严 | 车辆天然气泄漏,引发火灾、爆炸 | I | 关闭进气阀,收复位后,进一步确认是否关严 | 一般危险 |
| 17 | 加气现场 | 加气 | 气龟裂老化 | 火灾、爆炸 | Ⅱ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重要危险 |
| 18 | 加气现场 | 提示付款 | 司机遗忘或加气员遗忘 | 司机未付款就离开 | 0 | 加气完毕后,及时提醒司机付款 | 一般危险 |
| 19 | 储气区 | 阀门 | 垫片破坏、冻裂或材质缺陷 | 火灾、爆炸 | Ⅱ | 定期检查 | 重要危险 |
| 20 | 储气区 | 卸气 | 防静电接地装置损坏,或者连接不当,静电不能及时导除 | 火灾、爆炸 | Ⅲ | 定期检测,确保接地设施完好 | 重大危险 |
| 21 | 加气现场 | 换雨棚灯泡 | 人员上下爬梯时,手拿工具、灯泡。 | 高处坠落 | 0 | 上梯子时,工具应装入挎包,用背带斜挎在肩上,不得影响上梯安全。上梯时,手里不能持握任何工具、器具,应保持两手、两脚,最少有三点在爬梯上 | 一般危险 |
| 22 | 加气现场 | 换雨棚灯泡 | 人员健康状况不佳或服用药物 | 高处坠落 | 0 | 对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以及服用类似于感冒药等影响精神状态药物的人员,应禁止从事高空作业 | 一般危险 |
| 23 | 加气现场 | 加气 | 静电 | 火灾、爆炸 | I | 1.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2防静电鞋。 | 一般危险 |
| 24 | 加气现场 | 加气 | 雷电 | 火灾、爆炸 | I | 雷电天气,不得进行加气操作; | 一般危险 |
| 25 | 加气现场 | 加气 | 车辆未熄火,未戴好防火罩或未关闭全车电源 | 火灾、爆炸 | I | 进站前,要求大型车必须戴好防火罩,停车后及时熄火并且关闭全车电源 | 一般危险 |
| 26 | 加气现场 | 加气 | 未设置灭火器 | 火灾扩大 | 0 | 在售气机附近摆放两个灭火器 | 一般危险 |
| 27 | 站区 | 巡检 | 未使用防爆工具、防爆灯具 | 火灾、爆炸 | Ⅱ | 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气体的区域,不得在售气机、压缩机、储气井、干燥器附近开闭照明灯具 | 重要危险 |
| 28 | 站区 | 检修设备 | 静电火花 | 火灾、爆炸 | Ⅱ | 使用防爆工具检修,非防爆工具应涂抹黄气 | 重要危险 |
| 29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车辆车头对着进站口 | 事故状态下车辆不易疏散 | 0 | 加气车辆车头应对着出站口,便于紧急情况疏散 | 一般危险 |
| 30 | 加气现场 | 加气 | 不拉手刹车造成车辆自溜 | 溜车伤人或设备 | 0 | 确认驾驶员拉手刹车、 | 一般危险 |
| 31 | 加气现场 | 加气 | 静电 | 火灾、爆炸 | I | .加气时,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气与车辆上的金属接触; | 一般危险 |
| 32 | 加气现场 | 加气 | 明火 | 火灾、爆炸 | I | 附近不得有人吸烟、动火或有未熄火的加气车辆. | 一般危险 |
| 33 | 加气现场 | 售气机排污 | 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沙粒吹入眼睛,火灾 | I | 排污前确定气源已关闭,缓慢打开阀门,排污口处沙子上方垫遮盖物(防止沙子吹起来) | 一般危险 |
| 34 | 储罐区 | 擦拭设备 | 开机擦拭设备 | 卡套脱开击伤, | I | 1停机擦拭设备;2严禁使用汽气等气品擦拭设备;3严禁使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 一般危险 |
| 35 | 防爆区 | 紧固螺丝 | 带压紧固螺丝 | 高压气体射出伤人, | Ⅱ | 1.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2.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易爆气品的区域,不得在卸气口、量气口、留样柜附近开闭照明灯具; 4.雷电天气不得进行紧固操作; | 重要危险 |
| 36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1.拆加气时,人员没有泄压操作 2.未关闭紧急切断阀,未关闭加气气源。 | 高压气体射出伤人 | 0 | 1.将准备更换加气的工作情况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防止有人误操作;2关闭售气机气源.3.先泄压,后拆卸. | 一般危险 |
| 37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未关闭加气机电源。 | 着火、爆炸 | I | 1.检修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2.使用防爆扳手、管钳. 3. 关闭准备更换加气的加气机总电源,在开关柜上悬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确认关闭切断阀; | 一般危险 |
| 38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检修人员在车辆通道中拆卸、安装加气 | 车辆伤害 | 0 | 检修人员站在加气岛上操作 | 一般危险 |
| 39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操作人员开阀过快 | 管线脱开撞击伤人 | I | 操作人员缓慢开阀 | 一般危险 |
| 40 | 加气现场 | 加气 | 由于静电、电火花、吸烟明火引燃气品 | 火灾、爆炸 | I | 1.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2.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易爆气品的区域,不得在售气机、压缩机、储气井附近开闭照明灯具;3.附近不得有人吸烟、动火或有未熄火的加气车辆;4.雷电天气不得进行加气操作; | 一般危险 |
| 41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雨棚的冰凌 | 敲打冰凌的工具太短 | 冰凌砸伤作业人员 | 0 | 专门制作轻便、有足够长度,可以一人方便持握的工具 | 一般危险 |
| 42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雨棚的冰凌 | 清除冰凌时有人员、车辆在冰凌坠落区域 | 清除冰凌时砸伤加气的人员、车辆、加气设备 | 0 | 1. 选择在清晨,冰雪冻结比较牢固时清除冰凌;2.在欲清除冰凌的区域,设置车辆隔离墩,防止车辆误入;3.作业前确认清除冰凌区域没有人员、车辆;4.冰凌下面有设备,或可能伤及设备时,必须采取遮盖、接取的措施,防止损坏设备. | 一般危险 |
| 43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雨棚的冰凌 | 司机或加气员踩上冰凌滑跌 | 人员滑跌 | 0 | 清除下来的冰凌及时打扫,防止人员滑跌 | 一般危险 |
| 44 | 加气现场 | 打扫加气机卫生 | 使用汽油擦拭设备、使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 着火、爆炸 | I | 1.严禁使用汽油等易燃品擦拭设备;2.严禁使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 一般危险 |
| 45 | 周边 | 周边房屋 | 防火意识淡薄 | 着火、爆炸 | I | 1、立即启动加气站灭火应急预案;2、每日定时定点对周边居民房连接处进行安全排查。 | 一般危险 |
| 46 | 营业厅 | 擦玻璃、挂横幅 | 站在高处擦玻璃、挂横幅,无防护措施 | 人员摔伤 | 0 | 高处擦玻璃,应站在室,脚下平稳,擦房间外部的玻璃、及高处挂横幅,有人员支稳并扶住梯子防止移动 | 一般危险 |
| | | | | | | |
表2
危险有害因素清单
| 序号 | 区域(场所) | 设备设施/人员及 活动/物料 | 危害因素 | 后果 (可能后果) | 控制措施 | 备注 |
| 1 | 储气区 | 气品储罐 | 制造缺陷、选材不合理、施工质量差 | 火灾、爆炸 | 采用合格的储罐,定期检验 | |
| 2 | 储气区 | 气品储罐 | 罐体、管线腐蚀 | 火灾、爆炸 | 储罐做防腐处理,定期检验 | |
| 4 | 储气区 | 卸气 | 防静电接地装置损坏,或者连接不当,静电不能及时导除 | 火灾、爆炸 | 定期检测,确保接地设施完好 | |
| 小 计 | Ⅲ级(重大危险)3个 |
| 5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及其他非防爆电子、电气设备 | 火灾、爆炸 | 在加气站,禁止使用手机等非防爆通讯工具及其他非防爆电子、电气设备 | |
| 6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加气车辆未熄火、未关闭车辆音响、空调 | 火灾、爆炸 | 提醒司机给车辆熄火、关闭车辆音响、空调,保持全车电源关闭 | |
| 7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司机在加气站检修车辆电气线路 | 火灾、爆炸 | 司机不得在加气站检修车辆电气部分 | |
| 8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乘客在加气站吸烟 | 火灾、爆炸 | 注意提醒客车的乘客下车时,熄灭烟火 | |
| 9 | 加气现场 | 加气 | 给不合格气瓶加气 | 火灾、爆炸 | 严禁给不合格气瓶加气 | |
| 10 | 加气现场 | 加气 | 橡胶导管龟裂老化 | 火灾、爆炸 | 定期检查,及时更换 | |
| 11 | 罐区 | 阀门 | 垫片破坏、冻裂或材质缺陷 | 火灾、爆炸 | 定期检查 | |
| 12 | 罐区 | 卸气 | 系统管路、设备中物料的流动、阀门开启过大 | 火灾、爆炸 | 控制气品流速 | |
| 13 | 罐区 | 设备巡检 | 未使用防爆工具、防爆灯具 | 火灾、爆炸 | 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易爆气品的区域,不得在压缩机、储气井、附近开闭照明灯具 | |
| 15 | 储罐区 | 设备巡检 | 由于静电、电火花引燃气品 | 火灾、爆炸 | 1.取样时,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2.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易爆气品的区域,不得在压缩机、储气井附近开闭照明灯具; | |
| 小 计 | Ⅱ级(重要危险)10个 |
| 16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人员未站在合适的位置引导车辆 | 车辆挂伤加气操作人员 | 加气员应站在加气岛等安全位置引导加气车辆 | |
| 17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时操作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气气吸入 | 加气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 | |
| 18 | 加气现场 | 收复位 | 车辆气箱盖未盖,或未盖严 | 车辆气品洒溢,引发火灾、爆炸 | 收复位后,马上盖好气箱盖 | |
| 19 | 罐区 | 计量检测 | 静电 | 火灾、爆炸 | 1.司机及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静电工作服;2.罐车的静电拖地保持接触地面 | |
| 20 | 罐区 | 计量检测 | 雷电 | 火灾、爆炸 | 雷电天气,不得进行计量操作; | |
| 21 | 罐区 | 计量检测 | 车辆未熄火,未戴好防火罩或未关闭全车电源 | 火灾、爆炸 | 进罐区前,要求罐车必须戴好防火罩,停车后及时熄火并且关闭全车电源 | |
| 22 | 罐区 | 计量检测 | 计量时,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气气吸入 | 计量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 | |
| 23 | 加气现场 | 加气取样 | 取样时操作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气气吸入 | 取样时,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 | |
| 24 | 加气现场 | 加气取样 | 静电 | 火灾、爆炸 | 1.取样时,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气与取样的金属取样器器壁接触;2.控制气样流速,防止产生静电起火; | |
| 25 | 加气现场 | 加气取样 | 明火 | 火灾、爆炸 | 附近不得有人吸烟、动火或有未熄火的加气车辆. | |
| 26 | 加气现场 | 加气取样 | 未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 气品洒溢 | 控制气样流速,防止取样瓶空气排放不及时,造成气样洒溢及静电起火 | |
| 28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 着火、爆炸 | 1.检修人员穿戴防静电工作服2.使用防爆扳手、管钳 | |
| 29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检修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气气吸入 | 检修人员站在上风向 | |
| 30 | 加气现场 | 更换头 | 操作人员未站在上风向 | 气气吸入 | 操作人员站在上风向 | |
| 31 | 加气现场 | 加气 | 由于静电、电火花、吸烟明火引燃气品 | 火灾、爆炸 | 1.操作人员穿着防静电工作服;2.禁止使用非防爆通讯工具及非防爆照明灯具,防爆照明灯具的开闭,应在远离易燃易爆气品的区域,不得在售气机、压缩机、储气井附近开闭照明灯具;3.附近不得有人吸烟、动火或有未熄火的加气车辆;4.雷电天气不得进行加气操作; | |
| 32 | 加气现场 | 打扫加气机卫生 | 使用汽气擦拭设备、使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 着火、爆炸 | 1.严禁使用汽气等气品擦拭设备;2.严禁使用化纤织物擦拭设备。 | |
| 33 | 加气现场 | 打扫加气机卫生 | 炉膛及锅炉周围有易燃易爆物品 | 易燃易爆物品燃烧、爆炸 | 点火前,检查、清理炉膛及周围的易燃易爆物品 | |
| 34 | 周边 | 周边房屋 | 防火意识淡薄 | 着火、爆炸 | 1、立即启动加气站灭火应急预案;2、每日定时定点对周边居民房连接处进行安全排查。 | |
| 小 计 | I级(一般危险)15个 |
| 38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天气炎热、天气寒冷,人员长时间处于室外 | 高温中暑/低温冻伤、感冒 | 1.及时增减衣物、夏季多喝水;2.人员轮换加气 | |
| 39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车辆拉运超高、超大、超宽的货物 | 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 | 加气车辆拉运超高、超大、超宽的货物,加气员应引导该车辆走外道加气 | |
| 40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加气车辆所拉运的货物绑扎不牢而散落 | 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 | 加气员在引导车辆时,注意观察车辆所拉货物是否有倾斜、松散、及伸出过长的情况; | |
| 41 | 加气现场 | 引导车辆 | 车辆加气头顶头 | 事故状态下车辆不易疏散 | 现场加气时绝对禁止车辆头顶头 | |
| 42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由于加气员询问方式不当,或司机疲劳、精力不集中 | 加气员加错气品种类、牌号及数量 | 提前,分三步询问司机:1.加什么气(汽气或柴气),2.加多少号气;3.是否加满。 | |
| 43 | 加气现场 | 礼貌询问 | 加气机未清零,或清零后,未要求顾客确认 | 加气数量与加气顾客发生纠纷 | 1.加气前,清零;2.清零后,要求乘客确认。 | |
| 44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人员离开正在加气的售气机 | 加气时密封圈暴圈 | 加气时,加气员不得脱离岗位 | |
| 45 | 加气现场 | 收复位 | 车辆加完气,未取下气、收好加气管 | 车辆拉坏气、加气管或压坏加气管 | 加完气后,必须及时将气复位,收好加气管 | |
| 46 | 加气现场 | 提示付款 | 司机遗忘或加气员遗忘 | 司机未付款就离开 | 盖好气箱盖后,及时提醒司机付款 | |
| 47 | 加气现场 | 提示付款 | 司机恶意不付款 | 加气员制止恶意逃单的车辆,造成人员被车辆伤害 | 司机强行恶意逃单,不得追赶、拉拽车辆,可及时报警处理 | |
| 49 | 罐区 | 计量检测 | 人员上下爬梯时,手拿工具、仪器 | 高处坠落 | 上梯时,工具应装入挎包,用背带斜挎在肩上,不得影响上罐安全。上梯时,手里不能持握任何工具、器具,应保持两手、两脚,最少有三点在爬梯上 | |
| 50 | 罐区 | 计量检测 | 人员健康状况不佳或服用药物 | 高处坠落 | 对于身体健康状况不佳,以及服用类似于感冒药等影响精神状态药物的人员,应禁止从事计量作业 | |
| 51 | 罐区 | 计量检测 | 未设置灭火器 | 火灾扩大 | 在准备计量的罐车附近摆放两个灭火器 | |
| 53 | 加气现场 | 加气 | 加气车辆车尾对着出口 | 事故状态下车辆不易疏散 | 加气车辆应保持车头着站区出口,便于紧急情况疏散 | |
| 54 | 加气现场 | 加气 | 不拉手刹车造成车辆自溜 | 溜车伤人或设备 | 确认驾驶员拉手刹车、安放防溜器 | |
| 55 | 加气现场 | 换雨棚灯泡 | 人员上下爬梯时,手拿工具、灯泡。 | 高处坠落 | 上梯子时,工具应装入挎包,用背带斜挎在肩上,不得影响上梯安全。上梯时,手里不能持握任何工具、器具,应保持两手、两脚,最少有三点在爬梯上 | |
| 56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1.拆下加气后,人员误合电源、启动加气机 2.未准备接气容器,或接气容器过小3、未关闭切断阀 | 气品外溢 | 1.关闭准备更换加气的加气机总电源,在开关柜上悬挂“有人操作,禁止合闸”的警示牌,确认关闭切断阀;2.将准备更换加气的工作情况与其他工作人员沟通,防止有人误操作;3.准备清洁的足容纳管线存气的金属接气容器 | |
| 57 | 加气现场 | 更换加气 | 检修人员在车辆通道中拆卸、安装加气 | 车辆伤害 | 检修人员站在加气岛上操作 | |
| 58 | 加气现场 | 加气 | 气品溢出 | 火灾、爆炸 | 加气时前,操作人员检查密封圈,人员不得脱离岗位,出现暴圈及时关闭切断阀、进气阀。 | |
| 59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罩棚的冰凌 | 敲打冰凌的工具太短 | 冰凌砸伤作业人员 | 专门制作轻便、有足够长度,可以一人方便持握的工具 | |
| 60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罩棚的冰凌 | 清除冰凌时有人员、车辆在冰凌坠落区域 | 清除冰凌时砸伤加气的人员、车辆、加气设备 | 1. 选择在清晨,冰雪冻结比较牢固时清除冰凌;2.在欲清除冰凌的区域,设置车辆隔离墩,防止车辆误入;3.作业前确认清除冰凌区域没有人员、车辆;4.冰凌下面有设备,或可能伤及设备时,必须采取遮盖、接取的措施,防止损坏设备. | |
| 61 | 加气现场 | 清除加气站罩棚的冰凌 | 司机或加气员踩上冰凌滑跌 | 人员滑跌 | 清除下来的冰凌及时打扫,防止人员滑跌 | |
| 62 | 营业厅 | 擦玻璃、挂横幅 | 站在高处擦玻璃、挂横幅,无防护措施 | 人员摔伤 | 高处擦玻璃,应站在室,脚下平稳,擦房间外部的玻璃、及高处挂横幅,有人员支稳并扶住梯子防止移动 | |
| 63 | 营业厅 | 地面卫生清洁 | 厕所、加气岛、储罐区地面湿滑 | 人员摔伤 | 地面湿滑处挂警示标示、人员穿防滑鞋 | |
| 小 计 | 0级(一般危险)23个 |
评价人: 审核人: 年 月
加气站危险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
危险有害因素评价表序号区域(场所)设备设施/人员及活动/物料危害因素后果(可能后果)风险级别控制措施备注1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天气炎热、天气寒冷,人员长时间处于室外高温中暑/低温冻伤、感冒01.及时增减衣物、夏季多喝水;2.人员轮换加气一般危险2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大型车辆撞坏加气机、罩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大型车辆,加气员应引导该车辆走外道加气一般危险3加气现场引导车辆加气车辆所拉运的货物绑扎不牢而散落撞坏加气机、雨棚立柱等设备0加气员在引导车辆时,注意观察车辆所拉货物是否有倾斜、松散、及伸出过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