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201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4:21
文档

201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邵阳(四)古诗文阅读【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推荐度:
导读湖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邵阳(四)古诗文阅读【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湖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邵阳

(四)古诗文阅读

【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吾恂恂而起,视其缶,而吾蛇尚存,则弛然而卧。谨食之,时而献焉。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盖一岁之犯死者二焉;其余则熙熙而乐。岂若吾乡邻之旦旦有是哉!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又安敢毒耶?”

  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节选自柳宗元《捕蛇者说》)

【乙】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桨。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白居易《观刈麦》)

2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弛然而卧                         (2)苛政猛于虎

(3)故为之说                          (4)但惜夏日长

2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君将哀而生之乎?

(2)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乎?

23.用“/”画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只划一处)(2分)

乡 邻 之 生 日 蹙

24.阅读上面诗文材料,选出赏析有误的一项。(2分)

A“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这种近乎变态的矛盾心理写出了刈麦者的痛苦生活与不幸遭遇。

B“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中“是农桑”指的是从事农业劳动。

C“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写出了一个古代贪官的形象。

D蒋氏自陈心曲的核心内容是“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

25.比较《捕蛇者说》和《观刈麦》在写作手法或内容上的相同之处。(2分)

21(1)轻松的样子。(2)比。(3)因此。(4)只。

22(1)你将要同情我,使我活下去吗?

(2)谁知道苛捐杂税搜括百姓的毒害有比这蛇毒更厉害的呢?

23、乡 邻 之 生 /日 蹙

24、C

25、都运用了对比手法。《捕蛇者说》把“赋敛之毒”和“蛇之毒”、乡邻的生活和蒋氏的生活进行对比,突出封建统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剥削和压迫,表现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观刈麦》把“贫妇人”的悲惨生活和“我”“曾不事农桑”“岁晏有余粮”进行对比。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思想内容上的相同之处是:都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

永州

(一)古诗文阅读(17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3题。(13分)

《论语》十则(节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9.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温故而知新    新:新的理解和体会

B.学而不思则罔  罔:迷惑

C.及鲁肃过寻阳  过:到

D.但当涉猎      涉猎:全面广泛地阅读

10.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 择其善者而从之            ③结友而别

② 安陵君其许寡人            ④攻大泽乡,收而攻蕲

A. ①②不同,③④也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也相同

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11.请你至少写出出自以上选文的三个成语。(2分)

                                               

12.用现代汉语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蒙辞以军中多务。

                                                     

13.孔子提倡学习要与思考相结合,孙权认为,学习“但当涉猎”。关于学习,你又有怎样的体验?请简要述说你的观点及理由。(3分)

                                                                            

9.D  10.C

11.不亦乐乎 温故知新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善而从  吴下阿蒙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待)(写出“刮目相看”也可)12.( “愠”1分,省略成分补出1分) 别人不了解(我),(我)却不恼恨,不也是君子吗?   (“辞”1分,句式1分 )吕蒙拿军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13.(开放题,能陈述自己的观点,语句通顺即可)

示例:我的体验是,既要广泛涉猎,也要学思结合。对一般文章要广泛涉猎,才能拓展知识面,开阔视野;对文化经典要边读边思,认真品味,才能领会其中精要。这样,才能做到学有所获。

株洲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回答问题(共15分,其中第27题1分,其余每小题2分)

(一)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节选自《岳阳楼记》) 

2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尝与人佣耕         B. 或异二者之为\不足为外人道也

C. 不以物喜\何以战                     D. 吾谁与归\云归而岩穴暝

22.翻译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

                                                                         

23.你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观点是怎么看的?

                                                                                   

                                                                    

(二)

蜀之鄙①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②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人之立志,顾③不如蜀鄙之僧哉?

(节选自《为学》)

【注释】①鄙:边远的地方   ②去:距离  ③顾:难道

2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子何恃而往                  ②越明年        

25. 翻译句子:吾欲之南海,何如?

                                                               

26.读了这段短文,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文档

2011年湖南省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

湖南省2011年中考语文试题分类汇编:文言文阅读专题邵阳(四)古诗文阅读【甲】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曩与吾祖居者,今其室十无一焉;与吾父居者,今其室十无二三焉;与吾居十二年者,今其室十无四五焉。非死即徙尔。而吾以捕蛇独存。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