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磅)布置在瓦朗沟桥上游通乡公路临河侧,对工地现场进出货物运输车辆的称重计量管理。地磅额定称重:80吨,称台台面尺寸14m长*3.4m宽,全钢三段平板结构。为确保边坡稳定,在地磅临河坡脚处修建一面高约5m C15片石砼挡墙护坡。修建一个长9m*宽4m的值班房,安排专职人员对地磅称量,养护等工作进行管理。主要施工项目包括地磅基础、值班房和坡脚挡墙施工。主要工程量表如下:
主要工程量表
| 项目编号 | 项目名称 | 单位 | 工程量 | 
| 1 | 地磅 | ||
| 1.1 | 土石方开挖 | m3 | 800 | 
| 1.2 | 铺填碎石 | m3 | 20.8 | 
| 1.3 | C10混凝土垫层(10cm) | m2 | 49.28 | 
| 1.4 | 混凝土路面C20 | m3 | 28 | 
| 1.5 | 基础混凝土C20 | m3 | 34.37 | 
| 1.6 | 钢筋制安 | t | 2.43 | 
| 1.7 | 土方回填 | m3 | 5000 | 
| 1.8 | 电缆管埋设(钢管) | m | 5 | 
| 1.9 | C15片石混凝土挡墙(含排水管) | m3 | 500 | 
| 1.10 | 零星项目 | 项 | 1 | 
| 2 | 值班房 | ||
| 2.1 | 建筑面积 | m2 | 44 | 
| 2.2 | 给水管 Φ20 | m | 400 | 
| 2.3 | 蹲便器 | 套 | 1 | 
| 2.4 | 排水管 | m | 10 | 
| 2.5 | 电源管、线敷设 | m | 500 | 
| 2.6 | 室内电气安装 | 项 | 1 | 
| 3 | 检查站设施 | 
| 3.1 | 自动拦路架 | 项 | 1 | 
| 3.2 | 数字监控设施 | 项 | 1 | 
二、施工布置
道路:施工期间所需的材料及设备均利用场内通乡公路进入施工现场。
1、供风:利用3.5m3移动柴油空压机供风。
2、供水:利用木里河流水或19#公路边坡渗水。
3、供电:从现有供电系统接线。
4、临建:水泥、钢筋、砂石料在施工现场灵活布置,拌和站采用一台JS350型搅拌机,布置紧凑、合理、方便使用,不影响营地内正常交通。
三、施工方法
1、挡墙施工
(1)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开挖基槽→清基→立模→C15片石混凝土浇筑→拆模养护 →回填
1.1、清槽
测量放线后划线采用挖机进行基础开挖,基础需坐落在基岩上。挖机往下开挖时,将原边坡修理放缓坡度,再将底下的渣土翻转至通乡公路外侧运走,基础开挖完成后,进行清理基础进行模板安装。
1.2、立模
1.对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模板采用P3015\\P2015拼装,模板安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接缝处要求严密,保证模板接缝不漏浆。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应牢固,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侧压力。
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3.模板必须在达到满足拆模的规定时才能拆除,拆除后应及时对模板进行清理并按照要求进行堆放和保管。
1.3、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运送到溜槽→浇筑及养护
(1)砼浇筑前的准备:
a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b组织班组对模板及砼溜槽进行检查,如果不具备砼施工条件则不能进行砼施工。
c组织施工设备、工具用品、通道等,确保良好,。
d浇筑前应对模板刷油。
(2)混凝土浇筑:按1.5~2m一层,20m一仓进行浇筑,片石掺量不超过25%,且片石强度不小于30MPa,最薄处厚度不小于20cm。
a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秒,但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b浇筑混凝土时应派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c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管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3)混凝土的养护:对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派专人用草袋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1.4、石渣回填
待挡墙强度达到85%以上时,采用20T自卸汽车向边坡倾渣,坡比1:1.25。
2、地磅基础施工
施工顺序
测量放线→开挖基槽→清基→C10混凝土垫层→钢筋绑扎与埋件固定→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
2.1、清槽
测量放样后,采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清理基槽,高程要求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
2.2、混凝土垫层
C10垫层施工前先将槽底夯实后直接进行砼浇筑。
2.3、钢筋绑扎埋件固定
2.3.1.按弹出的钢筋位置线,铺筑钢筋。根据图纸绑扎钢筋。
2.3.2.钢筋绑扎时,靠近外围两行的相交点每点都绑扎,中间部分的相交点可相隔交错绑扎,双向受力的钢筋必须将钢筋交叉点全部绑扎。
2.3.3.摆放底板混凝土保护层用砂浆垫块,垫块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按每1m左右距离梅花型摆放。
2.3.4.钢筋连接采用焊接,双面焊不小于5d,单面焊不小于10d。
2.3.5.钢筋交叉点采用扎丝梅花形绑扎固定,必要时采取点焊。
2.3.6.由于基础底板上下层钢筋接头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3.7.埋件与基础钢筋焊接固定牢固,误差满足图纸要求。
2.4、模板工程
2.4.1.对模板工程的质量要求: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2.4.2.模板采用P3015\\P2015拼装,模板安装前,表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模板接缝处要求严密,保证模板接缝不漏浆。保证模板及其支架应牢固,能可靠地承受浇筑砼的侧压力。
2.4.3.模板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覆的临时固定设施,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和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安装必须牢固,位置准确。
2.4.3.模板必须在达到满足拆模的规定时才能拆除,拆除后应及时对模板进行清理并按照要求进行堆放和保管。
2.5、混凝土浇筑和养护
工艺流程
施工准备→混凝土运送到浇筑部位→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1)砼浇筑前的准备:
a管理人员向作业班组进行配合比、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交底。
b组织班组对钢筋、模板进行交接检查,如果不具备砼施工条件则不能进行砼施工。
c组织施工设备、工具用品、通道等,确保良好,。
d浇筑前应对模板刷油。
(2)混凝土浇筑:
a开动振动棒,振捣手握住振捣棒上端的软轴胶管,快速插入砼内部,振捣时,振动棒上下略为抽动,振捣时间为20-30秒,但以砼面不再出现气泡、不再显著下沉、表面泛浆和表面形成水平面为准。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靠近模板距离不应小于200m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混凝土面50-10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一般超过2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b浇筑混凝土时应派动间距应能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
c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有水泥品种及混凝土初凝条件确定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埋管等有无位移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
(3)混凝土的养护:对已浇筑完的混凝土应派专人用草袋加以覆盖和浇水。养护时间不少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证混凝土表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
3、值班房施工
测量放线→开挖基槽→基础浆砌石施工→砌筑砖墙→屋面现浇板施工→装修。
3.1、清槽
基础采用人工开挖、清理基槽。高程要求达到设计标高的要求,误差控制在规范规定的+30、-50mm范围以内。
3.2、M7.5浆砌石基础
毛石的要求:
1、石砌体采用的石材应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
2、石材表面的泥垢、水锈等杂质,砌筑前应清理干净。
毛石砌筑
1、石砌体的灰缝厚度:毛料石和粗料石砌体不宜大于20mm.
2、砌筑毛石基础的第一批石块应座浆,并将大面向下。
3、毛石砌体的第一皮及转角处、交接处和洞口处,应用较大的平毛石砌筑。
砂浆
1、砂浆用砂不得含有有害杂质。
2、拌制砂浆用水,水质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混凝土拌合用水标准》JGJ63的规定。
3、砌筑砂浆应通过试配确定配合比。
4、砌筑砂浆同一类型、强度等级的砂浆试块不应少于3组。
3.3、砌筑砖墙
砌筑顺序
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低处开始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3、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不应小于500mm,洞口净宽度不应超过1m.
砌筑工艺
(1)、砖墙采用砌块砌筑。
(2)、横平竖直,砂浆饱满,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接搓牢固,砌筑时应单面挂线,随着砌体的增高要随时用靠尺校正平整度、垂直度。
(3)、砌筑时必须遵守“反砌”的原则,即砌块底面向上砌筑,上下皮应错缝搭砌。
(4)、水平灰缝应平直、砂浆饱满,按净面积计算砂浆的饱满度不应低于90%。竖向灰缝应采用加浆方法,使其砂浆饱满。严禁用水冲浆灌缝,不得出现瞎缝、透明缝,其砂浆饱满度不宜低于80%。
3.4、屋面板施工
严格按照施工图纸进行钢筋绑扎后进行砼浇筑,完成后进行房屋装修。
3.5、装修施工
房间装修墙面采用砂浆抹面加石灰刮白,下部设15cm高素水泥浆踢脚。
门、窗、卫生间等设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施工。
四、施工进度
施工工期为50天,从2012年6月10日起自2012年7月31日完工,并清场完毕。
五、施工机械及劳动力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表
| 序号 | 名称 | 型号 | 数量 | 备注 | 
| 1 | 挖机 | 现代360 | 1 | |
| 2 | 自卸汽车 | 20T | 8 | |
| 3 | 电动切割机 | GJ5-40 | 1 | |
| 4 | 钢筋弯曲机 | GJ7-40 | 1 | |
| 5 | 钢筋调直机 | 1 | ||
| 6 | 手推车 | 10 | ||
| 7 | 直流电焊机 | AX-320 | 2 | |
| 8 | 插入式震捣器 | 50型 | 4 | |
| 9 | 砼搅拌机 | JS350 | 1 | 
| 序号 | 工种 | 人数 | 
| 1 | 管理员 | 1 | 
| 2 | 技术员 | 1 | 
| 3 | 质检员 | 1 | 
| 4 | 电工 | 2 | 
| 5 | 电焊工 | 2 | 
| 6 | 混凝土工 | 10 | 
| 7 | 模工 | 8 | 
| 8 | 钢筋工 | 5 | 
| 9 | 其它 | 20 | 
| 合计 | 50 | |
6.1、质量管理制度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在本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将实行以下的质量管理制度:
a、实行质量岗位负责制,明确项目机构内各级行政负责人和专业质检人员的职责和奖惩措施。
b、严格执行“三检制”,即班组自检,作业队复检、质检办终检,报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
c、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及施工技术规范施工,尽量把质量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施工期要做好各项原始记录,包括施工方法,使用机具、劳动组合;施工中发生的问题和处理措施;质量检查情况和质量检查人员的意见等。
每道工序完成,应经监理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6.2、质量控制措施
a、混凝土在拌制和浇筑过程中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检查。
b、现浇混凝土结构的允许偏差,应符合现行有关国家标准,当有专门规定的时候,应符合相应规定的要求。
c、当混凝土出现缺陷时,应立即通知技术及质检部门,共同做出处理方案及时进行处理。
d、模板拆除施工的注意事项
①、拆除一般是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并做到不损伤构件或模板。
②、拆除模板不得站在正拆除模板的正下方,或正拆除的模板和支架上。
③、模板的拆除要讲究技巧,不得硬撬或用力过猛,防止损坏结构和模板。
④、拆下的模板不得乱丢乱扔,木模要及时起钉、修理,按规格分类堆放。钢模板要及时清除粘结的灰渣,修理、校正变形及损坏的模板及配件,板面应刷隔离剂,背面补涂脱落的防锈漆。
⑤、脱模应使各部分受力均匀,不损伤构件边角或避免造成构件裂缝。
6.3、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砂、石、外加剂,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的规定。检查水泥出厂合格证及有关试验报告。
2)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允许偏差,水泥和掺合料为±2%,骨料为±3%,水或外加剂为±2%(均为重量计)。混凝土的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必须符合规范的规定。
3)按《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对混凝土进行取样、制作、养护和试验,并评定混凝土强度。
(2)基本项目
混凝土应振捣密实,不得有蜂窝、孔洞、露筋、缝隙夹渣,具体要求参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
(3)成品保护
1)浇注混凝土时,不得污染清水砖墙面。
2)振捣混凝土时,不得振动钢筋、模板及预埋件,以免钢筋移位、模板变形或埋件脱落。
3)操作时不得踩碰钢筋,如钢筋有踩弯或脱扣者应及时调直补好。
4)散落在楼板上的混凝土应及时清理干净。
七、安全文明措施
安全文明生产是保证施工能正常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采取以下措施:
a、加强施工现场安全文明生产管理,划分责任区落实文明生产责任制。现场布置合理,材料堆放整齐,施工道路平坦畅通,及时进行施工生活垃圾的清理整顿。
b、认真贯彻和学习《安全法》,并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制订适合本工程的安全防护规程手册。
c、加强对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并进行考试,不合格者不能上岗。
d、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以及相关的安全防护用品
e、开展经常性的安全生产检查,严格现场的安全管理,现场设专职安全员负责施工生产安全过程控制,发现安全隐患,立即责令及时整改。
f、施工溜槽必须经过相关部门验收方可投入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