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2.学习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2、教学准备:
1.余幼儿共同收集一些常用的工具,如:榨汁机、鞋刷、起子、老虎钳、打印机等。
2.和幼儿一起准备分组活动材料。
3.幼儿事先完成《幼儿画册》的调查表,并晨间活动中互相交流。
3、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工具
难点:学习正确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4、教学方法与手段:操作法、讨论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
5、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初稿) | 教师活动(修改) | 幼儿活动 | 设计意图 |
1、开始部分: 说说工具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组织幼儿交流。 | 1、交流讨论: 1.你带来的工具叫什么名字?有什么用? 2.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发明工具? | 自由结伴了解同伴的工具,并大胆的交流 | 了解各种工具的名称,并注意安全 |
2、基本活动: 1.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讨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3.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 二、基本活动: 1.知道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操作方法: 讨论:这些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2.幼儿分组活动,练习使用各种工具。 3.教师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予以帮助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 自由结伴讨论 练习使用工具 与同伴交流的时候注意安全 | 了解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工具,感知工具与人们的关系 学习使用一些简单的工具 |
3、结束活动: 师: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工具,说说你的工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哦。 | 三、结束活动: 师:请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工具,说说你的工具有什么样的本领哦。 | 完成调查表 | 通过幼儿的反馈,了解幼儿掌握的情况,并及时与幼儿再互动、交流 |
1.以上继续投放在活动区内,供幼儿自主选择活动时使用。
2.以后的值日生工作安排扫地,让幼儿再生活中掌握扫帚、簸箕的正确使用方法。
7、教学反思:
新纲要强调“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现象”。《工具用处大》的教学活动通过让幼儿通过观察、思考、尝试、记录等环节让幼儿知道了一些常见工具的名称及其正确的使用方法。日常生活中,幼儿已接触很多工具(铅笔、橡皮、水果刀等)对它们十分感兴趣,但幼儿对工具的认识仅是一些感性经验,对工具的具体用途、种类还不是很了解。本次活动我让孩子通过操作、观察及其讲述等手段,让孩子在自主活动中增添一些科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