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1、学习读懂古代诗词的方法,掌握初步读懂古代诗词的密码 。
2、学习体悟古代诗词的思想感情和观点态度,提高鉴赏古代诗词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诗歌鉴赏方法的领会和把握。
课时:1
具体教程:
一、题例分析
题李世南画扇 蔡肇
野水潺潺平落涧,秋风瑟瑟细吹林。逢人抱瓮知村近,隔坞闻钟觉寺深。
(1)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手法。
秋天山村野外的自然风光(一条溪流缓缓流入山涧,发出潺潺的响声;秋风萧瑟,轻轻地摇动树木,落叶纷纷。有人抱瓮汲水,村庄应该就在近处;隔着山坞,隐约飘来了阵阵钟声,那佛寺应该就建在深山之中);视听结合。
(2)简要概括诗歌的内容,分析诗歌主要运用的手法。
*这是一首题画诗(扇面诗);诗歌描写的是扇面上绘画的图景,并不是真实的自然景象。
*想象;“潺潺水声”、“瑟瑟秋风”、“寺庙钟声”、“知村近”、“觉寺深”等都是作者的想象。
二、方法指导:
(一)关注标题
1.写作的对象、时间、地点;2.创作的目的、缘起;3.作品的题材、内容、情感;4.表达技巧;
题君山:写作对象; 金陵酒肆留别:题材(送别诗),送别地点; 春日登楼怀归:时间,内容;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写作缘起,呈送对象; 喜外弟卢纶见宿:写作缘起,情感。
2.例析: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简要分析诗歌刻画的人物形象。
答案:刻画了一位思念亲人而不得、内心孤苦,而又无人怜惜的女性形象:她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
解析:温庭筠与花间词派:温庭筠,晚唐,花间词人,“花间派”鼻祖,其词多写花间月下、闺情绮怨,词风以绮艳香软为特征。花间词派,诞生于晚唐五代,主要代表人物有温庭筠、韦庄、孙光宪等,其词大都以婉约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他们的离愁别恨。题材狭窄、情致单调。
(二)关注作者
要点:创作背景;作品的内容倾向(个人的身世际遇、时代大环境); 个人的创作风格。如:温、韦:花间词人,其词多写闺阁生活、女子相思。
高、岑:边塞诗人,表现报国、治国的壮志和进取精神,或抒发怀才不遇、功业无成的悲愤。
王、孟:山水田园诗人,诗作多借幽静的景色,反映宁静的心境或隐逸的思想。
李、杜:李:愤世嫉俗,狂放,浪漫主义;杜:忧国忧民,沉郁,现实主义。
柳 永:婉约派词人,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
李清照:婉约派词人,其词前期多写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怀念中原。
辛弃疾:其词抒写统一国家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悲愤,谴责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
(三)关注题材
1.分类:山水田园诗、咏物言志诗、即事感怀诗、怀古咏史诗、边塞征战诗、羁旅闺怨诗、赠友送别诗。
3.例析: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橘柚(香)”、“江风江雨”两组意象在诗句中起什么作用?
交代送别的时间,场景;一个以乐景衬悲情,一个以悲写悲,二者形成对照。
(2)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很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
“凉”不仅写出秋风秋雨中身体上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3)第三句中“忆”有何含义,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想象;引起后文对魏二梦里听见猿啼,难以入眠的描写。
(四)关注文本内容
1.要点:(1)意象(烙上了作者主观情感的人、事、景、物); (2)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
(3)首、尾句(一般来说,诗歌先写景后抒情,开头借助景物奠定情感基调,结尾直抒胸臆)。
2.例析: 春日忆李白 杜甫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注:①庾开府、鲍参军:指庾信、鲍照,均为南北朝时著名诗人。②渭北、江东:分别指当时杜甫所在的长安一带与李白所在的长江下游南岸地区。③ 论文:此处指论诗。
第三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双方翘首遥望的思念之情,作者思念李白,想象李白也思念自己。
(五)关注注释
要点:(1)解释诗中的生僻字句,降低阅读的难度。
(2)介绍写作背景,暗示本诗的思想内容或感情基调。
(3)介绍作者,暗示本诗的写作风格或主旨。
(4)介绍相关诗句,暗示本诗的用典或寓意。
小结:解读诗歌的密码
(一)题目(时空、缘起、对象、题材、内容、情感)
(二)作者(创作的背景、内容倾向、风格)
(三)题材(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 咏物言志诗……)
(四)文本(意象、关键词【情感词、领起词】、首尾句)
(五)注释(背景、内容、典故、关键词语的含义)
二、巩固练习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 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 万里黄河绕黑山。
问:结合诗句说说这一首什么诗。
答:边塞诗;诗中出现了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还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三、课后练习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常插梅花醉。 挼尽梅花无好意,赢得满衣清泪。今年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看取晚来风势,故应难看梅花。
[注]挼,读ruó,“揉搓”之意。
问:这首词处处跳动着词人生活的脉搏。词人对“赏梅”的感受因生活阶段不同而不同,请结合词句说明写了哪几个阶段的怎样感受。
解析: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志趣相投,生活美满。
金兵入据中原后:流落南方,丈夫病死,境遇孤苦。
晚年:无依无靠,呼告无门,贫困忧苦,流徙飘泊,最后寂寞地死在江南。
答案:写了三个阶段的生活感受:“常插梅花醉”写的是词人早年青春佳偶,人与梅花相映。“赢得满衣清泪”写了词人中年遭逢国家动荡、丈夫去世,心与梅花共碎。“故应难看梅花”写了词人晚年漂泊天涯,不想再看梅花落地飘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