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 | 汤阴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 ||
执教者 | 王文科 | 受训人员 | 高一会计班学生 |
课型 | 技能训练 | ||
一、训练内容 单指单张的连贯性动作 | |||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 | |||
三、教学难点 点钞各工序的动作连贯性 | |||
四、教学对象分析 训练队成员是各级各班的点钞成绩优秀学生,都已熟练掌握点钞的基本方法,达到一定的速度准确度,要在现有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提高,关键是要在点钞的细节动作上节约时间。训练队队员相对固定有8人,一、二、三年级的学生都有,其中一年级与二、三年级的差距较大。 | |||
五、教学方法分析 由于各队员在短时间内专心紧张地点数,难以发现自己存在于各环节中影响整体点钞速度提高的细节动作。引入微格教学法,将学生的某个动作摄下,供本人回顾,同时也让其他队员观摩学习,在欢快的气氛中发现可改进之处。
| |||
六、教学程序 (1)准备DV机或数码相机 (2)点钞要点讲解 主要是向学生强调点钞过程要注意的细节动作,如扎钞绕圈要快,扎钞放钞动作要连贯,钞、纱纸、印台的合理摆放位置。通过教师的提示,学生进行摩仿练习。 (3)摄像 经过一定时间的练习后,让学生集中进行全盘点钞工序的练习,教师将每个参与训练的学生的点钞过程摄录下来。 (4)组织录像观摩 录像观摩可增强学生对点钞技能的形象感知,在观摩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必要的提示、指导,需要强调的内容可以用暂停、重放等进一步说明。指导教师的提示、说明要及时、简洁、准确、恰到好处,以尽可能保持示范过程的连贯性。示范可以是优秀的示范典型,也可利用反面教材,注意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能力,吸收、消化他人的长处。 (5)、组织讨论 在观摩范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录像中的成功之处及存在的问题,并就“假使我再做一遍,该如何处理”展开讨论。通过大家相互交流、沟通,集思广议,酝酿改进点钞技能的最好方法。 (6)、再练习、再录像、再分析、再改进 借助数码摄像机(DV机)把每一位学生训练的全过程,整体姿势、点数、扎钞的细节摄制下来,让学生做到知已知彼,能够取长补短,在学生饶有趣味的回看过程中,让学生们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不足,在接下来的训练中有针对性地作出改进。与此同时,也让学生学会面对自己,面对现实,锤练自己的心理素质,更大方更大胆。 | |||
七、后记 通过微格教学这种方法的运用,更方便学生发现本人存在的不妥之处和优胜之处,取长补短,养成细心的观察力。更养成勤于思考的习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