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实测实量施工方案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5:12:08
文档

实测实量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质量目标-2-四、实测测量的实施-3-(一)目的-3-(二)实测测量-3-(三)工程资料样板及组织架构-4-五、实测测量的主要内容-6-(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操作细则-7-(二)砌筑工程操作细则-12-(三)墙抹灰工程(重点)-20-(四)地面工程(找平抹灰工程)-30-(五)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33-(六)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34-(七)裂缝/空鼓(抹灰工程)-35-(八)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抹灰工程)-36-(九
推荐度:
导读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质量目标-2-四、实测测量的实施-3-(一)目的-3-(二)实测测量-3-(三)工程资料样板及组织架构-4-五、实测测量的主要内容-6-(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操作细则-7-(二)砌筑工程操作细则-12-(三)墙抹灰工程(重点)-20-(四)地面工程(找平抹灰工程)-30-(五)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33-(六)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34-(七)裂缝/空鼓(抹灰工程)-35-(八)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抹灰工程)-36-(九
一、工程概况    - 2 -

二、编制依据    - 2 -

三、工程质量目标    - 2 -

四、实测测量的实施    - 3 -

(一)目的    - 3 -

(二)实测测量    - 3 -

(三)工程资料样板及组织架构    - 4 -

五、实测测量的主要内容    - 6 -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操作细则    - 7 -

(二)砌筑工程操作细则    - 12 -

(三)墙抹灰工程 (重点)    - 20 -

(四)地面工程(找平抹灰工程)    - 30 -

(五)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 33 -

(六)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    - 34 -

(七)裂缝/空鼓(抹灰工程)    - 35 -

(八)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抹灰工程)    - 36 -

(九)防水工程    - 37 -

(十)实测实量要求    - 44 -

六、实测实量操作、交底及计划    - 45 -

七、实测实量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及分析    - 45 -

八、实测实量编号    - 46 -

实测实量实施细则方案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位于佛山市**。由***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投资新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设计,***监理有限公司监理,***工程有限公司总承包施工。

2、本工程建筑总面积约12.60万㎡;其中:整体地下室2层;建筑面

积为2.96万m2。地上分单体建筑分住宅及商业(1、7栋28层;2、3、4、5、6栋32层),建筑面积约9.万㎡。

二、编制依据

1、《实测实量操作指引》

2、《实测实量管理办法》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

4、《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11

5、《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6、实测实量表格

三、工程质量目标

本工程的质量目标为:一次性合格率100%,为保证本工程的质量目标顺利取得实现,我项目部拟在该工程现阶段的施工过程中,加大对劳务班组的管理力度,根据现场实测实量的结果,对超出规范的部分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四、实测测量的实施

(一)目的

1、规范产品质量实测过程中的程序、取样方法、测量操作、数据处理等具体步骤和要求。

2、明确实测实量的操作方法,尽可能消除人为操作引起的偏差。

3、通过对测量结果和质量状况的总结,对后续施工及时采取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促进实体质量的实时改进和持续提高,进而达到实体质量一次性合格的目标。

4、实测实量的切实落地和推行有助于各个单位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二)实测测量

1、按照《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对施工现场进行有效控制;

首先严格按照目标分解的要求,把责任层层落实,使每一部门、每一岗位都清晰本岗位的质量责任。制订并有效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图纸会审制度、技术交底制度、样板制度、质量三检制度、质量培训考核制度、质量奖惩制度等。

2、各阶段操作样板按照《实测实量操作指引》中的分类,将各部件的检测步骤分别反映在该部件上,每一类部件制作一个操作样板。

3、施工中执行“样板墙、样板间、样板层”制度,明确标准,增强可操作性,便于监督检查。“样板”必须按规定经验收合格,并经监理、甲方确认后方可大面积展开施工。

4、项目施工在主体和装修阶段,分别选择房间和墙板作样板间、样板墙;应反映出土建主体阶段的操作样板。

5、按照《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将检测结果用红色油漆拓印在该部件的显眼位置,反映至部件上。并将其相对应的内容用初号字体打印出来,加边框悬挂在相应部位以供现场参考。

(三)工程资料样板及组织架构

实测实量工作的工程资料应包含以下内容:

1、分项段实测实量操作技术交底;

2、实行实测实量现场操作样板确认单;

3、工程质量实测实量评估记录表(分栋号、分单元分楼层、分房间进行整理);

4、制定实测实量质量问题整改记录表:

5、实测实量工作周计划表;

6、管理好施工技术资料,建立数据库:

⑴、按国家建设部的有关文件要求,做好工程施工全部施工技术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除项目部设专责部门管理技术资料外,各专业单位工程分别设置资料员,管理好本专业的施工技术资料,并整理好向项目资料员提交,以便在工程竣工后能及时提供完整、准确的竣工技术资料。

⑵、建立数据库

项目应在收集整理及时反馈信息和远程通讯,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有效积累、传递和共享。

7、实测实量工作管理小组架构图;

  8.项目部人员安排

工作领导小组由以下人员组成(其工作分工负责情况如下):

组长:***(项目经理)

负责工程协调管理,检查小组各成员的工作完成情况。

副组长:*** (项目副经理)

具体负责实测实量工作的安排及各项措施的落实,负责施工现场的工作关系。

成员:***。

负责具体工程质量问题的处理和协调,督促劳务班组对本栋号的具体质量问题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整改。参与各项质量及安全检查,做好记录。

成员:***

负责工程的质量检查,下达考核指标,搞好工程测量及轴线标高的控制等,为在施工过程中消除了质量隐患和质量通病提供具体的保证措施,对测量结果进行全面总结,提供奖罚意见和质量整改方案等,在施工中对需要实测实量的分部分项的测量工作进行落实,并对班组整改后的部位的质量进行负责。

成员:***(资料员)

负责工程各部位工程实测实量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及编报工作。

成员:各分项(或班组)负责人

具体负责工程(或班组)技术交底和质量安全、施工进度、文明施工的具体落实工作,对经过实测实量超出规范部位的安排人员进行整改,并配合项目部质量员做好实测实量工作。

9.项目部质量管理运行体系

明确项目经理部质量管理体系,建立项目部质量运行体系的同时,针对工程的施工特点,对施工班组及人员的组织,根据施工人员以前所施工的质量状况,确定正式人员。

木模板:由这几年多次做过市优质结构工程的木工班人员组成。

钢筋班:由这几年每年同木模班紧密合作,一道施工,在钢筋翻样、制作、绑扎上面技术过硬的钢筋班人员组成。

砼工班:这几年长期施工结构工程,有混凝土浇捣技术专长的泥工班人员组成。

五、实测测量的主要内容

按照公司实测实量细则的要求:土建工程中的结构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抹灰工程、防水工程、门窗工程。内容的具体测量表格和测量方法见《工程质量实测实量原始记录表》和《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

(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操作细则 

1.基本原则 

  1.1. 同一标段内根据各楼栋进度,在实测前随机确定已拆完模板的2个楼层作为混凝土结构工程的实测层。 

1.2. 根据选取楼层结构平面图,实测实量选点考虑每层结构4个角和中间、砼剪力墙、柱。当实测砼结构的截面尺寸、表面平整度、垂直度时,每个实测层要选取10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20个实测区。 

  1.3. 当实测同一楼层内顶板水平极差时,每个实测层选取5个实测区,2个实测层累计1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实测5个点,每个点均作为1个计算点。

2.混凝土结构工程内容

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垂直度(砼结构)

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楼板厚度偏差(砼结构)

施工控制线设置(砼结构阶段)

3.截面尺寸偏差(砼结构)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施工尺寸与设计图尺寸的偏差。 

合格标准:截面尺寸偏差[-5,8]mm 

测量工具:5m钢卷尺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以钢卷尺测量同一面墙/柱截面尺寸,精确至毫米。 

(2) 同一墙/柱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每个实测区从地面向上300mm 和1500mm各测量截面尺寸1次,选取其中与设计尺寸偏差最大的数,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示例 :

4.表面平整度(砼结构)

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平整程度。 

4.2. 合格标准:[0,8]mm 

4.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暗柱:选取长边墙,任选长边墙两面中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所选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4个角(顶部及根部)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累计测2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所选墙长度大于3米时,除按45度角斜放靠尺测量两次表面平整度外,还需在墙长度中间水平放靠尺测量1次表面平整度。跨洞口部位必测。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砼柱:可以不测表面平整度。 

4.5. 示例:

5.垂直度(砼结构)

5.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剪力墙、砼柱表面垂直的程度。 

5.2. 合格标准:[0,8]mm 

5.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剪力墙:任取长边墙的一面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 

(2)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砼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3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砼柱:任选砼柱四面中的两面,分别将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和下部地面位置时各测1次垂直度。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5.5. 示例:

6.顶板水平度极差(砼结构)

6.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6.2. 合格标准:[0,15]mm 

6.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约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5mm时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2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顶板水平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 示例:

(二)砌筑工程操作细则 

  1、 基本原则 

 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砌筑阶段2-4套房作为砌筑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砌筑工程基本内容

表面平整度

垂直度(砌筑工程)

方正度(砌筑工程)

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

重要预制或现浇构件(砌筑工程)

砌筑工序(砌筑工程)

3、表面平整度(砌筑工程)

3.1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砌体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3.2. 合格标准:[0,8]mm 

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各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取左上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2次,其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3) 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时,还需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3次测量值均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4) 墙面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交测一次,作为新增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表面平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3.5. 示例:

4、垂直度(砌筑工程)

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砌体墙体垂直的程度。 

4.2. 合格标准:[0,5]mm 

4.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面墙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优先选用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墙面。测量部位选择正手墙面。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实测值主要反映砌体墙体垂直度,应避开墙顶梁、墙底灰砂砖或砼反坎、墙体斜顶砖,消除其测量值的影响,如两米靠尺过高不易定位,可采用1米靠尺。 

(3) 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侧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墙体洞口一侧为垂直度必测部位。这2个实测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4) 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砌体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距离下部地面位置约30cm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这3个测量值分别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个计算点。 

    (5) 所选2套房中墙面垂直度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4.5. 示例:

5、方正度(砌筑工程)

5.1. 指标说明:考虑实测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砌体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5.2. 合格标准:[0,10]mm 

5.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砌筑前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5. 示例:

6、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砌筑工程)

6.1. 指标说明:反映洞口施工与图纸的尺寸偏差,以及外门窗框塞缝宽度,间接反映窗框渗漏风险。 

6.2. 合格标准:[-5,10]mm 

6.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或激光测距仪 

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对于平外墙面的门窗洞口:同一外门或外窗洞口均可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测量时不包括抹灰收口厚度,以砌体边对边,各测量2次门洞口宽度及高度净尺寸(对于落地外门窗,在未做水泥砂浆地面时,高度可不测),取高度或宽度的2个实测值与设计值间的偏差最大值,作为判断高度或宽度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 所选2套房中的外门窗洞口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6.5. 示例:

7、砌筑工序(砌筑工程)

7.1. 指标说明:反映墙体砌筑过程中,墙体出现裂缝重要控制工序。 

7.2. 合格标准: 

(1) 无断砖、通缝、瞎缝; 

(2) 墙顶空隙的补砌挤紧或灌缝间隔不少于7天; 

(3) 不同基体(含各类线槽)镀锌钢丝网(规格为10×10×0.7mm)或耐碱玻纤网(需放置与两层抹灰之间),基体搭接不小于100mm;挂网前墙体高低差部分采用水泥砂浆填补。 

(4) 砌体墙灰缝须双面勾缝。 

7.3.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水泥钢钉、铁锤 

7.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户内每一面砌体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2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砌筑节点的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同一实测区,分别检查合格标准中的4个实测点是否符合合格标准;一个实测区有4个实测点。一个实测区作为该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2)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钉钉等方法;对于瞎缝,则每一个测区不同基体材料交接处的水平或竖向灰缝随机选取3点,如有两点或三点用铁锤和水泥钉钉穿,则该测项不合格。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内,只要有4个实测点有一个不符合合格标准,则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不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1”记录,合格实测区计算点均按“0”记录。 

7.5. 示例:

(三)墙抹灰工程 (重点)

1、基本原则 

1.1. 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抹灰阶段2-4套房作为抹灰工程的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2、抹灰工程 基本内容

墙体表面平整度

墙面垂直度

室内净高偏差

顶板水平度极差

阴阳角方正

房间开间/进深偏差

方正度

地面表面平整度

地面水平度极差

户内门洞尺寸偏差

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

降板

裂缝/空鼓

同户型同厨卫间管井尺寸偏差

同户型同厨卫间窗底框标高偏差

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

柜体嵌入位尺寸偏差

同户型同厨卫间开间/进深偏差

3、墙体表面平整度(抹灰工程)

3.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表面平整程度。 

3.2. 合格标准:[0,4]mm 

3.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①当墙面长度小于3米,在同一墙面顶部和根部4个角中,选取左上、右下2个角按45度角斜放靠尺分别测量1次,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②当墙面长度大于3米,在同一墙面4个角任选两个方向各测量1次,在墙长度中间位置增加1次水平测量,在距离地面20cm左右的位置水平测1次; 

③所选实测区墙面优先考虑有门窗、过道洞口的,在各洞口45度斜测一次; 

③以上各实测值作为合格率1个计算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3.5. 示例:

4、墙面垂直度(抹灰工程)

4.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抹灰墙体垂直的程度。 

4.2. 合格标准:[0,4]mm 

4.3. 测量工具:2米靠尺 

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一测尺的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计算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①当墙长度小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2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 

②当墙长度大于3米时,同一面墙距两端头竖向阴阳角约30cm和墙体中间位置,分别按以下原则实测3次:一是靠尺顶端接触到上部砼顶板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二是靠尺底端接触到下部地面位置时测1次垂直度,三是在墙长度中间位

③置靠尺基本在高度方向居中时测1次垂直度; 

④具备实测条件的门洞口墙体垂直度为必测项。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一个实测值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5. 示例: 

5、室内净高偏差(抹灰工程)

5.1. 指标说明:综合反映同一房间室内净高实测值与理论值的偏差程度。 

5.2. 合格标准:[-20,20]mm 

5.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5.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每一个功能房间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中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 

①实测前,所选套房必须完成地面找平层施工。同时还需了解所选套房的各房间结构楼板的设计厚度和建筑构造做法厚度等; 

②各房间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附近各选取1点(避开吊顶位),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测量出找平层地面与天花顶板间的5个垂直距离,即当前施工阶段5个室内净高实测值。 

(3) 合格率计算点:用图纸设计层高值减去结构楼板和地面找平层施工设计厚度值,作为判断该房间当前施工阶段设计理论室内净高值。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在【-30,30】mm之间时,5个偏差值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当实测值与设计值最大偏差值﹥30mm或﹤-30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5.5. 示例:

6、顶板水平度极差(抹灰工程)

6.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顶板腻子完成后,选取同一功能房间砼顶板内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距离同一水平基准线之间5个实测值的极差值,综合反映同一房间砼顶板的平整程度。 

6.2. 合格标准:≤10mm 

6.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6.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已完成腻子的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同一功能房间内顶板需已完成腻子施工;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距顶板天花线30cm处位置选取4个角点,以及板跨几何中心位(若板单侧跨度较大可在中心部位增加1个测点),分别测量砼顶板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 

(3) 合格率计算点:以垂直距离的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6.5. 示例:

7、阴阳角方正(抹灰工程)

7.1. 指标说明:反映层高范围内抹灰墙体阴阳角方正程度。 

7.2. 合格标准:≤4mm 

7.3. 测量工具:阴阳角尺 

7.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面墙的任意一个阴角或阳角均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5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的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选取对观感影响较大的阴阳角,同一个部位,从地面向上300mm和1500mm位置分别测量1次。2次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2个计算点。 

7.5. 示例: 

8、房间开间/进深偏差(抹灰工程)

8.1. 指标说明:选用同一房间内开间、进深实际尺寸与设计尺寸之间的偏差。 

8.2.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激光测距仪 

8.3.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分别各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功能房间的12个实测区。 

(2) 同一实测区内按开间(进深)方向测量墙体两端的距离,各得到两个实测值,比较两个实测值与图纸设计尺寸,找出偏差的最大值,其小于等于10mm时合格;大于10mm时不合格。 

(3) 所选2套房中的所有房间的开间/进深的实测区分别不满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8.4. 示例:

9、方正度(抹灰工程)

9.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用同一房间内同一垂直面的墙面与房间方正度控制线之间距离的偏差,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方正程度。 

9.2. 合格标准:[0,10]mm 

9.3. 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吊线或激光扫平议 

9.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距墙体30-60cm范围内弹出方正度控制线,并做明显标识和保护。 

(2) 同一面墙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3) 在同一测区内,实测前需用5米卷尺或激光扫平仪对弹出的两条方正度控制线,以短边墙为基准进行校核,无误后采用激光扫平仪打出十字线或吊线方式,沿长边墙方向分别测量3个位置(两端和中间)与控制线之间的距离(如果现场找不到控制线,可以一面带窗墙面为基准,用仪器引出两条辅助方正控制线)。选取3个实测值之间的极差,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方正度极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9.5. 示例:

(四)地面工程(找平抹灰工程)

1、地面表面平整度

1.1. 指标说明:反映找平层地面表面平整程度。 

1.2. 合格标准: 

(1) 毛坯房交付地面或龙骨地板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2) 面层为瓷砖或石材的地面基层表面平整度≤4mm 

(3) 装修房地板交付面表面平整度≤3mm。 

1.3. 测量工具:2米靠尺、楔形塞尺 

1.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6个实测区。 

(2) 任选同一功能房间地面的2个对角区域,按与墙面夹角45度平放靠尺测量2次,加上房间中部区域测量一次,共测量3次。客\餐厅或较大房间地面的中部区域需加测1次。 

(3) 同一功能房间内的3或4个地面平整度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3或4个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地面表面平整度的不满足6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1.5. 示例:

2、地面水平度极差

2.1. 指标说明:考虑实际测量的可操作性,选取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四个角点和一个中点与同一水平线距离之间极差的最大值作为实测指标,以综合反映同一房间找平层地面水平程度。 

2.2. 合格标准:[0,10]mm 

2.3. 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具有足够刚度的5米钢卷尺(或2米靠尺、激光测距仪) 

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功能房间地面都可以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 

(2) 使用激光扫平仪,在实测板跨内打出一条水平基准线。同一实测区地面的4个角部区域,距地脚边线30cm以内各选取1点,在地面几何中心位选取1点,分别测量找平层地面与水平基准线之间的5个垂直距离。以最低点为基准点,计算另外四点与最低点之间的偏差。偏差值≤10mm时,该实测点合格;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基准点偏差值以0计)的实际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最大偏差值﹥15mm时,5个偏差值均按最大偏差值计,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5个计算点。 

(3) 所选2套房中地面水平度极差不满足10个实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5. 示例: 

(五)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

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门洞尺寸实测值与设计值的偏差程度,避免出现“大小头”现象。 

2、合格标准:高度偏差[-10,10]mm;宽度偏差[-10,10]mm;墙厚偏差[-3,3]mm。 

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每一个户内门洞都作为1个实测区,累计10个实测区。 

(2) 实测前需了解所选套房各户内门洞口尺寸。实测前户内门洞口侧面需完成抹灰收口和地面找平层施工,以确保实测值的准确性。 

(3) 实测最好在施工完地面找平层后,同一个户内门洞口尺寸沿宽度、高度各测2次。若地面找平层未做,就只能检测户内门洞口宽度2次。高度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高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宽度的2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宽度偏差的1个实测值;墙厚则左、右、顶边各测量一次,3个测量值与设计值之间偏差的最大值,作为墙厚偏差的1个实测值。每一个实测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一个测区有三个实测值,一个实测点作为一个合格率计算点。 

(4) 所选2套房中户内门洞尺寸偏差的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5、示例:

(六)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

1、指标说明:反映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偏差程度,避免大小头现象,影响交付观感,同时提高收口面瓷砖集中加工的效率。 

2、合格标准:[0,4]mm 

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任一樘外门窗都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20个实测区,其中卫生间、厨房等四边瓷砖收口外窗实测区为10个;所选2套房实测区不满足2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实测时,外墙窗框等测量部位需完成抹灰或装饰收口。 

(3) 外墙平窗框内侧墙体,在窗框侧面中部各测量2次墙体厚度和沿着竖向窗框尽量在顶端位置测量1次墙体厚度。这3次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4) 外墙凸窗框内侧墙体,沿着与内墙面垂直方向,分别测量凸窗台面两端头部位窗框与内墙抹灰完成面之间的距离。2个实测值之间极差值作为判断该实测指标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 

5、示例:

(七)裂缝/空鼓(抹灰工程)

1、指标说明:反映户内墙体裂缝/空鼓的程度。 

2、合格标准:户内墙体完成抹灰后,墙面无裂缝、空鼓 

3、测量工具:目测、空鼓锤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每一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每一自然间内所有墙体全检。1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1个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15个实测区,不满足15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通过目测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裂缝,通过空鼓锤敲击检查所有墙体抹灰层空鼓。 

(3) 数据记录:同一实测区任何一面墙发现1条裂缝或1处空鼓,该实测点不合格。如无任何裂缝或空鼓,则该实测点为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5、示例:(共1户、7个测区、7个实测点)

(八)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抹灰工程)

1、指标说明:反映厨房、卫生间窗口在墙面位置的精度,提高集中加工效率。毛坯房不测此指标。 

2、合格标准:[0,15]mm 

3、测量工具:5米钢卷尺 

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同户型所选3套房同一位置厨卫间的瓷砖墙面窗口作为一个实测区;累计实测区不足6个,需增加不同户型的厨卫间瓷砖面窗口。所选户型数量不少于2个;每户型所有厨房、卫生间的瓷砖窗口位全选。 

(2)确定同一位置(同一户型)的窗侧框与墙距离的设计值,记为A、B。 

(3) 测量同一实测区同一厨卫的瓷砖墙面窗侧框外边居中位(未抹灰收口阶段)或窗框抹灰收口侧边居中位(已抹灰收口阶段)分别与所处墙面左、右第一条垂直阴角线的距离,分别记为A1、B1;计算A与A1、B与B1的偏差值P1、P2;分别判断P1、P2是否符合合格标准;一个实测偏差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4) 按第(2)-(3)条的方法,分别测量其他户型和实测区的偏差值,分别作为相应实测区的实测偏差值。每一个实测偏差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 。 

     5、示例:(实测区划分参考第7.15节,A1、B1值的测量参考图如下)

(九)防水工程

基本原则:实测前,根据同一标段内各楼栋进度随机选取处于防水工程施工阶段的2套房作为实测套房。户数最多的房型为必选。

  1、高低板(防水工程)

1.1.指标说明:反映厨房、卫生间降板情况,间接反映渗漏风险。 

1.2.合格标准: 

(1) 厨房地面完成面应比相邻厅/房完成面低10~20mm。 

(2) 卫生间地面完成面应比相邻/厅房完成面低20mm。 

1.3.测量工具:激光扫平仪、5米钢卷尺 

1.4.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各降板自然间作为1个实测区,如厨房、卫生间等, 1个实测区的实测值作为1个合格率计算点。所选2套房累计实测实量10个实测区,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采用目测、尺量、激光扫平仪等方法,检查实测区内的降板高差是否符合合格标准。 

(3) 数据记录:如无标高差,或标高差不符合设计要求,则该实测值不合格;反之,则该实测值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1.5.示例:(1个户型、4个测区、4个实测点)

2、卫生间涂膜厚度(防水工程)

2.1.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涂膜防水施工质量合格程度。 

2.2. 合格标准:卫生间地面、墙面(非附加层部分)防水涂膜成膜良好、无分层。涂膜防水层平均厚度应符合设计,最小厚度大于设计厚度80%。 

2.3.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5m卷尺 

2.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1个卫生间为1个实测区,累计6个测区,不足6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每个实测值作为1个计数点。 

(2) 测量方法: 

①涂膜施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选择1个疑似厚度最薄部位,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②保护层完工阶段,同一实测区,在非附加层范围内,随机选取一点(不同测区选取不同位置,如地面、浴室墙面不同高位等),剥离防水保护层,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防水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 

③如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 

(3) 数据记录:当一个测区防水涂膜切片发现无成膜或分层现象,实测值不合格;切片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80%时,实测值不合格;既无分层且厚度符合要求时,按合格计;不合格点按“1”记录,合格点按“0”记录。 

2.5. 示例:

3、卫生间附加防水层(防水工程)

3.1. 指标说明:反映卫生间附加防水层施工质量合格程度。 

3.2. 合格标准: 

(1) 设置部位:卫生间的侧排口、落水口、管道周边、阴阳角、烟道反坎、管井反坎、门框底等部位须设防水附加层。防水附加层材料与防水层相同; 

(2) 设置尺寸:防水附加层应从阴角开始上反和水平延伸各不小于250 mm。附加层四周上返高度超过地面完成面300mm,过门框向外延伸200mm。 

(3) 涂膜厚度:附加层部位的切片厚度不小于非附加层部位设计厚度的150%。 

3.3.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卷尺 

3.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每1个卫生间作为1个实测区。所选2套房累计4个测区,不足4个测区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每个实测区内附件层设置部位设一个实测点,取1个实测值。所有实测值全部合格,则该实测区合格;一个实测区作为1个计数点。

(2) 测量方法:同一实测区内 

①涂膜施工阶段,分别在侧排口、落水口、管道周边、阴阳角、烟道反坎、管井反坎、门框底7个附加防水层部位,分别在附件层范围内选择1个疑似厚度最薄部位,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防水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用卷尺测量附加层范围(长、宽、高); 

②保护层完工阶段,在7个设置附加层的边缘部位,分别剥离防水涂料保护层,采用针测法或割取20×20mm实样,目测防水涂膜成膜与分层,用卡尺测量厚度,用卷尺测量附加层范围(长、宽、高); 

③如装饰面已完,则通过闭水检验,不实测此指标。 

(3) 数据记录:当同一个测区内,7个实测点的防水涂膜切片无成膜或分层,或范围不符合合格标准、或切片厚度小于设计厚度的150%时,该实测区不合格;以上各条均符合合格标准,该实测区按合格计;不合格点按“1”记录,合格点按“0”记录。 

3.5. 示例:

      4、防水反坎(防水工程)

4.1. 指标说明:反映砌筑阶段按设计和施工要求设置防水反坎构造,以降低渗漏风险。 

4.2. 合格标准: 

(1) 空调板、雨蓬板、凸窗上部、卫生间和厨房周边后砌墙根部等部位须设置砼反坎;厚度同墙厚,高度不小于200mm; 

(2) 沉箱式卫生间烟道和管井根部设置两道反坎,底部反坎宽200mm,高与装饰面层基层平,上部反坎宽不小于50mm,高出装饰完成面不小于100mm; 

(3) 非沉箱式卫生间烟道和管井根部设置一道砼反坎,宽不小于50mm,高出楼地面完成面不小于100mm; 

(4) 如砼反坎未与主体结构砼一起浇注,则底部须凿毛。 

4.3. 测量工具:目测、5米钢卷尺 

4.4. 测量方法和数据记录: 

(1) 实测区与合格率计算点:所选户型内各应设反坎部位分别为1个实测区,如卫生间、厨房间、空调板或飘板等。每一个实测区取1个实测值,每1个实测值合格率的1个计算点。所选2套房中实测点不满足10个时,需增加实测套房数。 

(2) 测量方法:目测各实测区是否按要求设置防水反坎,采用卷尺测量有关反坎的尺寸是否符合要求。 

(3) 数据记录:当实测区未设防水反坎,或防水反坎尺寸不符合合格标准时,该实测区不合格;反之,则合格。不合格点均按“1”记录,合格点均按“0”记录。 

4.5. 示例:

(十)实测实量要求

1、施工中结合项目实施的各个阶段,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开始之前,组织相应测量人员,依据《产品质量实测操作指引》做好测量交底工作,并且形成书面的交底记录。

2、施工单位在每个分项工程的实测实量之前,须做好实测实量的样板工作。包括各阶段施工工法展示以及实测实量操作展示,同时完善样板确认资料并留存。

3、按照《实测实量操作指引》、《实施细则》的要求以及周计划安排,组织相应测量人员逐栋、逐楼层、逐套、逐房间开展100%的实测实量工作,并将原始测量数据记录入表,分类整理后归档。

4、在每周五中午12点之前将本周实测实量测量的档案、汇总结果以及整改安排报送监理部(整改内容、时间、负责人等,整改的时限原则上不超过7天)。

5、对于出现频率比较高的质量问题,须进行总结和制定专项的解决方案并报监理及甲方审批执行。

6、在每周的监理例会上对本单位本周的实测实量的内容、进度、检查情况汇总及整改计划等工作进行说明,并接受询问。

六、实测实量操作、交底及计划

1.操作

具体实测实量操作及交底详实测实量操作指引(附件)。

2.主体样板

将3栋主体三层东单元抽01户作为砼工程,及填充墙砌筑阶段的样板,待样板经监理、建设单位确认合格后方可进行大批量操作。

3.计划(暂时按主体阶段计划)

实测实量计划从该层模板支撑体系拆除四天后开始进行,每层测量时间为一天。

七、实测实量中出现的问题处理及分析

(一)问题处理

1、表面平整度、垂直度超过8mm时,派专人对墙柱体胀模部分进行剔打打磨、用高一个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局部修补。

2、顶板水平度超过15mm时,派专人对顶板胀模部分进行剔打打磨。

3、防水及抹灰工程中超出允许标准范围部份应按要求进行整改处理。

(二)问题的分析

加强对工人的教育,过程当中平整度、垂直度的全数检查,对部分不能使用的模板进行更换,改进部分施工工艺。

八、实测实量编号

    实测实量中对楼层中所有墙柱进行编号,截面编号为J开头依次编号,墙面遍号为Q开头依次编号,且实测实量编号按单元户进行分别编号,所使用记录表格详见现场标注的附图。

文档

实测实量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2-二、编制依据-2-三、工程质量目标-2-四、实测测量的实施-3-(一)目的-3-(二)实测测量-3-(三)工程资料样板及组织架构-4-五、实测测量的主要内容-6-(一)混凝土结构工程操作细则-7-(二)砌筑工程操作细则-12-(三)墙抹灰工程(重点)-20-(四)地面工程(找平抹灰工程)-30-(五)户内门洞尺寸偏差(抹灰工程)-33-(六)外墙窗内侧墙体厚度极差(抹灰工程)-34-(七)裂缝/空鼓(抹灰工程)-35-(八)同户型同厨卫间窗侧框墙距偏差(抹灰工程)-36-(九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