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食品微生物讲稿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5:15:43
文档

食品微生物讲稿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和使用及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2.了解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对细菌、放线菌进行个体形态观察。3.观察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生长的数量和类型。二、实验原理1.油镜使用香柏油原理:1).增加照明亮度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
推荐度:
导读实验一显微镜构造和使用及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2.了解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对细菌、放线菌进行个体形态观察。3.观察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生长的数量和类型。二、实验原理1.油镜使用香柏油原理:1).增加照明亮度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和使用及微生物检测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

2.了解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对细菌、放线菌进行个体形态观察。

3.观察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生长的数量和类型。

二、实验原理

1.油镜使用香柏油原理:

1).增加照明亮度

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使在使用油镜时会因射入的光线较少,物像显现不清。所以为了不使通过的光线有所损失,在使用油镜时须在油镜与玻片之间加入与玻璃的折射率(n=1.55)相仿的油镜(通常用香柏游,其折射率n=1.52)。

2).增加显微镜的分辨率

显微镜的分辨率或分辨力(resolutionorresolvingpower)是指显微镜能辨别两点之间的最小距离的能力。从物理学角度看,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受光的干涉现象及所用物镜性能的,可表示为:(公式P16)式中λ=光波波长;NA=物镜的数值孔径值。

光学显微镜的光源不可能超出可见光的波长范围(0.4--0.7μm),而数值孔径值则取决于物镜的镜口角和玻片与镜头间介质的折射率,可表示为:NA=n×sinα

式中α为光线最大入射角的半数。它取决于物镜的直径和焦距,一般来说在实际应用中最大只能达到120O,而n为介质折射率。由于香柏油的折射率(1.52)比空气及水的折射率(分别为1.0和1.33)要高,因此以香柏油作为镜头于玻片之间介质的油镜所能达到的数值孔径值(NA一般在1.2~1.4)要高于低倍镜、高倍镜等干镜(NA都低于1.0)。若以可见光的平均波长0.55μm来计算,数值孔径通常在0.65左右的高倍镜只能分辨出距离不小于0.4μm的物体,而油镜的分辨率却可达到0.2μm左右。

2.微生物检测原理

微生物的基本特点是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实验室内亦不例外。由于其个体微小,绝大部分微生物是用肉眼看不到的,因此,只有通过微生物的大量繁殖形成微生物群体,即菌落,才能通过肉眼直观地看到它们。

三、实验步骤

1.油镜观察:(1)上升聚光器,全开虹彩光圈。(2)用粗调节轮提起镜筒或下降载物台,转动转换器将油镜转至镜筒正下方。在玻片标本的镜检部位滴上一滴香柏油。右手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粗调节轮使镜筒下降或载物台上升,与此同时,从显微镜的侧面观察使油镜浸入油中,直到几乎与标本接触时为止。注意不要压到标本,以免压碎玻片,甚至损坏油镜头。(3)从接目镜内观察,进一步调节光线,使光线明亮,再用粗调节轮将镜筒徐徐上升或将载物台徐徐下降,直到视野内出现物像为止,然后用细调节轮校正焦距。如油镜已离开油面而仍未见物象,必须再从侧面观察,将油镜降下,重复操作至物象看清为止。

2.环境中微生物的检测

熔化培养基→倒平板→冷却→无菌接种(头发、牙垢、指甲、手指触摸、暴露空气5’、其它)

四、实验结果;

1. 选绘三种细菌个体形态图(铅笔)

2.观察不同类群微生物的菌落形态特征,并记录结果。

五、讨论分析(完成指定的思考题和作业题)

1.简述利用显微镜油镜观察细菌、放线菌个体形态图的方法

参:

.显微镜是光学精密仪器,在使用时要特别小心,使用前要熟悉显微镜的结构和性能,检查各总零件是否完好无损。镜身有无灰尘,镜头是否清洁,做好必要的清洁和调整工作。

2.拿取显微镜必须一只手拿着镜臂,一只手托着镜座,并保持镜身的上下垂直,应避免震动,轻放台上。切不可一只手提起,以防显微镜、反光镜功目镜坠落。

3.使用前应将镜身擦拭一遍、用擦镜纸将镜头擦净(切不可用手指擦抹)。若遇到镜台或镜头上有干香柏油,可用擦镜纸沾取少量二甲苯将其擦去。

4.使用时如发现显微镜操作不灵活或有损坏,不要擅自拆卸修理,应立即报告指导教师处理。

5.注意保护镜头,切不可压碎标本被片,损坏镜头

6.显微镜使用完毕,应登记显微镜使用卡经指导教师检查后放回镜箱。

六、改进实验建议。

实验参考网址:http://202.192.1.81/index.htm

电话:Email:fswuguoming@yahoo.com.cn

4.6 菌落特征观察内容  

(1)菌落大小

用格尺测量菌落的直径。大菌落(5mm以上)、中等菌落(3~5mm)、小菌落(1~2mm)、露滴状菌落(1mm以下)。

(2) 表面形状

分光滑、皱褶、颗粒状、龟裂状、同心环状等(图9-1A)。

(3) 凸起情况

分扩展、扁平、低凸起、凸起、高凸起、台状、草帽状、脐状、乳头状等(图9-1B)。

(4) 边缘状况

分整齐、波浪状、裂叶状、齿轮状、锯齿形等(图9-1A)。

(5) 菌落形状

分圆形、放射状、假根状、不规则状等(图9-1A)。

(6) 表面光泽

分闪光、金属光泽、无光泽等。

(7)菌落质地

分油脂状、膜状、松软(粘稠)、脆硬等。于酒精灯旁以无菌操作打开平皿盖,用接种环挑动菌落,判别菌落质地是否为松软或脆硬等。

(8)菌落颜色

分乳白色、灰白色、柠檬色、橘黄色、金黄色、玫瑰红色、粉红色等。注意观察平皿正反面或菌落边缘与部位的颜色不同。

(9)透明程度

分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

 A.菌落的形状及边缘状况  1.圆形、边缘整齐、表面光滑;2.不规则状;3.边缘波浪状;

4.边缘锯齿状;5.同心圆状;6.边缘缺刻状、表面呈颗粒状;7.丝状;8.假根状

B.菌落的凸起情况  1.扁平、扩展;2.低凸面,3.高凸面;4.台状;

   5.脐状;6.草帽状;7.乳头状;8.褶皱凸面

    图1  细菌的菌落特征示意图

同组同学实验结果汇总:

记录实验结果于下表并描述你处理的培养皿中长出的菌落形态特征(如形状、颜色、大小、边缘等)。

微生物来源菌落数大 小

颜 色

形 状

边 缘

是否形成菌苔
空  气

尘  土

其它(  )

文档

食品微生物讲稿学生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一显微镜构造和使用及微生物检测一、实验目的1.掌握显微镜的构造、性能和使用方法,重点掌握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的使用。2.了解和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油镜对细菌、放线菌进行个体形态观察。3.观察并比较不同来源的微生物生长的数量和类型。二、实验原理1.油镜使用香柏油原理:1).增加照明亮度油镜的放大倍数可达100Χ,放大倍数这样大的镜头,焦距很短,直径很小,但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却最大。从承载标本的玻片透过来的光线,因介质密度不同(从玻片进入空气,再进入镜头),有些光线会因折射或全反射,不能进入镜头,致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