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目的:
●掌握混悬剂的一般制备方法。
●会对混悬剂进行质量评定。
●解释助悬剂、润湿剂、絮凝剂及反絮凝剂等在混悬液中的应用。
实训器材:
药品 炉甘石、氧化锌、甘油、羧甲基纤维素钠、三氯化铝、枸橼酸钠、纯化水。
器材 天平、乳钵、50ml带塞量筒(或带刻度有塞比浊管)、量筒、量杯、称量纸、滤纸、漏斗、小烧杯或投药瓶等。
实训指导:
[处方及制法] 按表配制炉甘石洗剂。
表 炉甘石洗剂四处方
处方 | 处方1 | 处方2 | 处方3 | 处方4 |
炉甘石(120目) | 4g | 4g | 4g | 4g |
氧化锌(120目) | 4g | 4g | 4g | 4g |
甘油 | 5ml | 5ml | 5ml | 5ml |
羧甲基纤维素钠 | 0.25g | |||
三氯化铝 | 0.1g | |||
枸橼酸钠 | 0.25g | |||
纯化水加至 | 50ml | 50ml | 50ml | 50ml |
制法 | 加液研磨制备。 1、先将炉甘石、氧化锌置乳钵中,加甘油和适量水(5ml)研磨成糊状; 2、分次加水洗涤乳钵,至全量。 | 同1 羧甲基纤维素钠应先用少量水(5ml)溶胀后加热溶解,加入前者的糊状物。 | 同1 再加入三氯化铝 | 同1 再加入枸橼酸钠 |
(1)炉甘石与氧化锌为典型的亲水性药物,可以被水润湿,故先加入适量水和甘油研成细腻的糊状,使粉末为水分散,以阻止颗粒的凝聚,振摇时易悬浮。加水的量以成糊状为宜。
(2)本处方中的炉甘石和氧化锌应研细混合过120目筛。
(3)羧甲基纤维素钠应先用少量水溶胀后,水浴加热至完全溶解成为胶浆后使用。
(4)炉甘石洗剂作为混悬剂若配制不当或助悬剂使用不当,不易保持良好的悬浮状态,且涂用时也会有沙砾感,久贮颗粒易聚结,虽振摇也不易再分散。改进措施有:①应用高分子物质(如纤维素衍生物)作助悬剂;②用控制絮凝的方法来改进,常采用0.25~0.5mmol/L的三氯化铝作絮凝剂或采用0.5%枸橼酸钠作反絮凝剂等。
[质量检查与评定]
1、将配制好的几种炉甘石洗剂分别置于有刻度的具塞量筒中,密塞,用力振摇1分钟,记录混悬液的开始高度H0,并放置,按照5min、15min、30min、60min分别测定沉降物的高度H,计算各个放置时间的沉降体积比,记入表1中。
2、将装有炉甘石洗剂的具塞量筒放置48小时使其自然沉降,然后将具塞量筒倒置翻转,并将底部沉降物重新分散所需反转的次数记于表。若始终未能分散,表示结块也应记录。具塞量筒倒置翻转一反一正记为1次。
实训结果:
表1 炉甘石洗剂的沉降容积比
处方1 | 处方2 | 处方3 | 处方4 | |
5min | ||||
15min | ||||
30min | ||||
60min | ||||
结果分析 |
处方1 | 处方2 | 处方3 | 处方4 | |
重新分散翻转次数 | ||||
重新分散评价: |
1.根据Stokes定律并结合处方分析影响混悬剂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应采取什么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