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 编号:
项目名称 | 合同段 | 接收单位 | 2#拌和站 |
交底单位 | 工程技术部 | 交底时间 | 2011年7月5日 |
交底人 | 审核人 | ||
现场工程师 | 接收人 | ||
交底内容:拌和站建设 2 #拌和站: 1 为便于控制混凝土质量,所有混凝土应采用拌合站集中拌合,且使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拌合站建设完成后,经监理单位验收合格方可进行生产。 2 搅拌站禁止设在路基主线范围以内;搅拌站周围应有满足施工需要的水源,且远离居民区;搅拌站应规避崩塌、滑坡、水淹等不良地质灾害区域。 建设规模 1 搅拌站面积根据搅拌站规模确定,且应满足材料存放和节间备料的需要,详见下表。 表4.2.1.2 搅拌站面积及搅拌机配置 序号 | 混凝土供应量(m3) | 最小面积(m2) | 最低搅拌机规格配置 |
1 | <50000 | 5000 | JS750两台 |
2 | ≥50000、且<100000 | 10000 | JS900两台 |
3 | ≥100000 | 15000 | JS1000两台 |
3 拌和站的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计量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使用过程中应不定期进行复检,确保计量准确。
4 搅拌站拌合设备要求采用质量法自动计量,水、减水剂计量宜采用全自动电子称量法计量,禁止采用人工计量方式,保证工作的连续性、自动性,电脑控制且具备打印功能。
5 搅拌站水泥罐应设置冷却设备,确保水泥搅拌温度,做到检验合格后再用。
6 混凝土运输车应满足混凝土浇筑连续性的需要,储料罐容量不小于8m3。
7 上料设备宽度应小于拌合站配料斗宽度50cm以上,确保不窜料。 |
1 搅拌站场地应使用厚度不小于15cm的C20及以上标号混凝土全部硬化,;进、出搅拌站便道采用厚度不小于15cm的水稳基层+厚度不小于20cm的C30混凝土面层硬化,宽度不低于5米。
2 地坪应中间高四面低,利于雨水向场外排出,设置完善的排水设施,确保排水顺畅,又不至于形成集中冲刷而破坏周边环境。
3 砂、碎石、砾石等各种粗细集料均应按照不同的规格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混合在一起。料仓内应采用厚度不低于20cm的C20及以上混凝土硬化,料场采用宽度不低于60cm的浆砌片石隔墙分隔,高度不低于2米,确保各个料仓间不串料,并设置相应的质量状态标识,标识包括材料名称、产地、规格、数量、进料时间、检验状态、试验报告号、检验批次等。
4 袋装水泥、减水剂等集中存放在库房内,库房采用蓝色彩钢瓦搭设,外加剂库房的面积按照1.5t/m2的标准建设;库房内外加剂的存放高度不应超过1.5m;不同批次、不同品种、不同生产日期的外加剂应分开存放,并根据不同的检验状态和结果采用统一的材料标识牌进行标识;库房原则上采用砖砌房屋,尽量靠近拌和机,库房内部采用水泥粉刷,地面采用C15砼进行硬化,然后利用方木或砖砌上搭5cm木板,使外加剂储存离地30cm。外加剂存放应离四周墙体30cm以上;库房内应建立详细的外加剂调拨台帐,使物资的使用具有一定的可追溯性。
5 细集料仓2个,粗集料仓6个,其中四个待检仓,四个合格仓,均应搭设蓝色彩钢瓦棚覆盖,由于该拌合站拌合方量较大,需进场8台8m3混凝土罐车。
安全文明施工
1 临时用电应确定电源进线、总配电箱、分配电箱的位置及线路定向,进行负荷计算,选择变压器容量和导线截面,制定安全用电技术措施和电气防火措施。经相关部门审核及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2 应严格按照施工用电专项组织设计与施工现场平面布置进行架设和管理电力线,动力和照明线应分开架设。
3 配电房(室)、变压器等固定电力设备均设安全防护屏障或网栅围栏,高度不低于5m,应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
4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应符合现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工程专用的电源中性点直接接地的220/380V低压电力系统,应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并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和“一机一箱一闸一漏”。 |
6 配电箱内多路配电应有标记,配电箱应有门、有锁、有防雨措施,铁壳开关箱应接地。所有电气设备应完整、无破损,性能良好。应使用安装带有触电保护器的插座。触电保护器应定期试验,确保性能可靠。严禁使用铜丝、铁丝等金属代替保险丝。严禁在一个开关上连接多台电动设备。
7 站内各功能区应在明显位置设有防火设施。要求每个功能区的灭火器不应少于10个,每个功能区至少设置一个消防池并配备相应的灭火器材。
8 根据场地条件合理设置废水沉淀池和洗车池,布设排水系统,设置明显标示;设置合理的三级以上的过滤池对污水排放。
9 混凝土拌和作业时,应对噪声、粉尘源进行隔离或遮挡;作业完成后,及时清洗机具,清理现场,做到场地整洁。
10 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设备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
11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附近的土地中。
12 水泥、粉煤灰等材料进料时,要注意材料罐顶的密封性能,当粉尘较大时,应暂时停止上料,待处理完后方可继续。
13 定期、专人进行拌和站的清理和打扫,保持拌和站内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