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鹏雄
(中铁二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京福项目部)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自行设计和加工的隧道纵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定位夹在梧山隧道施工中使用的实例分析,该方法规范了止水带安装,确保施工缝处的防水能力符合设计要求,从施工质量控制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总结,为类似工程的标准化施工提供参考。
[关键词] 纵向止水带定位夹 设计 应用
1 引言
随着高速铁路客专的发展,对隧道防排水要求越来越严格,隧道施工缝是隧道防排水的薄弱环节,隧道内施工缝分为环向及纵向两种,目前纵向止水带的安装还是采用传统工艺的施工方法,其施工质量和效果达不到规范要求。本文介绍的纵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定位夹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2 工程设计概况
梧山隧道全长8432.68m,隧道进出口里程分别为:DK768+149.32、DK776+582。该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围岩以Ⅱ级为主,少量Ⅲ级、Ⅳ级、Ⅴ级围岩;洞身地质以J3n侏罗纪南园组熔结凝灰岩为主,青灰色,凝灰结构,块状构造,节理、裂隙不发育,岩质坚硬,岩体较完整。本隧道为单洞双线隧道,设计行车速度为350km/h,为全线重点隧道工程之一,工程量大、工期紧,是本标段的控制性重点工程。拱墙和仰拱交接处纵向施工缝需作防水处理,如图1。
图1 纵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设计图
3 纵向止水带定位夹的设计
根据每组仰拱实际施工长度要求,止水带定位夹设计长度为7.4m,采用40mm*40mm方钢主梁、50mm*50mm角钢、φ8蹬筋、Φ14构造梁及M16*100定位螺栓组成,使用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如图2。
图2 止水带定位夹横断面图
其构造为:定位夹主梁为40mm*40mm方钢,主要用于固定止水带,每150cm设置一道50mm*50mm角钢立柱,立柱上安设φ16活动销子(固定夹子和确定止水带高度)和φ14定位螺栓,立柱之间焊接一根Φ14构造梁,主梁和构造梁之间设置φ8蹬筋,以满足结构整体稳定性, 如图3。
图3 止水带定位夹纵断面图
4 纵向止水带定位夹的使用方法及步骤
(1)测量放线:确定纵向止水带的安装位置;
(2)止水带的定位安装:施工之前在平整场地处将需要预埋的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和每隔60cm间隔设置的φ6“U”型固定钢筋嵌入定位夹,同时需注意预留20cm长度便于和下一组的搭接,因止水带总宽30cm,只需将其中的9cm嵌入定位夹中,剩余的6cm通过在定位夹固定的两端垫设木板,最后拧紧所有的定位螺栓;
(3)混凝土浇筑:仰拱混凝土浇筑前,将已安装好止水带的定位夹固定在欲预埋止水带的位置,定位夹的一端固定在上一组已施工完的混凝土面上,并在其下垫设6cm厚的木板,另一端固定在仰拱端头模顶面。在定位夹固定端头的两侧各横向焊接一20cm长的角钢,防止仰拱混凝土浇筑时引起侧翻,起到整体稳定性,如图4。
图4 止水带定位夹安装图
5 拆模
(1)松开定位螺栓,拆除定位夹;
(2)拆除定位夹后,保留已埋设的φ6“U”型固定钢筋,便于拱墙混凝土浇筑时止水带不被翻转或扭曲。
6 纵向止水带定位夹使用效果
(1)纵向止水带施工速度明显加快
前期采用浇筑完仰拱填充混凝土后埋设纵向止水带需要二人专门负责埋设,并工序繁琐,使用纵向止水带定位夹后只需在混凝土施工之前固定好了就可完成;
(2)工程质量明显提高
前期混凝土施工完后埋设止水带的方法严重影响施工质量,主要存在止水带偏位、翻转或扭曲,使用纵向止水带定位夹后有效避免了上述问题,使止水带达到了美观漂亮的效果,图5。
图5 中埋式止水带施工效果图
7 结束语
纵向止水带定位夹的的设计和应用,可以提高隧道纵向中埋式橡胶止水带的施工效率,该方法规范了止水带安装,确保施工缝处的防水能力符合设计要求,并使用简单方便,制作成本低,目前在京福铁路客专中推广应用,施工质量明显提高,使用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