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5:07:29
文档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号:0911220姓名:曲远婷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在四平周边地区进行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以观察土壤剖面、辨认植被类型、气象气候为主要学习内容。自2011年7月10日起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正式开始。在这四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辨认了近百种植物,先后观看了灰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剖面。实习具体实习内容如下:植物地理学(一)吉林师范大学校内植物时间:2011年7月10日8:00地点:吉林师范大学校内实
推荐度:
导读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号:0911220姓名:曲远婷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在四平周边地区进行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以观察土壤剖面、辨认植被类型、气象气候为主要学习内容。自2011年7月10日起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正式开始。在这四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辨认了近百种植物,先后观看了灰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剖面。实习具体实习内容如下:植物地理学(一)吉林师范大学校内植物时间:2011年7月10日8:00地点:吉林师范大学校内实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   实习报告

                                  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

                                  专业:地理科学

                                  学号: 0911220

                                  姓名: 曲远婷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在四平周边地区进行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以观察土壤剖面、辨认植被类型、气象气候为主要学习内容。自2011年7月10日起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正式开始。在这四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辨认了近百种植物,先后观看了灰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剖面。实习具体实习内容如下:

植物地理学

(一)吉林师范大学校内植物

时间:2011年7月10日8:00

地点:吉林师范大学校内

实习内容:植物地理实习 植物种类识别 亲缘关系远近

1萝藦:癞瓜瓢,藤本,其浆可治皮肤病。

2蒲公英:受光周期的影响,世界上数目很少的世界属,到处都有,菊科。

3向日葵;头状花序,菊科,抱茎苦菜。

4水蜡;木犀科,也叫水蜡球

5金银花忍冬:忍冬科,清热解毒,败火,先开花后变黄。

6玫瑰:蔷薇科,樱桃、杏、李子、桃等。(粮食一般是禾木科,水果一般是蔷薇科

7车轴草:豆科

8车前:车轱辘菜

9飞蓬:菊科

10地肤:藜科

11刺柏:柏科

12大丁草:菊科

13榆叶梅:蔷薇科

14丁香:木樨科

15槭树:槭树科

16火炬树:漆树科

17蛇床子:伞形科。伞状白花 香菜也为伞状科

18葱,蒜:百合科,单子叶的代表

19鸭趾草:玉米地里很多

20树锦鸡儿:豆科

21雪苋:苋科

22马齿苋:马齿苋科,食用,药用。

23灰菜:藜科

24旋花:旋花科

25芍药:毛茛科,牡丹也是

26荷包牡丹:罂粟科

27龙蔡;茄科(西红柿,辣椒,茄子)

28酸膜:俗名红姑娘,茄科

29茼麻:锦葵科

30梓树:紫葳科

31紫花地丁:菊科

32豚草:花粉是人过敏,菊科

33鸡眼草:俗名掐不齐,豆科

34北京毛桃:蔷薇科

35羊蹄叶:蓼科

36萎陵草:蔷薇科

37垂榆:可食用

38杨洋叶:蓼科

39侧柏:菊科

40益母草:唇形科

41辣根铁线莲:毛茛科

42狼尾花:报春花科

43莓叶萎陵菜:蔷薇科

44鼠掌老鹳草:芸香科

45  大刺:菊科 俗称大刺菜

46毛脉山莴苣:菊科 叶片背后有一排细毛

47狗尾草:禾木科

48 独行菜;十字花科 早春花植物

49 水稗草:禾木科

(二)哈福天然次生林

地点:梨树县哈福村

时间:2011年7月11日8:00

实习内容:植物地理实习 辨认植被 哈福的植被为天然的次生林

1辣蓼铁苋莲:毛茛科 白花呈四瓣

2棉团铁苋莲

3尾狼花:报春花科 可食

4梅叶萎陵菜:蔷薇科

5地榆:蔷薇科 俗名黄瓜香

6菟丝子:叶葚科

7山榆:叶茎较斜

8鸢尾:鸢尾科

9兔儿伞:菊科

10鸦葱:菊科

11蒙古栎:柞树,壳斗科

12山里红:蔷薇科

13毛榛:桦木科

14猪毛菜:梨科。细一点的是小梨,再小一点的是地肤,更小一点的是猪毛菜

15歪头菜:豆科

16芦苇草:问莉科

17玉竹:百荷科 根呈白色

18驴车风毛菊:菊科

19全叶马兰:花淡紫色

20细叶百合:百合科

21全叶百合:百合科

22胡校子:豆科

23鹅绒萎陵菜:蔷薇科

24顷白:小根蒜

25尾叶香茶菜:唇形科 与串红同科 有浓郁的刺激性香味

26酸浆:蓼科

27绢柳:杨柳科 灌木

28刺菜:菊科

29苍耳:菊科 干茎上有褐色斑点,种子和叶均可入药,并具有腐蚀性

土壤学

一、 土壤的形成过程

1原始土壤形成过程:是从裸露岩石表面及其风化物上低等植物着生到高等植物定居之前形成土壤的过程。

2盐渍化形成过程:由地表季节性的基岩和脱基岩两个方向相反的过程构成。

3钙积过程:是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碳酸盐发生移动和积累的过程。

4粘化过程:是土壤刻面中粘粒形成和积累的过程。

5白浆化过程:在河流边缘水流速度慢,细粒物质沉积下来,沉积成一个粘土层,后来地壳下沉,河流改道,在其上沉淀下来粗粒物质,而其下面形成的粘土层再降水后阻挡水分的下渗,很容易形成一个还原环境,在还原条件下,土壤中的铁、锰被还原,形成低价态的铁、锰,它们具有可溶性,当水分过多时,一部分低价态的铁、锰以侧渗方式流出。由于高价态的铁、锰被还原为低价态,并且以侧渗的方式流出,因此,腐殖质层下颜色逐渐脱色变浅,出现灰白土层-白浆层。

6富铝化过程:是土体中脱硅、富铝铁的过程。

7有机质积累过程:是在土体或草本植被覆盖下,土体上部进行的有机质积累过程。

8潜育化过程:是土体中发生的还原过程。

9灰化过程:是土体表层二氧化硅残留,三氧化二铝和氧化铁淋溶、淀积的过程。

10土壤熟化过程:是在耕作条件下,通过耕耘,促进土壤向有利于作物高产方面转化的过程。

                二、丘陵上的灰棕壤

(一)三家子水库(灰棕壤土壤剖面)

地点:三家子水库大坝右侧山前丘陵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湿润过渡的性季节气候。

生物:人工的油松,厚有植被是真阔叶混交林,林下灌木比较少。

母质和岩质:母质是花岗岩,主要是正长石和石英,母质是颗粒状的花岗岩风化物,由于其中含有大量的石英颗粒,因此在基础上发育的土壤通透性好。

地形:山前丘陵

土壤剖面:土体构型主要就是A-B-C构型,地表枯枝落叶层很薄,大约0.2厘米左右,和哈福的天然次生林有明显的差异。A层是腐殖质层,25厘米左右,颜色是灰黑色,有少量根系,土壤结构是团粒状结构;B层是淀积层,25-30厘米左右,颜色呈灰棕色;C层是母质层,30厘米以下,颜色是黄褐色,含有大量的石英颗粒,无根系。

此地发育的土壤受母质影响较大,由于母质是颗粒状花岗岩风化物,含有大量的石英颗粒。因此,土壤的透气透水性能较强,此外,该地的地表植被呈现出“旱象”主要是因为地表植被比较单一,并且枯枝落叶层比较薄,这样,降水降落到地表后很难被植物截留,并且由于土壤的渗透性比较强,水分很快下渗,使得地表植被呈现出“旱象”。

  (二)转山湖水库(灰棕壤土壤剖面)

地点:转山湖水库岔路口道石岭公路2000米处

 时间:2011年7月11日10:00

 气候:温带半湿润向湿润过渡的性季风气候

 生物:针阔混交林

 母岩和母质:主要是花岗岩,还有紫色和白色泥岩的入侵。

 地形:丘陵上的平亢地

 土壤剖面:O层枯枝落叶层,3-5厘米厚;A层腐殖质层0-45厘米,根系比较多,颜色是灰黑色;B层淀积层45-75厘米,根系比较少,颜色呈灰棕色;C层母质层75厘米以下,颜色呈黄褐色,无根系。

                  三、叶赫白浆土

地点:转山湖书库大坝下300米

时间:2011年7月11日13:30

气候:温带半湿润和湿润过渡的性季风气候,白浆土通常在温带形成。

生物:五花草塘

母质和母岩:为河流的沉积物

地形:一级阶地,阶地两侧的山上位泥岩和细粒砂岩。

土壤剖面:具有典型A-E-B-C四层,A层是腐殖质层0-20厘米左右,颜色呈灰黑色,有大量根系,E层是白浆层20-50厘米,颜色灰白色,有少量的根系,B层是淀积层50-90厘米土壤比较紧实的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90厘米以下,黄土状亚粘土。

                 四.黑土土壤剖面

(一)巨丰砖厂(黑土土壤剖面)

地点:四平外环路上的巨丰砖厂

时间:2011年7月11日15:00

气候:温带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生物:原始植被为森林草原,现已开垦为农田

母质和岩质:黄土状亚粘土,呈蒜瓣状

地形:山前台地,漫岗地

土壤剖面:主要是A-B-C构型,A层是腐殖质层0-40厘米,颜色是灰褐色,有少量根系,具有团粒状结构,土壤质地比较粘,因为地上部分是森林草原,地上地下同时归还,地层较厚。B层是淀积层,40-70厘米灰黄色,有少量根系,少量铁锰结核。块状结构,C层是母质层70厘米以下,颜色为淡黄色,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

(二)条子河九队(黑土土壤剖面)

地点:四平外环路红钢到大房身乡道条子河九队路右侧100米

时间:2011年7月12日10:30分

气候:温带性半湿润季风气候

生物:原生植被为森林草原,现已开垦为农田

母质和岩质:砂岩夹紫红色泥岩

地形:山前台地,漫岗地

土壤剖面:主要是A-B-C构型;A层腐殖质层0-30、40厘米,颜色是灰黑色,有大量根系,具有团粒状结构,土壤质地偏粘,由于地上植被是森林草原植被,所以有地上和地下部分的共同归还,因此层次比较厚,B层淀积层30-40—60-70厘米,淡褐色,根系较少,块状结构,C层母质层60-70厘米以下,白色砂岩夹紫红色泥岩,该土壤剖面通体无碳酸盐反应,说明不仅可溶性的钠盐、钾盐被淋失了,相对活跃的钙盐和镁盐也全部淋失。

              五、平原上的黑钙土

地点:四平到昌图县八面城303国道满家桥右侧200米

时间:2011年7月13日9:30分

气候:中温带半湿润向半干旱过渡的性季风气候

生物:厚生植被是典型的草原植被,以羊草为主,羊草叶量多,营养丰富,羊草为禾木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喜湿润的砂壤质聚钙土和黑钙土,多生于开阔的草原,起伏的低山丘陵,河滩和盐碱地等,它的根茎穿透侵占能力很强,是很好的水土保持作物。

母质和岩质:黄土状的沉积物

地形:平原

土壤剖面:具有典型的A-B-C土层,A层腐殖质层0-50厘米。颜色呈灰黑色,有大量的根系,团块状结构,无碳酸盐反应,B层是钙积层50-90厘米。颜色灰黄色,有少量根系,有碳酸盐反应,说明该层有碳酸盐的积累,土壤属比较紧实的块状结构  层是母质层90厘米以下,黄土状亚粘土。

            六、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对比 

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分布情况比较: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相对于土壤中腐殖质的积累作用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森林土壤和草原土壤腐殖质的含量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情况是不同的。木本植物主要是依靠地表凋落物归还 ,枝落叶归还,而草本植物是地表凋落物是地下根系共同归还。森林土壤中腐殖质主要是以枯枝落叶的方式归还于土壤层,土壤腐殖质层深度锐减,即土壤腐殖质的表聚分布型,而草本植物每年其植株的主体部分死亡后都归还于土壤,既有地上部分归还又有地下部分归还,根系归还的部分集中在0-30厘米或50厘米的土体中上部,这样在微生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腐殖质层随深度逐渐递减,即土壤腐殖质的舌状分布型。

               七、沙地樟子松

地点:303国道四平至郑家屯段辽宁省昌图县付家镇附近的付家林场,有平原过渡到沙地。

时间:2011年7月14日

樟子松人工母树林简介

樟子松人工母树林始建于1971年,坐落在付家林场种了林分场,距付家屯四公里,位于平齐铁路的黑城子乘降所至付家屯火车站之间的铁路两侧,规划十一个大区,三十三个小区,面积4500亩。截止2000年来保存28-34年生母树,77.716株加权平均树高9.45米。胸径为23.40厘米,最大树高已达12.43,胸径为30.60厘米。母树林于1978年初结实,到1999年末累计采制种子8000千克,除了解决本县本场育苗用种外,多年来没支援本省其它市县以及、内蒙古、吉林等省区累计4150千克。

        

八、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的效果

1.蓄水保墒的作用

A利于降雨水分渗入

B减少水分蒸发损失

C增加土壤储水保水能力

D提高水分利用率

2.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3.提高土壤肥力

4.增加产量,提高效益

           

             

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在7月16日的总结大会后,结束。此次野外实习我收获颇丰。在知识方面,把在课堂上书本里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做到了学以致用,同时,通过野外的实习,也巩固了原有的理论知识;再生活方面,我体会到大自然的美好,也体会到了苦和累,懂得了只要坚持,不放弃,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总而言之,通过这次野外实习,在各个方面我都实现了质的飞跃!

文档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

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专业:地理科学学号:0911220姓名:曲远婷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报告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在四平周边地区进行的自然地理综合野外实习,以观察土壤剖面、辨认植被类型、气象气候为主要学习内容。自2011年7月10日起为期四天的野外实习正式开始。在这四天的野外实习中我们辨认了近百种植物,先后观看了灰棕壤白浆土黑土黑钙土等土壤剖面。实习具体实习内容如下:植物地理学(一)吉林师范大学校内植物时间:2011年7月10日8:00地点:吉林师范大学校内实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