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墙体节能工程应在基层质量验收合格后施工。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的墙体节能工程,应与主体结构一同验收。
2、墙体节能工程应对下列部位或内容进行隐蔽工程验收,并应有详细的文字记录和必要的图像资料:
2.1保温层附着的基层及其表面处理;
2.2保温板粘结或固定;
2.3锚固件;
2.4增强网铺设;
2.5墙体热桥部位处理;
2.6预制保温板或预制保温墙板的板缝及构造节点;
2.7现场喷涂或浇注有机类保温材料的界面;
2.8被封闭的保温材料厚度;
2.9保温隔热材料砌块填充墙体。
3、墙体节能工程的材料在施工过程中应采取防潮、防水等保护措施。
4、墙体节能工程的施工,应符合以下规定:
4.1保温隔热材料的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2保温板材与基层及各构造层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必须牢固。粘结强度和连接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保温板材与基层的粘结强度应做现场拄拔试验。
4.3保温浆料应分层施工。当采用保温浆料做外保温时,保温层与基层之间及各层之间的粘结必须牢固,不应脱层、空鼓和开裂;
4.4当墙体节能工程的保温层采用预埋或后置锚固件固定时,锚固件数量、位置、锚固深度和拉拔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后置锚固件应进行锚固力现场拉拔试验。
5、保温砂浆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5.1工艺流程
5.1.1外饰面层为面砖见下图。
5.1.2饰面层为涂料见下图。
5.2操作要点
5.2.1按设计要求的保温层厚度,用保温砂浆做标准厚度的灰饼、冲筋。
5.2.2保温砂浆的配置
5.2.2.1把有合格证的保温砂浆,按照施工现场调整后的水灰比(重量比宜为0.8-1:1)严格计量并应有专人负责搅拌配料。搅拌机宜采用低转速的卧式砂浆搅拌机或350L砼搅拌机。每班第一次搅拌应用水湿润搅拌机。搅拌时宜先加水后加保温砂浆,搅拌时间宜为3-7分钟。每次出料应出干净,不得与下一拌混拌。
配置好的保温砂浆稠度宜为6-8㎝。
5.2.2.2拌好后的砂浆应静止5分钟后再使用。砂浆应随拌随用,配置好的砂浆宜在1小时内用完。
5.2.2.3不得二次加水搅拌使用。落地灰随收集随用。
5.2.3保温层的施工
5.2.3.1保温层的施工顺序应自上而下。
5.2.3.2厚度在3cm以内的保温层一次成活。施工时先在基层墙面上薄(厚度不宜超过1cm)抹一遍(俗称赤脚糙)作为打底,表干后一次按照灰饼、冲筋的标准厚度抹至设计保温层厚度,收光抹平。抹灰时用力宜小一些。
5.2.4施工缝的处理
每个台班施工的面积应预先计划好,施工缝的留置应符合有关标准的要求,不宜留在窗台、楼层、不同材料交界处或易产生结构变形和墙面易产生裂缝的部位。施工缝宜留水平缝。留置时宜留成与墙面成向下45度的水平缝。
5.2.5待保温层固化(一般1d)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5.2.6抗裂防渗砂浆防护层的施工
5.2.6.1将有合格证的柔性抗裂防渗砂浆,按0.2:1的重量比(柔性抗裂防渗聚合物砂浆:水)用砂浆搅拌机或搅拌器搅拌均匀(搅拌时间4-5分钟),稠度宜控制在6-8cm。静放5分钟后即可使用,搅拌好的抗裂防渗砂浆不得随意加水,应随拌随用,在2h内用完。
5.2.6.2将拌好的抗裂防渗砂浆用镘刀抹平收光,厚度为4-5mm。
5.2.7铺设低碳镀锌钢丝网(外饰面层为面砖)
5.2.7.1用电锤在保温层上打孔,孔径为8㎜,间距为双向@500㎜成梅花形布置,用保温锚钉(规格为8×60-80㎜)将钢丝网平整地铺设在保温层上,保温钉锚入基层墙体深度不宜低于25㎜。
5.2.7.2钢丝网的搭接宽度应大于40㎜,搭接处每隔500MM用保温锚钉锚固。局部不平处用U型卡子压平。
5.2.7.3钢丝网位置应在聚合物砂浆层中偏外2∕3处;
5.2.7.4钢丝网铺设完毕经验收合格后抹第二遍抗裂砂浆,厚度为2-3㎜。
5.2.8涂料施工
5.2.8.1在底层墙面宜发生碰撞的阳角处设2m高的专用金属护角,其余楼层阳角处铺耐碱玻纤网格布,各侧宽度不小于200mm。
5.2.8.2门窗及洞口应沿45°角方向铺一层300-400mm的网格布。
5.2.8.3刷弹性底涂,待抗裂防渗砂浆干燥后,在其表面刷弹性底涂,使表面形成防水层。
5.2.8.4刮柔性耐水腻子,用柔性耐水腻子刮平抗裂防渗砂浆表面层,使其表面平整光洁。
5.2.8.5涂料施工,柔性耐水腻子施工完毕干燥后,进行涂料层的施工,其施工和验收方法与普通涂料的施工方法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