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砂石垫层地基施工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陕西省第八建筑工程公司
2012年 2月 22 日
一、编制说明:
我公司编制出《砂石垫层地基施工方案》,以便能够及时有效的控制和指导施工.本施工方案根据汉中站改住宅拆迁安置小区工程设计图纸和设计变更,结合我公司施工经验、施工能力及人力、机械、材料资源量编制而成。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纸以及设计变更等文件
2、设计文件及其他。
3、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
《建筑场地墓坑探查与处理暂行规程》Q/XJ10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4、有关建筑材料试验规程、规范和评定标准
5、主管部门对相关规程、规范的补充规定和解释说明及其它相关标准
6、公司有关程序文件。
三、工程概况
本标段工程位于汉中市汉台区石马路南与天台路西交叉处。本标段由3#、4#住宅楼及地下车库3段组成,3#住宅楼为地上30层、地下1层;4#住宅楼为地上27层、地下1层;均为剪力墙结构,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框架结构。 其中3#楼建筑面积为18051m2,4#楼建筑面积为 15855m2,地下车库建筑面积为1400m2。
本工程主楼采用梁板式筏板基础,基配砂石垫层地基,挖除基底以下的第二层粉质粘土和第三层中砂层,开挖至第四层卵石层,然后用基配砂石回填至基础垫层底,压实系数不小于0.97,要求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550Kpa。
地下车库部分采用柱下基础,基础持力层为第二层粉质粘土,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k≥220Kpa。
四、施工准备
1、施工技术准备
1.1认真熟悉图纸,掌握与工程有关的施工技术规范,查阅与工程有关的各种技术资料。
1.2做好各项工序的技术交底。
1.3按设计要求做好砂石级配。
人工级配砂夹石配合比(Kg/m3)
水泥 :中砂 :20-40mm卵石 :0-5mm圆砾 :水
35 : 787 : 1000 : 560 :45
1.4各种施工人员均有施工操作证并持证上岗。
1.5 3#、4#楼回填至绝对标高509.88米。
2、施工现场准备
2.1材料要求及主要施工机具:
2.1.1人工级配砂石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砂、20-40mm卵石,颗粒级配应良好,回填材料骨架颗粒含量大于60%。由商混公司按照设计要求搅拌均匀运至现场。
2.1.2级配砂石材料,不得含有草根、树叶、塑料袋等有机杂物及垃圾。含泥量不超过3%。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50mm。
2.1.3主要机具:打夯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铅丝、钢尺或木折尺等。
2.2现场施工车辆出入道路通畅。
3、作业条件:
3.1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用水平标准木桩或标高桩,在边坡钉上水平标高木橛。
3.2根据地质勘查报告,本工程的地下水位低于基坑底标高,无需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
3.3铺筑前,应组织勘查、设计、监理、质检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地质情况,如有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地基施工前处理完毕并办理隐检手续。
3.4检查基坑边坡是否稳定,并清除基底上的浮土和积水。
五、施工方法
1、工艺流程:
检验砂石质量→分层铺筑砂石→洒水(按实际需要)→夯实或碾压→密实度检测→找平验收 。
2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将砂石拌合均匀,其质量均应达到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
3、分层铺筑砂石
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20cm,不宜超过30c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视不同条件,可选用夯实或压实的方法。大面积的砂石垫层,铺筑厚度可达35cm,采用6~10t的压路机碾压。
4、砂和砂石地基底面宜铺设在同一标高上,如深度不同时,基土面应挖成踏步和斜坡形,搭槎处应注意压(夯)实。施工应按先深后浅的顺序进行。
5、分段施工时,接槎处应做成斜坡,每层接岔处的水平距离应错开0.5~1.0m,并应充分压(夯)实。
6、铺筑的砂石应级配均匀。如发现砂窝或石子成堆现象,应将该处砂子或石子挖出,分别填入级配好的砂石。
7、洒水:铺筑级配砂石在夯实碾压前,应根据其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适当地洒水以保持砂石的最佳含水量,一般为8%~l2%。
8、夯实或碾压;夯实或碾压的遍数,由现场试验确定。用水夯或蛙式打夯机时,应保持落距为400~500mm,要一夯压半夯,行行相接,全面夯实,一般不少于3遍。采用压路机往复碾压,按照现场试验所取得的技术参数进行,且碾压不少于4遍,其轮距搭接不小于50cm。边缘和转角处应用人工或蛙式打夯机补夯密实。
9、找平和验收:
施工时应分层找平,夯压密实, 最后一层压(夯)完成后,表面应拉线找平,并且要符合设计规定的标高。沙石垫层施工完毕后须进行人工地基检测并提交报告与设计单位,审查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10、级配砂石的运输:
由于本工程的基础回填量大(10000m3),而且施工工期较短,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尽量加快施工速度,级配砂石由商混公司搅拌后用20吨自卸车直接运至坑底,然后用0.9m3挖掘机摊铺均匀,人工辅助找平。
级配砂石运输的道路位于3#楼与4#楼之间的地下车库处。利用基坑挖土时铺筑的临时道路,临时道路最低处标高为地下车库基础底标高。
因本工程的基坑较深(深度约11米),坑底标高平均在绝对标高504.5米左右(地下车库±0为绝对标高516.75米),而地下车库基础底标高为510.45米,这样坑底就与临时道路形成了约6米的高差,为了减小临时道路与坑底的坡度,把临时道路最低处路面挖掉2米,然后用搅拌好的级配砂石铺好坡道,以便自卸车直接把砂石运至坑底。
由于坡道下垫层无法碾压,在估算好每铺两层垫层的用量后一次性运至现场,然后把坡道挖掉,以便对坡道下的垫层进行施工碾压,检验合格后以此方法进行下一层的回填。
六、保证质量技术措施
1、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1按照设计要求,在施工结束一定时间进行地基的承载力检验。按设计指定方法检验。其结果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采用荷载试验检验垫层承载力是,每个单体工程不少于3点。
1.2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砂石基配,砂石搅拌均匀。砂、石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1.3现场施工随时检查分层铺筑厚度,分段施工搭接部位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区压实遍数,按规定检测压实系数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环刀法检验垫层的施工质量时,取样的点应位于每层厚度的2/3深度处。检验点的数量,对大基坑50~100m2不应少于一个检验点。采用贯入仪或动力触探检验时每层检验点的间距应小于4米。
| 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规定 | |||
| 主控项目 | 1 | 地基承载力 | 设计要求 |
| 2 | 配合比 | 设计要求 | |
| 3 | 压实系数 | 设计要求 | |
| 一般项目 | 1 | 砂石料有机质含量(%) | ≤5 |
| 2 | 砂石料含泥量(%) | ≤5 | |
| 3 | 石料粒径(mm) | ≤100 | |
| 4 | 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比较)(%) | ±2 | |
| 5 | 分层厚度偏差(与设计要求比较)(mm) | ±50 | |
1.5地基范围内不应留有孔洞。完工后如无技术保证措施,不得在影响其稳定的区域内进行挖掘工程。
1.6夜间施工时,应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配备足够的照明设施;防止级配砂石不准或铺筑超厚。
1.7级配砂石成活后,应连续进行上部施工;否则应适当经常洒水润湿,保证最佳含水量。
2、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2.1大面积下沉:主要是未按质量要求施工,分层铺筑过厚、碾压遍数不够、洒水不足等。要严格执行操作工艺的要求。
2.2局部下沉:边缘和转角处夯打不实,留接槎没按规定搭接和夯实。对边角处的夯打不得遗漏。
2.3级配不良:应配专人及时处理砂窝、石堆等问题,做到砂石级配良好。
2.4在地下水位以下的砂石地基,其最下层的铺筑厚度可适当增加50mm。
2.5密实度不符合要求:坚持分层检查砂石地基的质量。每层的纯砂检查点的干砂质量密度。必须符合规定,否则不能进行上一层的砂石施工。
2.6砂石垫层厚度不宜小于100mm;冻结的天然砂石不得使用。
七、安全技术措施
1、施工现场要建立HSE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2、施工人员进入现场的人员,必须首先进行安全教育,考试合格才能进入现场施工.
3、每天上班前,要开安全会.确定当天不安全因素,施工中应注意的安全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4、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技术方案、技术交底及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5、施工人员要严格执行建设单位安全方面的有关规定.
6、施工人员进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及劳动保护用品.
7、严禁由高处向下投掷物品。
8、现场临时用电线必须按规定进行架设,严禁挂在钢筋及脚手架上.
9、施工机械、电气设备必须设专人管理,严禁非操作人员动用,所用电器设备均需安装触电保护器,并设有良好的接地装置.使用前,先试运转,正常后,方可使用.
10、 使用夯打机械时,严禁夯击机械自身。
11、夜间施工设置足够照明.
12、其它未尽事宜,严格执行相应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中的有关规定.
八、资源需求量计划
8.1劳动力计划:
| 序号 | 工种 | 数量 | 备注 |
| 1 | 技工 | 2 | |
| 2 | 力工 | 5 | |
| 3 | 电工 | 1 | |
| 4 | 测量工 | 3 |
| 序号 | 机械名称 | 型号 | 单位 | 数量 | 备注 |
| 1 | 压路机 | 6-10t | 台 | 1 | |
| 2 | 打夯机 | 台 | 2 | ||
| 3 | 水准仪 | DSE3 | 台 | 1 | |
| 4 | 自卸车 | 20t | 台 | 6 | |
| 5 | 挖掘机 | 台 |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