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道驳坎
监
理
实
施
细
则
编制: 审批:
浙江明康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二OO七年六月
一、工程概述
二、监理依据
三、本工程河道驳坎的特点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六、施工过程中监理方法及措施
一、工程概述:
(一)工程概况
杭州市石桥立交工程位于石桥路和石祥路、石大线交叉口,该项目属杭州市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大型四层全互通式立交桥工程。本工程由二大部分组成,其一为石桥路和石祥路、石大线主线高架桥及互通匝道桥组成的立交主体部分,其二为石桥路、石祥路、石大线地面道路、桥梁、排水、河道部分,总投资约3.6亿元。
本工程河道工程主要对现状康家河、华中河施工范围的河道进行改造拓宽和改线,并在河道两侧或单侧新建一级驳坎,老河道宽度为10m左右,改造后河道分别命名为康家河和华中河,新建河道宽度为15M或17M,驳坎总长度为1420M。
(二)河道工程主要工程量
驳岸标高2.15的驳坎 160M
驳岸标高3.35的驳坎 220M
驳岸标高3.50的驳坎 220M
驳岸标高4.70的驳坎 80M
驳岸标高5.00的驳坎 620M
驳岸标高5.10的驳坎 120M
驳坎共计 1420M
二、监理依据:
1、 本工程建设监理合同和业主与承包人签订的工程建设合同。
2、《杭州市石桥立交桥工程监理规划》。
3、《杭州市石桥立交桥工程河道工程施工方案》
4、《市政排水管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TJ3-90》、《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97》、《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2002》、《市政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规程》、《公路施工手册-桥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5、杭州市市政公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总站相关文件。
6、本工程设计图及有关工程变更、恰商文件。
7、国家和省市有关工程建设监理的文件及规定。
三、本工程河道驳坎的特点:
1、本工程工程量大、土方开挖量大,工期较紧;
2、基坑开挖深度3m~5m,基坑开挖难度较大,对安全控制要求高;
3、驳坎高度变化大,墙身高度1.85m~4.1m;
4、本工程河道属于景观河,工程外观质量要求高;
四、监理工作流程:
五、监理工作控制要点及目标值:
(一)、控制要点
A、质量控制
1、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河道工程施工方案,检查落实情况;
2、对塘渣、块石、景观石、黄砂、水泥、松木桩等工程原材料按要求进行检查及试验;
3、对进场机具设备的规格性能及完好率进行检查,看是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4、对测量放线、轴线位置、砌块平整度、砂浆饱满度等进行控制;
B、进度控制
1、审核施工单位编制的工程进度计划,把握关键线路;
2、对施工过程进行追踪,编制形象进度图;
3、检查和记录实际进度完成情况,进行进度分析,及时纠偏;
C、投资控制
1、核查现场原材料进场情况,并进行记录;
2、及时对原始数据进行复核、签认;
3、对已完成工序及时进行验收,按实审批工程款。
D、安全文明施工控制
1、按照《杭州市石桥立交桥工程安全监理实施细则》进行控制;
2、对深基坑进行专家论证,检查基坑开挖、支护情况;
(二)、目标值
A、护底、护坡、挡土墙允许偏差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验频率 | 检验方法 | ||
| 浆砌块石 | 范围 | 点数 | ||||
| 挡土墙 | 护底、护坡 | |||||
| 1 | △砂浆 抗压强度 | 不低于平均值 | 每 个 构 筑 物 | 见注4 | ||
| 2 | 断面尺寸 | +20 -10 | 不小于 设计规定 | 3 | 用尺量,长、宽、高各计1点 | |
| 3 | 顶面高程 | ±15 | 4 | 用水准仪测量 | ||
| 4 | 中线位置 | 15 | 2 | 用经纬仪测量,纵、横向各计1点 | ||
| 6 | 砌块平整度 | 30 | 30 | 3 | 用2m直尺或小线量取最大值 | |
| 7 | 墙面坡度 | 不陡于设计规定 | 2 | 用坡度尺检验 | ||
注2、每100m为一个构筑物。
注3、 (1)每个构筑物或每50m3砌体中制作一组试块(6块),如砂浆配合比变更时,也应制作试块。
(2)同标号砂浆的各组试块的平均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
(3)任意一组试块的强度不低于设计规定的85%。
B、基坑允许偏差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轴线位移 | 50mm | 20m | 4 | 用经纬仪测量 纵横向各2点 |
| 2 | 基底高程 | ±30mm | 5 | 用水准仪测量 | |
| 3 | 基坑尺寸 | 不小于规定 | 4 | 用尺量, 每边各计1点 | |
| 4 | 基坑边坡 | 不陡于规定 | 4 | 用坡度尺检验, 每边各计1点 | |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高程 | 0 -15mm | 20m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 2 | 中线 每侧宽度 | ±10mm | 2 | 用尺量, 每边各计1点 | |
| 3 | 厚度 | ±15mm | 1 | 用尺量 | |
| 序号 | 项目 | 允许偏差 | 检查频率 | 检验方法 | |
| 范围 | 点数 | ||||
| 1 | 混凝土抗压强度 | 必须符合附录三的规定 | 20m | 1 | 必须符合 附录三的规定 |
| 2 | 高程 | ±10mm | 1 | 用水准仪测量 | |
| 厚度 | -10mm | 1 | 用尺量 | ||
| 3 | 中线 每侧宽度 | ±10mm | 2 | 用尺量,每侧计一点 | |
| 蜂窝 麻面面积 | 1% | 20m(每侧面) | 1 | 用尺量 蜂窝麻面总面积 | |
1、认真阅读设计文件,熟悉掌握设计意图,熟悉砌体施工工艺及相关的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标准。
2、审批施工单位的河道工程施工方案,检查施工单位质量保证体系和安全保证体系是否健全,运作是否正常。
3、检查水泥品质,审核试验室出具的砂浆和混凝土强度配合比试配报告,检查砂浆拌和机是否完好,能正常运转。
4、施工过程中,监理人员按规范对每道工序进行验收,经认可后,施工单位方能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5、检查复核驳坎测量放样,复核符合要求后,方可按施工方案进行基坑开挖。
6、基坑开挖必须严格按审批通过的施工方案实施,出现与方案不符的要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即时整改,整改完毕,经监理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继续施工。
7、基坑放坡、支护符合要求,开挖必须注意边坡稳定,随时观察围护及支撑的位移情况,基坑边3米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发现问题立即通知施工单位暂停施工,即时处理,处理完毕,经监理检查达到要求后才能继续施工。
8、基坑开挖采用机械分段施工,基坑底20cm厚土方采用人工挖除,不得扰动基底土壤,如发生超挖,严禁用土回填,基底不得受水浸泡,做好临时排水措施,及时施工垫层。
9、顶标高≥5m的驳坎,其地基需采用松木桩加固处理。对松木桩的规格,桩间距进行检查验收。
10、基础垫层施工时,必须排除坑内积水。间隔10m设1道沉降缝。大块石要求紧贴摆放,大面向下,厚度应不小于30cm,空隙用片石填实。C10素砼浇筑时,采用振动器振捣密实,不漏振、过振,浇筑时控制好垫层顶面标高。
11、垫层施工结束,应保持基坑内不积水,检测沉降缝应直顺贯通,检查基础模板,模板拼缝严密,模内洁净,支撑不得有松动、跑模现象,各位置标高、尺寸符合要求后可以进行毛石砼施工。
12、毛石砼基础中的毛石用量应在施工前进行计算,用量≤25%基础体积,提前做好毛石计量工作,并在现场准备妥当。毛石厚度不小于15cm,无裂纹、夹层,抗压强度不小于30Mpa,且清洗干净。砼入仓时的高差不得大于2M,砼入模后应及时振捣,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基础砼中所掺的干净毛石应分布均匀,交叉错位,净距不小于10cm,距基础侧面净距不小于15cm。砼浇筑应分层(厚度≤30cm)连续施工,采用振动棒振捣密实,不漏振、过振,见证砼抗压强度试件取样。基础砼浇筑完毕后,应保持排水,及时收浆拉毛。
13、块石强度符合要求,无裂缝,无风化石,砌石清洁无粘土,使用前必须浇水湿润。砌石应分层砌筑,砌筑第一层砌石时,应先将基底表面清洗、湿润,再坐浆砌筑。块石用作镶面时,应从外露面四周向内稍加修凿。各砌层的砌石应安放稳固,砌石间砂浆应饱满,粘结牢固,不得直接贴靠或脱空。砌筑上层砌石时,应避免振动下层砌石。砌筑工作中断后恢复砌筑时,已砌筑的砌层表面应加以清扫和湿润。石块应平砌,每层石料高度应大致一致,外圈和镶面石块,应丁顺相间或两顺一丁排列,砌缝宽度不大于30mm,砌筑各工作层竖缝应相互错开,不得贯通,上下层竖缝错开距离不小于80mm。沉降缝必须直顺贯通,宽度为15MM,内填沥青木丝板。
14、,砂浆拌和必须使用机械拌和,严禁人工拌和。砂浆应随拌随用,未用完的砂浆超过3小时后严禁使用。见证砂浆抗压强度试件取样。
15、泄水孔按间距3m设置,材料为Φ100UPVC管,墙背设50cm厚水平粘土隔水层,其上回填500×500×500天然级配卵石反滤层。其中顶标高≥5m的驳坎需设置两层泄水孔,泄水孔上下层间距为1m。
16、墙身砌筑完毕应对砌体标高,墙身坡度进行检测,并进行洒水养生,洒水至湿润即可。
17、驳坎克顶砼浇筑前,检查模板的稳固和拼接情况,复核顶面标高和尺寸。砼浇筑应用振动棒振捣密实,无麻面,蜂窝,覆盖养生不少于7天。采用景观石克顶的按设计要求进行验收。
18、驳坎后背回填时按设计要求,一层塘渣一层素土,分层夯填。每层厚度30cm,压实度达到95%。后背回填时监理人员进行旁站。
19、及时整理监理资料,及时签证施工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