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七年级语文试题
一、语文积累与语言运用 (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蛤加点字注音。(4分)
静mi( ) 抖sǒu( ) 分qí( ) 人声dǐng( )沸
攲( )斜 蝉蜕( ) 啄食( ) 花团锦簇( )
2.名著阅读。 (3分)
《朝花夕拾》原名《 》,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文字,请简介一下其中某一篇(课内学过的除外)的主要内容:
3.仿照例句,摹写句子。(4分)
例句: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春天像
春天像
4.正确排列下面句子的语序(只写序号): (2分)
①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②一切都毫不掩饰地敞开了。
③而荷叶铺满了河面,迫不及待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了夏天的雨的交响曲。
④如果说’春雨给大地披上美丽的衣裳,而经过几场夏天的透雨的浇灌,大地就以自己的丰满而展示它全部的诱惑了。
5.古诗文默写。 (12分)
①子夏日: “ , ,仁在其中矣。
②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③ ,一夜征人尽望乡。
④树木丛生, 。 ,洪波涌起。
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 。
⑥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羁旅之思的诗句是: , 。
⑦《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表达对远方朋友思念的诗句是: , 。
二、古诗文阅读(22分)
(一)诗歌鉴赏。(4分)
次北固山下
【唐】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你如何理解?(2分)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18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日:“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日:“诺,期返而食。”起日:“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释]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8.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①太丘舍去( ) ②尊君在不( )
③下车引之( ) ④故人来,方与之食( )
9.翻译句子。(4分)
①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②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
10.补出下列句子中省略的内容。(3分)
(1)去后( )乃至。
(2)答日“( )待君久不至,已去。”
(3)明日早,( )令人求故人。
11.下列对【甲】文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面对客人的责骂,文中运用语言和动作描写表现元方的不卑不亢、有礼有节。
B.“尊君”、“家君”:前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后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C.“怒’’与“惭”写客人被陈元方反驳前后的神态变化,不仅使文章语言生动,同时也表明客人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
D.元方对父亲友人惭愧的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
12.读了[甲]段和[乙]段之后,你一定对“守信”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请结合文段内容谈谈你对“守信”的看法。(4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
(一)阅读《济南的冬天》,完成问题。(11分)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睛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倒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灰色树影。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13.“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在文中起什么作用?(3分)
14.品味句子。(4分)
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体会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2分)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从修辞手法角度品味)(2分)
15.文尾用“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做结,有什么好处?(4分)
(二)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问题。(12分)
这样的“怯懦”
对于很多人来说,过分的怯懦是一种不足。但是有这样的“怯懦”。
浩泉是个学习尖子,每次考试,他的成绩在班里总是坐第一把交椅。两个月前,班里来了个叫若文的学生。他的成绩也很好,没多久,就夺取了全班的冠军。而且他脾气随和,乐于助人,连原来围着浩泉转的同学,也被若文吸引过去了。浩泉因此对若文产生了一种莫名的妒意。他利用各种机会,对若文冷嘲热讽,想以此消除若文在同学当中的影响。若文对此只是付之一笑。
这天中午,若文在食堂里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浩泉便借题发挥,把一碗汤全泼到若文身上,这下可犯了众怒,在场的同学有的大声地斥责浩泉,更有些好事者,在一旁拼命地鼓噪“若文,揍他!揍他!”
若文像大理石雕像那样站立着,一动也没动。有些同学失望了,反过来责备若文:“嘿,没想到你那么懦弱,被人家欺负到头上也不吭声!”
这时,老师走过来了,她问:“出什么事了?”一个同学附在若文耳边说:“别便宜了那小子。”可是若文却轻描淡写地对老师说:“这事不怪浩泉,是我自己不小心碰到他了。”原来准备挨老师一顿批评的浩泉,这时像碰到外星人似的,竟呆呆地说不出话来。老师走后,他才嗫嚅地对若文说:“把衣服脱下来,我给你洗洗吧!”“噢,我自己洗行了。”“不,不,是我给你弄脏的……”
结果,两人拿上水桶,一道高高兴兴地来到洗衣服的水池边……从此,浩泉和若文成了好朋友。原来认为若文“怯懦”的同学也改变了看法。
16.第②段文字中与“第—把交椅”表示相同意思的一个词是 。(2分)
第③段“浩泉的借题发挥”中的“题”在文中指的是 。(2分)
17.文中划横线的句子你觉得写得好吗?请说明理由。(4分)
18.文章标题中提到的“怯懦”为什么加引号?你赞同这样的“怯懦”吗?请结合生活学
习实际谈谈你的看法。(4分)
四、作文(50分,含5分卷面分)。
请以“我的家”为题,自选角度写一篇记叙文。要求:卷面整洁,字迹工整,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字数不少于50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七年级语文试题参
一、(25分)
1. (4分) 谧 擞 歧 鼎 qī tuì zhuó cù
2.(3分)《旧事重提》
例:《二十四孝图》主要内容:童年时代的我和我的伙伴实在没有什么好画册可看。我拥有的最早一本画图本子只是《二十四孝图》。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父亲的病》重点回忆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药方等种种表现,揭示了这些人巫医不分、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 《五猖会》记述了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揭露了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
3. (4分) 比喻手法运用恰当,句式相似即可得分。如果用课文中原句得2分。
4. (2分)
5.(12分,每空1分,错、漏、添1字该空不得分)
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②影入平羌江水流 ③不知何处吹芦管
④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 ⑤岐王宅里寻常见 落花时节又逢君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我寄愁心与明月, 随风直到夜郎西
二、(22分)
6.(2分)“生”字和“入”字运用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之中蕴含着一种新旧交替不息的道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7.(2分)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旅居外地时深深的思乡之情。(意思接近即可)
8.(4分)①离开 ②同“否” ③拉 ,牵拉 ④ 才
9.(4分)
①到了中午时分而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孩子责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②老友到了夜晚还没有来,吴起不吃饭等候他。
10.(3分)友(友人) 家君 吴起
11.(3分)B
12.(4分)本题学生可以从正面或反两面来回答,首先表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中所给史实(甲段或乙段)予以说明,表述内容清楚,语言准确即可得分。
三、(23分)
13.(3分)承上启下,总起本段。
14.(4分)
“顶”字准确地表现了树尖上一髻儿白花的位置和形状,形象感动态感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形象地写出了济南四面环山的地形特点.同时,将小山写得像慈母般温存、可爱、慈善.生动而巧妙地突出了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
15.(4分)结尾抒发了作者对“冬天”这个特定时节里的济南的总的观感,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意思接近即可)
16.(4分) (1)冠军 (2)若文不小心撞了浩泉一下。
17.(3分)好,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若文在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忍受能力很强。体现他的宽容和大度。
18.(5分)
“怯懦”加引号说明并不是真正的怯懦,而是反语,事实上指的是宽容和忍让。(2分)
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得分(3分)
四、(50分,含5分卷面分)
作文评分标准,(内容45分):
一类卷(45—38分)符合题意,立意深刻、新颖,感情真挚,中心突出,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语言准确,有文采,标点正确,500字以上。
二类卷(37—32分)符合题意,立意正确,感情真挚,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结构完整,语言基本准确,标点正确,500字左右。
三类卷(31—25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感情真挚,内容较充实,结构较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标点错误不多,400字左右。
四类卷(25分以下)偏离题意,文理不通,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充实,结构不完整,语句不通顺,语病较多,错别字和标点错误较多,字数在300字以下。
卷面书写(5分)
由专人评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工整、美观给5分;卷面整洁,书写规范给4分;卷面较乱,书写潦草给2—3分;卷面杂乱给0—1分。
另:(缺少题目扣2分,如文体不是记叙文,应根据情况在18分以下给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