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文章专题视频专题问答1问答10问答100问答1000问答2000关键字专题1关键字专题50关键字专题500关键字专题1500TAG最新视频文章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视频文章20视频文章30视频文章40视频文章50视频文章60 视频文章70视频文章80视频文章90视频文章100视频文章120视频文章140 视频2关键字专题关键字专题tag2tag3文章专题文章专题2文章索引1文章索引2文章索引3文章索引4文章索引5123456789101112131415文章专题3
当前位置: 首页 - 正文

四年级数学思维活动课

来源:动视网 责编:小OO 时间:2025-09-25 04:56:25
文档

四年级数学思维活动课

第一课课题名称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1、年龄游戏。师:老师想和大家互相了解一下。这位同学,你今年几岁?大家想知道老师今年几岁了吗?生:……11师:老师比××同学大m岁,你能用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吗?生:……11+m师:如果m=18,那么老师多少岁?生完成,让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师:当m=18时11+m=11+18=29(岁)答:老师是29岁。(板书)师:反应真快哟!再来考大家一下!(出示练习题,类型要全面)2、数青蛙游戏。师:老师想起了童年的时候,老师经常做“数青蛙”的儿
推荐度:
导读第一课课题名称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1、年龄游戏。师:老师想和大家互相了解一下。这位同学,你今年几岁?大家想知道老师今年几岁了吗?生:……11师:老师比××同学大m岁,你能用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吗?生:……11+m师:如果m=18,那么老师多少岁?生完成,让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师:当m=18时11+m=11+18=29(岁)答:老师是29岁。(板书)师:反应真快哟!再来考大家一下!(出示练习题,类型要全面)2、数青蛙游戏。师:老师想起了童年的时候,老师经常做“数青蛙”的儿
第一课     课题名称

用字母表示数

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

1、年龄游戏。

师:老师想和大家互相了解一下。

这位同学,你今年几岁?大家想知道老师今年几岁了吗?

生:……11

师:老师比××同学大m岁,你能用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吗?

生:……11+m

师:如果m=18,那么老师多少岁?

生完成,让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

师:当 m=18时   11+m=11+18=29(岁)  答:老师是29岁。(板书)

师:反应真快哟!再来考大家一下!(出示练习题,类型要全面)

2、数青蛙游戏。

师:老师想起了童年的时候,老师经常做“数青蛙”的儿歌,谁愿意再数一遍给老师听听?

生:

师:真好,真流利,真有节奏感。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你数得这么好,这么快。

生:有规律。

师:小组讨论一下,将你发现的规律想办法表示出来。看谁的办法好。

生:汇报结果。

师:那你还能用一个字母来说出所有只青蛙的这首儿歌吗?

最后出示:a只青蛙,a张嘴,2a只眼睛,4a条腿。

3、小练习。

课本第11页第5、6、7题。

4、小检测。

一筐桔子重x千克,26筐重(    )千克。

N是大于1的自然数,与N相邻的两个自然数是(   )和(    )。

幸福小学共有m名学生,其中男生230名,女生(   )名。

7﹢a=             2×b=

第二课     课题名称

趣味数学

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

一、唐僧师徒摘桃子 。

一天,唐僧命徒弟悟空、八戒、沙僧三人去花果山摘些桃子。不长时间,徒弟三人摘完桃子高高兴兴回来。唐僧问:你们每人各摘回多少个桃子?

八戒憨笑着说:,我来考考你。我们每人摘的一样多,我筐里的桃子不到100个,如果3个3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沙僧神秘地说:,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4个4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了多少个?

悟空笑眯眯地说:,我也来考考你。我筐里的桃子,如果5个5个地数,数到最后还剩1个。你算算,我们每人摘多少个?

唐僧很快说出他们每人摘桃子的个数。你知道他们每人摘多少个桃子吗?

二、数学家小时候的故事——高斯 。

斯是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天他的数学老师因为事情已处理了一大半,虽然上课了,仍希望将其完成,因此打算出一题数学题目给学生练习,他的题目是:1+2+3+4+5+6+7+8+9+10=?,因为加法刚教不久,所以老师觉得出了这题,学生肯定是要算蛮久的,才有可能算出来,也就可以藉此利用这段时间来处理未完的事情,但是才一转眼的时间,高斯已停下了笔,闲闲地坐在那里,老师看到了很生气的训斥高斯,但是高斯却说他已经将答案算出来了,就是55,老师听了下了一跳,就问高斯如何算出来的,高斯答道,我只是发现1和10的和是11、2和9的和也是11、3和8的和也是11、4和7的和也是11、5和6的和还是11,又11+11+11+11+11=55,我就是这么算的。 高斯长大后,成为一位很伟大的数学家。

三、蜗牛与井。

有口井 7米深,有个蜗牛从井底往上爬。

白天爬3米,晚上往下坠2米。

问蜗牛几天能从井里爬出来?

三、鸡兔同笼。

阳春三月,正是郊游的好时候,孔老师和我们共同外出游玩,大伙儿边走边看,说说笑笑,不知不觉来到了一个小村庄旁。听着村里传来的鸡鸣狗叫声,孔老师感慨地说:"老子说过,他理想中的社会是‘邻邦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我实在是无法赞同呀!要是人们都这样的话,那怎么能互相取长补短,传播知识呢?!"

同学们恭恭敬敬地围着他,听他抒发感慨。

"我给你们举个例子吧,‘鸡兔同笼'问题,你们听说过没有?"

大伙儿都点了点头,颜回说:"就是知道鸡和兔子的总头数和总脚数,求鸡和兔子各多少只,可以用假设法来求,也可以列出方程来解决。"

孔老师赞许地说:"颜回说得很好,可以看出他平时经常读数学的书籍。解法确实是非常多的,但是前几天我听一个南方的客人介绍了一种新的思路,非常有趣呢!我们刚才说到鸡犬之声,那我就改一改,用鸡犬来出题吧......嗯,村里李大伯家养了鸡和狗,按头数一共有25只,数脚一共有56只,那么鸡和狗各有多少只呢?"

同学们都叽里咕噜地开始在心里默算,性急的子路已经蹲下来,在地上画开了。

孔老师微微笑起来,说:"不用急,我刚才说过了,我们换一种算法,你们先闭上眼睛吧。"

大伙儿安静下来,微闭双眼,听孔老师的下一步指令。

"让所有的鸡和狗排成一队。"

"好了。"

"让它们各举起一只脚来!"

孔老师的儿子孔鲤"扑哧"一声笑出来,说:"那鸡都变成金鸡了!"

"呵呵,这个成语用得好。"孔老师摸摸他的头,高兴地说。

孔鲤又调皮地说:"不过,小狗狗翘起一条脚,可就有些难看了,那不是在‘嘘嘘'吗?"

同学们都哈哈大笑起来,孔老师也笑着说:"好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来,再让鸡和狗再举起一只脚来!"

"啊?!"孔鲤叫起来,"再举起一只脚,那鸡就变成浮在半空中了,狗变成象人一样站起来了。"

"对,现实中,要让鸡和狗这样做到是很难的。但是我们人类号称万物灵长,只要靠思想,就可以在想象中实现这种巧妙的画面。"听了孔老师的话,同学们都若有所思。

"现在,站在地上的还有几只脚?"

子路抢着说:"从56里两次减去25,剩下6只脚,都是狗腿。"我怎么觉得这个词有些难听......

又听孔老师问:"准确,刚才说每只狗都象人一样用两只脚站着,那么一共有几只狗呢?"

"三只!"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

"鸡呢?""二十二只!"

这次郊游之后一段时间内,同学们见面时,都爱这样打招呼:"你好,举起脚来!"

第三课     课题名称

巧算

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

1、课本26页自主练习第五题。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各题的简算方法,再计算。集体订正时,指出错的学生

说说错的原因。

2、第四题,出示题图,让生读题弄清题意,在小组内交流各自提出的

问题,提炼各组最有价值的问题进行交流。学生解决问题,集体订正。

对于两种不同做法,引导生观察、比较哪种更简便,在以后的计算中,尽量采用

简便算法。

3、第六题,让学生自读题,弄清题意,解决问题。

4、第七题,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组算式,猜猜三角形中应该填什么号,再分组计算验证猜想,从而得出各组两个算式得数相同,小组合作总结规律,进行交流。得出: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用这个数分别去乘相减的两个数,再把积相减。引导学生用字母表示出这个规律。

5、第八、九两题,先让学生根据题中的信息列出算式并计算,通过相互交流沟通,引导学生自觉寻找简算方法,培养简算习惯。

6、第十、十一题引导学生灵活运用乘法运算律进行提问、计算,多让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解题思路。

7、第十二题,先让生观察题,弄清题目要求,然后说一说这些算式中要填的数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填完在小组内交流。

8、“我学会了吗”,师引导学生根据题中提供的信息,灵活解决问题,重点让学生理清解题思路。

第四课     课题名称

量的计算

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

1. 量、计量和计量单位的意义 

量:事物的多少、长短、大小、轻重、快慢等,可以测定的客观事物的特征叫做量。

计量:把一个要测定的量同一个作标准的量相比叫做计量。

计量单位:用来作为计量标准的量叫做计量单位。

名数:带有计量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名数。如:45米、8时24分等。

单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做单名数。如:3吨、4天、5小时等。

复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计量单位名称的名数叫做复名数。如:3元4角2分等。

进率:表示1个高级单位等于多少个低级单位的数叫做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如:1升 = 1000毫升

2. 常用计量单位及其进率 

(1)长度:表示物体两端之间距离的长短,称为长度。

(2)面积:表示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3)重量单位:要知道物体的轻重,毕业用重量单位来计量。

(4)人民币的计量单位是:元、角、分。

3.  同一类计量单位之间的化聚 

低级单位和高级单位:同类的计量单位之间,较小的单位叫“低级单位”,较大的单位叫“高级单位”。

例如:5小时54分,其中“小时”就是高级单位,“分”就是低级单位。

化法:把高级单位的单名数和复名数改换成低级单位的单名数的方法叫做化法。主要用相应的进率乘以高级单位的进率。

    例如:8米 = 800(厘米);   6小时30分 = 210分;

聚法:把低级单位的单名数改换成高级单位的单名数或复名数的方法叫做聚法。在聚的过程中要用相应的进率去除相关的进率。

    例如:30分 = 0.5小时;     540厘米 = 5米4分米;

【例1】 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台洗衣机的容积约是2.5( 升 );

(2)跑道的长约是4000( 分米 );

分析:这一类题目要联系生活实际填写。

【例2】  填空。

(1)3小时 =(     )分;               (2)3.05千克 =(   )千克(   )克;

(3)11公顷 =(    )平方米;           (4)356公顷 =(     )平方千米;

(5)3.1小时 =(   )分=(   )秒;     (6)605厘米 =(   )分米=(   )米

练习

一、在下列数字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名称。

(1)一枝笔长约18( 厘米 );      (2)一本书的面积约250( 平方厘米 );

(3)一个鸡蛋的重量约60( 克 );  (4)7个小学生的体积约490(立方分米);

(5) 小红的体重约35( 千克 );    (6)批改全班的数学作业大约需要50( 分钟 )。

二、填空。

(1)4.5千克 =(     )克;    

(2)6.2平方分米 =(     )平方厘米;

(3) 3200平方米 =(     )公顷;

(4)9.8平方分米 =(     )平方米              

(5)1米 =(     )分米 =(    )厘米;      

(6)5平方千米 =(     )公顷 =(     )平方米;          

(7)6千米50米 =(     )千米;

三、在下面的 “     ”上填上“>”“<”或“=”。

(1)5米50厘米        5.5米;      (2)8.2吨        8吨2千克。

(3)1平方千米        1公顷;       (4) 218公顷        18平方千米; 

文档

四年级数学思维活动课

第一课课题名称用字母表示数教学活动设计(主题活动设计)1、年龄游戏。师:老师想和大家互相了解一下。这位同学,你今年几岁?大家想知道老师今年几岁了吗?生:……11师:老师比××同学大m岁,你能用式子表示老师的年龄吗?生:……11+m师:如果m=18,那么老师多少岁?生完成,让生养成良好的数学习惯。师:当m=18时11+m=11+18=29(岁)答:老师是29岁。(板书)师:反应真快哟!再来考大家一下!(出示练习题,类型要全面)2、数青蛙游戏。师:老师想起了童年的时候,老师经常做“数青蛙”的儿
推荐度:
  • 热门焦点

最新推荐

猜你喜欢

热门推荐

专题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