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基础知识(共8题;共42分)
1.读拼音,写词语。
| yōu yǎ | tiào wàng | gē da | tuí rán | jū shù |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________ |
| dǐ yù | xiōng yǒng péng pài | wēi fēng lǐn lǐn | ||
| ________ | _____ ___ | ___ _____ | ||
A. 豪迈(mài) 外宾(bīng) 呻吟(yín)
B. 鸣钟击磬(qìng) 高擎(qíng) 绷脸(běng)
C. 单薄(bó) 豁开(huò) 参差(chī)
D. 弄巧成拙(zhuó) 摇曳(yè) 妩媚(wǔ)
3.选词填空。
观测 观察 察看
①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养成仔细________的好习惯。
②夜幕下,游击队员们偷偷钻出了芦苇荡,趁着月色________敌人的动静。
③为了揭开火星神秘的面纱,科学家们决定对火星作近距离的________。
4.下列括号里面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
A. 这场比赛,我国选手(技高一筹),取得了胜利。
B. 上次获奖令他有些(忘乎所以),变得飘飘然了。
C. 他的书写十分工整,写的字(井然有序)。
5.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暴风雨中的海燕,任雷鸣电闪 ②夜色里匆匆赶路的人,任月出月落
③夕阳下散步的老人,任云卷云舒 ④大海上行驶的帆船,任浪打风吹
我向往安详,安详就像________;我向往拼搏,拼搏就像________;我向往紧张,紧张就像________;我向往奋进,奋进就像________。
A. ④②①③ B. ②③④① C. ③①②④ D. ①④③②
6.句式辨析。(填序号)
A.陈述句 B.疑问句 C.感叹句 D.祈使句
①桑娜一惊,从椅子上站起来。________
②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________
③快去!别等他们醒来!________
④唉!她死得好惨哪!________
7.按要求写句子。
(1)科学家首先对太阳系除地球以外的其他行星进行了分析。(缩句)
(2)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您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您给他点帮助吧。”(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3)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仿写)
是……是……又是……
(4)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完成了任务。(修改病句)
8.按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
(1)在天底下, , 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 , 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 那样,到处 , 轻轻流入云际。
(2)《狼牙山五壮士》这篇文章,让我联想起宋代名臣李纲那铿锵有力的话语: , , 。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 , ”这两句把天气转变极快描绘得淋漓尽致。
(4)《过故人庄》中,描写宾主和谐相融、亲切交流的诗句“ , 。”
二、口语交际(共1题;共3分)
9.语言运用。
慧慧刚上幼儿园,妈妈就训练她自己盛饭,自己洗碗,自己的书包自己整理。现在的慧慧是一个很能干的孩子。你认同慧慧妈妈的做法吗?为什么?
三、阅读理解(共2题;共25分)
10.课外阅读。
毛委员送银圆
第二次国内战争时期,东固根据地是赣西南的中心。1929年2月17日,红四军从井冈山浩浩荡荡地挺进到东固山。“毛委员来了!毛委员来了!”欢声雷动。东固山的群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村村寨寨杀猪宰牛,盛情犒劳红军战士。
第二天中午,阳光灿烂。在警卫员的陪同下走进一家屋内。这农舍十分简陋,与其说是住房,不如说是一间四面通风的柴棚。这里住着一位年纪约二十七八岁的妇女,身边带着两个不满十岁的小男孩。
走进农舍,环视了一下,关切地问:“你是东固军第七纵队党代表和参谋长赖经邦烈士的妻子吧?”妇女望着眼前陌生的客人,点了点头,用手理了理额前凌乱的头发,平静地说:“是呀,我叫傅伏娇,你们是……”警卫员连忙笑着说:“大嫂,我们是昨天从井冈山来的,今天,毛委员特意来看你。”妇女身边的两个小男孩听说是毛委员,喜出望外。轻轻地抚摸着孩子的头,亲切地问道:“告诉毛伯伯,叫什么名字呀?”两个孩子抢着回答:“我叫赖厚升。”“我叫赖鹏。”会心地笑了笑说:“你们的爸爸是党的好同志哟!”傅伏娇连忙端了一条长条旧木凳请坐,她要向诉说积压在心头的悲愤。她用有点沙哑而又有些颤抖的声音激愤地说:“敌人杀了我的丈夫,还把我的房子也烧光了。多亏组织上照顾,我如今虽然拖着两个孩子,生活上的困难,总算还能克服。”听了烈士妻子的诉说,沉默了片刻后,吩咐警卫员拿来了30块银圆,亲手交给傅伏娇,并再三嘱咐:“以后生活上有什么困难,要及时向组织上反映,不要苦了你和孩子哟!要好好把这两个孩子带大,这是烈士的希望哟!”
离开了农舍,傅伏娇和孩子久久地站在家门口,望着渐渐远去的背影。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浩浩荡荡:________ 再三嘱咐:________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慰问——________ 愤怒——________ 反馈——________杂乱——________
(3)从文中哪里可以看出群众对毛委员及战士们的热烈欢迎和深厚情谊?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一处细节描写,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描写,表现了________。
(5)仔细体会文中加点的词语,从中可以看出毛委员__ ______
(6)读选文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看,“望着渐渐远去的背影”,傅伏娇和孩子们会是怎样的心情。
(7)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主要内容。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母爱是一根穿针线
母亲为儿子整理衣服时,发现儿子衬衣袖子上的纽扣松动了。她决定给儿子钉一下。
儿子很年轻,但已经是一名声誉日隆的作家。天成和勤奋成就了他的金天。母亲因此而骄做,她就是作家的母亲!屋子里很静,只有儿子敲击键盘的嘀嘀嗒嗒声,为他行云流水的文字伴奏,母亲能从儿子的神态上看出,他正文思泉涌。她在抽屉里找针线时,不敢弄出一点声响,催恐打扰了儿子。还好,母亲发现了一个线管,针就插在线管上。她把它取出来,轻轻推好抽屉。可她遇到了麻烦,当年的绣花女连针也穿不上了。一个月前她还穿针引线缝被子,现在明明看见针孔在那儿,就是穿不上。她不相信她视力下降得那么厉害。再次把线头伸进嘴里濡(rú)湿,再次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把它捻得又尖又细,再次抬起手臂。让眼睛与针的距离最近,再试一次还是失败。再试……可线仍未穿进针眼里。
儿子在对文章进行后期排版,他从显示屏上看见反射过来的母亲,怔往了。他忽然觉得自己就是那根缝衣针,虽然与母亲朝夕相处,可他的心却被没完没了的文章堵死。母亲的丝线在他这里已找不到进出的"孔",可她还是不甘心放弃。儿子的眼睛热了。他这才想起许久不曾和母亲交流过感情,也没有关心过她的衣食起居了。妈,我来帮你。儿子离开电脑,只一刹那,丝线穿针而过。母亲笑纹如花。用心为儿子钉起纽扣来,像在缝合一个美丽的梦。
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因为,母亲很容易满足,比如,只是帮她穿一根针,实现她为你钉一颗纽扣的愿望,使她付出的爱畅通无阻。如此简单。
(1)题目是用打比方的手法,他把母爱比作________。
(2)文中省略号的用法是:________。
(3)句中说“儿子知道今后该怎样做了。”你知道该怎样做吗?
(4)说说“母丽的梦”是什么?
(5)短文是按________的顺序写的。
四、习作表达(共1题;共30分)
12.无论你在学校中是出类拔萃的学霸,还是常常让人遗忘的“小人物”,相信在你的记忆里,一定做过让自己十分得意的事。回忆起来,你定然会津津乐道。请拿起你手中的笔,写一件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且感到最得意的事。
要求:①题目自拟,运用“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②围绕中心有条理地叙述,写出真情实感;③做到格式正确,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写错别字,不少于400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
1. 优雅;眺望;疙瘩;颓然;拘束;抵御;汹涌澎湃;威风凛凛
2. B
3. 观察;察看;观测
4. C
5. C
6. A;B;D;C
7. (1)科学家进行分析。
(2)乔依笑着对老妇人说,如果老妇人遇上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就请老妇人给他一点帮助。
(3)秋天是一个丰收的季节,是一个金色的季节,又是一个凉爽的季节。
(4)通过一个月的努力,我们完成了任务。
8. (1)一碧千里;柔美;中国画;翠色欲流
(2)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3)卷地忽来风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4)开轩场圃;把酒话桑麻
二、口语交际
9. 慧慧妈妈的做法对。要从小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的自主意识和能力,把自立自强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掌握自立自强的正确方法。
三、阅读理解
10. (1)形容红四军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一次又一次;多次再三强调。
(2)照顾;激愤;反映;凌乱
(3)东固山的群众敲锣打鼓,喜气洋洋;村村寨寨杀猪宰牛,盛情犒劳红军战士。
(4)动作;神态;语言;毛委员的亲切、平易近人
(5)对烈士遗属的亲切关怀
(6)傅伏娇和孩子们心情激动。他们万万没有想到伟大的毛委员是这样的平易近人,他们从毛委员对自己的关心中感受到了温暖,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7)略
11. (1)一根穿针线;
(2)表明省略的话 ;
(3)和母亲交流感情等。
(4)教会儿子生活的能力。
(5)事情的发展顺序。
四、习作表达
12.
最得意的一件事
我每次都想帮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但妈妈总说我太小了,不能做这些事情。我想向妈妈证明我能做好,机会终于来了。
有一天,妈妈正在做饭,发现米太多,如果再不吃就会坏。妈妈想把米送一些给爷爷奶奶。可是,妈妈正在做饭,不能送米。我信心十足地对妈妈说:“我去送米吧!”妈妈不放心地说:“你能 行吗?”我说:“当然可以了!”在妈妈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我便拎着那袋米出发了。
我开始时大步流星走得很快,但是很快我的力气越来越小了,胳膊开始隐隐作痛,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到最后,只能慢慢地走。路上,旁边有卖小鱼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但是我没有被吸引 住,而是像没看见一样走过······
我的头上有点冒汗了,我吃力地走着。突然,我看见我的朋友"好朋友张子涵来了,他奇怪地问:“嗨,你在干什么呢?”我骄傲地说:“我去给爷爷送米呢!”他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问:“是 真的吗?”我说:“当然!”他看着我拎着一袋米,露出了敬佩的目光,我得意极了。
这时,我已经走进了大门口,看见了花坛边高高的台阶都是用大理石做的。我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法,我可以把米放上去,然后拖着它走,这样不费很大的力,而且米的袋子也 不会蹭破。
经过我不屑的努力,终于来到奶奶家的楼下。我汗如雨下,浑身软绵绵的,感觉没力气了,真想叫奶奶下来帮我拎。但是我想:妈妈交代的任务一定要做好呀!我就一咬牙,拎起米袋往楼上走 ······终于来到了奶奶家门口。奶奶心疼地给我擦汗,我接过毛巾对奶奶说:“奶奶,我没事,以后我要多锻炼身体,帮你们干更多的事!”
我回到自己家,把这件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妈妈夸我太能干了,我得意地笑了。
